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镇地图
界首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当地党委、政府认为各项实际工作必须始终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切实提高全镇人民物质、精神生活水平。要批准切入点,而且要配合强有力措施抓落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统览各项工作,那么就一定能取得辉煌成就。党的十六大吹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角,界首不失时机,认真总结,寻找差距,想办法,按照县委二次全会精神,在新一轮经济大建设中,找准定位,学习周庄、乌镇的先进经验,并结合界首的特点,解放思想,铸就希望,走一条适合界首经济发展的道路。界首将以农业农村发展为基础,以工业发展为龙头,以加快小城建设为重点戏的发展思路。界首将在1年内将公路沿线200米以内的所有水田全部调整为以南丰蜜柑、甜橙、马蹄等名特优水果为主的示范带。通过抓党建工作,把沿线15个自然村几年内建成富裕生态文明村长廊,发展乡村旅游,切实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企业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力争每年引进1-2个投资500万以上的骨干企业,增强界首财力。乡镇是农村和城镇的结合点,界首小城镇建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江苏界首镇历史文化
界首镇历史文化悠久。界首镇曾为吴、楚交界,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运河沿线的重要码头,早在元初,界首就设立了驿站。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剌在他那首《过界首驿》中云:“平湖过雨天开镜,落日放船人打渔。野老柳荫沽黍酒,行人马上得家书”。界首镇自古就是文人雅士、巨商富贾聚集之处。乾隆皇帝曾在此驻跸。全镇有文物点多达14处,在扬州市独树一帜。界首镇的南大街、北大街、太平街等街巷多为明清建筑。石桥街均为石板铺就,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界首的护国寺,现存两幢殿堂和数间僧疗,是高邮市为数不多尚存的古寺庙。这几年经过扩建,香火较旺。界首的文化底蕴比较深厚,早在1924年,界首就兴办了省立第五师范学校界首分校,后改为江苏省立界首乡村师范。从这里既走出了饱受争议的一代枭雄吴三桂,也诞生了令家乡人引以为豪的“两弹元勋”陈茂林、著名翻译家陆永昌、著名农业专家陈家驹、工程院院士谢友柏等志士仁人。
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界首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即将完成,总面积达2平方公里。街道路面建设已经全部完工,两边的建房户相继启动,一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尚有投资600万元的百里加油城已经征地并在建设当中;投资800万元的百里汽车客货运中转站已达成意向,正在进行前期工作;镇政府搬迁也正在筹备中。投资2000多万元的界首骨伤医院门诊综合楼,即将开工建设;投资385万元的界首自来水厂国债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近期可望动工兴建。
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镇
高邮市界首镇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位于长三角经济圈------江苏省中部里下河地区,是高邮市三大古镇之一,镇域面积87.8平方公里,其中辖高邮湖水面面积3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万人。
江苏界首镇交通
界首镇交通区位优势突出。西有通行能力达3000吨的京杭运河、省级淮江高等级公路依傍而过,东有京沪高速公路贯穿全镇南北,并留有界首道口,距界首工业集中区1.5公里;驱车自界首出发往扬州、南京、上海、北京等地用时分别需0.5小时、2小时、3小时、8小时。界首镇自古以来就是重点物流集散地,随着扬州润扬大桥建成通车、扬州历史性通上火车,扬州港的扩容,界首的交通优势更显突出,立足界首可辐射华东、苏南、苏北、皖北,实现货物的大进大出。
江苏界首镇工业
界首镇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服装、鞋帽、玩具、机械加工制造、塑料、食品、五金等产业。界首镇是高邮市最早建成工业集中区的乡镇之一,规划面积1500亩,现已建成的园区面积500亩。已具备了“五通一平”的条件。正在建设中的界首东外环,将进一步拉近工业集中区与高速公路距离,道口经济将日益凸现。界首工业集中区也是被高邮市确定的全市两个电镀、喷涂中心之一,是金属表面处理,五金工具加工的重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