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湛江市地图
湛江市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资源

魅力湛江,休闲港城:蓝天,白云,碧海,帆影,绿树,红花`````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海港城市,历来以环境优美而著称。1959年湛江就获得了花园城市的称号。后来又获得了许多赞誉。邓小平同志说湛江是“北有青岛,南有湛江”。因而得名“南方的青岛”。周恩来总理称赞湛江“房子建在树林中,既幽静,有雅致”,像个“小巴黎”。陈毅元帅赞美湛江“冬犹暖,秋如夏,凉风动,炎氛化”,是“东方日内瓦”。冰心大师,诗人艾青在湛江分别留下【湛江十日】,【湛江夹竹桃】等散文佳作。美丽的湛江,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世界第三大联盟邮轮公司——丽星邮轮曾4次抵达湛江。湛江八景:"湖光镜月"-湖光岩."长廊观海"-观海长廊。"寸金浩气"-寸金桥公园."南亚奇园"-湛江南亚植物园。"东海旭日"-东海岛."南三听涛"-南三岛。"硇洲古韵"-硇洲岛."港湾揽胜"-湛江港湾。徐闻八景,廉江八景等,蓝色滨海,绿色生态,红土文化是湛江旅游的三大特色。
蓝色滨海游:
海滨风光:中国大陆最南端极点---徐闻灯楼角,湛江港湾,湛江军民堤与金沙湾,赤坎金沙湾海滨浴场,湛江海湾大桥,海上城市(船),湛江海滨公园,观海长廊(霞山观海长廊,赤坎金沙湾观海长廊),霞山渔人码头(打造中)等。
海岛倾情:湛江沿海岛屿30多个(不含沙洲、礁石),海岛岸线总长780公里。有中国第五大海岛,广东第一大岛-----东海岛,广东第二大岛---南三岛,火山岛---硇洲岛(盛产龙虾,鲍鱼),海上渔村----特呈岛,调顺岛,新寮岛,北莉岛,罗斗沙(新沙岛)三墩岛等.
滨海度假区:东海岛龙海天沙滩,东海岛旅游度假区,南三岛伊甸园度假区,特呈岛度假村,吴川吉兆湾海滨度假区,徐闻白沙湾·雷州乌石天成度假村·徐闻大汉三墩旅游区等,
绿色生态游:湖光岩,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象鹭鸟家园,湛江三岭山省级森林公园,南亚热带作物植物园,徐闻神州木兰园,·湛江金鹿园,湛江红叶--法国枇杷,蓝月湾温泉,鹤地水库·赤坎水库.赤坎南桥河.赤坎北桥河,雷州龙门瀑布,徐闻响水潭瀑布等,市区内免费开放的大型主题热带风情园林公园:寸金桥公园南桥公园,北桥公园,海田公园,南国热带花园,观海长廊,中澳友谊花园,绿塘河湿地公园,湛江海滨公园,渔港公园,霞湖公园,霞山绿苑,(规划建设中的)-银帆公园,滨湖公园等,特色乡村游&农家乐:湛江最美丽的新农村-蛤岭村,马六良特色乡村旅游金家东特色乡村旅游特呈岛特色乡村旅游炭之家特色乡村旅游存亮湾特色乡村旅游,湛江东坡荔枝园度假村,湛江宇兴度假村等。
红土文化风情游:雷州西湖公园,雷州三元塔公园,雷祖祠,神秘雷州石狗·徐闻贵生书院,吴川状元故里吴阳镇,徐闻广州会馆,湛江靖海宫,湛江福寿山玉佛寺,湛江市博物馆,雷州市博物馆,徐闻博物馆,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等灯塔:硇洲灯塔(界目前仅有的二座水晶磨镜灯塔之一,与伦敦灯塔和好望角灯塔并称世界著名的三大灯塔),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灯塔--滘尾角灯塔
其它:湛江体育中心(免费开放),赤坎步行街.霞山步行街.菠萝蜜街---赤坎幸福路,等
广州湾历史风情游:
古商埠赤坎历史游:赤坎民主路旧建筑群,九二一路,民族路,民权路,和平路,三和街,幸福路,广州湾商会会馆,南华大酒店,宝石大酒店,大中酒楼,许爱周故居,湛江第一老街--古老渡,赤坎老街,开埠的赤坎古井,赤坎大通街,住在旅馆街-胜利路,寻找赤坎五大会馆,探秘鸭乸港等
霞山法式建筑老街游:法国统治广州湾(今湛江)期间,西方建筑传入,霞山出现一批欧式特色的近代建筑,虽然由湛江人施工,但由法国人设计,因此,建筑物完全西化,反映了法国当时流行的建筑风格。这些法式的建筑遗迹,成为了解湛江历史的珍贵“化石”。法式的主要建筑遗迹有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广州湾法国警察署旧址维多尔天主教堂又名霞山天主教堂东方汇理银行旧址霞山福音堂法国爱民医院旧址霞山老街游:霞山欧陆风情街(又称:霞山法国风情街区),汉口路,东堤路,霞山枇杷街-逸仙路等
湛江人民抗法斗争旧址:包遂溪人民抗法斗争上林寺誓师旧址、南柳人民抗法誓师旧址、抗法斗争麻章营部旧址以及遂溪人民抗法团练总部旧址,它在抗法斗争中起着重要作用.',探秘南三岛广洲湾村坊【“广州湾”源自南三岛“广洲湾村坊”】
旅游形象大使:2010年12月17日第37届世界旅游小姐全球总决赛在广东湛江举行,来自冰岛的jenny选手获得MTI全球总决赛冠军、最佳形象奖,并成为广东湛江市旅游形象大使。

餐饮美食

湛江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濒临南海,近海滩涂海湾众多,是广东省的海洋大市,拥有全国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和浅海珊瑚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湛江盛产天然优质的海鲜食材,被誉为“南海鱼仓”。湛江海鲜美食在全国久负盛名,素有“吃海鲜,到湛江”。湛江市在实施“工业立市、港口兴市、生态建市”的发展战略过程中,决心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第三产业。2009年初,湛江市做出申报“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的决策。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经贸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的全力以赴、团结协作、不辞辛劳努力下,积极挖掘传统海鲜美食文化,广大餐饮企业在传承传统海鲜烹制技法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形成了独具湛江特色的海鲜美食文化。目前,湛江已拥有一批“中华餐饮名店”、“中国名菜”、“中国名点”、“中国烹饪大师”和“中国烹饪名师”。经过中烹协专家组多次到湛江进行实地考核,认为我市已经符合了申报“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的基本条件。市政府于2009年11月正式向中烹协提出授予“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的申请。今年1月11至13日,中烹协认定专家组到湛江进行全面的实地考察认定。通过对湛江农海产品资源产地、加工企业、餐饮企业及美食街区的考察,并认真听取了湛江市政府的专题申报汇报后,认定专家组对湛江的海鲜美食文化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原则同意命名湛江为“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中国烹饪协会于2010年1月15日进行网上公示(15天),公示期满后,经中烹协会长会议通过,湛江正式被授予全国首个“中国海鲜美食之都”。湛江夜食与路边小吃,湛江属于夜晚的美食,主要是海鲜、炒粉和粥,可不要因为炒粉和粥的简单而小瞧了这湛江的二宝,湛江的独门制法,令这两味风味小吃,特别是口感,与别处尤其不同,具有本土特色。生蚝:生蚝是无须冗叙了。夜宵食肆的招牌景观是在炭炉上排列得整整齐齐的生蚝。湛江的生蚝,胜在味鲜,个头倒不一定很大,咬下去肉质紧致而富有弹性,甘香和清甜满口。对付生蚝,湛江人只有下蒜蓉烧一种做法,大概觉得如此可带出蚝的原汁原味。就连当红歌星张敬轩来到湛江都要吃一番。蟹:蟹是湛江饭桌上常见的菜式,在湛江,上菜的顺序绝对是海鲜先行,而在广州作为头盘的鸡倒要等到几近最后才上。这里的蟹大肉厚,专心对付一只,可能导致错过后面的许多味菜,所以吃蟹可以三心两意,一边留意饭桌上的菜式变动,有空闲机会了才炮制夹到自己碗里的大蟹钳。沿海各地均有出产,主要有青蟹、花蟹。优质青蟹称膏蟹,其中东海民安和吴川芷寮所产膏蟹以其膏黄、肥嫩、味美而闻名。花蟹则物美价廉。对虾:湛江市历来为全省有名的对虾产区,年产一般2000多吨,以墨吉对虾、长毛对虾最多。天然海产的对虾,肉嫩而质滑,加蒜蓉白灼,鲜味逼人。炒粉:在广州,炒粉分干湿两类,湛江的炒粉多带点温温的湿润却又不像广州的湿炒粉那样,有点软塌塌,这里的粉弹性很好,颇有糯感,又绝不粘牙或易化,故吃起来十分有快感。粥:广州人爱稀粥,米和水化在一起,像汤,稀稀的,入口即化。潮汕人喜欢冷饭粥,水是水,米是米,水与米泾渭分明,还要求米有点饭的硬感。湛江的粥则与此二地不同,湛江的粥是绵软的,入口能感觉到粥的存在,却不像广州的粥那样立刻没了,也不像潮汕的粥那样需要咀嚼。口味特别舒服,好!,另外,湛江本地人饮食为正宗粤菜风味,但因其所处环境、气候、物候、风俗的不同,形成了自己的风味食品。因为临近海边,湛江的海鲜相当出色,而历史上形成的地方美食,也很具有特色。大鱼汤:湖光岩餐厅里的鱼汤实在美味,将鱼头用各种配料,慢火煲几个小时,呈现出乳白色,浓香扑鼻。白切鸡:广东不少地方有吃白切鸡的习惯,但湛江人尤其喜爱白切鸡,它是湛江人节日加菜、宴客的“第一菜”。本地人做白切鸡一重选鸡,二重煮鸡,三重配味。所选鸡均为本地细骨农家鸡,绝不用饲料鸡和大骨鸡;煮鸡要求慢火煮浸,熟至八九成即可;配料用沙姜、蒜蓉。本地之白切鸡均肉嫩骨香,十分可口。清煮花蟹:湛江人吃花蟹,其吃法特别之处是清煮。方法是将花蟹洗净,整个放于锅中盖好,不用放水,慢火煮,闻到香味即可吃。这样的蟹保持了其本身的风味,因此特别可口。白切狗:湛江人爱吃狗肉,而其吃法却很特别,喜欢白切,而且一年四季照吃无忌,尤其喜吃“夏至狗”。在市区及徐闻、雷州、遂溪等地的街头巷尾,每当夜幕降临之际,摊档上,一条条香喷喷的熟狗立于案上,人们三五成群慢慢品味白切狗,谈天说地。沙虫汤、沙螺汤:沙虫、沙螺均为本地著名海产品,有滋阴补肾之功效。本地人十分喜欢沙虫、沙螺煲汤、煮粥。油炸虾饼:湛江市区及各城镇,遍布油炸虾饼小档,香气流溢。其制作方法是:米粉加葱花调糊,用小铁器盛装,再加两条去壳鲜虾,后放进油锅炸至金黄色即捞起,配以少量精盐、一片生菜,香味诱人。小贴士:夜食小吃,赤坎区世贸大厦所在南桥河一线是主要的夜市,逛完街后,到二线,那里的夜宵可谓琳琅满目,烧蚝当然是主打,同样热门的还有白鸽粥,每家大排档都把这个作为招牌打出来。本地鸡:湛江市旧称“广州湾”(于1899年沦为法国租借地),与茂名、阳江等地饮食习惯相通,湛江菜属粤西菜之列讲究粗料精制,原汁原味。湛江本地鸡一度风行广州食肆。正宗的湛江鸡选自湛江信宜县吃谷米和草长大的农家土鸡,是生长速度慢或生下头一窝蛋小母鸡,这样的鸡肉质纤维结实,易积聚养份。做好的鸡外表金黄油亮,入口皮爽肉滑,香味浓郁,再加上一碟香油蒜汁蘸料,惹味”得很!

医疗卫生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中心人民医院、422医院、196医院、第一中医院、第二中医院等都为国家级三甲医院。

历史沿革

市名由来:
由“广州湾”到'湛江"市:1899年,法国强租当时名曰“广州湾”的雷州府遂溪县东部沿海(今湛江市区)法国人则称为“白雅特堡”(FortBayard),而此湛江对外贸易盛极一时。1943年,日军侵略者从法国人手中接管“广州湾”,到45年日本投降后,民国政府于当年9月21日光复广州湾,以原范围划设市治,因史上曾属椹川县,境内东海岛曾设椹川巡检司,古“椹川”亦有称为“湛川”,故定名“湛江”市。
悠久的历史:今湛江辖地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约4000年前夏、商之间)便有了人烟。秦皇统一中国后,今湛江辖地归属象郡。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南部徐闻、海康、遂溪三县属交趾部徐闻县;北部吴川、廉江两县分属交趾部高凉县和合浦县。以后,南部三县先后属交州、合州、南合州、东合州,至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东合州为雷州,统管雷州半岛三县,直至清代;北部两县先后属广州、罗州、化州,至明清属高州。1899年,晚清政府与法国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被强租法国。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写下了名篇《七子之歌》(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等七处“失地”),其中第五章便是“广州湾”湛江。?,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陆续解放湛江全境。此后,五县先后属广东省南路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高雷区专员公署、粤西区行政公署、湛江专区专员公署、湛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83年9月,湛江地区与湛江市合并,五县划归湛江市。湛江市区历史上属遂溪、吴川两县。隋至唐初,郊区湖光镇旧县村曾先后为铁耙县、遂溪县县治;南宁景炎三年(1278年),宁帝禺即位于市区硇洲岛,升硇洲为翔龙县;明洪武年间至清雍正年间,曾先后在市郊旧县村和东海岛设置椹川巡检司。
历史事件: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法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遂溪、吴川两县属部分陆地、岛屿以及两县间的麻斜海湾(今湛江港湾)划为法国租界,统称“广州湾”,划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范围,设广州湾行政总公使署,受安南总督管辖。?民国32年(1943年)2月,复为日本侵略军所占,曾建立极为短暂的日伪政权。民国34年(1945年)9月21日,由我国收回,以广州湾范围划设市治,定名“湛江市”。1946年1月15日成立湛江市政府,为省辖市,并隶属广东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7年(1948年))3月改隶属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8年(1949年)5月,改隶十四区行政督察专员署;公署设于湛江。1949年12月19日,湛江解放仍为省辖市。1952年11月起,先后归属粤西区行政公署、湛江专区专员公署、湛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83年9月地区与市合并为湛江市,为省直辖市。

交通发展

湛江交通具有海陆空全方位畅通无阻的优越条件。
航空:湛江机场位于市区西北部,距离市区大约5公里,为国家4D级机场,可起降波音757等类型各种飞机。开通了北京、上海、广州、长沙、贵阳、海口、深圳、汕头等地的航班。
铁路:黎湛铁路、三茂铁路、粤海铁路在湛江交汇,铁路交通发达。洛湛铁路也将接入湛江。有发往全国各地的多次列车。
公路:湛江境内公路交通十分便利,207、325国道贯穿全境,广(州)湛(江)、渝(重庆)湛(江)、湛(江)徐(闻)三条高速公路汇交于湛江。湛江市汽车客运站已开通了前往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东莞等省内城市和北海、海口、三亚等省外城市的客运班车。
水运:湛江港以“大、优、深”而著名,是全国十大深水港之一。湛江港客运站有往返海口的高速客船。
公交:湛江市内有30几条公交线路,通达市内各地,十分便利。

民俗文化

湛江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湛江市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进文化大市建设,特别是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以湛江为中心的粤西城镇群之后,湛江市加大了文化建设力度,挖掘、整合、保护和利用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具有湛江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大力构建粤西文化中心。湛江市现有民间艺术120多种,盛行30多种表演艺术,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几年来,通过深入挖掘和不断创新,培育和再现了遂溪醒狮、吴川飘色、东海岛人龙舞等一批民间艺术精品。其中,醒狮这一传统表演艺术,已逐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中国醒狮之乡”遂溪县饮誉海内外,几年来获得了无数荣誉。2003年,该县文车醒狮团应国家文化部的邀请,参加了当年“中法文化年”活动,并以高桩醒狮跨越3.6米的成绩创下基尼斯世界纪录,2006年又获得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和广东省第七届鲁迅文学艺术奖。2004年,该县许屋醒狮团应邀参加了当年的上海国际文化节。湛江市文化遗产丰富,“湛江醒狮”和“东海岛人龙舞”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州石狗”被列入首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吴川飘色、雷州石狗、雷州姑娘歌、遂溪醒狮、东海岛人龙舞和廉江舞鹰雄等6个项目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5年,湛江市成功举办了湛江红土文化艺术节,全市共有3000多名农民演员参加了90个节目演出,全面展示了湛江民间艺术的风采。[注:湛江遂溪文车醒狮团应邀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雷州半岛历来是南北文化交流活跃的地方,中原文化与雷州本土文化在此相互激荡交融,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几十万闽南的莆田人移民到现在的湛江地区,带来了闽南文化,丰厚了雷州半岛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如雷州市的陈瑸、陈昌齐,吴川市的林召棠(清代状元)、陈兰彬(中国首任驻美公使)等。2004年,为了激励湛江人继往开来,弘扬红土文化,湛江市全面启动“湛江市十大历史文化名人”、“湛江市十大当代文化名人”评选活动,对陈瑸等名人文化进行了挖掘和保护,修复了陈瑸故居、陈兰彬故居和林召棠纪念馆等。本地媒体开辟了《红土文化名人》专栏,推出孔雀屏、李莲珠、陈湘、林奋等当代文化名人,形成了良好的名人效应。几年来,湛江市经过挖掘和保护,抢救了一批文物古迹,打造了一批特色文化名镇名村。雷州市被命名为粤西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吴川市吴阳镇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雷州市的潮溪村、东林村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邦塘村被评为“中国最古老村庄”。徐闻县建起了“中国民俗摄影基地”,雷州市农民李建华创办了中国最大楹联艺术碑廊———夏岚北楹联艺术碑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