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资河镇地图
九资河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建设
九资河镇经济社会大发展。旅游扶贫关联度高,产业链条延伸长,贫困地区围绕市场需求的变化,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带动了贫困山区第三产业的兴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展了群众就业渠道,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京山县绿林镇是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九资河镇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挖掘“绿林起义”英雄好汉文化,先后引进广东、武汉、澳门等地客商投资4100多万元,开发绿林景区,兴建旅游宾馆,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九资河镇先后有1300多人参与旅游开发,增收230多万元;有300多人直接在旅游企业就业,人平年收入过8000元;有120人参与经营旅游产品,42户办起了旅游“农家乐”。九资河镇农民每年可从配套旅游产业中增收350万元,人平增加纯收入150元。计划生育
九资河镇地处罗田北部山区,下辖34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已婚育龄妇女6290人。去年以来,九资河镇全面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积极推行合同化治理。到2008年,九资河镇已出台《村民自治章程》34个,共签订《村民自治合同书》2200份,签字率达100%。通过积极实行合同化治理,实现了计划生育由“官治”向“民治”的转变,群众由受控对象变成了计划生育的主人,极大的提高了群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九资河镇妇检率较往年上升了十个百分点,节育率上升了十五个百分点,出生婴儿性别比下降了二十六个百分点,促使九资河镇计划生育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主要作法是:重在熟悉,强化领导: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逐步提高以及国家不断加大依法行政的力度,非凡是《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对现行的计生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过去那种以单一行政强制手段为主的计生工作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导致许多基层干部存在这样那样的想法,有的认为现在计生工作太难搞了,软的不行,硬的不能,存在畏难情绪;有的认为现行的计生政策弱化了,对群众无约束了。针对种种思想熟悉,镇党委、镇政府审时度势,从镇情民意出发,着眼于从源头抓起,以实行合同化治理为突破口,把广大干部群众思想统一到村民自治治理合同上来,变不利为有利,变强制执行为自我约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计生服务理念,从而真正开创九资河镇“自我教育,自我治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村民自治新局面。
宣传发动,营造声势:为了村民自治政策家喻户晓、妇女皆知,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了宣传力度。先后召开党政联席会、国家干部会、村干部会。首先在镇村干部身上统一思想,消除杂念,形成共识。同时开展全方位、立体宣传,先后发放宣传资料7000多份,刷写宣传标语100多条,办固定宣传栏37块,基本做到村村有专栏、组组垸垸有标语,户户有资料。为使广大基层干部深刻领会精神,吃透政策,还举办由住点国家干部,村两委委员、计生协会成员等参加的业务骨干培训班,并将一些重大政策编印成册,分发到人,以利于指导工作。
落实队伍,健全网络: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假如没有强有力的组织网络作保证,很难使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因此,把加强计生队伍建设,健全自治网络作为村民自治的重要工作加以落实。一是成立了由村党(总)支部书任组长,村委会副主任、村两委委员、计生治理员、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组成5-7人的村民自治领导小组;二是以“双创”活动为载体,加强计生协会建设,各村选配1名热心于计生工作,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望的协会专职副会长,配强一支乐于奉献、群众信赖的协会小组(中心户)长,培养一批计生协会骨干会员,充分发挥协会队伍的带头作用;三是成立了计划生育评议监督小组,确定7-9名有思想觉悟、有群众基础、有工作能力的各界人士为评议监督成员。组成了有党员、团员、妇女、老年协会、计生协会、计生治理员和育龄积极分子参与的计生治理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