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塘镇地图
沙塘镇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沙塘镇位于隆德县西部渝河河谷川道区,海拔1883米,属半干旱黄土丘陵区,“312”国道横穿全境,距县城15公里,总面积75.8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68个村民小组,18895人,耕地面积58180亩。以驻地沙塘铺而得名。民国时期设沙塘乡。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设新民、清平、清北、锦平等乡及沙塘区。1958年成立沙塘乡。不久成立先锋人民公社,1961年改为沙塘人民公社。1984年成立沙塘乡。1992年改置镇。
华侨之乡
沙塘镇是开平市的重点侨乡之一。有旅居港澳、海外华侨共1万多人。早在清朝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后,当时由于天灾人祸,沙塘镇的贫苦农民被迫离乡背井,飘扬过海去国外谋生。华侨定居国外后凭着自己的勤劳智慧,艰苦创业,并且何当地人友好相处,为促进所在国的文化、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沙塘镇有为数不少的爱国爱乡的侨胞热情支持家乡建设,他们克勤克俭,为支援家乡建设和兴办公益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简介
沙塘镇位于柳州市北郊,距市区仅7公里,到繁荣闹市中心16公里,辖十个行政村和两个居委会,总人口27189人,其中农业人口15012人,非农业人口12177人,男性13310人,女性13879人,总户数7522户。全镇总面积8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39.4公顷,森林面积6128公顷。209国道纵贯全镇,是柳州市北上湖南、贵州、三江县、融安县、融水县和柳城县的"北大门"。柳北区沙塘镇是柳州市的文化、科技卫星城。柳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柳州机电学校等四所大中专院校和一批重点科研单位位于境内,为沙塘的发展提供了文化、科研和技术支持。沙塘镇环境优美宜人,资源十分丰富。全镇地形以丘陵、冲积平原为主,土地肥沃,林木茂盛,森林覆盖率达47.9%,风光秀美,境内夏长冬短,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沙塘镇以大力发展该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为龙头,以科技为动力,以优化畜种、增加效益为重点,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促进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全镇保持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经济和社会发展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2004年,全镇经济总产值43103万元,完成农业总产值7413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8000万元,完成三产总值17690万元,实现财政收入135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13元。
经济建设
全镇已基本达到了梯田化镇目标,主要种植冬小麦、马铃薯、胡麻、玉米。豆类、药材、蔬菜等,以果菜为主的庭院经济比较著名。“两高一优”农业发展较快,菌草栽培、温棚养猪、西芹栽培、药材种植已初具规模。该镇为全区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和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乡镇企业发展较快,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龙头,主要有精淀粉加工厂、机砖厂、水泥预制厂、养猪厂、饲料加工厂、面粉厂。小城镇建设的实施,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目前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到265户。实现了村村通电、通公路、通电视的“四通”目标。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境内有清泉、打食沟二座水库。
交通运输
沙塘镇位于开平市中部,东距开平市区10公里,距省会广州1.5小时车程,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潭江支流苍江流贯全境,省道广线一级公路贯通全镇,并连接325国道,开阳高速公路横跨沙塘全境,并在沙塘锦平村委会设立出入口,全镇等级水泥公路网基本建成。
历史沿革
沙塘镇原属新会县康平郡,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建开平县。康平郡划入开平,沙塘从此成为开平县辖地。其中包括长沙塘、清水塘(西村)、芙冈、杨塘浪、梁塘浪、李丽洞、曹丽洞、下丽洞、台洞、葫芦冈、新塘、顶村、长潭、先岭共16个自然村。民国时期沙塘属开平县第一区。建国初仍属第一区。1954年至1956年改属开平县第十区(1958年改为苍城公社)。1962年6月沙塘从苍城人民公社划出建沙塘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沙塘区。1986年11月改为沙塘镇至今。沙塘人民自宋代从南雄珠玑巷迁徙而来,分居各地,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同建家园,聚族而居,分布沙塘四方,其姓氏有:劳、杨、李、梁、曾、甄、黄、叶、谭、吴、候、陈、邓、甘、朱、许、谢、麦、徐、周、王、罗、何、潘、翁、淡、利、钟等。
行政区划
沙塘镇是农业大镇。来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农垦国有沙塘农场、柳州市柑桔、柳州市种畜场、柳州市桂中蚕种场、柳州市气象局农业气象试验站等一批重点科研单位坐落境内,区域资源优势为沙塘的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研技术支持。镇党委、政府坚持"工业立镇、农业稳镇、商业活镇、科技兴镇"的方针,牢固树立农业为基础的基础,坚持走"优质、高产、高效"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道路,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向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积极引进优良品种,推广科学农业种植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验,发展"科技+公司+市场"的专业化农产品基地,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建立三合村9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投资170万元,完善农业水利设施,开发三合村200亩花卉基地。沙塘镇主要以种植水稻、蔬菜、甘蔗为主,2004年种植水稻896公顷,总产量4680吨,蔬菜1184亩(含夏种),总产量31738吨,甘蔗719公顷,总产量48990吨。在种好水稻、蔬菜、甘蔗的同时,还抓实名特优新水果的开发,上垌村的砂塘桔,杨柳村的大果枇杷,郎村的龙眼形成了规模和特色,打出了品牌,建立起一村一品的生产模式,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经营观念,农民的市场经营观念,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适应市场能力大大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