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市地图
建阳市相关地区地图:
产业发展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7.5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4亿元,增长3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亿元,增长6.2%;财政总收入4.78亿元,增长7.2%;地方级财政收入3.12亿元,增长15%,税性比重达8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66.5亿元,增长30%,工业项目投资比重达53.4%;外贸出口7000万美元,增长24.5%;山海协作项目注册资本金14.5亿元,增长2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8亿元,增长1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90元,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6340元,增长8.9%;城镇登记失业率3.5%;人口自然增长率5.37‰。多数经济指标位居南平各县(市、区)前列。农村经济。农业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烟叶种植面积2253.3公顷,总产10.4万担,促进农民增收5657万元;桔柚、葡萄等水果盛产面积增加333.3公顷;食用菌总产量超1.1万吨。完成造林更新4000公顷,建设笋竹高效丰产示范片800公顷,新开竹山机耕路100千米。建立优质专用粮发展基地3533.3公顷,推广超级稻1万公顷。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4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增长71.8%,带动农户6.5万户。农村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新成立12家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全市各种行业协会及专业合作社达60余个。投入1380万元,实施烟田基础设施建设50处。投资1200万元,低改农田386.7公顷,建设标准农田200公顷。完成农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9项,增加耕地面积119.3公顷。农业机械化水平继续保持全省县(市)前列。农村公路硬化全年完成45条199.6千米,硬化率达95%以上。基本实现村村通客车目标。全市饮用水安全合格村达93%以上。“造福工程”完成搬迁510人。工业经济。做大做强优势企业,五大产业实现产值32.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8.6%,拉动规模工业增长32.6个百分点。全年新增规模企业23家,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2.4个百分点;新增亿元企业3家,全市10家亿元企业完成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51.4%,带动规模工业上升19.7个百分点。加快海西林产工贸城建设,一期工程建设有序实施,共征地318.9公顷,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28亿元,现有入园企业34家,总投资21.6亿元,与竹木生产加工企业相配套的闽北木材交易市场也正式运营,省级竹木产品专业检验中心批准成立。项目开发。全年新开工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5个,其中:6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亿元以上项目4个,分别是投资2.7亿元的森岚木业,投资2.56亿的三爱药业扩建项目,投资1.5亿元的鑫泉木业和投资1?5亿元的美加德纺织企业。列入省、南平市考核的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8亿元,占年计划的112.2%。浦南高速公路建阳段已经进入路面施工阶段,武邵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完成。朱子故里
朱熹故里建阳市位于武夷山南麓,另称潭城,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历史上,特别是宋代曾以“图书之府”和“理学名邦”闻名于世。东邻松溪、政和,南接建瓯、顺昌,西连邵武、光泽,北界武夷山、浦城,以“闽北粮仓”、“茶果基地”、“林海竹乡”著称于省。远在4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劳动、繁衍、生息。东汉建安十年(公元205年)置建平县。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更名为建阳县。南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唐石里(今黄坑镇)产嘉禾一本15穗,诏改建阳为嘉禾县。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复名建阳县,历明、清及民国。民国时期,建阳为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在地,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曾设于县城。革命老区分布于9个乡镇77个行政村。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阳两度为地区行署所在地,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市)。下辖10个镇、3个乡、190个自治村、14个居委会及3个国营农场。总人口33.77万人,面积3383平方公里。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占人口1.5%的畲、满、回、苗、壮、蒙、侗等21个少数民族,约5600多人。建阳史称朱熹、蔡元定、刘火龠、黄干、熊禾、游九言、叶味道等“七贤过化”之乡。与孔子齐名的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大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晚年定居考亭讲学,四方学子不远千里前来求学,研究理学,著书立说,与蔡元定等创建学术史上令人瞩目的“考亭学派”,考亭也因此喻为“南闽阙里”,建阳称为“理学之乡”。如今每年清明节前后,远在美日韩及港澳台等海外朱子后裔都会前来祭祀拜谒,他所创立的南宋理学迄今仍被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来等国推崇。宋代以来麻沙、书坊雕版印刷全国闻名,“建本”图书远销海内外,是宋代三大印刷中心之一,有“图书之府”美称。建阳市人杰地灵,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是建阳童游人。13世纪,宋慈就撰写出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此外,北宋诗人、画家僧惠崇,宰相陈升之,明代福建第一个状元丁显,刻书家余象斗、熊大木,医学家熊宗立,清代天文学家游艺等都是建阳人。建阳名胜古迹有革命遗址3处、古文化遗址132处、古建筑12处、古墓6处、古石刻3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基本概况
邮编:354200代码:350784区号:0599,拼音:JiànYángShì英译:JianyangCity,建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建溪上游,北纬27°06′-27°43′,东经117°31′-118°38′。总面积3378.2平方千米。人口34万人(2006年)。通行闽北方言建阳话。全市辖2个街道、8个镇、3个乡:潭城街道、童游街道、麻沙镇、水吉镇、将口镇、莒口镇、黄坑镇、漳墩镇、徐市镇、小湖镇、崇雒乡、书坊乡、回龙乡。市政府驻潭城街道。地处闽西北中低山丘陵中部。西北部为武夷山主体部分。东部为武夷山东延余脉。中部为丘陵、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年降水量1742毫米,年均气温18.1℃。麻阳溪、岩阳溪、南浦溪流贯全境。与光泽县,武夷山市交界的大竹岚、诸母岗一带被誉为“昆虫世界”、“蛇类王国”,现已辟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横南铁路过境并设站。国道205线、省道101、301线纵贯全境。崇阳溪可通航。名胜古迹有朱熹墓、宋慈墓、宋“建盏”御窑遗址、南宋摩崖石刻,考亭书院石碑坊、书林门等。历史人物
朱熹:朱熹,字元晦(1130—1200),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生于尤溪县。14岁时父病逝,寄居崇安五夫。19岁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他一生为官九年,先后担任同安县主簿、知江西南康军、湖南潭州知州、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焕章阁待制、侍讲(皇帝的老师和顾问)、知福建漳州等职。庆元六年(1200年)十一月初九,逝世于考亭,归葬于建阳唐石里(今黄坑镇)大林谷。他一生刚正不阿,无意仕途。平生致力于著书立说、创办书院、讲学传道,是我国继孔孟之后的一代宗师。如果说孔子是中国早期儒学的权威代表者的话,那么朱熹则是中国后期儒学的集大成者。其著作被元、明、清三朝代定为开科取士的必读之书;其哲学观点影响我国封建社会末期长达600多年时间;迄今仍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发展起到承先启后和无可替代的作用。宋慈:宋慈(1186-1249),南宋福建建阳人,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乙科进士,历任主簿、县令、通判兼摄郡事、提点刑狱等职。宋慈虽然40岁时才踏上仕途,却曾4次担任南宋省一级的司法官——提刑。宋慈是我国法医学先驱,他抽丝剥茧,断案释疑,他写的《洗冤集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宋慈也因此被界内公认为法医鼻祖。前一个时期,电视连续剧《大宋提刑官》着实火了一阵子,剧中主人公宋慈铁面无私、断案如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人们并不知道,宋慈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对法制的发展做出贡献的秘密。他为官20余年间,本着理学家审慎治学的精神,戮力以赴,颇有治绩,很受民众的爱戴。他抱着“事莫重于人命”的信念,凡决狱理刑,始终“以民命为重”,采取“审之又审,不敢萌一毫慢易之心”的严肃态度,深入查访,听讼清明,决事刚果,雪冤禁暴,不畏权势,积累了丰富的检验经验。尽管宋慈任上都做过哪些事,在皇家典册、秘府要籍里可考资料不多,但其躬身从事仵作检验的事迹仍有零星见于记载。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宋慈53岁,任广东提点刑狱(掌管刑法狱讼的官吏)。在这以前,那里的官吏多不作为,积留大量狱案。他一到任,便着手处理大批悬案、积案,调查现场,验证材料。史称他“下条约,立期程,阅八月,决辟二百余”。宋慈办案严肃认真,执法如山,而且不畏权贵,决事果断,经8个月的检查,处决了一批犯人,昭雪了一批屈打成招的冤命案,解决了一大批疑案、积案,铁面无情地惩处了一些贪赃枉法的基层执法狱吏。他这种“雪冤禁暴”的事迹,在百姓中赢得了好名声,群众颂之为“清官”。
游酢:游酢(1053-1123),建阳县禾平里(即今建阳市麻沙镇长坪)人。熙宁五年(1027),20岁的游酢行冠礼之后,离开长坪,慕名赴洛阳拜见明道先生程颢。先生对这位风华正茂的弟子十分赞赏,便断言“其资可以进道”。同年八月,程颢出任河南扶沟县知县,特意举荐游酢任该县教谕。从此,注重酢学有专攻,成为福建闽北最早接受“洛学”的学者。元丰四年(1081),游酢又荐将乐杨时一道拜程颢为师。不到一年,两人同时告别老师。程颢嘱咐他俩把理学传向南方,目送他俩离去,怡然自得说:“吾道南矣!”其时,游酢已师事程颢十年,而杨时还不到一年,“吾道南矣”,主要还是对游酢而说。然而,如今学者津津东道“吾道南矣”这个典故时,只说杨时而不提起游酢,有悖于历史事实。元祐八年(1093)游酢已是进士出身的太学博士,仍好学不辍。这时程颢已辞世。这年冬天,游酢为了进一步探索孔孟理学思想,便冒着大风雪偕好友杨时一起到洛阳拜伊川先生程颐为师。游酢、杨时来到程家时,正巧先生在瞑目静坐,两人见状,不敢贸然惊忧先生,恭敬地侍立一旁静候。待先生醒来时,天色已晚,先生叫他俩改日再来,待他俩走出门外时,雪积一尺多深。这就是尊师重教“程门立雪”的典故。游酢正是凭着这种勤勉好学的精神,尽得理学的真谛,成为程门四大弟子之一。游酢学成南归,悉心传授理学,使理学得以南传,“中兴于南”与后来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师承关系,被尊称为“道南儒宗”。
交通建设
建阳为闽北交通枢纽、通讯电讯以及电力辐射中心。南武旅游文明路、205国道、水杉线、横南铁路从市区横穿而过,离武夷山机场仅40余公里。福(杭)贵成、沪金南穗两条国家一级通讯干线经过该市。乡镇均实行通讯光缆化,设在童游的省网22万伏变电站与该市11万伏输变电联网使建阳成为闽北电力辐射中心。气候地理
建阳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冬短夏长,气候宜人,静风多,温差大,雨季集中。年平均气温18℃,无霜期282天,年平均降雨量1700——2400毫升,年平均日照1802小时,适宜动植物生殖繁衍,有“嘉禾之乡”的美称。建阳丘陵山地面积30.58万公顷,占总面积90.4%;耕地面积3.1万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87万公顷,草场面积2.26万公顷,其中可利用面积2.19万公顷,年理论载畜量3.04万标准黄牛单位。土壤类型有红壤、黄壤,土层深厚、肥沃。建阳素有“林海竹乡”的美称,境内满目青山,层林叠翠,森林资源居全省第四位,为全国南方重点林区之一。森林面积1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5.1%。林种类型有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灌木林、混交林等,木材蓄积量1250万立方米,毛竹6312.99万根,各种林副产品如松脂、笋、香菇等十分丰富。建阳境内溪流纵横密布,以崇阳溪、南浦溪、麻阳溪为三大主要水系。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6.33万千瓦,可开发量9.84万千瓦(目前仅开发4.89万千瓦)。全市水域面积2.19万公顷,发展水面养殖前景广阔。旅游资源
建阳庵山:是潭东第一名山,距建阳市区约8公里,最高峰“海拔1020米。登临绝顶,建阳、建瓯、武夷山风光尽收眼底。庵山因山中有庵而得名。孤峰独耸,环山似揖,四时风景不同,娇烧怡人。主要景点有灵泉寺、关刀峡、仙姑梳妆、青士迎宾、月景波光、鸳鸯柏树、白鹤仙母、龙坛等十八景。灵泉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明万历年间,邑人傅国珍修聋扩建。清雍正十年(1732年)寺遭火焚。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邑人傅光裔、傅克钦倡捐重建。灵泉寺分三重大门,一重门留有宋代石刻对联一副:“到此山门近天阀,始知蓬莱有仙翁”;二门留有石刻横批“灵泉古迹”;三门留有石刻横批“涌泉胜境”。寺中供祀着三皇元君塑像。灵泉寺前后有千年柳杉六棵。建窑遗址:建窑遗址位于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是宋代福建烧造黑釉茶盏的著名窑场。窑址有芦花坪、牛皮仑、大路后山、营长乾等处,遗物分布面积约12万平方米。建窑烧造的瓷器品种有青釉瓷器、黑釉瓷器,以黑釉瓷器为主。黑釉瓷器又以兔毫盏为主,是宋代最佳“斗茶”用具之一。此外,还有油滴、鹧鸪斑、曜变等釉均是宋代黑釉瓷器的代表作。建窑黑釉瓷盖一度曾是贡品,受到宫廷青睐,并还流传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当地人民欢迎,在中外文化交流史具有重要地位。
朱熹墓: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建阳市唐石里(黄坑镇)大林谷。墓地系朱熹生前所选。左前侧是鲤鱼岗,右前方乃唐石山;前临虎山雄踞,背靠九龙山之九龙岗,称“风飘罗带”。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于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3月甲子日病逝于建阳市考亭,与夫人刘氏并葬于此。山上有幸如亭和顺宁庵。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屡经修葺,山下享堂5楹。清朝康熙、乾隆、嘉庆等均有重修,并在山下建朱子祠,以后失修倾圮。朱熹墓为圆形,外用鹅卵石围砌。上首中央仍立清代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墓碑一块。上书“宋先贤朱子,夫人刘氏墓”。墓前设长方形石香炉、石供案各一,靠前两旁有石蜡烛一对。新修的大道旁已新建墓道碑亭。
隐峰寺:俗称吴山庵,位于水吉良源吴山莲花峰山麓,距建阳25公里,今汽车已直通寺院山门,方便四方游客揽胜。亦为县文物保护单位。隐峰寺始建于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宋元时期曾兴盛一时,下辖安庆、金斗、王元、回龙、西山、龙元……十八寺,有“小丛林”之称。清咸丰八年(1858年)毁于兵燹,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七年(1868)重修。隐峰寺有两道山门,第一山门正对寺前开阔地,百米之外即可望见,弟二道山门却转对左边的龙山,如此布局,令人生奇,据僧图诵(现住持长老,县政协委员)介绍说,隐峰寺左龙右虎以护寺,头道山门避虎山之煞,二道山门迎龙山之祥。第一殿匾曰“慈航普渡”,观音菩萨正坐殿上方佛龛,旁配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和地藏菩萨。这种把四方菩萨供奉一殿的布局,也颇有民间宗教的特色,邑中寺庙,虽供奉不一致,但数字却是奇数,多数为一、三、五三种,七者甚少。一柱香火,四方菩萨皆受用。整个寺院占地两千多平方米。大殿雄伟庄严,房梁上方为斗拱组合,精密细致;综合了清代民间木雕、彩绘等艺术精华,令人叹而观止。吴山隐峰寺风景恬静优雅,幽花,疏竹;画景、神界;信男善女们,在此求得皈依,假日游览者在此求得安宁,终日繁忙,得闲投入此大自然的怀抱中,清风拂面,空气清新,闻也甜丝丝,吸也香喷喷,无穷乐也。
西山庐峰:蔡元定孙蔡抗,在南宋理宗宝祐年间,官至参知政事。理宗于宝祐三年(1255年),御书“西山”两字赐予蔡抗。翌年,蔡抗回家省亲,将它刻于建阳县莒口乡西山之西南崖,并于西山精舍雕塑朱文公与蔡元定两人讲道的神像。此石刻正中刻“西山”两个巨字,每字一米见方。上款刻书“乙卯赐蔡抗”,下款刻书“宝祐丙辰十月朔,太中大夫参知政事蔡抗刻石”。下款末行刻书“理宗皇帝御书”。字体苍劲浑朴,刻工讲究,七百多年来仍清晰可见,不失为闽中古代石刻的艺术精品。为褒扬理学,宋理宗于宝祐三年特将御书“庐峰”两个辟窠大字赐予参知政事蔡抗。次年蔡抗将“庐峰”两字刻于建阳县莒口乡东山村安樟山麓涧旁巨石之上。该石刻横额刻“理宗皇帝御书”,下直书三行,中间刻书“庐峰”两大字,每字一米见方,上款“乙卯赐蔡抗”,下款“宝祐丙辰十月朔,太中大夫参知政事臣蔡抗刻石“。石刻字体苍劲古朴,气势磅礴。刻工精细,实为闽北古代石刻艺术精品。
多宝塔:宝塔,历史上常常作为一个县的标志。建阳多宝塔座落于水南五里近的鲤鱼山,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为八角七层阁式宝塔,石砖木混合结构,每层八面佛龛内均雕有佛像,充分体现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卓绝的技艺,它是建阳县文化历史悠久的重要标志。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多宝塔毁于火。阁楼梯被烧毁,塔身遭雷击,残缺破损。然虽经千劫仍然矗立于鲤鱼山顶,为使这一古迹生辉,有关部门于1986年动工修建,1988年竣工,周围兴建三座六角休息亭,新辟盘山幽径,亭塔交映,景色佳丽。清凌凌的建溪水,绕着鲤鱼山缓缓东流。登陆塔顶四望,障碍一空,潭城景色尽收眼中。
闽北历史纪念馆:为深切怀念献身革命的闽北英雄儿女,弘扬闽北人民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激励闽北人民在改革创新和持续发展中,为闽北崛起建功立业、开拓前进。1983年中共建阳地委、行署决定在闽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崇安县筹划建设"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1985年动工兴建,1988年建成开馆。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著名的革命老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国家旅游度假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的武夷山市区列宁公园内,与公园内的闽北革命烈士纪念碑、粟裕大将骨灰安放处、闽北著名的六烈士纪念亭等共同形成闽北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的人文景观。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是一座回字型仿古建筑,造型典雅壮观,在开放式列宁公园茂林修竹的映衬下熠熠生辉。纪念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共分7个展厅,陈列200多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和260余幅图片,图文并茂、翔实直观,全面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闽北人民经历的大革命浪潮、土地革命硝烟、抗日战争烽火、解放战争炮声的光辉革命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