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街道地图
太平街道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1993年11月16日,温岭县城关镇更名为太平镇。1994年2月18日,撤销温岭县,设立温岭市(县级)。2001年1月21日,温岭市撤销太平镇设立太平街道。从城关镇到太平镇,再到太平街道,它一直都是温岭的行政中心。当年之所以在城关镇更名时选用“太平”,是因为温岭原名太平。明成化五年(1469)十二月,分黄岩县南部置太平县,以其境内有太平山而得名。1914年,北洋政府内务部因太平县与别的省存在重复县名,所以用太平县以县西温峤岭别称温岭改名温岭县。同时太平两字寓意美好,所以在城关镇更名时,将其改为太平镇。
发展方向
太平街道的发展目标是成为最佳人居环境、最佳创业环境的生态花园式城镇。
名胜古迹
本街道历史悠久,特别是南宋以来,随着政治中心南移,商业市区不断扩展,本街道遂成仕宦之家、豪商巨贾定居之地,至今仍保持不少明清建筑,包括黄宅庭园、吴家宅院、城南书院、叩齿庵等14处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园林名胜、历史遗迹。随着市政府旅游旺市战略的实施,辖区内重新修复了甲第巷的古民居,新增了滨江长廊等旅游景点。
简介
太平街道位于河东区政府北10公里,辖33个行政村4.8万人,1.3万户,面积65平方公里。206国道、胶新铁路和葛沟灌渠总干在境内纵贯南北,西濒沂河,北与中国温泉之都汤头相邻。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自然环境及地理条件十分优越。
经济发展
近年来,街道经济蓬勃发展、民营经济、旅游、农业开发等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涌现出美祥、恒昌、永生、市建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小企业也如雨后春笋,纷纷增长。目前,区域内共有个私企业305家,年纳税过百万元5家。农业经济已逐步形成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第三产业稳步发展。旅游业更是走势强劲,初步形成了以投子寺、投子晓钟、赵州桥、接官亭、凤凰石刻等为主题的投子山公园。重点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兴尔旺大市场做到当年动工,当年开业,建筑面积达10000平方米,现已成为我市著名的建材家居市场和包装印刷市场,其二期工程即将开工,占地400亩的金大地创业园已破土动工,23家企业将落户园中。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太平庄园农业部投资的节水灌溉项目正在设施。2006年街道财政收入计划数达1839万元,其中国税1055万元,地税760万元,招商引资资金目标达8000万元。
历史沿革
该街道行政体制几经变革,清末称“里正”,1912年(民国六年)以后叫“地保”,1927年(民国十六年)分置仁贤、长养、生融、聚英四坊,并开始推行保甲制度,后几经分合,至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合称长仁镇,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又分属潮安县在城镇第十九保至第二十九保。1949年10月23日潮安县城解放,次年7月潮安县在城镇人民政府在本辖区设立太平路办事处,后随着体制改革,先后称潮州镇人民公社太平管理区、潮州镇人民公社太平分社、潮州镇第四街道办事处、潮州市第四街道办事处、潮州市太平街道办事处,1992年随着我市升格扩大区域,更名为潮州市湘桥区太平街道办事处,沿用至今。
经济发展
太平街道素有“河东粮仓”、“菜篮子”之称,是远近闻名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冬暖式高温大棚5600亩。“沂平”牌蕃茄、“同德”牌蔬菜分别通过国家无公害产品和有机蔬菜认证,“老庄户”、“善禾”牌粳米通过QS食品认证,蒙花米业为2008奥运会青岛赛区奥帆食品供应商之一。依托华和食品有限公司、久利食品有限公司、万德福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培育发展日本香葱基地2500余亩,欧洲韭葱500余亩,全街道75%的农户纳入产业化体系。太平街道民营经济迅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拥有148家企业,逐步形成了以脱水蔬菜、食品加工、服装生产、板材生产、机械铸造、建筑型材、五金工具生产为主的七大产业,产品畅销国内外。太平街道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保存完好的沿河万亩古板栗园、白塔“雹泉殿”、“三月三”庙会及江北唯一集影视拍摄、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临沂国际影视城”坐落在境内,每年可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极大的提升了当地人的文化品位,促进了旅游服务业的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太平街道对206国道太平段进行绿化、亮化、美化,打造成一条绿色长廊式的景观大道,同时高标准、高起点的完成了城区驻地规划、社区规划和太平宗教民俗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全街道规划9大居住社区,“白塔苑”社区一期工程四栋居民楼已竣工入住。先后投资624万元,完成了村村通自来水;投资1506万元修村村通硬化路50.26公里;投资3000万元,引进“西气东输”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