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电子地图 > 庆阳市地图 >
环县地图
环县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蓬勃发展的农村经济:环县历来是个农业大县,农村经济在全县经济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83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半农半牧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夯实基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做大做强”的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草畜、洋芋、小杂粮三大特色产业,壮大油料、药材、苗木、果杏、黄花、花椒等区域优势产业;以增强发展后劲为目标,加快农田、水利、生态环境三项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草畜产业:畜牧业是环县的传统产业,农民的经济收入三分之一来自畜牧业。近年来,环县的畜牧业尽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超载放牧导致草山退化的问题十分突出,草畜矛盾明显地制约着畜牧业的长足发展。对此,环县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提出了立草为业、以草促牧的发展思路,把草畜产业开发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第一位主导产业来抓,着力实施草畜大县、畜牧强县的发展战略。1999年,县上成立了草畜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出台了《环县百万亩紫花苜蓿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落实了目标责任。在具体实施中,结合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紧紧围绕种好专业草、项目草、精品草、产业草四个重点,狠抓落实,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扶持种草养畜户。从2000年开始,每年投入资金都在300万元以上。四年来,累计种植紫花苜蓿51.6万亩,新建羊畜暖棚960处3.02万平方米,配套青贮窖910眼、氨化池910组,引进良种2600头(只),发展规模养殖户1.13万户。天池乡近三年种植多年生牧草4.77万亩,户均59亩,率先成为全县“万亩种草养畜示范乡”;木钵镇高寨沟村拿出300亩川水地种植紫花苜蓿,发展养殖户86个,成为全县“耕地种草,舍饲圈养”的“龙头”村。全县有220个农户户均种植多年生牧草在20亩以上。截止2002年底,全县种植多年生牧草79.6万亩,其中紫花苜蓿76.6万亩,年饲草总产量400万吨,年产苜蓿籽1000万公斤。大家畜饲养量达到12万头,羊饲养量达到72万只,养殖大户达到1.2万户。全县年出栏羊畜30万头(只),羊畜肉总产量1.2万吨,畜牧业总产值6816万元,人均畜牧业纯收入360元。草畜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一批有前景的龙头企业,目前,绿鑫草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已建成投产,金鹏、华茂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各种畜肉产品倍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看好。“十五”期间,计划每年种植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牧草20万亩以上,到2005年,全县多年生牧草留存面积达到100万亩,羊畜饲养量达到115万头(只)。按照“北羊、南牛、沿川猪”的畜牧业发展布局,建好东北七乡镇30万只绒山羊、西北八乡镇5万只滩羊、中南十乡镇10万头(只)肉牛肉羊舍饲养殖、沿川六乡镇5万头瘦肉型猪生产等四个基地。到2005年,力争草畜产业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700元以上。扶持建成10个以上草畜产业加工企业,年产值达到1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
洋芋产业:环县黄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透气性好,种植洋芋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产洋芋以无农药污染、不易霉烂、不易变质、贮期长、好保管等特点占有广阔的市场。环县抓住这一优势,把洋芋产业开发当作振兴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又一主导产业来抓,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了开发规划,采取资金扶持、良种引进、科技培训等切实有效的服务措施,调动农民种植洋芋的积极性,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经济效益十分明显。2001年,县上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确定县北为高淀粉洋芋生产区,县南为菜用型洋芋生产区,县中南部为短生育期地膜种植菜用生产区,每年种植都在40万亩左右,年产量2亿公斤,甜水、山城等6乡镇年种植突破2万亩以上,有12个乡镇种植1万亩以上,涌现出了230个种植超过30亩的大户。为了切实搞好良种繁育、贮存和加工等配套工作,环县建成庆阳市唯一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曲子高科技示范园区,依托中心繁育良种,在园区内和曲子镇孟家寨村、木钵镇木钵街村建成全钢架无虫网室55亩;在甜水镇甜水街村建立一级种薯基地100亩;在山城乡丰台村、秦团庄乡白原畔村、四合原乡四合原村、毛井乡黄寨柯村建二级种薯基地2万亩,年生产优良种薯1000万公斤。在曲子、山城等乡分别建成库容5000吨、2000吨的大型洋芋贮存库5个,年储存鲜薯3000万公斤。建成金地宝洋芋精粉有限责任公司,并扶持建成5个小型加工厂,年加工能力6万吨以上。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洋芋产业化开发已成为西部最具市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环县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拟建年生产马铃薯淀粉4000吨的甘肃兴环马铃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采取种、加、销一体化,农、工、商一条龙,“公司+农户”的新型立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丰收。
小杂粮产业:环县种植各类小杂粮历史悠久,品种多样,品质独特。每年种植的荞麦、糜子、谷子、玉米、绿豆、豌豆、燕麦、苦荞等小杂粮达20种,面积30万亩左右,总产在300万公斤以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保健和绿色食品著称的荞麦、燕麦、谷子等小杂粮开发前景愈加广阔。环县荞麦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所含的“芦丁”和“烟酸”,是治疗高血压的辅助剂,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保健食品,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小米含有多种脂肪酸、维生素,有养肾健胃、消渴利便的作用;豌豆、扁豆、小绿豆、小红豆等豆类杂粮含有人体所必需的10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长期食用可清热解毒,抗炎消肿,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基于上述认识,环县提出了“压夏扩秋,压主扩杂”的新思路,把小杂粮当作特色产业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并积极组织实施。第一步是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加大小杂粮种植面积。在土地广阔的县北部,夏秋作物面积由原来的6:4调整到4:6,其中小杂粮占到粮食作物面积的50%。1999年至2001年,环县发生了严重的旱灾,造成小麦大面积减产和绝收,由于采取了决战小秋、决战小杂粮的补救措施,全县三年累计种植的230万亩小杂粮都获得了较好的收成,平均亩产在100公斤以上,有效地遏制了粮食减产和农村经济下滑的局势。大旱之年,小杂粮丰收的事实教育了广大干部和群众。于是,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提出了实施百万亩小杂粮工程这一宏伟目标。为使工程顺利进行,县上千方百计引进和培育在当地适种的优良品种,从小块试种到大田推广,抽组农技人员进大田进行技术指导,乡村干部进村入户抓落实,及早联系销路。2002年由于天帮忙、人努力,100万亩小杂粮喜获丰收,总产达到1.2亿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仅此一项为农民人均增收225元。小杂粮丰收不仅满足了农民的粮囤子,而且促使一批又一批新型农民走出土地,成为运销户,既方便了群众,又成为广大农民走向市场的领头人。为使小杂粮产业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县上走的第二步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兴办小杂粮精深加工企业。目前已建成的企业有年产1500吨“甜龙牌”荞面系列产品的甜水飞龙有限责任公司;年产650吨“荞花牌”食醋、荞挂面系列产品的环县欣荣食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50吨“雨林牌”豌豆粉系列产品的环县鑫泰杂粮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年产400吨“百一牌”黄酒、白酒系列产品的甘肃百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五谷牌”杂粮产品的长丰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新办小型加工厂100户,年加工小杂粮3050吨,完成产值1714万元,销售收入1671万元,实现利润155.8万元,上缴税金71万元。生产的荞麦精粉、荞挂面、荞香酥、荞面凉皮、豌豆粉、小米、小绿豆、黄酒、白酒等9个产品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小杂粮加工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当地产业基地的形成,帮助农民实现了农产品与市场的对接,架起了农户与市场连通的桥梁,为农业结构调整开拓了广阔的空间。2003年,环县继续在小杂粮产业开发上做文章,种植面积100万亩,人均3亩,预计总产量1.3亿公斤,可为农民人均增收230元。曲子、木钵、洪德、毛井四乡镇已建立小杂粮绿色产品生产基地222.5亩,全部采用农家肥种植,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大田推广,力争年底通过绿色认证。

区划沿革

五代周置环州,明改为环县。据《舆地广记》,环县以大河环曲而得名,大河也就是环江。一说,以环江流绕城西委曲环抱而得名。环县辖4个镇、16个乡、一个旅游开发办公室:环城镇、曲子镇、甜水镇、木钵镇、芦家湾乡、演武乡、合道乡、天池乡、毛井乡、樊家川乡、八珠乡、洪德乡、耿湾乡、秦团庄乡、山城乡、南湫乡、罗山川乡、虎洞乡、小南沟乡、车道乡、四合塬旅游开发办公室。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2111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环城镇36093、曲子镇19690、甜水镇12115、天池乡9972、吴城子乡8629、演武乡12217、合道乡14035、何坪乡7330、许家河乡7634、木钵乡22311、樊家川乡10801、八珠乡11646、西川乡10982、洪德乡24208、耿湾乡9209、四合原乡5151、秦团乡7104、山城乡8454、南湫乡5902、罗山川乡7360、虎洞乡12078、小南沟乡12487、车道乡19049、毛井乡16164、芦家湾乡10495。环县辖4个镇、16个乡、一个旅游开发办公室:环城镇、曲子镇、甜水镇、木钵镇、芦家湾乡、演武乡、合道乡、天池乡、毛井乡、樊家川乡、八珠乡、洪德乡、耿湾乡、秦团庄乡、山城乡、南湫乡、罗山川乡、虎洞乡、小南沟乡、车道乡、四合塬旅游开发办公室。

旅游资源

东老爷山:东老爷山又称兴隆山,位于环县东北部的陕、甘、宁三省交界处,海拔1774米,是闻名遐迩的道教名山,自古有“鸡鸣听三省”的美誉,这里,有轩辕黄帝升天、周太子降生、金公鸡叫鸣、关老爷显灵、林道士成仙的神奇传说,有毛泽东、彭德怀、叶剑英带领红军长征留下的历史足迹。这里,“二龙戏珠”奇特山势壮观逼真、巧夺天工,16座元、明、清古建庙宇楼阁错落有致、古朴典雅,苍松翠柏栉比鳞次、映带左右,优美的自然风光与宏伟的道教宫观和谐相衬,浑然天成,是休闲观光、求仙问道、红色旅游的绝好胜地,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历史遗产,挖掘文化内涵,展现人文特色,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创造一处环境优雅的旅游观光场所,环县提出了开发建成东老爷山森林公园的目标,并逐年组织实施。90年代为该山送上了农电,2003年修通了三级柏油公路,2005年聘请专家对景区进行了详细规划,2006年实施了上水工程。公园总体控制面积475亩,近期规划180余亩,总投资1300万元。依托“二龙戏珠”山体特征,以祖师山(中峰)为中心,加固维修古建庙宇楼阁,增建牌坊、山门、影碑、红军长征纪念馆、红军窖纪念碑、观龙亭等景观;在玉皇峁(北峰)修建玉皇观;在魁星峁(南峰)修建魁星楼、拾财亭等景观。扩大植树绿化,修建游览道路等。今年,一期工程已开工实施。
山城堡战役遗址:山城堡战役是1936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亲自部署,彭德怀亲自指挥,刘伯承、聂荣臻、左权、贺龙、陈赓、肖克、徐海东、王震等将帅一同参战,在甘肃省环县山城乡断马崾岘、哨马营、马掌山一带与国民党胡宗南部决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一次著名战役,共歼灭敌军七十八师的二三二旅和二三四旅的两个团,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围剿,在中国革命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为促进国共两党合作奠定了基础。1963年,甘肃省政府公布山城堡战役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9月,县政府在山城乡址公路东侧修建了山城堡战役纪念碑,现为甘肃省国防教育基地。
灵武台公园:灵武台公园位于县城北关,是依托宋代砖塔、灵武古台、宋城墙、烽火台等遗迹和灵武庙规划修建的县城综合性公园。2006年实施了380万元的一期工程,建成了仿古(宋)牌楼、八卦平台、塔台护坡、登山踏步、艺术花梯等景点和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形成了旅游观光景观,目前已对游人开放。
河连湾陕甘宁省政府旧址:河连湾陕甘宁省政府旧址位于洪德乡河连湾村,距县城25公里,1936年7月至1937年4月中共陕甘宁省委、省政府驻地。1936年11月18日晚,周恩来、彭德怀、肖劲光、赖传珠、陈赓在这里研究制定了山城堡战役作战方案。陕甘宁省委、省政府下辖赤安、华池、环县、曲子、定边、固北、豫旺、豫海等18个县,时任省委书记李富春、省政府主席马锡五带领这里的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剿匪反霸,发展生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1963年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县政府修建“中共陕甘宁省委、陕甘宁省政府旧址”青石纪念碑一座。2002年以来,先后投资75万元,新建了革命文物展厅,李富春、马锡五故居、纪念碑等景点和仿古门面。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红色旅游景点。

土特产品

紫花苜蓿:苜蓿之所以被全世界公认为是“牧草之王”,其原因主要表现在:第一,据史料记载,苜蓿是世界上栽培利用历史最为悠久的优良牧草和饲料作物,其栽培利用历史已有两千多年。第二,分布范围广,尽管其起源中心在伊朗,但经过不断的传播,早已遍及全世界各大洲的温带地区。第三,种植面积大,一直名列全世界各类牧草之最。第四,苜蓿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牧草和饲料作物,品质好,适口性极佳,其蛋白质含量可高达全株干草的20%左右,除传统上用以饲喂牛、马外,也为其它多种家畜所喜食,是饲用价值最高的牧草和饲料作物之一。第五,苜蓿是一种适应性极强的多年生豆科牧草,抗旱、抗寒,也有一定的耐盐碱性。一年种植,多年利用,利用年限可达8~10年,甚至更长。产草量高,每年可刈割2~3次。苜蓿还可以与根瘤菌共生固氮,肥沃土壤,可有效地提高轮作中后茬作物的产量,其发达的根系还可以有效地控制水土的流失等。第六,苜蓿的利用价值极广,除作为优质饲草料外,还可以当蔬菜食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蜜源植物。第七,由于苜蓿极高的利用价值及大量而稳定的市场需求,其草产品和种子的经济价值也很高,超过一般的粮食作物,它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加速畜牧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等。总之,苜蓿具有生态、经济、社会和产业四大效益兼顾的功能。环县地域宽广,发展苜蓿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广阔的前景。中共环县委、环县人民政府提出在3~5年内种植苜蓿100万亩,养畜100万头(只)的草畜双百万目标,是客观可行的。去今两年已种植苜蓿93.8万亩。曲子镇庆阳绿鑫草畜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年加工草捆1.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91万元,利润96万元,创税52.86万元。
二毛裘皮:滩羊,是中国特有的优良裘皮型绵羊品种,其羔羊皮称“二毛皮”,是制造二毛皮衣的最佳原料。环县的“二毛裘皮”被誉为“裘中之珍”,驰名中外。环县发展滩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县北为半农半牧区,有较广阔的草场。长期以来,牧区广大群众积累了丰富的饲养放牧、宰剥皮张、加工制裘的经验。甜水、南湫、罗山、小南沟、毛井、车道等乡为中心产区。全县有滩羊30万只,约占全省滩羊的四分之一,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位于小南沟乡西北部的“环县滩羊选育场”,是省级重点种畜场,现有精选滩羊2000余只,年提供优质种羊300~500只。环县滩羊毛纤维细长而匀,富有光泽和弹性,无干死毛,是制造地毯的优质原料。滩羊肉质细嫩,脂肪分布均匀,膻腥味轻。特别是羔羊肉更是细嫩可口,成为环县传统的美味佳肴。“二毛裘皮”,以其毛色洁白,光泽明亮、毛股弯曲、花穗美观、质地柔软、轻便保暖而驰名。它是环县的重要出口物资,经济效益显著。
中药材:环县中药材资源丰富,经初步认定,现有野生中药材甘草、甘菊、小茴香、天仙籽、牛蒡子、车前子、白芥子、苍耳、白蒺藜、枸杞子、白芍、地蒿、远志、赤芍、防风、知母、柴胡、党参、秦艽、五加皮、蒲公英等60余种。人工栽培中药材大枣、花椒、杏仁、桃仁、麻黄、桑枝、西瓜翠等63种。动物中药材牛黄、鸡内金、龙骨等27种。矿物中药材石斛、石膏2种。各类中药材年产量16000吨左右,年均销售量250多吨,创收750万元以上。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甘草,我国利用甘草治疗疾病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被历代名医尊为“药中之王”。东汉《神农本草经》称甘草为“美草”、“蜜甘”,列为上品。唐代《药性本草》载:“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历来有“十方九(甘)草”、“无草不成方”之说。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能。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四肢痉挛疼痛,痛肿疙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等。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甘草含有100多种有效化学成份,被美国、日本等国称为“仙草”、“神草”。不仅如此,甘草还广泛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化工、酿造、国防等行业。甘草酸用于啤酒生产能增加液沫、色泽、稠度和香味。也可用于制造鞋油、墨汁、染料等。环县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界的山塬地区,野生甘草分布全县各地,是甘草的主产区。目前人工栽培面积已超过2万余亩,年产甘草1000吨以上。环县鸿康中药材开发公司,生产的甘草饮片、甘草酸,畅销全国各地,产品供不应求。远志,远志,始载于《本经》。味甘、辛、温,归心、肾、肺经,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之功能。主治心肾不交,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等症。远志俗称“燕翅”。全县各地均宜生长,以县中南部诸乡镇最宜。目前人工栽培面积300亩左右,年产量10吨。秦艽,秦艽,俗称“左拧拧”。具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功能,主治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等。全县各地均宜生长,县中北部最宜。人工栽培也已起步,年产量10吨左右。柴胡,柴胡,俗称“细心草”。属北柴胡类,性微寒、味苦,具有和解退热,疏肝解郁之功。全县各地均宜生长,人工栽培面积1000余亩,年产量100余吨。麻黄,麻黄,性温、味辛微苦,有归肺、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全县各地均有分布,人工栽培面积1.6万亩,年产量5000余吨。另外,如凉血、止血、去瘀生新的茜草;滋阳降炎,润燥化肠的知母;补肝胆、宁心神的酸枣仁;补肝胃、润肾明目的枸杞子等名贵药材,年收购量均在1万公斤以上。开发前景广阔。

民俗风情

传统生育习俗:在环县农村,孩子出生后有诸多讲究,这些讲究虽然比较复杂,但却寄托了父母期望孩子健康成长的衷心夙愿。孩子出生不满一月,如果怀孕的妇女冒然闯入产房,就是说带走了产妇的奶水,称作“踩奶”。踩了奶的孕妇,就得亲手做一碗菜汤送给产妇叫“送奶”;送奶时不得进入产妇的屋子里,须站在门槛外把汤递进去。产妇则背着水缸面向灶前把汤喝下。据说,这样奶水就会增多。孩子出生第2天,其父亲带礼物去丈人家报喜。10日内,丈母娘带上10个白面馍来看望女儿和出生的孩子。未满月,在门帘上系一红布条,作为“月房”的标志。若是外人进月房看月婆或孩子,须先在门外等一个时辰,不然会带入妖邪和煞气。孩子出生1个月,主人家总要为其“做满月”庆贺。孩子外家人和四周亲邻都来祝贺,当然也少不了带上一升白面和孩子穿用的礼物,如虎头枕、龙头帽、绣花裹肚等。主人家将大摆宴席款待来客。做满月时,如果是缺儿少女或孩子不吉利的家庭都会给孩子请个“三姓干大”,保佑其百病不生、长命百岁。请“干大”是庄稼汉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比较普遍的习俗。即婴儿临近满月,其父母要备烟酒请与自己辈份相同的三姓男人给孩子当“干大”,俗称“三姓干大”。满月到了,“三姓干大”须准备长命锁前来保锁干儿(女)。保锁孩子要举行简单的仪式,仪式由村庄有威望的成年人主持。婴儿由其母抱在怀中与其父及“三姓干大”同跪于灶前,燃香焚表。随即主持人问道:“你们三位来此庄何事?”“三姓干大”答道:“保锁孩子”。于是由大干大将长命锁挂于孩子的脖项上。主持人再问道:“保锁多少岁”?其母将子递与其大干大,大干大抱定孩子答道:“天保三十岁。”又将孩子递与二干大,二干大道:“地保三十岁。”再将孩子递与三干大,三干大道:“三姓干大保四十岁,共一百岁。”,再将孩子递与其父。随后“三姓干大”给孩子取小名,过去起名一般与“保”有关,如“三保”、“保娃”、“天保”、“三姓”等。现在起名比较随便,如亮亮、平平、虎虎、丽丽等。仪式完毕,即入宴席。还有一种习俗叫“撞干大”,即婴儿未满月期间,如有病来不及请“干大”,就由父母抱着孩子跪在人来人往的十字路口等待,凡第一位过路人,他就无可推卸地成为孩子的“干亲”,因辈份和性别不同,可称干爷、干奶、干大、干妈、干哥、干姐,小辈的由其父或爷代替。撞中的“干亲”,必须先将随身所带的带子类拴于孩子的脖项上,到了满月再举行保锁仪式。孩子出生1周年,称“过岁”。家里将准备丰盛的酒席,请四邻及亲朋好友为孩子“贺岁”。贺岁时,先拜家谱,行祭祖礼。礼毕,炕铺上干净的红布,上摆笔墨纸砚、书本、牛鞭、针线、钱币、算盘、尺子、剪刀、花朵等物品。随即,母亲将孩子递与1本族的长者手中,长者先亲吻1下孩子的脸蛋,再把孩子轻轻地向上一举,然后放在红布边,让他去抓上面的物品,俗称“抓岁”。若先抓哪1件,抓牢之后,高兴地玩起来,大家便拍手祝贺。抓上什么物品就说明这孩子将来喜爱什么行业。比如抓上笔墨纸砚或书本,这孩子将来那就是个读书人;抓上牛鞭子,将来就是个种地的等等。有的孩子从小多病,且久医不愈,迷信者认为其犯“关”,如“白虎关”、“鸡角关”等。若犯“关”,那就要求神许愿,保佑平安。如果在神前许下愿,到一定年龄就要还愿。一般男孩12岁,女孩15岁月时,要请阴阳先生为其“打枷换锁、酬神还愿”。有的则把孩子送到庙上,求神佛保锁。
民间丧葬习俗:在环县农村,老人去世后,祭奠的仪式十分浓厚,以表达子孙对逝者的无限缅怀之情。老人临逝前,子女要为他洗脸净身,穿好“老衣”。快咽气时,要把老人抱着坐到炕下的木凳上,若死在炕上就是背了“炕基”,到阴曹地府也一直背在身上。给口中含一枚古币(锁口钱),用线拴在脖子或钮扣上。含锁口钱的用意一说是让逝者在通往阴间的路上有钱花,一说是防逝者到阴曹地府信口开河。咽气后,家里的人将逝前的铺盖放到大门外,在大门口焚烧事先扎好的纸马,叫“上路马”;在地上铺垫与逝者岁数相同的若干根谷草,称“岁数草”,再将逝者头向门口停放上面,用白纸置面(代表被子)。在手腕上拴一荞面饼,称“打狗饼”;双脚用麻绳子绞绊,称“绊脚绳”,以防惊尸;灵旁拴一只公鸡,称“倒头鸡”或“守灵鸡”;大门外焚烧“倒头纸”。遂挂纸条一束,表示有丧。随即,在停放逝者的两旁铺上麦草。白天,孝子们按男左女右的方向跪在麦草上,叫“跪草”;夜里睡在上面,叫“守灵”。一旦离开灵堂,手里必须拿着丧棒。凡来祭灵的儿孙及亲属均要戴孝。亲生儿女、儿媳戴长7尺、宽7寸,从头顶顺脊背而下拖至地面,用细麻绳系腰的拉孝;其他孝子均戴白布孝帽。出葬前,孝子不能吃荤、喝酒,不能唱歌、说笑,不能训人、骂人。老人去世第二天,同族的人要通知四邻,称“报丧”。报丧的人在路途中或院子里遇见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要“叩头”,且不能进人家的屋里。随即,请逝者外家、娘家来人祭奠;请阴阳为逝者念经超度,卜定葬埋日时;请纸匠为逝者做纸活。纸活用茜芨或芦苇扎制,彩纸、剪花表糊而成,有五供养、四合头、小七星件、大七星件、十供养、十全等。“五供养”为上平房、左右侧房、门房、小花架5件;“四合头”为两层上房、左右侧房、过亭共4件;“七星件”是在四全头的基础上增加“灵堂”、接应幡、“人”(伺候逝者的金童、玉女)和“马”(逝者的乘骑)三件;“十供养”是在“七星件”的基础上增加“轿车”、“鹿”、“鹤”、“靠山”、转灯等;“十全”是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纸活,除“十供养”外,另加守门狮子、硬灯照等。现在比过去又排场了许多,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话、手机等现代化生活用品。纸活备齐,即设灵堂。先在尸体前用木板搭架,上摆纸活献饭,桌上摆放灵牌位和遗像;在四周悬挂用白纸凿成的灵条。灵前再放小几称供桌,摆放香炉、灯、酒、供祭灵者点纸用。停尸时间由阴阳卜定,少则2天,多则10天。出殡前孝子请外家或娘家来人看过亡人,若无异议,即“入殓”。入殓时,在棺材底下撒一层麦草,麦草上铺好红布褥子,放好枕头,枕下放几本书,表示亡者后辈知书达礼。将逝者安放在棺内,盖上红布或红纸。入殓毕,然后请阴阳设坛打醮,颂经超度。当夜要“悼醮”,也叫“悼方杆”。由阴阳诵念咒语,招来本姓中已故的三代宗亲、男女老幼以及一切无人祭祀的逝者幽灵,一边颂经文,一边一勺一勺往野外撒饭食,叫“放舍饭”,供招来的幽灵享用。在下葬的前一天晚上,要为逝者举行一次隆重的祭奠和悼念活动,叫“家祭”。家祭一般在晚上七、八点进行。家祭时,孝子们头戴白帽,身穿孝服,一手扶丧棒,一手点香表,跪于香案前。先由子女和媳妇为逝者洗脸,洗后的污水各人喝一口,不能倒掉;后由长子敬饭,长孙敬茶,重孙敬果。随即,进行祭奠,其仪式极为复杂,有时要持续多半夜。祭文多为颂扬逝者功德,诉说祭奠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属同一辈份的,行一道文,先长辈,后晚辈。逝者的儿子不同于一般人,须行“三献正礼”,时间长、礼数多、祭文也长。在祭奠中,先生念祭文一遍,阴阳诵经一遍,吹手绕孝子缓步吹奏三回,如此反复,叫“游食”。游食毕,即“领羊”,一般牵两只公羊称“灵羊”,作为逝者的代言人与孝子和众亲友“搭话”,当人们猜准逝者的心愿时,羊即摆头、抖身,众孝子叩头恸哭。起灵前,阴阳持灵前烧纸碗、盆,猛击棺材大头,将守灵鸡摔出门外,口诵经文,意在赶灵启程。亲朋、家门中强壮者抬棺材出门,由长孙或幼子擎“灵幡”(俗称“引魂干”),于灵前呼其爷(或父)前导,长子伏棺下屈腰“背棺”而行,一孝子用白布牵引灵枢,一孝子沿路撒纸钱,称“买路钱”。送葬时,走得越快越好,因为黄泉路上无客栈,否则灵魂就没有归宿。送葬队伍路过人家时,人们在门前燃火以示驱鬼。灵柩抬到坟地后,先绕墓坑左右各三圈,然后停放于墓坑沿,待时辰一到即下葬。下葬后,阴阳埋第一铣土,接着是孝子,随后是外家四邻。堆坟时,不得将铁铣转交他人,不能呼唤活着人的姓名。堆坟毕,众人跪于墓前烧“纸活”、“冥币”。葬毕归来,凡去坟地者,都必须从事主门口燃起火堆越过方可进门,意在驱除鬼邪。逝者埋葬后第三天,孝子要为新坟培土,叫“攒三”,攒三时不许恸哭。葬后一连7晚孝子要在坟前煨火。在逝者院内或门前烧纸,每7天烧1次,由近及远,七七四十九天,俗称“尽期”,要对亡人进行第1次祭奠;第100天为“百日”,进行第二次祭奠。1、2、3周年都要举行较隆重的祭奠活动。

资源环境

环县地域广阔,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各项产业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土地劳力资源:环县土地面积约占庆阳市的三分之一,可供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利用的土地1194.6万亩,人均37.3亩,是全国人均水平的3.4倍。山、川、塬、台兼有,小气候复杂多样,宜粮、宜油、宜林、宜草,立体开发潜力巨大。有尚待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坡、荒滩、荒沟等“四荒地”867万亩,可供兴办牧场、果园和农副产品种植生产。近年来,通过马莲河、蒲河流域治理、梯田建设和生态项目建设,水土流失得到了大面积控制,生态环境有了大的改善。扬黄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二期工程即将上马。环县劳力资源也比较充足,现有乡村劳动力16.17万人,全县可利用的剩余劳动力达5万多个,为发展地方工业和第三产业提供了一定的人力基础。
生物资源:环县可栽培的农作物有7个大类242个品种。盛产的冬(春)小麦、荞麦、糜子、谷子、玉米、高粱、洋芋、燕麦等是食品酿造工业的上好原料,其中荞麦、苦荞、小绿豆、燕麦等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胡麻、芸芥、葵花、豆类等各类经济作物产量可观。全县养羊72万只,位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滩羊饲养量占全国十分之一。县南部盛产优质苹果、曹杏、桃、梨、核桃、花椒等。还有野生药材80多种,其中甘草、秦艽、麻黄、远志等大宗名贵药材质量上乘,年产100万公斤以上。农副土特产品主要有黄花菜、羊绒、羊毛、山羊板皮、二毛裘皮、葵花籽和亚麻油等。黄花菜(又名金针菜)果长肉厚,色泽金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酒席上的美味菜肴。绵羊毛细而长,柔性好,吸水性好,保暖性强,货源充足,是加工地毯的上好原料,全县年产羊毛58万公斤。二毛裘皮为驰名中外的"裘中之珍",是本县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年产羊皮12万张,其中二毛裘皮3万张。葵花籽是休闲保健食品,含油量高,营养丰富,是制作味精、饼干、面包、挂面的主要原料。亚麻油(俗称胡麻油)是轻化工业和食用的优质油品,被评为省优产品,年产量200万公斤,曾于1994年在蒙古乌兰巴托召开的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矿产资源:环县地处陕甘宁地台主体腹部西侧,有石油、天然气、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煤、芒硝等多种矿藏。现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亿多吨,为全国十大油田之一长庆油田的主产区,原油品位较高;县境内九连山和石梁地带有储量达2000万吨以上的优质石灰岩,由九连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开采生产;县西北部已探明有C+D级储量达679.9万吨的白云岩,品位属特优,是生产金属镁的主要原料;车道乡刘园子有6层厚度330米的优质煤田,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另外,甜水镇境内的石英砂,山城、耿湾、甜水等地的钾矿,也极具开发利用价值。在第十四届兰洽会上,庆阳市政府和西安天竣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中国华能集团能源交通产业控股公司和西安天竣公司合作开发建设环县沙井子大型煤炭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103亿元人民币。环县沙井子煤田位于环县西部的马坊川流域,总面积386.56平方公里。经国土资源部评审认定,沙井子煤田含煤面积119平方公里,煤炭资源总量16.48亿吨。地质详查从今年3月开始,目前已开钻15个探孔,总进尺6800米,完钻11眼。这次兰洽会签约的建设项目,将建设年产1060万吨的大型煤矿和2x60万千瓦燃煤电厂。2001年8月,延长油矿管理局在国土资源部依法登记了“甘宁鄂尔多斯盆地环县—盐池地区石油天然气勘查区块”,并取得了该地区油气资源探矿权。该区域总面积为1046平方公里,其中环县境内为820平方公里。之后,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克服诸多困难,加大勘探投入,努力推进工作,先后开展了资料收集、非地震物化探、二维地震勘探等大量前期工作,初步掌握了该区域的地层情况。但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勘探开发难以实施。2007年6月12日,延长石油集团公司委托所属的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与甘肃省庆阳市环县人民政府在甘肃签署了《环县—盐池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协议》,标志着该区块石油天然气勘探进入实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