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镇地图
金鸡镇相关地区地图:
工业发展
1980年全镇只有3家镇村企业和35家个体企业,1990年镇村企业发展到15家,个体企业84家。金鸡大理石厂于1988年即成为肇庆市第一家先进乡镇企业,其产品红菱大理石帝女红1985~1989年均被评为省优产品,1990年更被评为部优产品。江南金鸡建材厂有325号彩色硅酸盐水泥和425号白色硅酸盐水泥两条生产线,年产量3万多吨。425号白色硅酸盐水泥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产品标准,畅销粤西地区和珠江三角州,深受客户欢迎。2003年有镇、村、个体企业169家,工业总产值33614万元。全镇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该镇生产的404、405大理石在90年代曾获得国家部优产品称号。近年该镇利用石头资源丰富、品质好的优势,加大对石灰石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07年该镇共引进利用石灰石为原料的企业12家,项目计划总投资9200万元,其中桦源钙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000万元,被列为罗定市2007年度重点项目工程,如今该厂的基建工作已经完成现正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今年该镇又成功引进两家较为大型的企业,其中绍明化工有限公司计划投资6800万元,被列为云浮市2008年度重点项目工程。另还有两个项目正在洽谈中。至今为止该镇共有工业企业92家,主要是水泥厂、复粉厂、碳酸钙厂。
农业发展
金鸡镇近年来贯彻“科技兴农”方针,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发展势头迅猛,以发展养鸡业、种植业、生态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镇拥有可耕地面积31082亩,其中水田24880亩,旱地6202亩,宜林山地9.2万亩。盛产水稻、花生、木薯、甘蔗、水果、蔬菜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水产品以“四大家鱼”、塘虱为主,农业特产有肉鸡、沙葛等。养鸡业年总饲养量达600多万只,建立了蔬菜、生猪、肉鸡、优质粮、林业、水果等商品化基地。同时,金鸡镇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全镇拥有大小山塘水库60宗,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农业生产
金鸡镇农业以水稻插植和旱地作物种植为主,产量较低,1980年水稻亩产只有380公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水稻亩产不断增加,1990年618公斤,比1980年增238公斤;2003年为918公斤,比1990年增300公斤。以“三种三养”(种果、种桑、种药,养蚕、养山地鸡、养瘦肉型猪)为主的“三高”农业发展较快。该镇农民的传统种植作物指天椒,色泽鲜红,肉厚,辣味十足,醇香浓郁,是制作调味品的优质原料,2003年种植面积1500亩,产量700吨;大肉姜根块肥大,色泽鲜润,皮薄丝少,辣浓味美,是优质的佐料和调味品,2003年种植面积1200亩,产量3000吨;蔓荆子又名万京子,具有疏风散热,平肝凉血,明目止痛等功效,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药材,2003年种植面积1500亩,产量200吨;用金鸡黄豆作原料、以传统工艺加工生产的大垌腐竹,色泽淡黄均匀,豆香味浓,口感清爽,久煮或复炒皆不糊汤,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产品远销市内外。2003年,农业总产值4462万元,是1980年651万元的7倍,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539元,是1980年91元的39倍。2007年末全镇耕地面积共18000亩,其中水田11000亩,旱地7000亩。全镇现有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13座,灌溉面积4000多亩。机械排灌站5个,灌溉面积800多亩。农业生产以传统耕作为主,水田主要是种植水稻,旱地主要种植花生、黄豆、玉米及薯类作物。近年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天椒种植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种植面积约1000亩,全年产量约1550吨,年产值约620多万元,是云浮市的最大指天椒生产基地。生猪养殖发展也很快,2007年母猪存栏约2500头,出栏生猪14000头(其中亨达利农庄存栏母猪500多头,年产仔猪10000多只),是罗定市生猪养殖的几个规模镇之一。日前,该镇已形成指天椒种植和生猪养殖两大农业支柱产业。
设施建设
2003年,邮政设施配套完备,电话装机3200多台。镇自来水厂日供水量达500吨。电力由省、市电网供给,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所需。1979年前,镇内的道路全部为泥路和沙石路,1986年建成金鸡至冲花沥青路。2003年,云浮市大环市路、罗定地方铁路与国道324线贯穿镇境,乘坐324线过境客车可直达广州、深圳、珠江三角洲和广西、贵州等地;镇通村公路实现硬底化,每天有近20班次客车来往于金鸡与罗城。有镇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已连续举办5届小学艺术节。有中学1所,小学14所,学生1500多人,教职工170多人。有卫生院1间,卫生站、诊所25间,医务人员50多人。镇政府驻地金鸡圩,距罗城38公里。1979年前,金鸡圩只有1条旧街,圩镇面积0.20平方公里。1994年把位于镇政府边的市场搬至西岸村金鸡寨处,并建成1条与旧街平行的新街。1997年,镇政府所在地至庙岗桥头、市场至新中心小学、市场至西岸旧屋寨、旧街至中学等路段全部扩建为街道。2003年底,圩镇面积达1.80平方公里,街道全部实现水泥硬底化,卫生院至食品站路段建成10米宽的商业步行街。2007年新增了一条110KV工业用电专用线路。通往324线的金冲线、通往朗塘镇的金朗线水泥路通车多年,通往各村的水泥路也已于2007年全面通车,今年连接云安县富林镇的金富线也实行了水泥路硬底化。全镇已建成生态文明村10个,在建设的6个。日前,镇新自来水厂已获立项,规划日产水量3000吨,供应镇内5个村委15000人。
经济状况
金鸡镇是每逢阳历的1、4、7、9日赶集,进行经济贸易交流,商品种类齐全,有服装、家电、农资产品、农副产品等产品交易。金鸡镇地处暖湿亚热带东南季风区,温热寒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10℃年积温5787℃,年均温18.2℃,无霜期341天,日照时数1327.5小时,日照率29%,太阳总辐射能83.7千卡/平方厘米,年降雨量1200毫米,相对湿度80%。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18种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其中含天然气、岩盐、氧化钙、石灰石等。是国家商品粮、瘦肉型猪、杂交水稻基地和重庆市粮食、生猪、晒烟、柑桔、蚕桑、苎麻生产基地。土地资源、林业资源、人力资源等开发前景广阔。名特产品较多。丝绸、豆腐乳、榨菜均出口欧美和东南亚各国。
基本概况
金鸡镇位于罗定市东部,东经111°50′,北纬22°4′,东接云安县,南靠阳春市,西南连朗塘镇,西北与苹塘镇为邻。国道324线公路、云浮市大环市路、罗定地方铁路分别纵横贯穿其境,交通便利。该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2℃,无霜期345天,降雨量1250毫米,无大河流,旱地多,适宜种植花生、黄豆、木薯、沙姜、指天椒等旱地作物和水果。主要特产有蛤蚧蛇、石蛤、蔓荆子和大垌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