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电子地图 > 扬州市地图 > 高邮市地图 >
周巷镇地图
周巷镇相关地区地图:

文教事业

周巷镇现有27所学校,其中中学3所,完小6所,初小16所,教学点2所,中学生3800人,小学生8200人,共开设225个教学班(中学53个,小学172个)。全镇共有在职国家教职工421人,民办教师86人,先后被评为省市县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25人,镇级先进教师、做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优秀党员78人。近几年来,周巷镇教育系统为深化落实教育改革方针,不断优化、净化、美化学校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在人才培训,校园建设等方面共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先后建起教学楼11栋,扩大校园面积110亩,每年暑期对全镇教师进行集中培训,还组织了280人参加了省级语言协会、语音考试,80%的教师拿到语音等级合格证。
周巷镇各类学校
,孝昌县周巷镇三联村小学孝昌县周巷镇中学孝昌县周巷镇中心小学孝昌县周巷镇五泉村小学孝昌县周巷镇公平小学孝昌县周巷镇双峰小学孝昌县周巷镇叶山小学孝昌县周巷镇合群村小学孝昌县周巷镇大屋小学孝昌县周巷镇安桥小学孝昌县周巷镇希望小学孝昌县周巷镇恒阳小学孝昌县周巷镇慈心袁集中心小学孝昌县周巷镇新农村小学孝昌县周巷镇新张小学孝昌县周巷镇新民小学孝昌县周巷镇曹徐小学孝昌县周巷镇李集小学孝昌县周巷镇潘冲小学孝昌县周巷镇肖彭小学孝昌县周巷镇荣华村小学孝昌县周巷镇蔡桥村小学孝昌县周巷镇袁山小学孝昌县周巷镇辽原村小学孝昌县周巷镇阳岗初级中学孝昌县周巷镇阳岗小学孝昌县周巷镇陈庙村小学孝昌县周巷镇青山中心小学孝昌县周巷镇青山初级中学孝昌县周巷镇青山小学孝昌县周巷镇骆店小学孝昌县周巷镇黄庙小学孝昌县周巷镇龙泉村小学

行政区划

镇政府驻周巷,现辖周巷、叶山、黄庙、新农、绿林、农科站、宽山、脚门、新张、荣华、安桥、阳岗、合群、七姜、骆店、大徐、蔡桥、李砦、三星、二姜、李集、陈亩、月塘、青年、袁山、三联、三畈、辽原、肖彭、青山、曹徐、安全、公平、潘冲、五泉、龙泉、恒阳、新民、双峰、大屋、九峰等41个行政村,356个村民小组。

地理位置

周巷镇地处东海之滨,位于沪、杭、甬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地带。占据地理优势,水、陆、空交通便捷。
航空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2小时车程,至杭州萧山国际机场1.5小时车程,至宁波栎社机场1小时车程。
港口:至宁波港约1小时车程。宁波港与88个国家和地区的553个港口直接相连,其中包括通往香港、台湾、日本、波斯湾、西北欧、北美西岸、美国东岸等地的国际集装箱定期航班,通往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的不定期远洋集装箱航班。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可选择上海港作为国际货物吞吐口岸。
铁路:慈溪铁路已启用货运专用站——横河站,使地处铁路交通末端的慈溪通过余慈铁路进入国铁大运转,办理到达慈溪及由慈溪发往国中各地的货物运输。
公路:四通八达,形成以329国道、中横线、余慈连接线和杭州湾南岸的七塘公路“三纵八横”为主干框架的15分钟交通圈。周巷至杭州1.5小时车程,至宁波1小时车程。杭州湾跨海大桥已建成通车,到上海的时间为1.5小时。

人文历史

周巷镇在唐代尚系海涂,北濒大海,旷无人居。宋庆历七年(1047年)开始分段筑大古塘,周巷地段随之而筑成。时有河南省汝南郡一伙周姓移民到此渔垦,定居塘南,始成村落。后渔收日丰,行销渐盛,在鲑菜晒场畔初成集市,因周姓者为早,故名“周巷”。1930年周巷正式建制为镇,设镇公所,划定为地方行政机构。1949年5月24日周巷宣告解放,建立周巷镇人民政府。1992年5月撤扩并时,云城、精忠乡并入周巷镇。2001年10月18日杭州湾镇与周巷镇合并成新的周巷镇。周巷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众商业意识浓厚,商贸发展源远流长。早在民国时期就成为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的“姚北第一镇”,是粮、棉、盐的集散地,享有“三白市面”的称号。“周巷大地方、七片提庄三片当”等谚语以及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的“麟吐玉书”牌酱油是当时经济繁荣、商业发达的真实写照。周巷文化积淀深厚,历史上名人辈出。著名园艺专家吴耕民、历史学家陈登原、有“浙东大儒”之美誉的学者范柳堂以及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严鹤龄等,都是周巷人或原籍周巷。“景氏、吴氏儿科”和“孙氏眼科”、“劳氏伤科”并为“周巷医家三科”闻名遐迩。周巷人民敢为人先,勇于探索。1930年,姚北第一家电灯公司在周巷成立;1933年,周巷在三北地区率先实现纺纱技术革命;1947年,以吴国昌为首的一批有训之士,创办了姚北地区第一所中学——私立姚北中学。所有这些,为周巷现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历史遗址

“哭竹港”位于孝昌县东20公里处的周巷镇青山村。此地为大别山的尾部,“哭竹港”旁的墩坡遗址座落于澴水支流之一的青山河一块小平原上。墩坡遗址呈不规则形台地,总面积为12.28万平方米。台地东南高而西北低,高出外围2~3.2米,四周除南面临青山河外,其它三面有护壕环绕,壕宽20~118米,现为农田。墩坡遗址地处群山环抱之势,山清水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繁衍生息之地,也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的汉江夏大司马孟宗的故乡。该遗址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94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收录于《中国文物地图集》。

城镇建设

周巷镇地处杭州湾南岸,位于慈溪、余姚、上虞三市交汇地带,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南桥头堡,大桥经济区位中心,是长三角环杭州湾产业带规划体系中的五级小城市,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余慈中心城组合型城市核心区块,慈溪市城乡一体化布局方案“一中心四片区”中的西片中心。周巷镇域总体规划本着遵循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规划、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水乡的自然环境特色,建设人居周巷。周巷镇城镇建设日臻完善,按高标准规划建设的要求,境内有梁周线、中横线、329国道与外部对接,交通便捷。建成区内形成“三纵三横”道路网络,构筑了城镇建成区的框架。建成区总面积7.5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42%。功能区块布局合理:形成沿环城北路镇政府及各部门为主的行政服务中心;振工路食品城为主的商贸中心;镇东、镇西两大工业区块;滨江、后蔡等小区为主的住宅区及医疗、文化、休闲等特色功能区。农村联网道路建设、自来水管网改造不断推进。周巷镇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重点镇和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城镇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按规划实施的镇域污水管网铺设即将完成,总长达18公里,总投资4000余万元,并将与市域污水管网并轨运行。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处理中心3个,建造生活垃圾及渣土中转站3个,实行市场化管理运作模式。城区内建成公园3个,总面积达10公顷。全镇绿化总面积达5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2%,人均公绿面积15平方米。农村环境整治、生态村、绿化示范村(企业)创建等活动有序开展,不断提升城镇生态环境面貌。2003年,周巷镇被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行政区划

面积:75.4平方千米人口:9.45万人邮编:315324,2007年4月,全镇辖6个社区、25个村委会:东河社区、平王社区、花墙门社区、周西社区、海莫社区、蔡家社区、二塘村、下吴家路村、万安庄村、万寿寺村、大古塘村、云城村、双乐村、城中村、湖塘新村、路桥村、新潮村、新缪路村、镇东新村、小安村、三江口村、天灯舍村、长胜市村、双潭村、西三村、劳家埭村、周邵村、建五村、海江村、登州街村、路湾村。镇政府驻环城北路428号。原辖87个村委会(包括原杭州湾镇,标记为#)。1998年2月,曲路头村、安仁桥村合并为路桥村。1998年8月,陈家路村、大陈家路村、港湾村合并为路湾村#。?年,周丁和陶家两村合并为镇南村#;周家路和周陶两村合并为周家路村#;塘南、定海、邵家路三村合并为邵家路村#;牛角尖、老圩、鲁丁、草楼四村合并为三江口村#。?年,大道地、昌字地、杨叶、谢家弄、南孙五村合并为云中村;上庵东和周塘两村合并为镇东村;驿亭路、驿亭路西、驿亭路南三村合并为驿亭村;东黄和西黄两村合并为沙黄村。2000年3月,大王家村、长胜市村、段头湾村、六塘村合并为长胜市村#;金埭村、四塘村、赵家舍村、劳家埭村合并为劳家埭村#;下周家路村、建五村、周潭村合并为建五村#。2000年5月,江后村、海塘村合并为海江村#;撤销周兴村。2000年6月,涂汛潭村、廿八叉村、小陈家路村合并为西三村#;小安街村、景丁村、镇南村合并为小安村#;东溜场村、智辉村合并为二塘村;新塘村、石板弄村合并为新潮村;湖塘头村、老青龙桥村合并为双乐村;东缪路村、缪路村、西缪路村合并为新缪路村。2001年2月,云中村、悦来市村、团圈村合并为云城村;界塘村、镇东村合并为镇东新村;万安村、三塘村合并为万安庄村;万寿村、驿亭村合并为万寿寺村;横江村、老宅村合并为大古塘村;沙黄村、义让路村、傅家村合并为城中村;湖塘村、新岳殿村合并为湖塘新村。2001年4月,周家路村、邵家路村合并为周邵村#;三江口村、板桥路村、协同心村合并为三江口村#。2001年12月,十丁潭村、泥墩潭村合并为双潭村#。2003年8月21日,撤销平王村、平王居委会,设立平王社区;撤销蔡家塘头村、蔡家居委会,设立蔡家社区;撤销花墙门村、花墙门居委会,设立花墙门社区;撤销东河村、东河居委会,设立东河社区;撤销海莫村、海莫居委会,设立海莫社区;撤销周西村、周西居委会,设立周西社区。天灯舍村#、登州街村#、下吴家路村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