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梁镇地图
横梁镇相关地区地图:
优秀服务
横梁镇服务高效优质,投资政策优惠。镇政府专门成立了招商引资办公室和企业服务中心,为客商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外资项目在税收方面享受“五免五减半”优惠,内资项目也有相应的优惠政策。二是为客商提供项目全程跟踪服务。项目有专人跟踪负责,提供办证等全程服务并可协助企业招收员工。三是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企业遇到的所有问题,镇政府都积极支持、主动介入,予以妥善解决。区位优势
横梁镇区位优越,交通发达。东与仪征化纤相连,西与南京化学工业园毗邻,处于中心城市和大企业的强势辐射范围之内。境内交通网络纵横交错,宁通高速公路和宁启铁路横贯东西,宁连、雍六高速公路以及黄金水道—长江近在咫尺,村组道路全部实现灰色化。横跨横梁的南京长江四桥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横梁镇城镇建设上规模,起点高。现建城区面积已达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5000余人。城区建有2个休闲广场和“四横六纵一环”的主干道,路幅最宽为30米。3.5万伏高压输变电网、程控电话网、宽带网、有线电视网、自来水管网覆盖横梁镇。城镇建设
横梁镇城镇建设独树一帜,小城镇建成面积已达1.3平方公里,进驻居民12000多人,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建有梵天路、宁通便道、兴镇路、宝石路、雨花路、山东路、王子路等多条主干道,形成了“三横五纵”的建设框架,拥有雨花、柏果、解放等几群居民豪华住宅小区;建成了小商品、农副产品、建材、木材、家禽畜牧五大市场,建有占地近10000平方米的市民休闲广场。现在城镇环境整洁、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商贸发达。91年横梁镇被省政府确定为对外开放重点工业卫星镇,96年被市政府命名为南京市新型小城镇,2001年12月成功地为市县城暨小城镇建设现场会提供观摩点,并被评为市城建先进单位,2002年成为省级新型小城镇。河塘清於工程通过南京市水利局和南京市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验收,成为展示省先进性教育活动典型。兴建5000平方米兴镇广场商住楼,完成农贸市场二期混凝土道路1200平方米,下水道200米,更换行道树380株,投入200万元完成柏石桥改造工程和兴镇路东延工程。新增路灯60盏,新换封闭式垃圾箱156只,建造垃圾池80个,垃圾中转站1座。先后清除户外乱贴广告1500余份,不规范横幅100余条,拆除不规范店招店牌80余户。完成了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的3幢石庙村农民公寓和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64幢姚徐村农民别墅的建设。经济发展
2006年,工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97亿元,工业增加值3.98亿元。先后投入2.2亿元,实施技改项目16个。完成南京苏美达长江制衣有限公司转制工作,投入国有资本1500万元新成立南京苏美达创元制衣有限公司。新增南京拓创工贸有限公司、南京远洋绳网厂和南京浩天鹅卵石厂、南京宁六滤料有限公司4个企业。全年定报企业完成总产值8.3亿元,销售收入6.4亿元,工业增加值2.6亿元。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13次,发出停产通知5份,限改通知书4份,完成横梁镇所有砖瓦企业安全评价和安全许可证的申领和48个企业排污申报工作。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横梁镇农户9126户,有企业或经济实体的4628户,农民自主创业率达50%以上,全年新增劳动力转移1562人,从事二、三产业农民约1.4万人,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80%以上。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科技普及率,举办各类培训班30余场,参训人员2000多人次。超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和双低食用油通过省部级农产品质量认证。全年防疫家禽28万只,家畜2.4万头次,落实水稻良种3.5万公斤,小麦良种4万公斤,发放补贴资金87万元。投入68.4万元完成石庙涵洞改建、河塘疏竣清於等工程,完成土方27万立方米,改造农桥5座,泵站1座。农业发展凸现特色:横梁镇现有耕地46000亩,其中旱地8000亩,水田38000亩,经济作物有茶叶、林果、花生、芝麻、豆类等,粮经比例为4.5:5.5。2001年初吸引了国内第一家农业上市公司福建超大集团落户镇区内,投资2000万元,征地2000亩,建成1000亩的钢架大棚,生产绿色无公害果蔬;嘉禾苗木公司引进了北京林业大学的基因工程成果——三倍体毛白杨,已育苗30亩11万株。横梁镇形成了设施栽培、绿色农业、芦蒿、水生蔬菜、富硒水稻、牧草等六大基地。
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旅游资源、地理位置以及集镇建设,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拥有占地2万平方米的综合贸易市场,建有砂石、木材、建材等5大专业市场。休闲娱乐、餐饮服务,美容保健等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基础设施基本配套。3.5万伏高压输变电站坐落境内,横梁镇电网全面更新改造完毕、万门程控电话已建成开通、自来水厂日供水4000多吨,市级工业小区、私营经济园设施更加完善。招商引资工作势态较好。参加区组织的赴厦门、温州、昆山、青岛、上海等专场招商活动。自行组织赴苏州、昆山招商活动,建立项目储备库。全年兴办各类企业37个,实际利用外资100万美元,出口创汇900万美元。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新增保险扩面对象240人;完成岗位技能培训2000人次,对日劳务输出培训500人次;新增就业岗位800余个,输出劳务420余人。开展“手拉手、一帮一”、“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关爱女孩”活动,“一村一业”、“一帮一富”特色逐步呈现。全面推动体育设施进万村工程,按不低于三类标准,完成9个村的体育健身工程,建有标准篮球场和室内乒乓球室,石庙、姚徐、雨花石3个村按一类标准增建健身路径。姚徐村作为市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推进现场会观摩点在全市获得推广。发放优抚资金55万元。投资220万元,占地3.33公顷的百人敬老院正式投入使用,集中供养78人。办理城镇低保16户,农村低保150户371人,完成危房改造15户。农村医保参保2.8万人,参保率85%;通过市场化运作,投入400多万元,异地新建占地1.07公顷3500平方米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180万元,农村新增改水受益人口2000人。有线电视新装800户。投入380万元,新修石庙中心路、傅秦路、东吴江庄路、流滩扬路、王子庙路、周店路灰色化水泥道路1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