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口镇地图
莒口镇相关地区地图:
现状
经过几年艰苦努力,莒口镇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2006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73亿元。其中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2.04亿元,农业总产值1.6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40元,全镇2006年完成财政预算收入数228.7万元。
人口
莒口土地总面积36593.2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十分之一,其中山地面积29085.33公顷占79.48%,耕地面积3360.33公顷占9.18%。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黄壤,土层深厚肥沃,是主要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62.8%,森林立木畜积量170.59万立方米。毛竹面积3767.13公顷,立竹645.35万株。经济林有油料、香料、果食等树种繁多。各种林副产品有松脂、笋干、香菇等十分丰富。
闻名遐迩的云谷山
(古称庐峰山)海拔999.3米,位于东山村,座北朝南,与武夷山交界。山上古木参天,白云缭绕,内宽外密状,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充满神奇色彩的文化名山,蕴藏着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宋乾道六年(1170年)朱熹被这里的奇山秀水所吸引,他酷爱这里的白云,留恋庐峰山水,将庐峰更名为“云谷”。并于1175年在云谷山修建“晦庵”著书立说(又名云谷庵)。为了表达云谷山水的深情眷恋,朱熹还写下了扬名海内外的“云谷记”及“云谷二十六咏”,把云谷山二十六景描写得栩栩如生,如临其境。云谷山奇岩怪石十分迷人,山顶有石屋三间,近百平方米,皆可居,冬暖夏凉,旁近泉水,可引以漱濯。山中有宋理宗皇帝御书“庐峰”和朱熹手迹的“南涧”、“战龙松”、“赫曦台”等摩崖石刻。尤其是“庐峰”二字最为壮观,刻于安嶂山麓涧旁一座高约四米的圆锥形岩石上,每字一米见方,上款“已卯赐蔡抗”,下款“宝祐丙辰十月朔,太中大夫参知政事臣蔡抗刻石”。石刻字体苍劲,气势磅礴,刻工精细,为闽北古代石刻艺术之精品。1992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山陵园
即著名南宋理学家蔡元定墓,于1198年11月6日葬于莒口镇上?村州头翠岚山畔的梅花三洞。后于2000年8月26日由蔡氏宗亲集资20余万元将西山陵园修葺竣工,来自台湾、香港、广东、浙江、江西等地500多名蔡氏宗亲云聚翠岚山畔,参加了宋代大理学家我国著名乐律学家蔡元定的西山陵园竣工暨祭祖仪式。修葺过的西山陵园,根据山形地貌对道路、墓地凉亭、水井等进行了合理布局。尤以美观大方,雄伟壮观的“西山陵园”牌坊引人注目,为风景秀丽的陵园增添了色彩。常有韩国、台湾、香港等海内外蔡氏后裔前来寻根祭祖,国内许多游客也时常慕名前往陵园游览观光。
朱塾陵园
即朱熹长子墓,坐落在大金山脚下的社州村魏墩自然村上方,占地面积约千余平方米。1992年由马来西亚朱熹二十三世裔孙朱详南出资将墓地修葺一新,并配员专门管理,小车可直驱墓地游览观光。莒口镇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名胜奇特,文化底蕴丰厚。充满神奇色彩的文化名山云谷山、西山、龙湖山及著名寺庙和名人陵园蕴藏着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处处是人间胜境。为建阳构建大武夷旅游圈增添了许多旅游观光的风景点
历史
莒口镇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有圣迹寺、西山、庐峰摩崖石刻、华家山宋瓷窑址、西山石城遗址及朱熹母亲墓、朱熹长子墓、蔡元定墓等,旅游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