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乡地图
两河乡相关地区地图:
9.重庆市忠县两河乡
美丽富饶的重庆市忠县两河乡位于重庆市忠县西南部白石镇境内,与白石镇、永丰镇、拔山镇、善广乡、丰都青龙乡、董家镇接壤。全境幅员面积34平方公里,人口15000人,辖6个行政村、70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是忠县边贸场镇之一。重庆市忠县两河乡风景秀丽、景色迷人;古时候因为渠溪河、清水溪从境内交汇流过,故称重庆市忠县两河乡,境内有倒流三县(丰都、忠县、涪陵)的渠溪河;东部有金山寨,胜迹优在;北部有冒火山,忠州一绝;南部有清水洞,四季如画;场郊有古廊桥,百年历史;是忠县保存最完整的古廊桥之一,重庆市忠县两河乡老街见证昔日的活跃商贸,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近年来,政府累积投资数百万元改善场镇人居环境、疏活交通命脉。场镇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重庆市忠县两河乡水电站、重庆市忠县两河乡水文观察站、重庆市忠县两河乡公路大桥、硬化场镇公路等一批民意工程建设蒸蒸日上。新建的卫生院大楼、农村信用社大楼、财政所办公大楼、计划生育办公大楼、中心小学教学大楼相继投入使用,场镇自来水管网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移动通讯设施工程、天然气管道设施工程相继投资建成。金山脚下渠溪河畔正在崛起一座新型现代化小城镇。一场两岸,带状组团,山水格局,桥河面貌。古老的重庆市忠县两河乡口处处尽显着一派欣欣向荣的和谐新面貌。重庆市忠县两河乡交通便捷、人杰地灵:场镇距离忠县县城45公里,距离忠县西部重镇拔山32公里,距离沪(上海)蓉(成都)高速公里忠县永丰进出口处仅7公里,距离省道忠(县)垫(江)公路7公里;白(石)两(河)公路穿境而过,硬化工程如火如荼进行中,规划中的重庆市忠县两河乡至善广、永丰、拔山、青龙的公路也将建成通车。全境村村开通程控电话、有线加密电视、电信宽带业务。原忠县县委书记、县长、万县地区专员张光政;高炮某团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解放军少将陈正富;时任忠县交委主任叶世玖、山东铝业集团副总经理李维、陕西总督方洪林将军都是走出重庆市忠县两河乡的杰出人才,靡声全忠州。5、湖南省花垣县两河乡
两河乡地处花垣县西部,距县城46公里,现有耕地7705.9亩,旱地面积7435.9亩,人均耕地0.72亩。辖12个行政村,56个自然寨,110个村民小组,2335户10846人,97%以上属于苗族。现有中小学校11所,在校生1285名。全乡喀斯特地形显著,西南边缘的梳子山是境内最高峰。全乡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富,年均气温16℃,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显著。境内林地资源有松树、杉树、油桐树、油茶树等,以盛产桐油闻名;畜牧资源有猪、牛、羊等,以饲养山羊著称,年内养畜12074头,产值600多万元。矿产资源有锰、磷、钒等,以锰出名,现有厂矿企业6家,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年上缴税收180万元,其中两河电解锰厂固定资产1500万元,年纳税150万元,是境内最大企业。年末全乡基本实现通车、通水、通电、通话、通播、通视。2003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950万元,财税收入50万元,粮食总产量524.6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715元。3、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两河乡
两河乡位于全州县东南部,距县城36公里,南与灌阳县接壤,东南与湖南道县毗邻,是全州南大门,总面积153.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万亩,其中水田1.92万亩,旱地1.08万亩,辖16个村委,163个自然村,总人口3.84万人。两河乡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教育源远流长,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大田村进士邓宁民在两河乡大田村南璜溪之滨,建成全州县最早的璜溪书院,现还存有唐吴道子绘的石刻孔子画像。抗日战争末期和解放战争初期,该乡曾是桂北游击队活动的主要地区。该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百里——道县(2016线)公路、全州——平东沙子公路贯穿全境。百灌二级公路的建成通车,更是为当地经济的腾飞提供了交通保障。目前,全乡的16个行政村已全部通车。该乡资源丰富,水资源方面,马头水库是灌江的源头,灌阳河、新富江流量富足,水质优良,建有电站两座,电力枢纽完善。新富江的源头上刘村委,更是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特别适合养生避暑。矿产以煤、锰、锌、氧化镁、河沙等矿产资源著称;粮食以优质大米、玉米、小麦、红薯为主;经济作物以红瓜子、红辣椒、油菜、毛桃果等为主,年产红瓜子20余万公斤,红辣椒50万公斤,油菜90万公斤,毛桃果100万公斤。两河辣椒以其色鲜、肉厚、味美、耐腌而闻名区内外,被称为“全州第一辣”,红瓜子以色鲜味香,口感良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该乡不断加大大田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引进了葡萄、布朗李等名特优水果,发展“二高一优”高效农业。该乡的布朗李种植已具一定规模,在全县已有名气种植面积达200多亩,2002年全县夏熟早产水果种植现场会在该乡召开。8、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两河乡
两河乡位于滇东北彝良县北部,距县城41公里,东与本县小草坝乡接壤,南与本县龙安乡连界,西接本县钟鸣乡,北连盐津县柿子乡。东西最大横距13.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1公里,国土面积167.33平方公里。两河乡北部较狭长,南部较宽圆,由西北向东南(北)呈桑叶形状。地形变化较大,山脉沟谷以纵向分布为主,南部高北部低,海拔最高点位于东南部的三打杆梁子2118米,最低海拔位于东北部马草坡埂子636米,高低相差1482米,乡内河流均属金沙江水系,主要河流黑水河发源于境燕大河坝,流程40.5公里。两河乡属温带气候,东、南、西部海拔高,云雾多,气温稍低。两河乡下辖7个村(民)委员会,142个村民小组,5133户21173人。农村4973户20873人,人口密度为127人/平方公里。境内有县乡公路彝-田公路,全乡7个村均通路、通电、通电话。有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7所。两河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两河集镇。两河乡粮食作物有玉米、稻谷、小麦、洋芋等。畜牧业主要有生猪养殖、土鸡养殖等。两河乡七个村均分布有大竹、水竹、黄皮竹等;七个村均生长野生天麻,在白米村还建立了板栗、天麻菌材林基地;两河村、大竹村种有烤烟、白芸豆。两河乡的煤主要分布于田黄、小溪、白米、两河、大竹五村,最大储量位于两河村桦竹坪,总储量450万吨;结晶硅位于大竹村毛家沟,品位高达99.9%,储量大;另外还有铜、铁矿分布,石灰石、粘土、石英砂等建筑材料也有广泛分布。盘县两河乡位于盘县中西部,东与刘官镇相邻,南与西冲镇接壤,西与红果镇相望,北与滑石乡、盘江镇交界。乡政府驻地龙箐口子,距盘县老城、红果新县城均17公里,全乡总面积85.29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99个村民小组6177户2.2522万人口。农业人口2.169万,非农业人口0.0832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0.0982万,占4.4%,境内9个自然村寨居住着汉、彝、布依等15民族,以汉族、彝族居多。是一个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农业贫困乡。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以及其他杂粮;特色农作物有折耳根(鱼星草)近5000亩;中药材有杜仲、金银花等;经济作物有桃、梨、烤烟、姜、等;蔬菜有白菜、萝卜、青菜、卷心菜等,境内国道320线省道212线交汇,镇胜高速公路东西横贯12公里,待建的毕水兴高速公路12公里穿越境内,长(沙)昆(明)快速铁路穿越境内,形成“三横两纵”交通区位优势。平均海拔1750米,年降雨量1328.7毫米,年日照时数1593.8小时,年平均气温17.5℃,无霜期295天,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以石山半石山为主,土壤呈微酸性黄褐色粘土。全乡有可耕地面积12540亩,其中:旱地7425亩,水田5115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约0.7亩,现有林地总面积64592.72亩,森林覆盖率为43.19﹪,于一九九八年荣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称号。(一)行政区划变更情况:解放后建立两河公社,属西冲区管辖;1980年改称两河乡。1992年,由西冲区管辖的海铺乡、两河乡合并建成两河乡,辖11个村,人口1.6886万,农业总产值552.8万元,工业总产值5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1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40.7万元,财政总收入116.5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0.69元,粮食总产量2517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149.06公斤。2004年,11个村合并为9个村,99个村民小组,69个自然村寨。(二)各行政村情况{各村具体包括有几个村民小组、多少个自然村寨(含各自然村寨地名)、户数、人口、民族、支柱产业,其他特殊情况。:两河村辖9个村民组818户2892人,以汉族为主,居住在水沟,官店头,河街上,口子头,水草坪,王家山,长冲,龙进口子等自然村寨。两河乡政府机关在该村境内的龙进口子。支柱产业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早熟玉米、水稻、小麦、蔬菜、桃梨、花椒,部分农民经营运输、修配、副食品零售、餐饮等服务行业,该村地方特产三岔路烧烤的早玉米、“臭豆腐”远销贵阳、昆明过往的客人。亮山村辖15个村民组1013户3504人,居住在亮山、猴场、哑嘧、老屋基、当各田、黄泥老包、独田、磨玉箐等自然村寨。主要种植玉米、水稻、马铃薯,养殖黑山羊;水产养殖场一处。农户经营砖和砂石灰,从事运输、餐饮等服务行业,境内有天燃气。境内有大型甑压砖厂一个,烧制土砖厂一个,乙炔气厂一个,砂石厂6个,集贸市场1个。鄢官村辖13个村民组715户2489人,居住在鄢官屯、郭家地、瞿家湾、鱼塘寨、背水沟、梁子上等自然村寨。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小麦、折耳根、黄花梨、花椒,养殖鱼类,水产有鲢鱼,草鱼,鲤鱼,鲫鱼和鳝等,其中高蛋白低脂肪的银鱼,是盘县唯一的特产。该村支柱产业主要以种植年鱼腥草3000亩为主,境内有许家屯水库一坐,水面达860余亩。吴官村辖18个村民组894户3201人,居住在吴官屯、海子头、左平岭、张官中、东云、大龙潭、牛皮中等自然村寨。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小麦、杂粮,经济作物有烤烟、金秋梨,养殖牛、羊,是两河乡“畜牧百强村”之一。支柱产业烤烟。扯扎村辖6个村民组572户1990人,居住在大寨、小寨、班沟、黄泥丫口、小石口子、漫坡、打岗凹自然村寨。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小麦,经济作物有鱼腥草、生姜、花椒、桃梨。从事运输、砂石料等行业。养殖牛、羊、猪、鸡等,日产4000枚鸡蛋的金兰养殖场在该村慢坡,是市级“畜牧百强村”之一。冯家庄村辖9个村民组559户2244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居住在云南哨、韩家哨、河草箐、小岩、冯家庄、茶厅、团庆等自然村寨。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小麦,经济作物以蔬菜、桃、梨为主,境内有民营企业西园殡仪馆专门从事丧葬工作。该村人民群众主要从事日杂小商品交易为生。海铺村辖7个村民组575户2015人,居住在董家箐、大坡上、周家队、水田、冯家坎等自然村寨,其中一部分因镇胜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已搬迁到新址老机场居住。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小麦,养殖牛、羊,水产有鲢鱼,草鱼,鲤鱼,鲫鱼和鳝等。主要靠运输、农业、兰草种植、桃梨等为经济收入。境内有3亩大堋蔬菜基地1个。骡品改、黄牛品改点各1个。2008年全村总投资120万元进行新农村建设。下寨村辖15个村民组673户2414人,村民主要居住在马桑哨、斗坎、下寨、坡脚底、半个山、瑶洞、旧屋基、石板沟等自然村寨,其中一部分因滑坡搬迁到新址老机场、松树林等地居住。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小麦、杂粮,养殖牛、羊、猪、鸡;猪、鸡大型养殖场各1个。经济作物有梨和桃,蔬菜,折耳根等。境内有私营砖厂1个,休闲山庄民族风情园,宏源驾驶学校,红果煤焦一体化循环经济,年产200万吨煤焦、24种化工制品(芳香烃类),城关箐村位于西(冲)红(果)线路,辖7个村民组420户1346人,居住在小寨,打石岗,城关箐,独角龙潭,马家队,上、中、下平箐等自然村寨。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经济作物有花椒、核桃,养殖以牛、羊、猪为主。村活动室建在西红线路马家队,马家队是马铃薯示范种植基地。村民以劳务输出、洗车加水等行业谋生,境内有恒茂洗煤企业1个,砂厂1个,盘县垃圾填埋场一个,盘县公墓300亩等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