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省电子地图 > 株洲市地图 > 醴陵市地图 >
栗山坝镇地图
栗山坝镇相关地区地图:

栗山坝镇-领导风采

栗山坝镇:湖南省醴陵市栗山坝镇上湖村党支部书记刘湘玲。人物简介:刘湘玲,1997年担任湖南省醴陵市栗山坝镇上湖村妇女主任,2004年担任村支书。是市、镇人大代表、镇党代会代表,曾获市“两法知识学习竞赛一等奖”,多次被评为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支书、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栗山坝先进妇女工作者。她在上湖村这个全镇经济困难、矛盾多发村,带领两委成员努力工作,基本实现自己上任时许下的3个诺言:“尽心尽职,干出实绩,做一个群众说声好的干部”。当选“醴陵市市人大代表”、“栗山坝镇人大代表”、“栗山坝镇党代会代表”、获市“两法知识学习竞赛一等奖”,多次被评为“栗山坝镇优秀共产党员”、“栗山坝镇优秀村支书”、“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栗山坝先进妇女工作者”。

栗山坝镇-旅游景点

包公庙:老百姓历来崇敬清官,民国时,醴陵县境有9处包公庙。冷水包公庙是市内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明代建筑。现存包公庙,位于栗山坝镇冷水村,始建于明正德九年(1514),清朝曾多次维修。1928年,主殿部分损毁。1985年,当地群众集资,按原貌修复。庙座北朝南。主殿为砖木石结构,硬山式顶,门两旁有对联:“孝于亲,忠于君,劳心于国,施惠于民,德望重千秋,今日犹思贤宰辅;冤则雪,讼则解,弊政则除,贪官则赅,威名传万代,当年共颂话阎罗”。戏台面积约50平方米,歇山式顶,翼角凤状上翘,藻井与梁、木方均绘彩龙。戏台与主殿间为庭院,中有石板过道,两侧走廊相连。1989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口及下辖

醴陵市辖乡。1950年属第七区,1951年属第八区,1956年属茶山岭乡,1958年属茶山公社,1961年析置栗山坝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府33公里,面积41平方公里,人口1.6万。乡政府驻龙井。辖石桥铺、大石寺、栗山坝、罗岭、妙材、白鹤、冷水、江富、焦村、南塘、攸坞、长富、上茶、大坝冲、下茶、龙井1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主要产品有原煤、石灰、水泥、耐火材料、硅火泥等。农业主产水稻。盛产茶油、柑橘等。

栗山坝镇-名人风采

汪泽楷1894年8月生。湖南酸陵县西乡栗山坝(今为醛陵市栗山坝镇)人。1949年4月因支持学生运动被广西南宁法院传讯,遂辞职回湖南。湖南和平解放后,曾任湖南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省政协委员、湖南大学图书馆馆长。1951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53年春任武汉中南财经学院教授、综合资料室主任。1958年因“历史反革命罪”被捕,被判处5年徒刑。1958年12月在湖北潜江劳改农场因病逝世(又一说1959年12月)。1979年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撤销判决,为其恢复名誉。

栗山坝镇-资源

土壤成分以板页岩为主,占47.8%;次为红色粘土,占20.7%。植物资源丰富,具备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木生长的良好自然条件。瓷土、陶土、耐火泥、石灰石、沙石等非金属矿产和铅、锌等金属矿产蕴藏丰富。

栗山坝镇-气候

属中亚热带东南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8℃左右,无霜期305-279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588-132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至1600毫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