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韶关市地图 >
始兴县地图
始兴县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始兴县建置于三国时代吴景帝孙休永安六年,即公元263年,距今1723年了。始兴地方,唐虞夏商周属杨州之南境。春秋为百粤地。战国属楚。秦开岭表,属南海郡。秦末,南海郡尉赵佗据岭南地区,称南越王。汉武帝刘澈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归汉,始兴为南野地,建始兴都尉(专掌军事),属豫章郡,隶杨州。赤壁战后,遂入于吴,南野属庐陵郡。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春,析南野县南乡地设置始兴县,“始兴”一名始此。古人以“此地兴旺,周而复始”而命名为始兴。甘露元年(265年)冬,进以桂阳南部置始兴郡,始兴县隶属始兴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属广州总管府。唐贞观元年(627年)分广州曲江等地置韶州,始兴县属之。南汉乾和四年(946年)置“雄州”,始兴县属雄州。宋开宝四年(971年),更名“南雄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南雄州为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南雄路为府。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改南雄府为直隶州,隶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始兴县属南雄直隶州。1911年,始兴县直隶广东省。1914年,省县之间设道,始兴县属岭南道。1920年,属北江善后公署,北江绥靖公署。1948年,为省直辖。1949年9月,成立始兴县人民政府,属北江临时人民行政委员会,1950年1月27日,更属北江人民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2年11月至1956年,属粤北行政公署,后改属韶关专员公署。1958年12月后,始兴、南雄两县合并为南雄县。1960年10月15日恢复始兴县建制,属韶关地区。1983年6月,以市辖县,始兴县属韶关市。2000年,始兴县辖10个镇、5个乡:太平镇、马市镇、司前镇、江口镇、沈所镇、罗坝镇、城南镇、顿岗镇、隘子镇、澄江镇、北山乡、刘张家山乡、花山乡、都亨乡、深渡水瑶族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05684人,其中:太平镇49109人、马市镇32098人、澄江镇12260人、顿岗镇19885人、罗坝镇9692人、司前镇12400人、隘子镇15662人、城南镇18229人、沈所镇9480人、江口镇5325人、花山乡5761人、都亨乡4377人、刘张家山乡3158人、北山乡1932人、深渡水瑶族乡6316人。2002年,始兴县辖10个镇(太平、马市、澄江、顿岗、罗坝、司前、隘子、城南、沈所、江口)、4个乡(都亨、花山、北山、刘张家山)、1个民族乡(深渡水瑶族乡),14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005年1月26日,广东省民政厅(粤民区[2005]8号)批准撤销始兴县江口镇,并入太平镇;撤销都亨乡,并入罗坝镇。截至5月底,始兴县辖9个镇(太平、马市、澄江、顿岗、罗坝、司前、隘子、城南、沈所)、1个民族乡(深渡水瑶族乡)。截至2005年12月31日,始兴县9个镇(太平、马市、澄江、顿岗、罗坝、司前、隘子、城南、沈所)、1个民族乡(深渡水瑶族乡)。

民间传说

拉白求雨的传说:斜潭村,粤北山区的一个自然村落,位于始兴县城北面5公里处的浈江河畔。村中岭土为红沙丘陵,土地贫瘠且不耐干旱。村民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三天不下雨,地面一把刀。由于红泥沙土的贫瘠和不耐旱,导致村民世代受穷,生计维艰。然而,处在困苦之中的人群要想活下去,必定要有所寄托、有所期许。缘此,斜潭村民崇拜神灵的愿望就显得特别强烈。村中流传的拉白求雨风俗便是一个例证。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云游道人路过斜潭村,得知有妖怪常来村里掳掠孩童,闹得村中人心惶惶。这道人生就一副侠肝义胆,平生以捉妖驱邪济世。今遇妖孽为害,他岂有袖手旁观之理?于是不露声色,借故留在村中。当晚,妖怪又来村中掳掠孩童。早已等候着的道人拔剑作法,奋起神威,与妖怪大战起来。那妖怪不敌,负伤逃命,遁入江河里。原来这只妖怪是一只水妖!道人为村民着想,决定将水妖从河里赶出来斩杀,为村民根除祸患。第二天,道人号召村民全力以赴,准备竹缆、白条、浮筒架、渔罾等一应器械,然后到浈江河上,将长长的竹缆横过江面,竹缆上系着百十来条剥掉皮的梧桐枝条,名曰“白条”。竹缆上还要系绑些长条河石,使竹缆带着白条半沉在水中,那白条一端浸在水中,另一端则露出水面。几十副浮筒架紧跟在白条后面一字儿排开,浮筒架的四角竖起四条罾几竹,安上鱼罾。两边河滩上各分一拔人马,拉着竹缆顺水而下。他们合着号子节拍一拉一松,那水中白条经光的折射,仿若百十条灵动的白蛇在游走、追逐。另选出一批游水能手到河中负责“照罾”,他们一手执着浮筒架,一手拉着渔罾尾,紧随白条前进,河水流动,横排在江面的渔罾飘飘摇摇,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这种大规模的操演活动称为“拉白”。那位道人说,这样拉白可把藏在河中的水妖赶出来,以便将其斩杀。可是,那水妖十分狡猾,它潜在水中顺流而下,任凭众人怎么鼓捣,它就是不出面。众人辛苦一天,连水妖的影子也没见着,倒是收获了十几担河鱼。再说水妖逃到河里惊惊吓吓、躲躲藏藏地过了一天,总算没被道人逮着。但它担心道人不会就此罢休,还会继续指挥村民拉白。于是想出一条“借水解危”之计:水妖来到鱼大王面前,装出一副十分关心的样子说:“大王,我看你心焦面愁的,是遇到了什么难事吗?”鱼大王此时既焦急又无计可施,它痛心疾首地说:“我水族子民已被斜潭村民捕杀了好几万哪!”水妖趁机煽动:“那些刁民简直是疯了!再这样下去,你们这些河中水族迟早会被他们赶尽杀绝啊。你快去向海龙王求救,请海龙王及早作法施雨,下他妈的三天三夜,让那些疯子再也无法拉白。这样,河中的水族生灵不就得救了吗?”鱼大王正苦于无计解救水族子民的厄运,今得水妖指点迷津,自是感激不尽,立即依计行事。果然,当夜子时刚过便雷声隆隆,狂风阵阵,大雨倾盆。这一来,河水都涨满了,拉白便无法进行。过了好些日子,道人又指挥村民去河中拉白,到了傍晚又是大雨滂沱。如此反复几次,村民得出了一条经验:拉白必下雨。后来,每逢久旱无雨,村民便组织人马到河中拉白,不出三日必下大雨,。此法屡试不爽,十分灵验。缘于此,斜潭村民便传下拉白求雨这一风俗。然而,事过境迁。今有好事者对那道人和水妖的功过进行评说,竟然令世人大跌眼镜。好事者曰:道人捕捉水妖,为民除害,本属功德之事。但他创造拉白之法,使水中生灵涂炭,实乃破坏生态平衡之罪魁祸首。两相权衡,功不抵过,该判刑坐牢,否则不足以体现法治社会的法律之尊严。水妖掳掠孩童确属死罪,但念其“借水解危”拯救了无数生灵,其功远大于过,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了突出贡献。故应把水妖评为环保之功臣,予以旌表。
九子杉的传说:古人造屋,一要选风水宝地,二要选建筑用材,三要选吉日良辰,四要选能工巧匠。讲到建筑用材,其中杉树木材就因其性能稳定而倍受古人青睐,成为建房用材的首选。据说,古人但凡建造屋场的大厅祖堂,其栋梁用材就特别讲究。因为从风水学角度而言,大厅祖堂的栋梁主宰着一座屋场人口的兴衰,缘于此,这栋梁之材必定要到山上寻找一兜九条的杉树,选其中大而直的一条伐而用之,以期所造屋场像杉树一样子孙每繁衍、人丁兴旺。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世人只知砍伐九子杉为己之用,却不知这九子杉还有着一段辛酸凄凉却又不失优美动人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福建武夷山的南麓,有户姓秦的员外人家,家主膝下一子,取名秦孝。秦员外后因妻子亡故,继配一妻,又得一子。那后妻偏爱亲子,容不得秦孝,常借机唆使秦员外,间离他与秦孝的父子亲情。后来干脆打着算命先生的幌子,说秦孝与她的生庚八字相撞,要秦孝远迁外地。秦员外年老昏庸,对娇妻百依百顺,竟然重妻轻子。为讨娇妻欢心,便顺着她的意思,扬言秦孝命中注定要少年远迁,这样日后必定发达。于是选定黄道吉日,做三日三夜功德斋,漂放七七四十九盏一字河灯,命秦孝凭河灯所指方向前行离开祖居。启程后不许停留,须行满九九八十一天之期,方可寻地落脚。再说只有十八岁的秦孝,得知父亲要他远迁,吓得六神无主,欲哭无泪。面对突然变故,真不知该如何处置,只叹命运多舛(慈母早故,父亲不疼,少年远迁),造化弄人。秦孝伤心无助、一筹莫展。秦员外家上上下下近百口人,见秦孝失势,个个像避瘟疫似的躲开他。只有那生得标致且聪明灵巧的侍女巧玉表现得与众不同,她念着秦孝平日待下人好的处,早已对秦孝存了私情念想,情愫暗生。而今,当此大难来临之际,她挺身而出,宽慰秦孝:事已如此,既然父命不可违,悲苦伤心那也于事无补。我愿追随公子,共赴征程。无论天涯海角,矢志生死相扶。巧玉果然是个有情有义的女子,说到做到。尽管一路上受尽奔波劳顿、风餐露宿之苦,仍然痴情不改、患难与共。无奈秦孝后来感染风寒,且无医无药调理,更兼不敢停留歇息,眼见病情日重,行走艰难。可秦孝也真是个孝子,在这种时候仍谨遵父命,他让巧玉搀着坚持继续前行。这天来到始兴江口的浈水河畔,算算行程,还差三天才满九九八十一天之数。秦孝不想停歇,但却实在是走不动了。他躺倒路旁,眼望青天,幽幽地叹息一声:“我秦孝命该如此,不敢怨天尤人。只是苦了巧玉你,你的大恩大德我来世再报。”秦孝眼角溢出苦涩而悲凉的泪……,秦孝就这样带着人生的遗憾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巧玉悲痛欲绝,抱着秦孝哭了三天三夜,终因悲伤绝望以致生命枯竭、香消玉殒。这对苦命鸳鸯,一个是至死不违父命的孝子典范,一个是明知前路凶险仍毅然以身相许、勇敢追随的痴情女子,他们的悲壮,让世人既敬佩又感动。人们将这对苦命鸳鸯就地埋葬,也不知是哪年哪月,在埋葬这对苦命鸳鸯的地方长出了两棵秀美的杉树,谁看了谁都喜爱。人们都把这两棵秀美的杉树看作是秦孝和巧玉的化身,传说每当月色溶溶的夜晚,夜行人走到这两棵杉树下,总能听见一种美妙神奇的声音。这声音初听像温柔的山风抚摸树林,再听像睡梦中的呢喃细语,细听却又像女人的喘息,隐隐约约,似有似无。这神圣的声音,似有一股磁力,往往把夜行人迷醉得迈不动步子,眼前虚化出一种美妙的景象。据说那是秦孝与巧玉恩爱亲热的情景,他们大胆追求爱情,终至苦尽甘来,美满幸福,令世人羡慕不已。后来,就在离这两棵大杉树不远的地方,又长出了一兜九棵生机勃发、齐整整一般大小的秀美杉树。这一来,人们更信了这九棵杉树就是秦孝与巧玉的九个儿子的化身。于是在其树下安置沙神,顶礼膜拜,祈求子孙绵绵,庆衍螽斯,瓜瓞呈祥。再后来,人们只要遇到一兜九棵的杉树,都会争着把它们当作“神树”供奉起来,定期前往膜拜。

始兴名人

张九龄、张发奎、华振中、麦铁杖、杨洞潜、谭大初、张光弟、全赓靖、聂海标:民国22年出生,刘张家山乡(现罗坝镇)田心村画眉岭组人,抗美援朝战争刘张家山唯一还健在的人。

地理环境

始兴县境内四面环山,县城一带为粤北最大的小平原。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呈盆地状,依次为山地、丘陵、平原。主要河流有浈江、墨江、澄江。始兴县属中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9.6℃,一月平均气温9.4℃,七月平均气温28.4℃。一般无霜期296天,年降雨量1825毫米,多集中于4-6月。始兴境内年平均气温19.6℃,月平均最高气温31.5℃,月平均最低气温9℃;年均最高气温31.5℃,年均最低气温9.9℃;年平均日照1582.7小时;太阳辐射总量102.1千卡/平方厘米,年有霜日平均15天,无霜期298天;年降雨量1468毫米,春末夏初雨量集中,4—6月总雨量平均680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46.3%,11—1月降雨量少,为156.2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11%;年内风的频率以东风居首,东北风次之,年平均风速为1.6米每秒。

基础建设

交通方便、通讯发达,始兴距韶关市55公里,距广州248公里,到深圳行程为5个小时,连接国道105线的国道323线,省道南始1912线,马仁1949线贯穿全境。始兴直达世界各地的数字程控电话、移动网络、电子信函、特快专递等现代化通讯一应俱全。

禁忌习俗

始兴客家禁忌习俗:始兴客家禁忌类大致可划分为:岁时禁忌、人体禁忌、婚姻禁忌、生养禁忌、饮食禁忌、社交禁忌、行业禁忌、丧葬禁忌、自然物禁忌、动物禁忌类等。
岁时禁忌:正月初一不向屋外倒垃圾、泼水,忌进菜园摘菜,这天忌开口骂人,要尽说吉利话;除夕、春节及大的节日和喜庆日,忌碗筷掉地;正月初一至十五,忌向他人借款或催贷;新年“出行”,忌有女人在场;正月初五是“五谷神”生日,这天家家不能煮生米,只在前晚煮好夹生饭,第二天早晨蒸熟,黎明时,家家烧香迎接“五谷神”上谷仓,祈保“五谷丰登”;赣南客家人讲究“吉利”,每月初一、十五要说吉利话,“无”要说成:“有”。宁都大沽、小布等乡村“帽子”要说“有子”,因为“帽”与“毛”谐音;农历每月初五俗称“月忌日”,诸事不宜;花朝日是天女送花的日子,妇女不能做针线活,免伤花苞;七月半“鬼节”,忌夜行,忌小孩外出,更忌游泳,因怕野鬼缠身拖走;惊蛰至春社之间和农历六月最后一天至七月十四日,忌走亲戚,因有给已故人“拦社”、“悬衣”之嫌;春社忌推磨、犁田、用针,有说推磨灭、犁田会掸破社公的头,用针会刺破蛇胆,病蛇头子(手指头);按天干、地支排列,逢“丁”不剪头,逢“丙”不作灶。
人体禁忌:儿童启蒙入学第一天,路上忌遇见妇女,忌走牛先走过的路,否则有不吉利和愚蠢(因“牛”与“愚”谐音)之嫌,故多在凌晨由父兄背着,赶在农家早上放牛之前入学;小孩腰上平时忌系草麻绳,因有披麻戴孝之嫌;“倒茶穷”,“倒酒满地红”,忌茶水溅泼人身;男子忌在晒有女人裤子的竹篙下通行,女人的晾晒衣物,忌男人收,收则有秽亵倒霉之嫌;父母逝世后四十九天内不能理发,三年内赴宴不能坐上席,否则视为不孝儿孙;病人忌听鸦叫,常人忌眼皮跳;走路时忌踢脚趾或小孩跌跤,如遇要“呸!呸!”猛吐口水,以吓跑拖脚鬼。
婚姻禁忌:无“立春”之年称“寡妇年”,在这样的年份,不兴讨媳妇嫁女;婚嫁建房忌在七月进行;婚嫁节庆日,忌小妾、孤寡、再婚妇女进门,忌孕妇摸新娘的嫁妆。新娘出嫁离家门忌父母送行。新娘进婆家门时,公婆要躲避;寡妇再嫁、出亲、迎亲均忌大门出入,须在傍晚偷偷溜出村庄,不能路经原家后龙山,也不可回头看原来自己家,以免不吉利。走到半路,要坐上布轿“归门”,人们称她为“夜轿婆”;日常办喜事时不能说“绝”字。
生养禁忌:女子怀孕期间,忌摸果树,不能抱别人的小孩,不能摸敬神物品,不能摸男人的头;忌女子在娘家生小孩;刚生过孩子的房间,外人特别是男子、读书人不得入内;产妇不能去别人家,因有污秽之嫌;婴儿出生三天之内要保密,以防“阴生鬼”。男孩出生后,要请算命先生,把小孩一生祸、福、凶、吉、忌讳统统写明,俗称“写命”、“写流年”。
饮食禁忌:六人共席,忌二人对面,四人对席,因这种坐法谓之“龟桌”;父子同席,忌面对面对坐,因有“对头”之讳;平时忌吃四碗、八碗菜,因“四”与“死”谐音,办丧事才吃八碗;给客人盛饭或带米饭至野外用膳,忌讲“盛饭”、“带饭”,而应讲“盛熟米”、“带熟米”;东西吃完了,只能说“吃起来”或“蛮多了”,不能说“没有了”,建新灶及搬迁忌在正月进行。
社交禁忌:人们出远门要避开带“三”这个数字的日子,俗话说:“初三、十三、二十三,外面有钱莫去贪”。大年初三称为“穷鬼日”,一般不外出,不宴请。这天要做的事是把初一以来清扫的垃圾送至村边,点燃三柱香后而烧毁,俗称“送穷鬼出门”;初一,十五不探亲,不看望病人,看望病人要在上午,下午忌带礼物看望病人,因有不吉利之嫌;外出做客,有“逢七不去,逢八不回”之说。即逢七的日子不去走亲戚,逢八的日子不回家,这里面含有“七生八死”、“七衰八败”之意;正月不到别人家借钱,借物;新丧家人忌讳到别人家贺年;送人礼物忌“八”、“十一”两个数,所谓“七胜八败五打六”;另有三十六人不过渡,五人三姓不同行之说;男女同时上下楼,上楼时,忌女人走在前,下楼时忌女人走在后;给老人做寿,不能打圆桌,意即人生划圆终止意。
行业禁忌:分龙日不能挑尿桶出门,否则会触怒雨神,遭受天旱不雨之灾;渔民每逢农历三、五日,忌开船捕鱼。渔工不许妇女坐在船头,不许把衣服晒在船仓口中面。平日说话,讳说“食饭”、“拗”、“沉”等字眼。因“饭”与“翻”谐音,故饭汤称“引汤”、饭勺称“盛勺”,饭甑称“顺甑”,筷子称“竹篙”;韭菜叫“快菜”,因“韭”与“久”同音,久则不顺利。饭碗、钵子、饭勺等器皿不能倒(翻)放置;“五子”(戏子、渡头、剃脑子、仵作子、吹打子)和戴孝服的人,逢年过节忌进他人屋内;客家先民有稻田养鱼习惯,在放鱼苗时,不能头部朝水缺口,否则鱼将跟水走掉。
丧葬禁忌:每逢清明、冬至前三日后三日和正月三十日(俗称“天聋地哑日”),才能到祖坟动土,否则犯忌;人去世,只能说“老了”、“过身”、“归仙”等,忌说“死了”;老人去世出殡前孝子孝孙忌外出串门,儿孙到外家报丧下跪,忌外家扶起,外家吊丧回归忌回头打招呼;身死异地的人尸体运回家乡时忌放屋内,要在屋外搭棚治丧,谓之“野死鬼不能进屋”;年少身亡,尸体棺柩忌入围寨厅堂;居丧不穿红戴绿;忌在门前种棺开塘,否则“门口种棺,药碗不断”,“门口开圹,家破人亡”。
自然物禁忌:屋后树木严禁砍伐,免伤来龙。另有伯公树、社官树、水口树也属禁伐之列;进山讳说“斧头”、“柴刀”等,上山砍竹木忌说“光、武、得、花、伤”等谐音词;摘油桃有“开山”习惯未至“开山”日,不准进山摘油桃,基建动工要敬山神,求其同意;扫帚不能指着天,以免触怒“天老爷”。
动物禁忌:乌鸦在门前村后啼叫,预报凶事要来临,这时不利出门。如遇鸦叫,要“呸,呸”地吐口水,还要说“好事来,歹事去”、“好事来来往往,歹事远走他方”,以求逢凶化吉,忌喜鹊屋顶叫,这也为凶兆;出门忌见蛇相交配,如遇则三年受穷;忌闻猫头鹰叫。有“夜猫子笑,祸来到”之说;如果小孩被家畜禽惊吓则要在那只畜禽身上拔点毛塞受惊的小孩子身上。始兴客家禁忌历经演变,保存至今,并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存在,有着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的双重性,积极的意义在于它体现了一种社会整合功能,因为大家都相信,只要严格遵守着这些禁忌,可以带给人们以保护的作用。违反这些禁忌,则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如砍伐屋后树木及伯公树、社官树、水口树等将会带来惩罚,乱伦行为则会受到众家的谴责。在这里它起到了社会控制,社会整合的作用,对人们思想上和行为上的自由化起到了抑制的作用。当然,消极的方面也有,如数不清的禁忌,束缚着人们的精神和行为。另有一些禁忌是建立在相信神灵和巫术观念的基础上,具有明显的迷信色彩。始兴客家禁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保存至今,它对凝聚着始兴客家人的情感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研究始兴客家禁忌,对那些健康和积极向上的东西应给予充分肯定,对那些迷信、消极落后的方面则应进行批判,使之发扬优良部分,克服陋俗成分,以利推动始兴客家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