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桥镇地图
灵桥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灵桥镇是富阳市经济重镇。2000年来,镇党委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兴镇”战略,发扬“敢于负责、敢为人先、敢争一流”的精神,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骄人业绩。2003年获得工业经济发展目标考核A类乡镇二等奖。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投资900余万元,完成了工业功能区内灵礼路、王家宕路、环西路、赵家墩路四条主干道建设,实现了工业区“五通一平一绿化”,工业经济集聚优势得以发挥。至2003年,工业区内有企业53家,投产52家,灵桥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板块,其地位日渐凸显。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里片茶叶种植、山地立体开发,外片水产养殖、苗木种植为主的农业产业格局。2003年水产养殖主要引进了澳洲龙虾、南美白对虾、宝石鲈鱼等新品种。其中南美白对虾养殖是杭州地区唯一的淡水养殖高效示范项目。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4538男12615女11923家庭户户数6723家庭户总人口(总)23272家庭户男11796家庭户女114760-14岁(总)53200-14岁男28340-14岁女248615-64岁(总)1659515-64岁男857615-64岁女801965岁及以上(总)262365岁及以上男120565岁及以上女1418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2261
地方名人
李升根,1947年出生于场口镇场口村。1971年2月投身于教育工作,1979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礼源中学校长、富阳市教育局副局长等职,是礼源中学校办工厂的创始人。李升根先后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教育企业家、勤工俭学先进工作者、杭州市劳动模范,富阳市创业标兵、十佳企业家等多种荣誉称号。李升根在礼源中学校长任上,积极开展勤工俭学,先后创办杭州富阳通用工具厂、杭州鸿世电器有限公司、杭州富新电器有限公司等校办企业。至1998年,校办企业已拥有2家中外合资企业,年产值达10070万元,利税850万元,出口创汇值6724万元,成为浙江省骨干校办企业之一。?
历史沿革
清代辖区为东南区望仙二庄、长春乡。民国初至民国34年(1945),属长春乡。民国35年(1946)初,长春乡与利济乡合并,称滨江乡。1950年建政时,为灵桥乡与新桥乡。1956年3月,灵桥、新桥两乡合并,名灵桥乡,因驻地灵桥村得名。1958年10月,灵桥乡与礼源乡合并建立灵桥公社。1959年11月,灵桥公社并入太平公社。1961年初,太平公社撤销,灵桥公社恢复。1962年3月,礼源析出。1984年,复为灵桥乡。1987年,撤乡建镇。1992年5月撤扩并时,礼源乡并入。?
工业发展
灵桥镇是一个工农业发达的经济重镇,全镇现有工业企业680余家,其中年产值500万以上的企业90家,并已初步形成以造纸、通信器材两大行业为主体,轻纺、化工、印染、五金机械、化纤热电等全面发展的工业体系,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7.97亿元。此外,投入资金1.5亿元,完成“三纵五横”主干道路面硬化和两侧绿化。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仓储物流中心、自来水厂、文化休闲广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功能区A区块已开发入园企业85家,投产71家,完成招商引资5亿元。灵桥镇地处富春江南岸,灵桥埠自古以来是富春江四大商埠之一,人民勤劳智慧,工商并重,尤以手工元书纸闻名,1916年“汪记”生产“昌山纸”曾获巴拿马万国货物博览会二等奖和国家农商部特等国货奖。乡镇企业起步较早,93年始在全市率先进行集体企业转制活动,加大了民营企业扶持力度。到05年全镇有工业企业680多家、规模企业88家,产业基础比较雄厚,以造纸包装、五金电器、建材化工为主导行业的行业结构相对合理,其中造纸业优势突击,占全镇工业比重76%。五金电器龙头企业是杭州鸿世电器公司。建材龙头企业是杭州通讯铁塔有限公司。入园造纸企业43家,年产能力在80万吨左右,纸品有白板纸、包装纸、薄型纸、瓦楞纸等,有孙氏纸业、金东纸业、金鹰纸业、引发纸业、徐氏纸业、民兴纸业等产值超亿元造纸企业。金富春集团入区以来,以其“中国各牌“高档真丝纤维和浓稀销酸、高档丝绸服装等多类产品提升了灵桥镇产业层次。企业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已越来越被重视,灵桥镇意识到做好产品质量、确保销售量的同时,打造品牌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灵桥镇已有中国驰名商标金富春丝绸,浙江著名商标鸿世电器、通兴铁塔;镇党委、政府加强引导,优化服务,计划通过3年,培育中国驰名商标2家,浙江著名商标5家,鸿世电器成为国际免检产品。大力支持环保热电、金富春、通兴铁塔等企业做大做强,在申报上市公司工作中取得零的突破。灵桥镇拥有码头、热电等资源优势和杭千高速区域优势,二产带动三产齐趋并进,资源互用合理,发展势头强劲。已有富春江集团冷轧板制造业一期投入5亿元,产量40万吨正在兴建中,09年产值预计达20亿元,三年后建成100万吨产量,产值预计50亿元;通兴铁塔已解决土地38亩,将投资1个亿,预计二年后产值翻番;浙江海通管桩,主要生产特种管业,投资1亿元,预计可新增产值3亿元,2008年底完成厂房建设。
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以实施“百千”工程为契机,从治理“脏、乱、差、散”入手,开展村庄整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全覆盖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计生工作跻身全市先进。创建“平安灵桥”,致力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党的建设卓有成效。扎实推进“先锋工程”建设,积极创建“五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从严治政,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形成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