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资阳市地图 >
简阳市地图
简阳市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区划现状:四川省简阳市行政区划:全市辖55个镇乡,其中:镇26个,乡29个;有797个村,辖6925个村民小组;有居民委员会77个,辖居民小组285个。乡镇名录如下:
镇:简城镇|石桥镇|新市镇|石盘镇|东溪镇|平泉镇|禾丰镇|云龙镇|三星镇,养马镇|贾家镇|青龙镇|三岔镇|镇金镇|石钟镇|施家镇|三合镇|平武镇|涌泉镇|,金马镇|踏水镇|江源镇|芦葭镇|草池镇|太平桥镇|石板凳镇
乡:五合乡|福田乡|宏缘乡|周家乡|平窝乡|武庙乡|高明乡|玉成乡|丹景乡,望水乡|清风乡|永宁乡|五星乡|飞龙乡|灵仙乡|五指乡|新民乡|新星乡,同合乡|老龙乡|壮溪乡|海螺乡|坛罐乡|雷家乡|安乐乡|普安乡|平息乡,老君井乡|董家埂乡
区划沿革:?年,简阳市辖24个镇、31个乡:简城镇、石桥镇、新市镇、石盘镇、东溪镇、石钟镇、平泉镇、施家镇、禾丰镇、三合镇、平武镇、云龙镇、涌泉镇、金马镇、三星镇、踏水镇、养马镇、贾家镇、三岔镇、草池镇、镇金镇、石板凳镇、芦葭镇、江源镇、青龙观乡、平窝乡、壮溪乡、五星乡、飞龙乡、安乐乡、普安乡、平息乡、五合乡、同合乡、宏缘乡、新星乡、灵仙乡、周家乡、太平桥乡、老君井乡、五指乡、武庙乡、高明乡、坛罐乡、海螺乡、玉成乡、丹景乡、新民乡、福田乡、清风乡、董家埂乡、老龙乡、望水乡、雷家乡、永宁乡。1997年,简阳市面积2210平方千米,人口140.6万,辖25镇30乡。市政府驻简城镇,距内江市区119千米。2000年,简阳市辖26个镇、29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1412523人,其中:简城镇145703、石桥镇81446、新市镇49969、石盘镇30651、东溪镇41324、平泉镇28519、禾丰镇49537、云龙镇39122、三星镇26961、养马镇40581、贾家镇53189、石板凳镇31934、三岔镇35014、镇金镇30205、石钟镇28107、施家镇23969、三合镇21826、平武镇23109、金马镇17013、踏水镇23867、江源镇24564、涌泉镇18228、芦葭镇29553、草池镇44556、太平桥镇13026、青龙镇25548、老君井乡7088、福田乡18917、宏缘乡26113、周家乡26210、平窝乡15221、武庙乡13788、高明乡13377、玉成乡35910、丹景乡9109、望水乡13484、清风乡24919、董家埂乡22987、五星乡14451、飞龙乡7161、灵仙乡13282、五指乡8821、新民乡10444、新星乡11587、同合乡13673、老龙乡9997、壮溪乡14711、海螺乡9176、坛罐乡13697、雷家乡14627、安乐乡10284、普安乡10389、平息乡18676、五合乡14855、永宁乡12048。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侗族、瑶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2004年,简阳市辖26个镇(简城、石桥、平泉、养马、贾家、三岔、三星、青龙、三合、云龙、禾丰、平武、金马、涌泉、踏水、江源、芦葭、草池、石盘、镇金、东溪、新市、石钟、施家、太平桥、石板凳)、29个乡(老君井、福田、宏缘、周家、平窝、武庙、高明、玉成、丹景、望水、清风、董家埂、五星、飞龙、灵仙、五指、新民、新星、同合、老龙、壮溪、海螺、坛罐、雷家、安乐、普安、平息、五合、永宁)。

地理

区位:地处四川盆地腹地,具有“密迩锦城,西控巴陵”的战略区位。简阳市西与成都市双流县和眉山市仁寿县相临,北接成都市龙泉驿区和金堂县,南临资阳市雁江区,东临资阳乐至县,处于川中交通要冲之处。
地形地貌:市境西北部龙泉山脉成北东-南西走向,成为简阳与成都市的天然分界线,因而简阳自古有“蜀都东大门”之称。龙泉山脉为复式背斜构造,山体狭长,地势陡峭。岗峦重叠,峰岭雄峙,溪谷幽深,有丹景山、狮子岩、石棺材、牛心山、石碑垭、长松寺、太平观、四方山等山峰,海拔840-1059米。最高点在老君井乡菜园村的长松寺。平均海拔400~58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以丘陵地形为主,丘陵地形占到全市总面积的88.1%,属川中丘陵区。市内丘陵为水平构造,丘体多呈台阶状、龙岗状,自然形成沟谷田、槽平地、台地、坡地等类型,海拔400-550米。其余地形低山占7.8%,河坝占4.1%。土壤以紫色土和冲积土为主,适宜耕种。两种土壤占到了全市耕地面积的95%。
水系:水资源极为丰富,位于长江一级支流沱江中游,绛溪、环溪等河流从全市各地流入沱江。河流冲积坝分布在沱江及其支流沿岸,海拔低于400米,最低处在沱江出境处河岸,海拔359米。河流冲积坝堆积着新生代第四纪全新统新冲积层,一、二级阶地明显。另有三岔湖(三岔水库)与龙泉湖(石盘水库)两大湖泊位于龙泉山下,成为川中各地人们休闲旅游的理想地点。
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季几乎无降雪,夏季高温多雨。全市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水量874毫米,年无霜期约311天。

自然资源

水资源:境内有包括长江的一级支流——沱江在内的20多条河流,纵横交叉,遍布全市,为灌溉、发电等提供了有利条件。境内有大、中、小型水库85处,蓄水面较广。沱江、绛溪、环溪、索溪、三岔水库、石盘水库均为通航水域。
生物资源,境内有各种生物上千种,其中动物约300种,植物600多种。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次为小麦、玉米、豆类、红苕和小杂粮;经济作物大春以棉花为主,小春以油菜为主。经济林有上百个品种。鱼类资源丰富,有6目16科97种。家养动物以猪为主,是全国闻名的商品猪生产基地之一。羊主要有大耳麻羊(被省政府命名为优质地方山羊品种)和无角黑羊,山羊板皮质量上乘。

历史名人

刘泾:刘泾,[宋]字巨济,号前溪(《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九),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西北)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昼继》)。元符末,官至职方郎中。米芾、苏轼之书画友。苏轼答刘泾诗云:“细书千纸杂真行。”鲜于伯机藏杂帖一册,内有刘泾墨帖一纸。善作林石槎竹,笔墨狂逸,体制拔俗。亦工墨竹,以圆笔作叶,成都太智院法堂有松竹画壁各一堵。七年,以王安石荐,除提举修撰经义所检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三)。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为太学博士(同上书卷三六四),罢知咸阳县。历常州教授,通判莫州、成都府,除国子监丞。出知处、虢、真、坊四州。元符末上书,召对,除职方郎中。卒,年五十八。有《前溪集》五卷(《全宋词》),已佚。《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吴雪琴:吴雪琴(年),学名桂馨,男,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七月出生,定居石经寺(今龙泉驿区的茶店乡石经村)乡间。吴雪琴3岁丧母,12岁丧父。家贫如洗,靠继母不辞辛劳日夜纺织勉强度日。雪琴少年时就很勤奋,刻苦攻读。但苦于家境贫寒,深感前途渺茫,曾产生轻生之念,幸得继母察觉追至江边,痛哭规劝,将其救回。之后,雪琴更加用功苦读,学业日渐长进。曾华臣先生见雪琴诗文习作后感慨地说:“此子诗学当有成,可来我处志读。”于是收下雪琴免费随馆就读。后来,雪琴终于学有所成,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八月考中秀才。不久与罗英贤之长女结婚。清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经曾华臣先生举荐,雪琴被清政府选派赴日本东京留学,入宏文学院速成班,攻读教育行政。同行人有刘存厚。求学期间,曾参加孙中山先生在日本组织的同盟会。清光绪三十一年(1906年),雪琴学成归国,接任简州(今简阳市)学务局副董,筹办学校事宜。同年高等小学校改为官立中学校,雪琴兼任官立中学校监督(校长),为办学经费、校舍等问题奔忙。清光绪三十三年(1908年)雪琴任简州劝学所视学,努力为创办简州女子高等小学校尽心尽力。同时,动员石经寺方丈圣友法师创办石经寺私立小学,为乡村民众子弟入学创造条件。民国元年(1912年)春,雪琴辞去劝学所视学职务。7月,任临时四川省议会议员,并先后任四川省立第一中学、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四川优级师范学校、四川国学专门学校学监。两度在四川省师范学校遂宁第三师范学校任教。吴雪琴在四川国学专门学校任学监时,与校长骆成骧交谊甚厚。民国13年(1924年),骆成骧曾至石经寺的雪琴家相访。留有石经寺同吴雪琴、林百熙、演明游长松寺诗。诗曰:■嵝满地九重高,独立沧溟踏巨鳌,乘兴似随云雨去,长风万里听波涛。民国20年(1931年)3月,雪琴奉命回简阳县任教育局局长。其间,主张男、女生分校。民国27年(1938年)调任简阳县民众教育馆馆长。著有《雪庐诗草》2卷。1948年辞职回石经寺家中闲居。雪琴生活俭朴,对人和善,颇受乡人敬慕,一生淡薄功名利禄,出任公职多受朋友敦请。1952年病逝于乡间寓所,享年80岁。
罗淑:1903-1938,原名罗世弥,祖籍四川简阳,1903年12月19日生于成都。1921年进简阳县立女子学堂,1923年转入成都省立第一女子师范,1929年9月与马宗融去法国里昂,不久结婚。1930年入里昂大学学习教育。1933年结束学业回国,在上海郊区南翔立达学园农村教育科教书,兼任小学部主任。1936年,其以四川农民遭遇为题材的处女作也即成名作《生人妻》在巴金、靳以主编的《文季月刊》第l卷第4期上发表。1936年与马宗融同去广西,1937年到四川。1938年2月因产褥热病故。巴金称她是“社会革命的斗士,中国的一个优秀女儿。”,建国后,1961年的英文版《中国文学》刊登了她的《生人妻》、《桔子》、《井工》、《刘嫂》。著作书目:《生人妻》(小说集)1938,文生《地上的一角》(小说集)1939,《色儿坳》(小说散文集)1941,《罗淑选集》1980,翻译书目:《何为》(小说)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著,1936,《白甲骑兵》(俄国小说集)1946。
傅元天:道教全真龙门派大师。四川省简阳市九龙场人,1925年农历五月间出生于一贫苦农民家庭。父母皆信仰道教。1946年因家庭衣食艰难,且体弱多病,年及弱冠的傅元天便投奔成都灌县水磨乡黄龙观出家,师傅张永平道长,从此成为全真龙门派道±。在家时曾上过几天私塾,不过略识文字,入观学道后,始因习经而刻苦学习文化。对道教圣典《道德经》有较深研究,不仅能背诵,且能用道教义理详解全文,依旨修持。凡与他讨论《道德经》者,莫不赞佩他的宏论博识及弘扬道教之卓绝精神。1955年到青城山常道观参拜易心莹大师,见易大师道德高尚、学识渊博,乃留居常道观,聆教于易大师。不久因青城山上清宫缺人管理,易大师派傅前往。他到上清宫后,响应人民政府鼓励道教界参加祖国建设的号召,组织道众在山上种茶、种庄稼,积极从事劳动生产。他为人勤奋质朴,公正无私,工作和劳动总是事事带头苦干,而且是遇事都要想办法办好。因此他在上清宫声誉日著,1964年被道众推举成了上清宫的当家。青城山实行人民公社化,他被选为青城山道教大队副队长兼会计,白天做农活,夜晚理账目,还要管理上清宫的庙务。他任劳任怨,从不挑轻弃重,上侍奉老道长,下教育年轻道徒,重任一身,辛勤奋斗。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道教受冲击,虽位于青城山顶峰之上清宫,亦未能够避免打砸抢抄。傅元天对此混乱局面,大惑不解。“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句),他将生死置之度外,接易心莹大师居上清宫,亲自奉养,每日仍率道众劳动,尽心维护古道观。在动乱年月,他将道家秘传之猕猴桃素酒配方,反复勾兑实验,终于掌握了制作“道家洞天乳酒”的方法与技能。为谋道众生计,他开始设厂制作。岂知刚有经济效益,便引起某些人眼红,悍然以公社名义平调归“公”,将傅元天排挤出厂。傅元天亦一笑置之,依然率道众务农。乳酒厂终因强占者不知制作秘方,且不善经营,不久亏损倒闭。1975年,灌县文物管理所竟然接管青城山全部道教宫观,没收庙产及道士私人钱财(如易心莹大师私人储蓄亦被没收),经书、法器等等皆一概被没收,还要住庙道众向他们交房租,要道众用高价向他们购买信徒所上之神灯油,道众敢怒不敢言。造成经堂沉寂、钟鼓无声,青城山道教俨然是已被消灭了。易心莹大师悲愤而死。傅元天心情郁闷,但他仍以坚强的毅力,忍辱负重,带着道众砍樵谋生。1978年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拨乱反正,认真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青城山道教界才得以重见天日。傅元天从头开始奋力为恢复青城山道教宫观之原貌而奔忙。他带领全山道众下山挑粮,开办为香客、旅游服务的餐馆,营薄利以解决全山一百多道众的最低生活问题,进而又多方筹募资金,维修危旧庙宇殿堂,还重新筹办道家洞天乳酒厂。在宗教政策尚未能全面落实和庙宇耕地等没有收回之前,他就使全山常住道众安定下来。1980年,青城山道教协会成立,众望所归,傅元天当选为会长,并兼任常道观监院。接着,他又当选为中国道协常务理事、成都市道协会长、灌县政协副主席、成都市政协常委、四川省政协常委。他既要负责青城山七座宫观(即建福宫、常道观、祖师殿、朝阳洞、上清宫、元明宫、玉清宫)、两个工厂(洞天乳酒厂和茶厂)的经营管理事务,还要兼顾新津老君山、大邑鹤鸣山、彭县葛仙山、彭县丹鼎山、成都青羊宫、灌县二王庙等地的道教教务,又要定期出席中国道协的会务会议及县、市、省政协的参政议政会议。1985年,青城山青龙岗洞天贡茶厂和响水洞洞天乳酒厂正式投产(乳酒厂于1982年筹建,1983年试产,傅元天试制成功,四川省政府授予重大科技成果奖)。在整个兴建过程中,傅元天都是同道众一起劳动,同甘共苦。1985年夏,青城山丈人峰顶岩石崩塌,砸碎了通往上清宫的半山亭,打伤了游客,而峰顶岩石更是时时有下坠的危险。傅元天为过往行人担心,他主动与当地生产队协商立即改道,新修一道以避过危险的坡坎。他向道众说明,修桥铺路,多做善事,是出家人的本分。道众一致赞同他的意见,节衣缩食担负起了修路所需的人力和财力。修好了新路,保证了行人的安全,大家都感谢青城山道众热心公益事业的慈善心肠,而傅元天一向都认为这是义不容辞的事。随着青城山道教界所经营的劳动生产事业的迅速发展,经济条件逐渐好转,在傅元天的倡议和领导下,分期分片维修青城山宫观、山道、路亭;开办为旅游服务的商业网点;开办矿泉汽水厂;开办以爱国爱教为宗旨的道教学校,培养青年道教徒。他还东奔西走,积极协助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成立地方道协组织,加强宫观管理,恢复正常宗教活动,维护道教界合法权益等等,他无不尽力而为,任劳任怨。他自从出家以来,严守规戒,被全真道徒奉为楷模。自1980年以后,尽管他地位高了,宫观经济也宽裕了,但他却依然生活俭朴,睡在他那个小寮房,一日三餐素食,保持换洗两身道袍而已。虽年逾花甲,仍然操劳于教务,奔走于山上山下。生病了,躺在床上也在考虑安排教务,生活尽量自理,不拖累别人,也不许庙里和徒弟们为他破费。由于爱国爱教,道德高尚,在全国道教界中受到崇敬,在1986年中国道协第四届代表会上被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1989年他又被推选为中国道协道教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和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1989年11月12日至12月2日(即农历十月十五日至十一月五日),道教全真派在祖庭北京白云观举行隆重传戒受戒活动,傅元天是这次传戒活动的主持者之一,并被授予“大师”称号。1992年3月,中国道协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会议,改选领导成员,众望所归,傅元天被选为中国道教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并兼任中国道教学院院长。同时荣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参政议政。1995年11月全真派在四川青城山举行传戒仪典,傅元天大师被推举为方丈、全真第二十三代大律师。1997年7月3日在四川青城山仙逝。
周克芹:1936—1990,著名作家。四川简阳人。石桥中学毕业后,于1953年考入成都农业技术学校,6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1978年出版短篇小说集《石家兄妹》,1980年出版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短篇小说《勿忘草》、《山月不知心里事》分别获1980年和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之后他创作了《石家兄妹》、《邱家桥首户》、《采采》、《五月春正浓》、《晚霞》、《上行车、下行车》等颇有影响的中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秋之惑》。他善于描写蜀中农村的生活和人物,笔致委婉深沉。1979年调入四川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1985年担任四川省作协党组成员。1990年任四川省协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兼任《现代作家》文学月刊主编。1990年8月5日在成都病逝。李鸣生,1956年出生于简阳市。1974年入伍是军人,17岁当兵进入西昌航天基地。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现供职于解放军出版社。李鸣生是继著名作家徐迟之后中国擅长写科技题材的又一佼佼者,他创作的数百万言高科技题材的报告文学在海内外有着广泛影响,其《走出地球村》、《中国863》和记录汶川地震的报告文学《震中在人心》曾分别夺得第一届、第二届和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航天五部曲”、《国家大事》、《寻找北京人》等作品也赢得了众多读者。
魏复盛:1938.11.9-生于四川简阳县,1964年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毕业,留校任教。1983年5月调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先后曾任分析研究室主任、监测总站副站长、研究员、总工程师。他的研究方向是:1、环境化学;2、环境污染与健康;3、环境监测分析技术与方法。他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环境监测分析技术与方法的研究。80年代中期领导并组织了全国按照“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土壤”、“固体废物”等要素进行监测分析方法的研究、统一验证和标准化,对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承担了国家一系列的重大科技攻关课题。近十年他关注环境污染与健康的研究,开展与美国的多项合作研究,如“空气污染对呼吸健康的影响研究”,“PAH's暴露量及其代谢物与肺癌风险评价研究”,“硼污染对男性生殖健康影响研究”等,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此两项也获得部级进步一等奖);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获部级三等奖一项。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180余篇。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长楷:男,汉族,1939年出生,四川省简阳县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教授,西南师范大学育才学院院长。1961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并留校任教;1980-1982年在美国西伊利诺大学访学,获英美文学硕士学位。1983-1985年任西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兼外语系主任;1986年1月-2002年9月任西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2003年4月起任西南师范大学育才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与科研成果出版编著10余部,发表论文40余篇。获奖情况1994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老教授协会理事,重庆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刘子华:1899出生于四川省简阳县。1919年赴法留学,是中国最早赴法留学人员之一,1943年取得巴黎大学博士学位。他潜心于研究揭示宇宙天体奥妙的天文学,运用易学八卦原理推测出太阳系存在第十大行星。1945年,刘子华归国效力,1992年逝世。刘子华的故乡四川简阳成立刘子华学术研究会,为其立雕像、建纪念馆,因为“刘子华在中国虽不太知名,但在西方却是与哥白尼齐名的大科学家。”,1930年一月美国天文学家汤保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九颗行星枣冥王星。旋即有人提出,太阳系有没有第十颗行星呢?由于冥王星发现不久,观测数据还不精确,预测第十颗行星的努力接连遭到了失败。当时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只有二十七岁的中国人刘子华,下定决心要别开生面,不依靠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去预测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刘子华并不是凭空设想,他发现太阳系的各星体与八卦的卦位,存在着对应关系。他依据这个关系,利用天文参数进行计算,证明出每一对应卦位所属星体的平均轨道速度和密度均分别为一个密值。经过反复运算,刘子华终于第一个算出了这第十颗行星的平均轨道运行速度为每秒二公里,密度为每立方厘米0.424克,离太阳的平均距离为74亿公里,按照希腊神话命名原则,在冥王星后面的叫做“木王星”。1939年,刘子华把自己的预测,写成了题为《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颗新行星的预测——日月之胎时地位》的论文,交给了法国巴黎大学,作为考取博士学位的论文。1940年巴黎大学博士评审委员会确认该论文有资格取得博士学位,法国教育部鉴于该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影响破例资助3000法郎,将该论文在巴黎正式编辑出版。这部博士论文在1940至1943年的3年公示辩论期间无人能够提出否定性意见,1943年刘子华被法国巴黎大学正式授予博士学位。《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文是刘子华先生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易经的基本原理与西方现代科学相结合取得的研究成果,其理论和对太阳系存在第十大行星的预测,是天文学上一种新的理论假设。这是中国科学家在现代运用太极八卦图,做出的震动世界的伟大贡献。中国古老的太极八卦图,对现代科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刘子华博士论文发表后第65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教授迈克·布朗等3人于2005年7月29日宣布,他们借助巨型天文望远镜发现了第十颗行星,命名为2003UB313,这一发现尚未得到国际天文联盟的认可。随后中国媒体报道称,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李力知研究员声称:早在65年前,第十大行星就被天文学家刘子华运用《易经》八卦推测出来了!
曾枣庄:男,1937年1月生,四川简阳人,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全宋文》主编、《中华大典·宋辽金元文学分典》主编。早年从事杜诗研究,著有《杜甫在四川》。后从事三苏及宋代文学研究,先后著有《苏洵评传》、《苏轼评传》、《苏辙年谱》、《苏辙评传》、《三苏文艺思想》、《三苏选集》、《苏轼诗文词选译》、与人合作笺注有苏洵的《嘉祐集》、校点有苏辙的《栾城集》。近年出版有《论西昆体》、《三苏传》、《宋文纪事》(全二册)、《苏诗汇评》(全四册)、《苏词汇评》、《苏文汇评》、《北宋文学家年谱》、《苏辛词选》(合作)、《苏轼研究史》(即出)。共发表论文一百多篇。
吴明童:吴明童,男,中共党员,四川省简阳市人,教授,西北政法大学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分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工作。后调至西北政法学院诉讼法教研室任教至今,历任教研室党支部副书记、书记,教研室副主任、主任;西北政法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师职务评审委员,教材编辑委员会委员;司法部部属院校重点学科评委;陕西省高校法学学科职称评委。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常务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学术委员、诉讼法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检察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西安仲裁委员会咨询委员、陕西省企业信用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法学教育、科研工作,参加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草案的起草工作。诉讼法学被评为陕西省省级重点学科。诉讼法学教研室多次被系、院、省教委评为先进教研室、先进党支部。吴教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并颁发了全国优秀教师荣誉证书和奖章,还曾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法学工作者。《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中国高等教育专家名典》、《东方之子》、《世界名人录》等都收录了他的业绩。
李崇禧:男,汉族,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1951年1月生,四川简阳人,197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4月参加工作,西南财经大学(原四川财经学院)财政系财政专业毕业,大学学历。2007.05起,任四川省委副书记。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六届中央纪委委员。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毛志雄毛志雄,男,汉族,1956年2月生,四川简阳人,198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4月参加工作,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2008.01起,成都市政府市长助理,成都市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市政府办公厅主任、党组书记,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第一副校(院)长,四川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四川第十届人大代表,成都市第十届、十一届市委委员,成都市第十届、十四届人大代表。马博宣男,汉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1995年6月——2001年8月)
简阳羊肉汤其实在外地人认识最多的还是简阳羊肉汤。简阳羊肉汤拥有1000多年的历史。其肉质细嫩、肥而不腻;其汤呈奶白色,鲜香浓烈,深受食客喜爱。在寒天,一盆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就是简阳人待客的极品。简阳羊肉汤散布在全市各乡镇的600余家餐馆,大都自称有祖传秘方。其实,简阳羊肉汤的真正秘密,其一是水质,即龙泉、三岔两湖之水。其二是独特的工艺:熬汤前,先将肉煮熟切片,再下锅爆炒,最后加入长时间熬制的羊骨汤而成。其三就是肉质:简阳大耳羊。相传,简阳大耳羊是美国努比羊和本地羊的杂交品种。近年,简阳羊业迅速发展壮大,养羊户不断增多,羊产业蓬勃发展,简阳羊肉汤也因优质羊源的扩大而名声大噪。

饮食

羊肉食品(羊肉汤和羊肉串)是简阳市最为著名的饮食。此外,石桥镇的空心粉和三星米花糖也是小有名气的特产美食。简阳羊肉汤以三岔镇羊肉汤最为出名。简阳羊肉汤散布在全市各乡镇的600余家餐馆,大都自称有祖传秘方。其实,简阳羊肉汤的真正秘密,其一是水质,即龙泉、三岔两湖之水。其二是独特的工艺:熬汤前,先将肉煮熟切片,再下锅爆炒,最后加入长时间熬制的羊骨汤而成。其三就是肉质:简阳大耳羊。相传,简阳大耳羊是美国努比羊和本地羊的杂交品种,努比羊于抗战时期由宋美龄引入重庆,后落户简阳。近年,简阳羊业迅速发展壮大,养羊户不断增多,羊产业蓬勃发展,简阳羊肉汤也因优质羊源的扩大而名声大噪。海底捞火锅,是简阳市最大的餐饮企业,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融汇各地火锅特色为一体的大型连锁餐饮民营企业。海底捞火锅是全国餐饮企业四十强,规模增速全国第三。海底捞火锅以其无微不至的周到服务而闻名全国。1994年3月20日,海底捞火锅店在简阳市四知路开业,凭借其独特的口味,更因其细致入微的良好服务,海底捞火锅迅速壮大,于1999年在陕西西安开设了简阳市外的第一家分店。此后,海底捞火锅相继在河南郑州、焦作和北京开设了多家分店,规模迅速壮大,并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好评。羊肉美食节:简阳地方优质山羊--大耳羊,因独特的加工工艺更造就了活色生香的羊肉美食,尤其是简阳羊肉汤以其汤白味美而享誉全川。简阳羊肉美食节活动内容包括:羊肉名汤、名菜、名店评比与展示、地方特色旅游展示及文艺表演、羊业发展讲座与培训等。让游客在品尝美食大餐、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也能尽情领略简阳市境内“两湖一山”旅游区等简阳尚待开发的旅游资源的。

人口

简阳市总人口超过148万,其中农业人口约113万。简阳市是一个民族杂居的地方。汉以前,今简阳境内就有獽夷、僚等土著人居住,后来夏人不断迁入,成为境内土著,元代以后,湖广移民相继迁入境内,特别是明、清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其逐渐成为简阳主体民族。这些移民主要来源于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江西、福建等省。目前汉族占总人口的99.95%。除汉族以外,还居住有藏、苗、彝、壮、满、土家等23个少数民族,共有人口700余人。

历史沿革

古代:简阳古为蜀国地,秦时属蜀郡。西汉置牛鞞县。南朝宋(公元420-479年)牛鞞县隶益州蜀郡(郡治今成都)。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改牛鞞县为阳安县,并置武康郡(郡,县治今简城镇),以阳安山得名。文帝仁寿三年(公元603年)置简州,以境内有赖简池得名(州治今简城镇绛溪河北岸),辖阳安、平泉、金水(今金堂县淮口镇一带)三县。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降简州为简县。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升简县为简州辖资阳县。清世宗雍正五年(1727年)资阳县复归资州。近代: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改州为县,摘取简州和阳安之首字,命名简阳县,属川西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四川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治资中)。
当代:1952年简阳县龙泉驿区和华阳县部分地区建立成都市龙泉驿区。1953年撤销川南区属四川省内江行政专员公署。1976年将简阳县所辖的洛带区9个公社划归成都市。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简阳市,由地级内江市代管。1998年2月属资阳地区代管。2000年6月由地级资阳市代管。2007年简阳市成为四川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城市,财政上取得与地级市相同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