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乡地图
梁山乡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状况
梁山乡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这个核心,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乡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07年乡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达到12480万元,人均纯收入2178元,比上年增长10%。梁山乡依托西农试验基地的科技优势全力实施小麦良种统繁统供,实行良种补贴,增加良种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2007年落实小麦良种统繁统供面积3.2万亩,建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3000亩。梁山乡落实好了粮食直补、农资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补贴政策,采用实名存折进行直补款的发放,确保了每户群众及时足额领取到每亩24.91元的直补款。对购置大型农机具的农户进行政府补助,促使我乡大型农机具数量大增,进一步提高了乡农业机械化水平。梁山乡扩大果园栽植面积,推广“四改”技术和果实套袋技术。完成旧园改造1500亩,果实套袋率达到80%以上。2007年梁山乡秋冬两季落实新建果园面积4543亩,其中已栽植1662亩,已通行2200亩,建立示范园三处共230亩。西甜瓜生产在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质量的同时,不断扩大销售区域,梁山乡种植面积3500亩,亩均收入800—1000元左右。梁山乡畜牧业按照“田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化布局”的原则,建立了三合、先锋奶山羊养殖;邵村蛋鸡养殖;三兴肉兔养殖;官地、山峰生猪养殖;邵村、先锋、齐南秦川牛养殖等8个专业养殖专业小区,至2007年底梁山乡奶山羊存栏1254只,产蛋鸡规模化存栏2000只,零散养殖4000多只,肉兔存栏1200多只,生猪存栏6457头,秦川牛存栏6018头,饲草青贮、氨化5000吨,建成沼气池80口。同时大力推广适繁母猪保险,解除养猪户的后顾之忧,提高群众养猪积极性。梁山乡还积极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以瓦屋村为龙头的青皮核桃加工贩运,乡年加工贩运总量达3800多吨,直接经济效益近百万元。积极组织农村闲散劳动力出外打工,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举办各种职业技能培训4000多人次,输送劳动力3860人次。
社会事业
梁山乡坚持人本理念,关注弱势群体,建立健全了民政救助体系;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改善教育教学设施及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诊疗技术水平,扩大新农合参保范围,有效提高了乡群众的健康水平;积极实施一池三改,建成沼气池80口,建立健全了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在每村确定了一名专职保洁员,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条件。计划生育工作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目标,健全完善基层基础网络,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认真开展一年四次“三查两清一服务工作”。2006年10月1日至2007年9月30日梁山乡共出生141人,其中:内1孩117人,内2孩25人,无出生漏报,无1例计划外出生,落实手术139例,计划生育率100%,节育措施落实及时率100%,育龄妇女信息录入4526人,已全面完成任务。梁山乡举办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20多场次,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乡镇建设
梁山乡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县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完成旧村改造和移民新居一期工程26户建设。梁山乡街道砂石硬化1620米,衬砌排水沟2300多米,解决路面硬化和排水问题。铺设输水管道1200米,实现了通水的目标。投资5万元,建成1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200米的文化长廊。争取上级投资建成村级活动场所200平方米,并完成了配套工程建设,顺利通过市级验收。投资3万多元完成街道和主干路绿化工程2000米。梁山乡积极实施优果工程,推广“四改”技术和果实套袋技术,果实套袋率达85%以上,果品产量、质量明显提高;打造西瓜这一拳头产业的品牌战略,落实种植面积800亩,增收70万多元。着力培育新兴产业,组建专业协会,加强技术指导培训,已组建柿饼加工专业户7户,组织培训40多人次,为该产业在梁山乡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三兴、坊里、三合村作为梁山乡新农村建设重点村。2007年坊里村完成了1.2公里通村水泥路铺设,开辟新街道两条,完成了28户灾后重建户的移民搬迁工程,新建果园300亩,建立示范园60亩。三兴村铺设扶贫道路5.5公里,完成了吊庄村1.2公里水泥路面铺设任务。大力发展肉兔养殖产业,现全村肉兔存栏1200只,建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800亩。完成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任务,建成村级活动场所200平方米。三合村建成村级活动场所200平方米,发展奶山羊养殖400多只,建立小麦良种繁良基地1000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