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韶关市地图 > 浈江区地图 >
犁市镇地图
犁市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状况

全镇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变化,农村经济总产值达4.081亿元,人均收入4269元,工业总产值4.19亿元,乡镇企业总收入5.16亿元,财政收入2966万元。全年水稻种植面积28090亩,产量达11686吨,其中优质谷种植面积20878亩,产量8353吨,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区域化的商品。

农业经济

全年水稻种植面积28090亩,产量达11686吨,其中优质谷种植面积20878亩,产量8353吨,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区域化的商品。如五四村委的蕃茄,沙尾村的萝卜,内腾村的优质米,沙元的蔬菜,黄塘的粉葛等,同时建立了蚕桑、水产、丰产林、丛生竹等基地,生猪出栏达19654头,三鸟出栏117260只,鲜鱼放养面积3465亩,鲜鱼起水量1414吨,另外优质肉牛产业逐步形成,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基本实现小康生活。

资源概况

犁市镇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用地28.3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总面积13.8万亩,占全镇总面积34.5%,占林业用地的46%,生态公益林建设主要分布在北江支流两岸(黄竹锦江河段)、京广铁路两旁、黄坑水库、西牛潭水库库区。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4.5林轩;第一批省级生态公益林3万亩;第二批省级生态公益林6.3万亩。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对保护北江流域水源,美化京广铁路,保证农田用水以及配合创建韶关森林生态市的建设都取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乡镇企业

全镇发展乡镇企业2000多家,新建项目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9个,其中年营业收入起千万元的有犁市船厂、顺兴水泥厂、新仟公司、兴业煤业公司、六线煤矿等,新开发了内腾、莲花山、沙元煤区,年煤炭产量55万吨,全镇工业总产值3.09亿元,镇还接管了原曲仁茶山、丝茅坪两矿的矿办小矿。

特色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为夯实基层创建基础,不断增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整体水平。近年来,我镇积极开展和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如元宵烟花晚会、端午节龙舟赛、重阳登高、文艺演出等,既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提高了我镇的知名度。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百姓冷暖我先知行动”,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溪头村党支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修建500米长的三面光水渠,解决农田灌溉问题;黄竹村党支部通过自筹300多万元铺设了8.5公里4米宽的硬底化村道;石下、下陂等村党支部积极为村民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等。通过开展“百姓冷暖我先知行动”,截止2009年,共办结群众反映的“冷暖”事项1830件(次),镇村干部思想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工作方法明显转变,对外形象得到提升,化解了潜在的矛盾,增加了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公共卫生建设:我镇在省文明卫生城镇创建中,着力打造山水宜居环境。一是进一步对犁市街道进行美化、绿化、亮化,加大“脏、乱、差”的整治力度,高标准建设街道两旁人行道,铺设了大理石和彩釉砖,使犁市街面貌焕然一新;二是根据区乡村“清洁美”工程建设和创建省卫生村的要求,我镇从城镇整治向村庄整治延伸,尤其是省道附近的村庄,每年选了2至5个条件成熟的村庄进行整治,进一步改善村庄面貌。民心工程建设: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2008年我镇集资修建了犁市人民公园、人民健身广场和沿江路步行街,给居民打造一个休闲的好去处。同时在犁市镇街道安装了18盏豪华环保路灯,增载了绿化树木,并统一安装了遮阳雨蓬,营造优良的生产生活环境。特色农业建设:一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目前我镇已拥有两处经省农业厅认证的千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009年上半年发展种植无公害蔬菜3000多亩,同年7月份引进外商在黄塘村种植无公害优质淮山600多亩;二是做强品牌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2009年我镇加强与华南农业大学联系,并得到华农大支持,采取配方升级等措施做强做大“梅花香”优质米品牌。此外,我镇还注册了“犁铺头”花生油和犁市“青玉”香瓜等农业品牌,并且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增收。

科教文卫

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截止至2003年,全镇已发展到有完全中学4所,完全小学7所,村小21所,中学教师280人,小学教师287人,在校中学生4179人,小学442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升高升学率达85%。在文化事业方面,有广播站、电视差转台、卫星地面接收站、电影院、文化站和公共篮球场等设施,以丰富群众的文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