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坝镇地图
罗坝镇相关地区地图:
工业概况
罗坝镇投资政策优惠,投资环境良好。通过招商引资和引进先进加工技术,创建罗坝生态品牌,争取引进笋竹加工和兴建小水电站,加快集体经济的发展。2001年,全镇工业企业总产值3000多万元。目前,经济效益较好企业有:竹木制品厂,腾制品加工厂,水力发电站。
旅游资源
罗坝旅游资源丰富,主要的风景名胜分布在刘张家山国家森林公园、下迳万亩阔叶林场、都亨石笋和古围楼。以车八岭旅游开发为契机,引进资金,发展刘张家山林场、下迳万亩阔叶林场原始森林及都亨石笋峡谷名胜风景旅游;冬天刘家山温泉温暖游。
农业发展
罗坝气候宜人,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镇党委、政府结合罗坝的实际,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于1999年提出“山下抓蚕桑、山坡抓水果、山上抓竹木”的发展思路,发展以蚕桑产业为主导的桑、竹、果并举的特色农业支柱产业,走“一镇一品”的发展道路。以始兴金兴茧丝绸公司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政策扶持相结合,引导和鼓励蚕农与公司合作,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的合作化经营道路。以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大力实施“科技兴桑”战略,发挥蚕茧站、蚕桑协会、小蚕共育户的作用,培植“科技示范户”,引导蚕农学科学,用科学,推广良种良法,抓好蚕桑的扩种、品种改良、管理等三项工作,提高种养水平和经济效益。做大做强蚕桑产业,实现了蚕桑专业镇目标,形成粤北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之一。据统计2006年底全镇蚕桑面积9000多亩,年产茧量21280担。罗坝镇农业资源丰富,具备种植亚热带作物的自然条件,是我县面积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近几年来,罗坝镇结合本地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把传统的种桑养蚕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现全镇桑园面积已达9800亩,80%的农户种桑养蚕,产值近1.2千万元,正逐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广“蚕-沼-桑”、“猪-沼-果”的农业生态模式,利用荒坡荒坝等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水果生产,使全镇水果面积达400公顷,产值达350多万元。2001年,农业总产值达3660万元。高产优质高效农作物产品:1、粮食作物:优质水稻,2、经济作物:蚕茧、柑桔、西瓜、花生、蔬菜、莲藕、香芋、番薯、葛薯、生姜、香菇、木耳等。
自然资源
罗坝镇山林总面积2.6万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4929.6公顷,毛竹面积43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8.8%,活立木蓄积量240万立方米,有林地面积34.6万亩,其中林分面积32.2万亩,经济林面积2.4万亩,是我县森林资源保护最好的乡镇之一,森林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地区,以天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毛竹为主。近年来,该镇鼓励个体或私营兴办林场和兴办笋竹加工和竹木深加工企业,提高笋竹和竹木价值,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目前兴办林场12个,竹木加工企业15间。罗坝水资源丰富,利用罗坝地势、落差和丰富的森林资源等优势,大力引进资金,发展小水电,同时以发展生态林业带动小水电产业,形成了“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养林”的良性循环格局,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全镇小水电站41座。罗坝矿产、地热资源丰富,蕴藏着大量的铅、锌、钨、钼和温泉资源,主要分布在角田、上岗、上营、田心等村。近年来,大力实施招商引资策略,引进资金,开发刘张家山上营、田心的温泉资源,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建成温泉休闲中心8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