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电子地图 > 赣州市地图 > 宁都县地图 >
黄石镇地图
黄石镇相关地区地图:

地理位置

黄石镇地处桃源县西北角,武陵山脉余脉。毗邻慈利县,东西、南、北面分别与九溪乡、钟家铺乡、理公港镇、郝坪乡接壤。有一条白洋河支流穿越境内,蓄水量达6亿立方米,以灌溉为主,兼配防洪、发电、养鱼和航运的大型人工水库———黄石水库座落本镇。2003年全镇总面积165.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51.33公顷,林地面积7596.07公顷,水域面积3624.47公顷,辖27个村,203个村民小组,2个居委会,总人口23123人。

社会事业

黄石镇下辖村:金鹤村泉井村黄安村杨柳村金洪村花园村新桥村东山村新湾村双拱桥村桃花井村施家村竹岩村新铺村卓湾村包公潭村莫育村向包村学堂育村杜湾村香山村郭湾村大谷村卓溶村陈棚村观音洞村寨坡村黄石水库榔树垭村

[基础建设]

近几年来,镇紧紧围绕以基础建设为中心,着力抓好资源型开发的思路,全面推进经济发展。2004年完成了黎黄公路,四黄公路硬底化建设已全面完工,控制性工程黄石东江大桥已成功合拢,现在大桥建设已进入扫尾阶段。完善了800多米的街道防洪堤坝。电信、移动、联通等通讯网络覆盖全镇。

[经济发展]

2005全镇社会生产总值达5483万元,比去年增长6%,人均纯收入达3323元,比增6.07%,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5358万元,比增4.5%,固定资产投入达2860万元,比增10%,税收收入22万元,吸收外来投资500万元。在新的世纪里,黄石人民将一如既往,努力拼搏,继续谱写黄石美丽新篇章。目前,黄石人保留着客家人吃苦耐劳,热情好客的传统习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调整经济发展思路,以务真、求实、创新、发展的精神,励精图治,加快发展,为早日实现脱贫奔康目标而努力奋斗。

社会经济

黄石镇地处偏僻、交通闭塞。上世纪80年代前,这里有三分之一的群众常年过着肩挑背负的生活。油菜、棉花、苎麻、水稻、油茶、油桐、畜禽水产养殖是70年代黄石镇的传统大型农产业。1978年至1980年,兴建了三座小(二)型水库,总灌溉面积1193亩。80年代,兴建提溉机埠5处,总装机容量达1054千瓦,兴建引水渠4条,渠长5500米,连通五座水库与山塘。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业科技含量逐渐增加,双两大、油菜育苖移栽、化学除草、软盘抛秧等新型农业技术得到普及与推广。2003年,全镇苎麻种植10000亩,总产1200吨,产值1100万元,棉花种植4000亩,总产量400号,产值240万元,油菜种植面积达20000亩,总产突破2400吨,油桐5000亩,油菜5000亩,总产量达100吨,精养鱼池3000亩,年产鲜鱼1000多吨。全年饲养良种母猪650头,年出栏瘦肉型仔猪13000头,出栏壮猪2.2万头,山羊3.2万只,畜牧水产总值突破30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纽荷尔脐橙,桃源大柚等优质柑桔种植已达5000亩,年产量2600吨。我镇的茶叶“桃源杉针”从1986年开始试种,当年就被省评为优质茶,1989年被为省名茶,1991年荣获湖南省5年一度的名茶金杯奖,2001年获省名茶银杯奖。80年代以来,黄石镇年均木材出售量150立方米以上。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黄石工业出现雏形。铁业社、木业社、印染社等加工企业相继组建成立,后因政策性原因停办。黄石大理石蕴量大,为合理开发这一资源,1995年芭茅洲与黄石合并后,对原来的大理石厂进行了改制,实行引资联营,终因压层过厚,成本过大等原因而失败。农业机械厂始终停留在小打小敲的状态,加上管理粗放,年年亏损,于1997年改制拍卖。黄石镇花炮厂是1995年由黄安村办企业转为镇办企业的。生产烟花鞭炮140多种,该厂生产的菊花鞭、红皮炮,荣获1988年省新产品、优质产品的称号,1988年职工达115人,年产值达135万元,创利税35万元。

[基本概况]

黄石镇地处东江上游,龙川中西部,总面积118平方公里。镇内现有10个行政村(原14个行政村撤并为10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共89个自然村,总人口17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