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登镇地图
新登镇相关地区地图:
改革开放
1979年,松溪官山大队试行分田到户。1980年,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8年,新登战役烈士纪念碑在塔山烈士陵园落成。1992年,城阳、松溪、南津、灵山、湘主、湘溪5乡并入新登镇,成为富阳县第二大镇。1993年,县内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杭州环宇玩具有限公司开业。1994年,《新登镇志》出版发行。1995年,被列入万里边境文化长廊浙江省东海明珠工程重点集镇;320国道富阳镇至新登镇段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南四村农业综合开发等24个基地被列入富阳市“一优两高”农业基地;新登镇获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新登镇被国家体改委、建设局等11个部委列为全国57个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1996年,新登镇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正式列为全国3个中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项目试点镇之一;总投资1200万元,日产2万吨的新登自来水厂开工兴建,次年完工。1997年,培育的高温磨菇“新登96高温磨菇”在镇内杭州唐人园健康食品有限公司菌种场问世,经中国食用菌协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确认,属国内首创;新登通过省卫生城镇考核验收;实行殡葬改革,全面推行火化。1998年,通过省村镇建设现代化示范镇考核验收;被杭州市教委确定为杭州市教育强镇;高温磨菇等3只产品荣获科技部和埃及社会发展基金会授予的金字塔奖。经济发展
经济概况:2000年来,新登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勇于开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6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0.49亿元,国民生产总值16.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9亿元,旅游总收入55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3亿元,自营出口5633万美元,新增就业3500人,财政达到收入1.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23元,被评为“全国千强镇”、“浙江省百强镇”。发展目标:2005年该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4.48亿元,同期增长23.1%,逐步形成工艺玩具、皮革制品、针织服装、塑料机械、马铁铸件等多元化的企业行业结构分布。与此同时,胶木电器、玻璃制品、环保水处理等新兴企业异军突起,工业的平衡健康发展,有力促进了商贸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新登镇有5家房地产有限公司相继开发了包括“南北双溪天城”、“新城新苑”等多个房地产项目,第三产业已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另外,该镇还成功举办富阳市第三届新登半山桃花节,参与群众和游客达10万多人次。桃花节期间,由半山村农户经营的16家“农家餐馆”接待团体或散客5000多人次,经营农户的直接经济收入达上千元至数万元不等,桃花节从解决卖桃、打响品牌转向了推介乡村游,呈现出参与人员创历史新高、社会反响普遍叫好、综合效果出乎意料等三大特点。新登镇以松溪小集镇为依托,凭借05省道、23省道便利的交通条件,在松溪村、包秦村、平山村、藻山村、军堰村区块约2500亩面积规划功能区二期工程,形成新登镇发展副翼。根据“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挑选条件相对较好的包秦、平山区块首先启动,由功能区管委会完成基础开发,然后进行工业用地的招拍。在政府一次性投入后,逐步实现功能区自身积累流动开发,在二期功能区中专项规划300亩土地用于小企业的发展,围绕龙头企业形成产业群发展。
企业建设:新登镇以“发展高新、提升传统”的理念,鼓励引导企业发展产业链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产业转化升级,突出重点加快发展杭富线缆、富阳马铁厂等有色金属生产加工业,杭州方圆塑料机械有限公司等机械制造业、杭州天龙皮业有限公司、杭州市永丰皮绒实业有限公司等皮革加工、针织业三大行业,并与玻璃制品、化工造纸、工艺玩具等主导行业齐头并进,形成全镇工业经济的良好发展格局。新登注重自主创新,以“提质增效、抓大扶小”思路鼓励引导企业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加大技改投入,加强合作交流,逐步培育出一批能耗低、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新登镇现有亿元企业6家,5000万元产值以上企业4家。力争通过努力,形成亿元企业10家以上,其中10亿元企业1家以上,5000万元产值以上20家的规模企业梯队格局。
历史沿革
新登,古称新城。秦汉时为富春县地。三国吴黄武五年(226),析富春县地置新城县,旋省入桐庐。晋太康末(280~289),新城县复置。隋开皇九年(589)省县入钱唐,设东安镇。隋大业初复置新城县。唐武德七年(624)并县入富阳。永淳元年(628),复置。后梁开平元年(907),避梁太祖父名诚讳,改新城为新登,取“年谷丰登”之义,新登之名始于此。宋复名新城。元、明、清沿用不变。至民国3年(1914),因新城一名与直隶、吉林、江西、贵州四省新城县名相重,遂改称新登县。新登镇历为县城所在地,古称城郊、城区;清宣统二年(1910),改为城郭乡。民国时(1912~1949),称东安镇城郭坊。抗战胜利后,改称双清镇。1949年5月4日,新登解放,至1950年,为新登县属城阳镇。1958年10月,新登并入桐庐县,城阳镇建立新登公社城阳管理区。1960年8月,富阳县也并入桐庐县。1961年底,原富阳、新登两县从桐庐县析出,重置富阳县。新登镇始更今名,属富阳县。1992年1月,城阳乡并入;5月,松溪、南津、灵山、湘溪、湘主5乡并入。未来规划
1992年行政区划调整以来,新登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新登镇党委、政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项目推进年”、“狠抓落实年”为载体,积极实施“一城二路三片”核心战略,紧紧围绕“建好城市副中心、打造西部增长极”两大目标,大力培育“三大特色园”,全面落实四项举措,努力实现“五个打造”,把新登建设成为富阳西部的工业重镇、中心城镇、生态好镇、经济强镇。民俗风情
元宵灯节:每逢元宵灯节,镇内大街广场,随处可见龙灯、狮子和竹马等古老民间舞艺,配上管弦锣鼓,以表达人们的喜庆心情、美好祝愿。元宵节期间,龙灯、狮子、竹马、抬架、高跷、大头和尚等民间娱乐项目,纷纷赶集镇区,各显技艺,竞放异彩。其尤著者有以下3种:1.渌渚狮子:在新登地区渌渚狮子素享声誉。狮子毛呈翠绿色,系采用高山上的狮子茅草扎成,一任跌扑滚爬,仍油光闪亮,不褪色,不掉毛。
2.竹马:以淳安竹马为最。竹做骨架,外蒙红、黄、蓝、白、黑5种色彩的绸缎,由5人一起跳,能跳108个阵势。其中以跳黑马难度最大。因为黑马是烈性马,要有武功才能胜任。
3.官塘龙灯:官塘村的青龙灯从头到尾长104米,33节。每节由一个身体健壮,具有特技的人举舞。龙灯前有大锣2面,堂灯2盏,彩旗16面,花盆16只,青旗10面,令旗1面,八仙等22小式,流星16支,钢叉10支,铜铳10支,金锣2副,十翻锣1副,夜明珠1颗。龙灯后是金锣1副,帅旗1面。所跳有五龙盘阵、窜八字阵等多种。跳时,上下腾飞,异常壮观。
百花灯会:建国前,新登镇区以农历二月初二花朝节(俗称百花生日)举行百花灯会,热闹程度,胜过元宵之会。百花灯会系八婺旅新同乡会主办。婺属旅新人众,于农历年底回乡度岁,次年元宵节后复回新登,赶不上参加镇上元宵之会,因以为憾。就谋为花朝灯会。意欲与新登人民同乐,为新登祝福。故灯会资金的筹集、行灯人手以及鼓乐安排等等,一概由婺属同乡负责。婺属旅新人中不乏殷富,尤多能工巧匠。所制花灯豪华富丽,品类不同。除双龙外,有双凤、双鱼、双兔、双狮及神话历史人物和各种盆景花卉,莫不栩栩如生,引人入胜。且每灯或龙之每节,均大书“平安”、“吉庆”、“丰收”、“兴旺”等字样,引起观者心里的愉悦。农历二月初二白天,花灯行于西大街(今新城街)、横街(今秉贤街)时,万人空巷,入夜尤胜。是夜灯分两队,东起十字街头,西至塔山脚下,相向跳舞游行。两队既遇,此进则彼退,此退则彼进,各逞豪勇,类似拔河。均以开锣前导,龙灯引头,各灯随之。灯各点烛,入望璀璨光明,胜如火树银花。而且火炮时鸣,管弦协奏,或激昂飞腾,或悠扬幽远。花灯所到之处,商店、民户、学校等均以红烛、红绸和红包相迎,以接纳终年幸福。建国后,旅新同乡会自行消失,百花灯会不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