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杆镇地图
栏杆镇相关地区地图:
2、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栏杆镇
乡镇简介:栏杆镇位于宿州市埇桥区东北部,距宿州市区50公里,距江苏省徐州市48公里,东与解集搭界,北与褚兰镇、杨庄乡毗邻,南与时村镇、永安镇相接,西靠支河乡、曹村镇。下辖18个村民委员会,114个自然村。镇域面积147平方公里,总人口74573人。栏杆镇以境内栏杆村得名,镇政府坐落在栏杆山南麓,紧靠栏杆集市,二徐公路、闵山公路在门前相交。历史沿革:1939年始,栏杆便为政府驻地。1958年9月区乡机构调整,张山区撤消,分化为栏杆、解集、褚兰三个乡人民政府。1960年4月,撤消乡建制。1961年10月原栏杆、解集两个人民公社合并改化栏杆区。1980年1月,成立栏杆区公所,驻地栏杆集,辖8个公社管委会(后8个公社改为乡政府)。1992年2月,撤区并乡,栏杆区所辖的栏杆乡、柏山乡、路町乡、小集乡、阚町乡合并为栏杆镇。
产业结构:栏杆镇东部多山,西部平原,土地肥沃,属于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干寒,夏季多雨,四季分明,日照充足,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全镇耕地面积10.5万亩,经济上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大豆、玉米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西瓜、棉花等,花生、芝麻、油菜、薯类也有少量种植。全镇拥有山林面积10万亩,居全区之首,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林网、林带齐整规范,生态林、经济林因地制宜,群众四旁植树绿化热情始终不减。老海寺万亩林场,群山披翠;大旺、孟寨、张疃石榴园连片种植已具规模,效益日增,全镇东部山区已建成干杂果生产基地。
境内名胜:老海寺位于栏杆镇境内,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栏杆山麓,毗连褚兰、解集三乡镇交界处,此处群山起伏,层峦叠嶂,怪石峥嵘,溪水潺潺,以老寨山为主的六座山峰连绵起伏,状如卧龙,形式莲花,山场内森林茂盛,鸟语花香,苍松翠柏遮天蔽日,刺槐白杨郁郁葱葱,古刹老海寺由于环境清幽,景色秀丽而闻名遐迩。老海寺,原名“龙泉寺”,清乾隆年间有一主持僧,名曰“海龙”,此人善弈棋艺,且方圆百里技高一筹,因此招来四方云游,相与往来之众甚多,众人来寺随以老海呼之,日久即成习惯,称龙泉寺为老海寺,沿袭至今,然旧寺山门仍有“龙泉寺”三个字。老海寺,三峰耸其左右,两泉于前后,寺前一道泉水,源于东山石隙中,蜿蜒流经寺前,西流入石相集北沙沟中,寺后一道泉水,出自北山后东北角石窟中,流经吴庄门前,西入古奎。寺前一山横亘,俨然屏风,山上青松郁郁,山下流水潺潺,正是古诗“泉水咽危石,月色冷青松”的写照。后山怀抱古寺,在苍松翠柏间,隐隐约约,使人有“深山藏古寺”之感,人在其中,犹如步入仙境。古树奇观――怀中抱子。在老海寺庙前,东西两侧分别挺立着两株号称千岁的古老银杏树。东为雌树,树龄约900多年,西侧雄树(据考证)树龄约1300年,这两棵古老的银杏树,虽历经千年不见其衰,至今枝繁叶茂,屹立山林,成为蜚声遐迩的“树王”。两侧雄树不仅以它丰丽的雄姿吸收远方游人,更以它的“怀中抱子”的奇观招人留恋。这棵银杏树主干的分叉处,寄生着一棵黄连树、松树,犹如“怀中抱子”,堪称奇观,这棵寄人怀抱的“子树”,高达6-7米,据公元1982年测定,该“子树”的树龄有121岁,年虽过百,但皮毛黑嫩,叶色碧绿。在这棵银杏树除寄生黄连树奇趣外,更加耐人寻味的是,在寄生处的南侧,还附生了一株(根茎达6公分粗细)木槿花,北侧又附生了一棵松树,一棵老树四季皆成趣观,实可叹为观止。老寨山古战场,位于老海寺东北角一山,山高峰耸,溪谷掩映,山顶峰有一古寨,残迹犹存,故地方群山称此山为老寨山。传说老寨山最早为宋代名将杨继业的父亲杨衰带兵作战的古战场,后被清末捻军所利用,至今战壕、堡垒、军营、寨墙遗址仍保留完好,站在老寨山上,能纵观全林场风貌,并领略到淮北平原优美的田园风光。每当汗流浃背,上到山顶,眼前豁然开朗。迎面阵阵凉风吹来,耳闻阵阵松涛之声,如龙吟似雷鸣,顿觉神怡心荡,如入仙境。
集镇面貌:栏杆镇位于宿州市埇桥区东北边陲,距城百里,座落在栏杆山麓南下,傍临奎河,西临沃野,东依群山。清咸丰年间,栏杆得名后,人之繁衍,人烟稠密,为便交易,设栏杆集,可谓古集。新中国建立以后,原栏杆区公所,栏杆乡政府均设于此,栏杆集由此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今的栏杆集水泥路面已贯通,整修街面两条新楼林立,面貌焕然一新。二徐路纵贯街北,街面调整为二横三纵,栏杆镇政府、栏杆地税分局、储蓄所、邮政局、电信局、城建所、土管所、文化广播电视站、信用社、中心卫生院、中心粮站、工商所、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机关单位分布于街道两侧。有个体工商户75余个,个体饭店8家;私人旅店6家;早点摊点10家;小商品摊点63个。栏杆集规模之大,前来赶集的群众络绎不绝。有诗一首《栏杆颂》道出栏杆集的古今沧桑;古镇怀春意,群山拱市隆,一条围道通九州,奎水向东流,柳岸又东风。
行政辖村:栏西村栏东村凤山村石相村大旺村严村村林湖村祝山村石河村刘寨村孙庄村柏山村张楼村洪庙村曹庄村张町村院山村孟寨村化楼村阻寺村冯庄村小集村姜楼村徐庄村纵楼村汪楼村姚楼村段楼村梁庄村老庄村新庄村郭赵村安南村安北村韩东村韩西村前郭村祝王村后楼村阚町村曹李村丁楼村王庄村陈楼村前乡村路町村腰庄村东楼村洪家村西李村王家村赵小楼村孙楼村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67303男34637女32666家庭户户数18344家庭户总人口(总)67095家庭户男34519家庭户女325760-14岁(总)196080-14岁男105170-14岁女909115-64岁(总)4148715-64岁男2128415-64岁女2020365岁及以上(总)620865岁及以上男283665岁及以上女337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66795
3.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栏杆镇
地理位置:栏杆集镇位于巢湖、合肥、滁州三市交界处,巢湖市北部边缘。镇区西距合肥市区58千米,东距南京市区78千米,南距巢湖市区52千米。镇域西北与肥东县石塘镇接壤,东北与全椒县章辉镇毗邻,南侧相邻城镇有巢湖市的庙岗、柘皋和苏湾三镇。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栏杆集镇史称南岗集,是巢湖、合肥、滁州三市交界的中心集镇。明清时名声鼎盛,是东西方向合肥至南京、南北方向定远至芜湖的商旅必经之地,集市贸易十分发达,是巢湖市古老的商贸集镇之一,有“小香港”之美誉。解放后设栏杆乡,属肥东县;1969年划归巢县,成立栏杆公社;1992年撤区并乡时,青岗乡、栏杆乡合并为栏杆乡;1995年10月经安徽省政府批准撤乡设镇,成立栏杆集镇。2005年,赵柳镇并至栏杆集镇,镇域面积扩大至120.86平方千米。栏杆集镇现辖3个居委会、5个行政村,共300余个自然村。2005年底,户籍人口50248人。
区域交通:栏杆集镇对外联系的区域性干线主要有G312辅道、合宁高速公路和在建的合宁铁路。合宁高速公路为沪蓉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徽省“十字形”东西、南北贯通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络华中、西南部分省市的交通大动脉,是内陆通往沿海发达省份的“经济走廊”。全长133千米,安徽境内设合肥南、合肥东、肥东、大墅、全椒五个互通口,拟增设栏杆互通口。合宁铁路为合肥至南京高速铁路(设计时速200千米),使合肥至南京的铁路运行里程由312千米缩至166千米,客车运行时间将由4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总投资40亿元,总工期3年。安徽境内设合肥、肥东、栏杆、全椒四站。合宁铁路是沪汉蓉快速通道的东段,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安——合肥铁路、武汉——重庆——成都铁路、京沪铁路相衔接,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条快速通道,拉近长三角地区与华中、西北、西南等地区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