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尾镇地图
黄尾镇相关地区地图: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黄尾镇有初中一所,在校学生359名,专职教师21名,小学14所,学生747名,教师47名。普九成果已巩固,初中升学率达80%,黄尾镇大兴尊师重教之风,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镇里专门成立了“助学基金会”用于资助考取大学和高中的贫困生。计生工作:黄尾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计划生育工作,针对各村计生工作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制定转化、整顿方案,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结合村级党建工作,以落实计生工作“村为主”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严格兑现计划生育责任捆绑机制和“一票否决”制度,对计生重点管理村进行重点整顿、重点管理和重点帮助。综合治安:2008年以来,黄尾镇党委政府继续重视维稳工作,保持团结稳定的局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黄尾镇以抓矛盾纠纷调处为切入点,以维护重点工程建设环境为焦点,党代会、人代会和三干会报告都把综合维稳、创建“平安黄尾”列为重要内容,面对大量纷繁复杂的建设环境协调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压力,镇本级专门抽调一名副镇长和党委政法委、各有关村包点镇干以及派出所、司法所、国土资源所人员组成协调班子,协调成功当地群众发生的利益纠纷多达115起。气候环境
黄尾镇位于岳西北部边陲,西北与霍山县磨子潭镇接壤,东南与岳西县头陀镇青山乡毗邻,地理坐标是在经115°76′至115°06′,北纬30°51′至31°11′。总体属亚热带气候,年均降雨1500mm,无霜期180—210天。高山低谷地形地貌,最高峰牛草山1423米,最低处黄尾街仅220米,落差竟达1200米,因而小区域气候差异较大。人文景观
黄尾镇尚存的人文景观有:黄尾河暴动纪念亭(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楼下郑氏老祠堂,云峰村天然次生林中的祖师殿、迎水奄(始建于清道光3年,2003年经批准恢复重建)。自然资源
全镇总面积103平方公里,境内山场广阔,河谷幽深。山场面积122880亩,其中有林地92180亩,人均12.9亩,为全县山场大镇之一。全镇耕地面积5328.5亩,人均0.75亩。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茶叶、茭白、板栗为主,养殖业以生猪为主,乡镇企业以水电为主。黄尾河水力蕴藏量居全县之首,是岳西名副其实的水电大镇,截至2008年,已开发2万多千瓦,严家电站是该县已开发水电站的最大一座,总装机1.2万千瓦。水能资源:密布的河流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集水面积在8Km2以上的河流河道有6条,由于上游植被完好,雨量充沛,且集中一段可观的落差,均可实施水电开发。现经水利部门勘察设计规划:全镇可开发水电装机达2.9万kw,其中主河道2.6万kw,五条支流0.3万kw。现已开发装机2260kw,在建电站两座,装机12200kw,已经设计并通过招商集资正待开工建设的电站3座,装机13300kw。
旅游资源:黄尾镇境内自然景观异彩纷呈,人文胜迹源远流长,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佛教名山司空山巍然耸立、孤峰斜插、直刺云霄,象一面迎风招展的大旗,从西部上山,著名的五大景点“乌牛古石”、“赤壁丹砂”、“万年古松”、“南崖瀑布”、“北岭松风”可一览无余。罗汉洞、蛇头洞、白莲洞、普陀洞、乌龟石、松波寺、响水岩、仙鹤衔桃、仙人桥等幽谷古洞、奇松怪石让人超尘绝口,留连忘返。境内的九老亭、风波亭、松波寺、联庆堂、老虎石、琥珀嘴、转背桥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化遗址错落有致,风景如画。境内名木古树种类繁多,随处可见。黄尾镇约有百年以上的古树2600棵,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千年银杏、千年古槠、二级保护树种百年香樟、枫树、紫柳、桂花等。其中核心景区云峰峡谷已于1998年夏季初步开发,其彩虹瀑布景观为华东一绝,颇负盛名。为尽快开发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黄尾镇已于2002年通过招商与江苏华夏航空服务公司签订为期长达70年的旅游开发合同。黄尾镇尚存的人文景观有:黄尾河暴动纪念亭(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楼下郑氏老祠堂,云峰村天然次生林中的祖师殿、迎水奄(始建于清道光3年,2003年经批准恢复重建)。
石材资源:镇域内有山皆有石,“芝麻白”贮量丰富,可开发30—50年。
生物资源:全镇有各种木材蓄积量为23万立方米,毛竹园1300亩,板栗、银杏、杜仲、桃类等多种经济林1万亩左右,有机茶园198公顷,年产干茶68吨,其中年产优茶“岳西翠兰”15吨左右。拥有天然草场5000亩,可放养山羊20000只。中药材以人工栽培为主,年产各种中药材12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