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房乡地图
老大房乡相关地区地图:
乡村建设
从2006年秋季开始,老大房乡大力推进以“绿色村庄”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彻底改变了该乡以前缺林少绿的状况。截至2006年11月,全乡已修环村林带19条,长2.2万延长米;已挖完植树坑10万个,封冻前要挖完植树坑13万个,植树6万株;已修建砂石街路35公里,没有条件的村的街路修土路、并修土边沟,达到街路平坦、不积水;修桥5座、涵30个,清淤河道3.5万延长米,动用土方22万立方米,全乡村屯街路无“三堆”,基本上实现村容整洁,为“绿色村庄”建设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一、坚持标准,科学制定工作目标:老大房乡按照县“绿色村庄”建设指挥部的要求,结合该乡的实际,高标准制定该乡的工作目标:到2007年5月1日前,“绿色村庄”活动总植树15.3万株,平均每个村植树1.4万株;2006年封冻前,三堆清理完成100%,整地挖坑要完成90%以上,植树要完成植树任务的30%以上,全乡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积极争创国家级绿化工作示范乡和模范乡,努力把该乡各乡村打造成“树在村中、村在林中、村村绿色环绕”的绿色农村。并按照以上工作目标把“绿色村庄”活动的各项任务有计划地分给每个村、自然屯、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业园区、种植小区和养殖小区等。
二、因地制宜,确定植树重点:首先,该乡党委、乡政府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各村和自然屯,合理确定环村林带,提早整修并建成了宽度为六至八米、可以种植三行树的林台,形成点、线、面、片相连的防风、固沙、防尘、防噪音的天然绿色屏障;其次是沿乡村道路两旁种植行道树,并在该乡西部沙土地较多,风沙较大的村庄设置防风林带;第三是水旁植树绿化,整理水旁坡岸和湿地。利用辽河滩地植成片林,以河道为链条,以坑塘、鱼池为珠玑建立水体绿化系统;第四是利用空闲地绿化,整理和利用村内空闲地植树造林;第五是林地更新。该乡有很多国合造林已到砍伐期,进行更新造林;第六是村屯内绿化、庭院绿化。全乡所有村屯街路两旁或一旁植风景树,农家庭院、企事业单位、集镇及工业园区等都要求房前屋后合理种植各类树木。
三、把握政策,做到三结合:老大房乡在开展“绿色村庄”活动中,为把活动开展好,让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首先牢牢把握“四不”原则,不搞形象工程,不劳民伤财,不占用基本农田,乡村不举债,乡政府统一规划指导,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以村、农民个人植树为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植树造林,大面积提高乡村的林木覆盖率和绿地率。其次做到三个结合:“绿色村庄”建设与村屯环境治理相结合、“绿色村庄”建设与当前农田基本建设相结合,“绿色村庄”建设与明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围绕这个中心,各项工作相互联接、相互促进。2005年和2006年上半年,该乡村屯环境治理工作完成很好,二年内共修村屯砂石街路80公里,修土路240公里,为村屯绿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秋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同时,结合营造环村林、农田防护林网,开展“绿色村庄”活动。
四、加强领导、强化监督:老大房乡成立了“绿色村庄”活动领导小组,乡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主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全乡“绿色村庄”活动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验收工作,并负责苗木采购、请县林业局领导和技术部门到本乡进行技术指导工作。进入2006年10月份以后,该乡针对“绿色村庄”建设工作,每10天召开一次调度会,有力的促进了这项工作快速、有序、保质保量的开展。为把“绿色村庄”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该乡制定并落实工作责任制,实行任务分解,责任到人,实行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各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副乡级领导包片,一般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层层负责,乡村干部人人身上有指标,人人肩上有担子。同时认真深入的开展党、团员义务植树工程,要求每名党、团员义务栽树100棵。乡党委、政府将“绿色村庄”活动纳入了对乡领导班子和各村主要领导的考核体系中。
教育事业
学前教育:学前教育:老大房中心幼儿园是老大房乡唯一的一所幼儿园。地处辽中河西的一所农村小学院内,以前设备和条件比较落后。幼儿园在上级领导的厚爱中,尤其是2006年得到市级领导的重点投入,也在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下,日趋完善。如今已经是深受家长信赖、幼儿喜爱的幼儿园。幼儿园于2006年建成,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使用面积500平方米。有5个教学班,2个大班,2个中班,1个小班,共有205名幼儿,8名幼儿教师,6人幼师专业毕业,其中4人大专以上学历毕业,1名保育员。上级和学校投资22万修整幼儿园,现在每个教室已都重新改建,更新了门窗,维修了防盖,粉刷了墙壁,铺上了地面,还装修了幼儿专用的多功能教室,又增添了电化教学设备。室外的场地还铺盖了彩砖,院内新购置了几组大型玩具供孩子们嬉戏、玩耍。
义务教育:辽中县老大房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美丽富饶的辽河西岸,2005年11月将原老大房初级中学和老大房中心小学合并,现为一校两址,其中西校区占地面积163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0.00平方米,操场面积8000.00平方米;东校区占地面积225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70.00平方米,操场面积8800.00平方米。共有教学班28个,学生1300余人,教职工99名,中学高级教师14人,小学高级教师32人,荣获国家级优秀课教师2人,省农村远程教育资源优秀教师3人,市、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26人。学校是沈阳市绿色网吧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市支教先进单位,省农村远程教育示范学校。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完善,设备先进,现设有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卫生室、艺术室、微机室、学生体质测试室、最先进的双向视频多媒体教室等。使农村学生同样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学校成为老大房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