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池镇地图
草池镇相关地区地图:
- 简城镇地图
- 石桥镇地图
- 新市镇地图
- 石盘镇地图
- 东溪镇地图
- 平泉镇地图
- 禾丰镇地图
- 云龙镇地图
- 三星镇地图
- 养马镇地图
- 贾家镇地图
- 石板凳镇地图
- 三岔镇地图
- 镇金镇地图
- 石钟镇地图
- 施家镇地图
- 三合镇地图
- 平武镇地图
- 金马镇地图
- 踏水镇地图
- 江源镇地图
- 涌泉镇地图
- 芦葭镇地图
- 草池镇地图
- 太平桥镇地图
- 青龙镇地图
- 老君井乡地图
- 福田乡地图
- 宏缘乡地图
- 周家乡地图
- 平窝乡地图
- 武庙乡地图
- 高明乡地图
- 玉成乡地图
- 丹景乡地图
- 望水乡地图
- 清风乡地图
- 董家埂乡地图
- 五星乡地图
- 飞龙乡地图
- 灵仙乡地图
- 五指乡地图
- 新民乡地图
- 新星乡地图
- 同合乡地图
- 老龙乡地图
- 壮溪乡地图
- 海螺乡地图
- 坛罐乡地图
- 雷家乡地图
- 安乐乡地图
- 普安乡地图
- 平息乡地图
- 五合乡地图
- 永宁乡地图
优质草莓生产示范基地草池镇
2000年被四川省特产协会、四川省草莓协会和资阳市科协,确定为“优质草莓生产示范基地”,2002年被简阳市确定为“优质生猪、山羊养殖基地”。全镇经济每年以6%—9%的速度递增。草池镇荣誉
近年来,全镇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成绩显著。五次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连续四年被简阳市委评为“六好乡镇党委”、“四好乡镇领导班子”、“篮球之乡”。草池镇人民政府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以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为目标,按照“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思路,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实现了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稳定,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一、各项工作整体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一是按照“稳定粮食生产,着力发展优势特色效益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要求,积极发展第一产业,引导农民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全镇实现粮食种植面积4.6万余亩。及时开展“粮食轮作”,提高单产,继续巩固和扩大“草池草莓”生产规模,唱响“草池草莓”品牌。目前,草莓种植已发展到全镇21个村,面积6000余亩,产量1万吨,可望实现产值6000万元。二是以吴氏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为载体,在全镇10余个村发展市场对路、产品附加值高的各类蔬菜种植近8000亩,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三是积极实践党委政府振兴畜牧业的“123”工作思路,实施生猪保险,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养殖为重点,建成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大型生猪养殖场6个,效益明显。由此带动全镇母猪养殖近8000头,年产仔猪20万余头,年出栏生猪3万头,山羊2万只,小家禽28万只。
2、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我镇始终把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一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土地六改”、乡村旅游和村镇规划,今年新打造通乡断头路10.5公里,总投资966万元,实施的通畅公路建设共4.6公里,实施的通达路建设共4.5公里。二是投资8万余元修建简三路客运招呼站1座。三是维修整治塘堰12口,山腰蓄水池15个;新建电力提灌站3座,维修提灌站5处。四是草池110千伏安变电站建设已初具规模,预计明年投入使用;新建综合文化站,已通过竣工验收;新建计生服务站一个,已投入使用;草池派出所建设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明年上半年竣工。
3、关注民生,践行为民宗旨。:深入开展民生工程,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为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按上级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年初便确定分解民生工程8个大项,32个小项。
一是“就业促进”工程已完成和超额完成任务,同时,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探索“初三分流”教育模式,实施“定向输送”和“订单输送”,扶持并唱响“草池针车工”品牌,全年转移和输送农村富余劳动力1.7万人,年创劳务收入近亿元。
二是积极开展“扶贫解困”工程,共扶持农村贫困人口390人,救助城乡医疗困难群众267人。
三是“实施教育助学工程”,坚持科教兴镇战略,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无一辍学,草池中心校、草池初中教学质量综合检测位居全市前列。
四是“社会保障工程”日趋完善,分别完成镇、村低保206人和1899人,发放低保金28.2万元和69.54万元,新建能容纳60人的敬老院一座,五保集中供养率显著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额完成。
五是医疗卫生事业全面进步,镇卫生院整合上级项目,新建装修医技办公楼350平方米,新增病床8张,投资近50万元,认真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95%以上,受理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40万元。医疗环境明显改观,切实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后顾之忧。
六是全面贯彻落实粮食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油菜补贴、购机补贴、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惠民政策;
七是“百姓安居工程”进展顺利,扶持、资助农民,红层找水打井700口,修建集中供水站3个,解决两个村1675人集中安全饮水问题,完成农村贫困群众危房户安居工程5户。全镇24个村,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八是认真开展“环境治理工程”,结合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改变群众“讲卫生,爱环境”意识,积极开展环境治理“七进”“五乱”活动,引导城乡居民牢固树立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积极参与城乡环境治理。:政府下大力气,投入资金近25万元,改善场镇基础设施。投资5万余元新建标准冲水式公厕2座;投资3万余元硬化人行道近700米;投资0.2万元补植补造街面行道树50株;投资1.8万余元新增垃圾桶60个;投资0.9万余元新置街灯20盏;投资4.5万元新增垃圾场11个;投资1.5余元增设规范的摊点、摊位、停车位等100余个;投资7.68万元聘请专职保洁员9名、垃圾车驾驶员1人。由于工作到位,措施得力,草池场镇脏、乱、差、堵现象明显改观。
二、政通人和,社会和谐稳定:
1、新一轮平安建设再添新举措。一是创新宣传形式,营造创建氛围,采取固定与流动相结合,宣传平安创建进社区、进家庭等形式,提高群众知晓率。二是组建专职治安巡逻队,配合各村,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治安巡逻,各类治安问题从源头上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强化宣传,加强创建意识。全镇新制作永久性宣传标语35幅,宣传栏35个,平安村居授牌31个,平安家庭授牌12500个。四是新添测评体系,制订了针对镇、村、社干部的三级测评体系,创新了电话访谈、随访、暗访等测评方式。
2、矛盾纠纷调处实效明显。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社会稳定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来抓,牢固树立“稳定无小事”意识。镇、村两级分别将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把一月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与群众工作结合起来纳入日常工作范畴并形成制度,建立台帐,掌握动态,做到95%以上的矛盾纠纷化解在村社。同时建立健全维稳机制和责任体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和社会调解作用,调解各类纠纷80余件,有效维护了社会安定。
3、安全生产常抓不懈。一是领导重视、宣传到位。经常通过广播、会议、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为了生产,产生必须安全”的意识,随时绷紧安全生产这根玄,做到警钟长鸣。二是强化督查,限期整改。我们始终坚持每季度一次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针对加油站、液化气及烟花爆竹销售点等重点部位和重要场所,发现隐患,当场指出,限期整改。由于监管工作到位,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同时,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力度,组织工商、相关职能部门,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方式,深入餐馆、食堂等重点场所抽样检查,发现“三无”、过期变质等食品立即下柜,停业整改。对农村群体性晏席采取提前申报制度,并经卫生部门抽检合格后方能举办,今年全镇未出现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4、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基层计生工作。今年我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符合政策生育率为84.95%,出生率为8.97‰,死亡率为8.93‰。当年新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户99人,累计继续享受人数267人,年发放扶助金26.352万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4127人,发放奖励金12.381万元,落实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18人,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工作目标。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同样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经济发展思路不宽,群众增收缓慢;二是城镇、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是经济发展特别是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社会矛盾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四是村级组织集体经济薄弱,发展不平衡,失业农民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完善;五是干部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服务意识、办事效率需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草池镇人民政府2010年工作计划
一、新农村建设:继续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简三路沿线新农村建设为示范,在今年的基础上,扩大示范,带动发展,努力扩大辐射面。二、促进农民增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产业结构调整带动旅游开发,以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坚持镇党委政府提出的十八字工作原则,稳步发展草池草莓,力争发展到27个村,种植面积近10000亩。加大技术培训,推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进一步提升草池草莓品质,发展有机草莓。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力争发展到15个村。发展休闲、体验乡村旅游业。
三、规模化核桃产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提升核桃品质。新植核桃4500亩,高接换优核桃3200亩,形成7000余亩的规模化核桃产业。
四、积极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一是按照镇党委政府“123”畜牧强镇工作思路,坚持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养殖,带动全镇畜牧产业上新台阶。二是发挥小家禽养殖优势,大力发展鸡、鸭、鹅等小家禽养殖,以点带面,力争年养殖能力突破35万只。三是利用林地发展山鸡养殖,在今年2万只的基础上,力争突破3万只。四是种养结合,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
五、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继续抓紧抓好社会稳定,确保镇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六、开展全镇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全面扎实开展全镇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各级支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尽最大努力搞好山、水、田、林、路等基础设备建设,为全镇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七、继续实施民生工程。:进一步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制定出适合本镇的、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真正做到“富民、惠民、改善民生”。
八、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确保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社会福利等各项社会事业齐头并进,做大做强草池“针车工”品牌,做好规范有序的劳务输出,进一步拓宽农民收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