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韶关市地图
韶关市相关地区地图:

民俗方言

韶关各地习俗风俗有浓郁的岭南客家汉族色彩,瑶、畲两族也各具民族特色。汉族地区在农业生产方面,依照二十四节令的规律安排生产,成为习惯。从事农活早出晚归、请亲朋帮工成为传统,山区还有春种田基豆、冬放野牛、打横塘、检油茶等等各种习俗。经商贸易讲究择吉开张、注重招牌,有赶墟日(定期集市)、赊销等习俗。在居住方面,农村多以姓族聚居,讲究风水择地而居,有姓族大屋(檐街屋)、围龙屋、“四点金”住宅、骑楼式住宅、围楼、“小康房”等住宅类型。饮食方面,注重节日饮食,讲究吃“团年饭”、“团圆饭”,有炒米饼、米糕、油糍、灰水糍、艾糍等十数种有特色的年节食品,民间普遍重视传统节日,除春节、元霄、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外,还有尝新节、冬至节等。婚俗方面,农村仍有哭嫁、送嫁、迎亲、拜堂、闹洞房等古俗遗风。民间重视传宗接代和靠子女养老送终,还有修族谱家谱、春节清明祭祖以及订立族规、奖励读书等传统。瑶、畲两族有各自独特的风情习俗,在姓名称呼、起居饮食、衣冠服饰、喜庆禁忌、社会风尚等各方面富有当地民族特色。韶关宗教历史久远,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佛教、道教信徒较多。一些宗教庙会如南华诞等影响至今,信徒在饮食、服装等方面有一些宗教色彩。韶关方言以韶州土话和客家方言为主,广大城乡普遍使用,并成为瑶族与当地汉族进行语言交流的工具。韶关市区、乐昌市区和仁化县城则普遍使用粤方言(广州话),普通话在市区、县城及工矿区也普遍使用。此外,还有少量农村地区使用湘方言、闽南方言、北江船话和粤北土话。韶关瑶族群众使用瑶语,畲族群众则已放弃本民族语言转用汉语。韶关民间文化艺术种类丰富,包括采茶戏、花鼓戏、花灯戏、山歌剧、山歌、说书、快板、粤曲、舞龙、舞狮等民间歌舞以及木雕、编织、刺绣、剪纸等民间工艺。

资源特产

韶关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是广东省最大的再生能源基地和天然生物基因库,森林资源及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韶关是我国重点林区,是广东省重要的用材林、水源林、天然林基地及重点毛竹基地,是珠江三角洲的重要生态屏障,森林资源居省内首位。区域内植物种类起源古老、成份复杂,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高等植物有271科,1031属,2686种,其中苔藓植物206种,蕨类植物186种,裸子植物30种,被子植物2262种;脊椎动物有34目,99科,263属,443种,其中兽类86种,鸟类217种,爬行动物74种,两栖类33种,鱼类33种;非脊椎动物有3000种以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华南虎、云豹、黄腹角雉、黑鹿和瑶山鳄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猕猴等52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水松、红豆杉、广东松等36种。林副产品有木材、毛竹、松香、松节油、茶油、桐油、木耳、冬菇、茶叶、白果、杜仲、竹笋、板栗等。全市土地面积184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3万公顷,园地2.99万公顷,林地143万公顷,牧草地0.028万公顷。年末林业用地面积148.2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6.1%,林木绿化率68.9%,活立木总蓄积量6524万立方米。国家环保部批准我市为全国首批6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之一,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建立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5个,其中国家级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7.9万公顷。截止2008年,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中:煤13115万吨,铁3749万吨,铜64万吨,铅159万吨,锌332万吨,钨18万吨,锑7万吨。北江香菇,韶关各县均有生产,而始兴县隘子镇的香菇是“北菇”的代表,具有柄短,肉厚,香嫩,爽滑的特点,是传统的出口产品。香菇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须的7种氨基酸,有降血压,减胆固醇,预防肝病以及对胃癌的辅助治疗等作用。冬笋,主要产于仁化、始兴、翁源、乳源等县。冬笋个大肉厚,甜滑爽脆,可用作佐料配菜,亦可作主菜烹调。笋干,用冬笋熏制成的笋干即玉兰片,配肉菜炒食,爽脆鲜香,与冬笋有异曲同工之妙。白毛茶,是中国特种名茶之一。乐昌、仁化等县的白毛茶已其特有的清香、甘醇、生津解渴、醒脑提神、消食开胃、除腻去渍和防治疴呕吐、预防龋齿、驱除口臭、降低血压等多种功能而著称。“白毛尖”(乐昌沿溪)茶是茶叶中的珍品,它因茶芽粗壮,密披银色毫毛而得名。韶关市的仁化、乐昌是“白毛尖茶”的主要产地。乐昌北乡马蹄,以其个头大、皮薄肉嫩、水分充足、清甜无渣、爽脆可口而著称。它具有清热消渴、治脾热、温中益气、开胃下食、消肿解毒等功能。南华李,是曲江区著名水果,肉质爽脆,清甜可口,多汁无渣。三华李,产于翁源县三华乡,品种很多,以鸡麻李和蜜李风味最佳。它的特点是果大、肉厚、无渣、核小、清甜爽口、有香味。甘木通,是生长在粤北山区的一种野生药用植物。经临床试验证明,甘木通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有显著效果,并且有用量少,药效长、无副作用等优点,是一种有商品性生产前途的药用植物。乐昌、乳源的大瑶山已将甘木通变野生为家种。龙脑,又名梅片,是名贵的香料和中药。其中的右旋龙脑是许多贵重的中成药如“云南白药”、“六神丸”、“喉风散”等的重要成分。粤北山区有能产天然右旋龙脑的梅片树。巴戟天,是广东有名的地道药材,国内外享有声誉。翁源、始兴等地均有野生分布。大鲵,通俗称“蛙蛙鱼”,因会发声,故名。它生长于少受污染的山涧溪流之间,在乐昌、乳源、等县有分布。棘胸蛙,当地称为“石蛤”。其肉质鲜美,是深受欢迎的食物,市场上供不应求。马坝油粘米,是曲江区传统的优质水稻品种。以其米粒细小、质地硬韧、晶莹透明、油脂量高而著称,一直是中国出口大米中的主要品种之一。马坝油粘米是曲江区的名优特产,在封建社会曾作为“贡米”,它米粒细长,晶莹洁白,香滑软熟,饭后齿颊留香。南雄黄烟,以色泽金黄,味道清香的特点而闻名于世,曾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以来,开始引种美国浓香型G28香烟,至今发展到几十万,烟叶保持原种风味质量上乘。南雄、始兴两县生产的黄烟叶具有易燃、灰白、色泽金黄、烟味醇香、尼古丁含量较少等特点,闻名海外。猕猴桃,是中国的特产,韶关市主要分布于乐昌、始兴、乳源、南雄、仁化。冷水猪肚,(龙归冷水肚)是曲江区的特色菜,其实就是猪肚做的,但鲜香酥嫩。爆炒山坑螺,山坑螺肉,有着独到的鲜爽味,吃法独特(爆炒山坑螺)。由于韶关属山区,山坑溪圳多,山坑螺痍喜欢生长在这样的自然环境里。山坑螺,体积小巧尖长,呈圆锥形,如小手指大小,四季韶关各县(市)都有山坑螺上市,秋风起,是嘬山坑螺最佳时间。

地质地貌

地处南岭山脉南部,全境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夏活化陆台的湘粤褶皱带。地质构造复杂,火成岩分布极广,地层发育基本齐全,岩溶地貌广布、种类多样,岩类以红色砂砾岩、砂岩、变质岩、花岗岩和石灰岩为主。在地质历史上属间歇上升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造成峡谷众多、山地陡峻以及发育成各级夷平面,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自北向南三列弧形山系排列成向南突出的弧形构成粤北地貌的基本格局:北列为蔚岭、大庾岭山地,长140公里;中列为大东山、瑶岭山地,长250公里;南列为起微山、青云山山地,长270公里。其间分布两行河谷盆地,包括南雄盆地、仁化董塘盆地、坪石盆地、乐昌盆地、韶关盆地和翁源盆地。红色岩系构成的丘陵、台地分布较广,特征显著。仁化丹霞山一带以独特的红岩地貌闻名于世,2010年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所在地和命名地,面积约280平方公里,山群呈峰林结构,有各种奇峰异石600多座。南雄、坪石等盆地属红岩类型,南雄盆地幅员较广,岩层有十分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全市境内山峦起伏,高峰耸立,中低山广布。北部地势为全省最高,位于乳源、阳山、湖南省交界的石坑崆,海拔1902米,为广东第一高峰。市区南部地势较低,市区海拨在最低35米。

自然环境

一年四季均受季风影响,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和东南季风。四季特点为春季阴雨连绵,秋季降水偏少,冬季寒冷,夏季偏热。年平均气温18.8°C―21.6°C,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8°C―11°C,最热月份(7月)平均气温28°C―29°C,冬季各地气温自北向南递增,夏季各地气温较接近。雨量充沛,年均降雨1400―2400毫米,3―8月为雨季,9―2月为旱季。日平均温度在10°C以上的太阳辐射占全年辐射总量的90%,光能、温度、降水配合较好,雨热基本同季,有利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全年无霜期310天左右,年日照时间1473—1925小时,北部山区冬季有雪。境内河流主要属珠江水系北江流域。浈江为北江干流,自北向南贯穿全境,大小支流密布,呈羽状汇入北江。主要支流有墨江、锦江、武江、南水。新丰县部分属东江流域。由于雨量充沛,河流众多,落差大,水量、水力资源丰富。全市有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62条,其中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条。多年平均年径流深945毫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约为176亿立方米,过境水量28.5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约174.49万千瓦,其中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有169.92万千瓦,已开发装机容量146.6万千瓦。

行政区划

韶关市辖3个市辖区、5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浈江区。浈江区,面积523平方千米,人口39.3526万。邮政编码512023。武江区,面积682平方千米,人口29.4620万。邮政编码512026。曲江区,面积1651平方千米,人口30.3377万。邮政编码512100。区人民政府驻马坝街办。始兴县,面积2174平方千米,人口20.5553万。邮政编码512500。县人民政府驻太平镇。仁化县,面积2223平方千米,人口20.0356万。邮政编码512300。县人民政府驻丹霞街道。翁源县,面积2234平方千米,人口33.1319万。邮政编码512600。县人民政府驻龙仙镇。新丰县,面积2016平方千米,人口20.6108万。邮政编码511100。县人民政府驻丰城街道。乳源瑶族自治县,面积2125平方千米,人口17.7471万。邮政编码5127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乳城镇。乐昌市,面积2391平方千米,人口39.8103万。邮政编码512200。市人民政府驻乐城街道。南雄市,面积2361平方千米,人口31.6179万。邮政编码512400。市人民政府驻雄州街道。

市花

韶关市市花为杜鹃花,与长沙市、麻城市市花相同。而江西、安徽、贵州也以杜鹃花为省花!

经济概况

2009年韶关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市生产总值571.73亿元(当年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一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06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233.77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55.90亿元,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14.2:48.1:37.7调整为2009年的14.4:40.8:44.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312元,增长9.7%。重工业发展,韶关是广东的重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国家先后把韶关作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和广东战略后方来建设,建立起韶关钢铁厂、韶关冶炼厂、韶关挖掘机厂、凡口铅锌矿、大宝山矿等一大批骨干工业企业,奠定了韶关工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七十年代,韶关已成为广东重要的工业基地。八十年代以来,韶关的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近几年,韶关工业紧紧围绕“建设粤北经济强市”的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以冶金、电力、烟草为主的支柱产业。目前基本形成了初具特色的以采掘、有色金属冶炼、钢铁工业、铸锻件、建筑材料等资源型行业组成的重点产业,以机械制造、轻工、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为主的加工工业,以电子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行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三大类工业门类综合类工业城市。2009年工业增加值201.9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1.83亿元。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机械、烟草、制药、玩具等七大支柱工业增加值140.31亿元。七大支柱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7.2%;其中,韶钢集团年产钢能力已突破500万吨,跻身世界钢铁企业100强之列,成为广东省“百强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示范企业”;韶冶集团经过三次的技改,生产能力现已达到年产铅锌20万吨水平,连续多年被列入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和最佳效益企业;韶关发电厂经过六期的工程建设,现安装机组9台,总容量为924MW,年发电约70亿千瓦小时;韶关卷烟厂2004年年产突破30万大箱的生产能力,是“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广东省工业企业200强之一”。基础建设、招商引资,近年来,韶关市着力掀起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两个高潮。承接产业转移取得新成绩。2009年举办大型推介招商活动和参加国际国内经贸活动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与上年相比,莞韶产业园签订合同项目数增长5倍,投资总额增长6倍,实际到位资金增长76.2%。深圳比亚迪公司在我市兴建国内最大的试车场和汽车零部件项目开工建设。韶关、广州两市政府签署加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合作框架协议。宏大齿轮、正星车轮配套广汽日野取得实质性进展。2009年全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4亿元,同比增长54.1%;建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2户。莞韶产业园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9亿元、同比增长1.2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3%;与银行签订贷款批准额度12.3亿元,引导社会资金投入13.5亿元,完成征地1.2万亩。县域经济发展亮点纷呈。各县(市)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增速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南雄精细化工、乳源氯碱化工、仁化有色金属循环经济、始兴制笔研发制造等特色专业园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全市实际吸收外资1.9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1.94亿美元,其中出口5.79亿美元,进口6.15亿美元。全市口岸通关货运量45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万标准箱。韶关至深圳盐田港铁海联运班列运行顺畅,企业单箱通关时间缩短12个小时,单箱运费减少800元,有效降低了外贸运输成本,深受企业欢迎。启动了韶关口岸通关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市政府与深圳盐田码头、盐田港集团签订了三方共建协议,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有新进展。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企业“走出去”均取得新突破: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首次在华投资的日本知名企业-古河斯凯株式会社在我市投资汽车铝箔项目,投资额达7000万美元;凡口铅锌矿2亿元收购澳大利亚PEM公司50.1%股权。韶关铁路口岸铁海联运项目成功竞得省口岸建设补助资金1000万元。韶关已成为国内外客商的热点投资地区。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6.5亿元。在建的国家、省、市重点项目39个,完成投资192.86亿元。武广高速铁路韶关段、韶关站场建成运营,使我市融入广州“一小时生活圈”,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提升。2010年韶赣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广乐高速公路、韶赣铁路、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农业发展,韶关农业优势明显,气候资源优越,人均耕地面积在全省排第一。由于近几年加强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生产持续增长,2009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5.55亿元。形成了蔬菜、优质稻、优质畜禽、优质鱼、特色水果、竹类、烟叶等七大农业主导产业,2009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247.4万亩,总产量90.1万吨;甘蔗种植面积6.4万亩,总产量34.8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06.3万亩,总产量143.1万吨;烟叶种植面积22.7万亩,总产量3.2万吨;肉类总产量14.8万吨,其中猪肉产量11.7万吨;水产品产量6.6万吨。近年来,我市围绕优质稻、优质蔬菜、优质烟、优质畜禽、优质鱼、特色水果、竹类等七大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项目,加快以“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为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优、新、特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优势产品,如曲江马坝油粘米、大塘火山粉葛,武江龙归淮山、重阳花生,浈江坝厂粉葛,始兴冬菇、江口枇杷、杨梅、城南辣椒,乳源龙南三角鲂、乳城巴西果,南雄白果、黄烟、金友米、板鸭,乐昌板栗、北乡马蹄、九峰奈李、张溪芋头、沿溪山茶叶,翁源三华李、仙鹤九仙桃、兰花,新丰青梅、李子、黄礤佛手瓜、小正镇小白菜,以及乳源三角鲂,仁化红山白毛茶、黑山羊、沙田柚等20多个特色产品。全市特色农业总规模达41.46万亩,产量20.4万吨,产值12—15亿元,占农牧渔业总产值近两成。我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5家,其中国家扶贫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6家、省级扶贫农业龙头企业9家;已认证的“三品”农产品生产企业(或组织)55家,生产基地66个,其中,有机农产品生产企业4家、绿色食品生产企业12家、无公害生产企业39家;有9家企业的10个农产品被评为省名牌产品。“三品”基地规模23.8万亩,年生产能力20.3万吨。翁源县荣获“中国兰花之乡”称号,乳源被评为“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粤台农业合作示范区落户翁源县。商业、旅游业发展迅速,2009年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额405.19亿元,消费品零售额287.72亿元。有水果、蔬菜、粮食、小商品、布匹、水产品等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和建筑材料、装饰材料、日用百货、农副产品、摩托车、野味山货、旧货交易、机电产品等商品专业街。沃尔玛、益华百货等著名零售企业在韶相继开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饮食、信息、房地产、中介服务等服务行业呈快速发展势头。开通运行“韶关物流信息网”,启动曲江、龙归、浈江等综合物流园和韶关市口岸通关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韶钢港务、韶峰等物流企业发展壮大。丹霞山被评为全国十大文化生态景区,与省信息产业厅、省旅游局共建广东省首个旅游信息化示范区,建成国内领先的韶关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全年接待旅游者人数1226.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1.4亿元。南雄荣登“中国信息化最受关注城市榜”,始兴被评为自然生态“中国最美的小城”,乐昌成为广东旅游强县(市)。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含外币)余额794.4亿元,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7亿元。2009年末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0家,其中省级重点3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85家,乳源东阳光公司的“HEC”商标成为我市首个“中国驰名商标”。省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3个,特色产业基地总产值106亿元。利民制药厂“现代中药参芪扶正注射液的研究与产业化”项目和坪石B电厂参与的“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200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评审,科技成果获省级奖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2009年取得科技成果65项,其中3项获省科技进步奖、65项获市科技进步奖。全年实施“火炬计划”19项,其中国家级7项;实施“星火计划”10项。申请专利514件,专利授权316件,其中发明授权29件。乳源铝箔产业基地成为我市首个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成为省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2009年,我市成功举办首届丹霞地貌国际学术讨论会,完成丹霞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年度工作任务,联合国有关专家在考察评估中予以充分肯定。全国爱卫会命名我市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通过专家组实地考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我市“中国锌都”称号。在第二届中国城市盛典市长(香港)投资峰会上,我市夺得唯一的“2008—2009年度中国最具人气的旅游城市奖”。在2009年12月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和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共同举办“2009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上,我市被评为“2009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十佳城市”之一。IT服务业日趋成熟,韶关的本地的IT服务业也呈高速发展趋势,早期有韶关家园传媒有限公司创立的“韶关家园”,通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本地生活资讯第一门户;后有专为韶关本地提供专业化网络求职招聘服务的“韶关招聘网”,尤其是“韶关招聘网”,从无人问津的本地小型B2B平台,到如今百城招聘联盟的分站,一跃成为韶关本地最大的人才服务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