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电子地图 > 赣州市地图 > 宁都县地图 >
黄陂镇地图
黄陂镇相关地区地图:

新农村建设

有卫生院一所,床位20床。1996年硬质水泥路通至镇政府所在地。现黄白公路、秀源、芒坳、中田等村级公路铺设完毕,今年安槎、大源、十都等村正在铺设硬质水泥路。2004年全镇完成农网改造,实现程控电话、有线电视村村通,手机信号覆盖率81%,并实现八个村县镇有线电视并网。2002年列为江西省华南虎自然保护区,2001年10月被评为“全国亿万健身活动先进乡镇”。2005年该镇被评为“江西省信息化富民创业百强乡镇”。黄陂镇文化传统良好,“三百田剧团”常年活跃在乡村组,享誉省内外。今年,黄陂镇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为塘圩村徐家、安槎村安槎、丰产村塘头,现三个示范点都在进行“三清三改”,新农村建设初具规模。

历史事件

黄陂是革命老根据地。1932年7月,中共宜黄县委机关设在河东黄氏祠内,县苏维埃政府设在“化坛”内。1933年2月,第四次反“围剿”全歼国民党两个师的著名战役“黄陂大捷”,主战场就在黄陂至蛟湖、大龙坪、霍源、西源一带。朱德、周恩来率红军一方面军总部在黄陂镇一带进行指挥。1986年10月,镇党委筹建“黄陂大捷纪念亭”,缅怀革命先烈。2006年5月,“黄陂大捷纪念亭”被市委、市政府定为第二批抚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经济发展

全镇加工业以木竹加工、豆腐乳为主,投资200万元以上木材加工企业2家,“红妹子”豆腐乳、罗菜酱、“南华山”矿泉水远销全国各省市,年销售额达500万元以上。2005年全镇工业总产值3018万元,农业总产值4316万元,财政收入1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42元。

民生改善

一是各项惠农政策得到落实。继续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帮助52户农村困难户改造砖瓦房,5户特困户改造危房,其中结合新农村规划,在陶塘村建立示范点,集中安排21户困难户建房。基本完成了合水水库扩容的移民核实认定工作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续扶持资金的发放工作(总人数7337人,其中直补2259人,项目扶持5078人)。二是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继续扩大社保覆盖面,落实村干部参加社保资金补贴。做好农村低保扩面工作,将人均收入低于1500元的1275户2972名困难群众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五保人员供养更为规范,生活待遇不断提高,分散供养的五保人员生活费每人每月200元,集中供养的五保人员每人每月300元;农村参战退伍军人材料通过审核认定,补助按时发放。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不断扩大,全镇参加医保52075人,占农村人口的85%,参加2009年度居民医保2700多人,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残疾人群得到更多关心照顾,办理残疾证10人,免费做白内障复明手术28例。

社会事业

一是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认真贯彻执行环保责任制,积极开展环境污染普查工作,加强合水水库上游水源保护和污染源的综合治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关闭炼铁小高炉;加强山林保护措施,取缔无证木材加工,结合种植油茶营林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二是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认真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目标责任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健全镇村干部计生包户责任制,加强政策宣传教育,坚持优质服务,运用利益导向机制,落实农村计生奖励,严格实行奖罚制度,提高了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全面完成了市下达的年度人口与计生目标任务。全镇出生人口782人,出生率10.24‰,自然增长率5.92‰,计划生育率93.61%,完成“四术”820例,其中放环645例,结扎150例,人流引产25例,各季度平均查环查孕率93%。三是文教体卫取得新进步。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引进各类资金办学,由东莞市希望工程投资70万元扶持新建了径口小学教学楼,张赞鸿先生捐资32万元,新建了樟坑村时新小学教学楼。改善群众医疗保健条件和提高服务质量,积极争取中国初级保健基金会为黄陂卫生院捐赠价值30多万元的医疗保健设备,新建了径中、土墩村卫生站。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破除封建迷信,抵制赌博陋习。筹资6万多元用于农村基层文体设施建设,寺岗村建立了文化室和农家书屋。

区位优势

黄陂土地肥沃,有耕地面积近4万亩,山地23万多亩。镇内山峦起伏,蜿蜒成势,山上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年平均气温在14—19℃,年降雨量在1600毫米以上,生态环境宜人,适宜于发展现代绿色农业、无污染食品基地。黄陂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大的矿产有稀土、钾长石、萤石、硅晶岩等。镇内两江交汇,水资源十分丰富,有3.5万伏变电站一个,日供3千吨自来水厂一座,程控电话,移动、联通无线通讯网络覆盖全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