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电子地图 > 襄樊市地图 > 保康县地图 >
龙坪镇地图
龙坪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龙坪土质肥沃,历来粮棉种植水平较高,是全省重点棉区之一。近年来,棉田的“双套四熟”种植模式又在全省推广。镇内建有农业高级科技园一座,优质棉、无公害蔬菜、豌豆、意杨、特种养殖等基地10个。龙坪自古就是广济、黄梅、瑞昌、九江等周边县市的商业集散地。木屐、鼎罐业非常发达,无筋絮、细丝油面曾是朝廷贡品,仿古工艺鼎在明代就闻名于世,如今在湖北仍是“一枝独秀”。镇区内现有各类工商户500多家。龙坪是闻名全国的“塑料城”。全镇现有各类塑料企业38家,主要产品有证件革、鞋底、拖鞋、包箱、钙塑、再生料、吹塑等7大系列36个品种。从业人数达5000余人,规模产业2个亿,年生产各类鞋底1000万双。年产拖鞋30万双。还是全国6大证件革生产基地之一,证件革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以上。近年来,龙坪大搞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给千年古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现镇区面积达3平方公里,形成五纵二横7条主干道,全长5785米,道路硬化率100%,绿化覆盖率达30%,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全部入户。同时营造了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外商前来龙坪。四川彩虹集团已在龙坪建立中南分厂,其主导产品盘香年产50万箱,成为长江中下游最大的盘香生产基地。

基础设施

龙坪镇距连州市区15公里,有G107线、G323线、S259线、X393线、X394线等主干道路和各行政村公路纵横贯穿,全镇已实现自然村通公路,其中8个行政村村道通了水泥路,另外8个行政村村道硬底化正在动工兴建,有望2006年7月底全部竣工,交通十分便利。全镇范围内程控电话、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信号覆盖率分别达90%以上。镇内现有两个变电站,正在规划中的龙坪11万伏变动站也将于近期动工兴建,工业用电十分方便。

发展前景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龙滩水电站建设发展机遇,“十一五”期间,龙坪镇结合实际,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紧密团结,开拓进取,抢抓争快,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了很多特色产业,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把龙坪镇建成一个聚生态、旅游、交通为一体的“旅游湖滨”和南下物流中心城镇。

经济发展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化劣势为优势,变贫瘠为富饶,依托资源,在特色上做文章,建立了以青苞菜、萝卜、白菜、土豆、西红柿、青椒为主的2.8万亩无公害“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年产蔬菜1.5亿公斤,畅销15个省市,57个大中城市;蔬菜基地被襄樊市评为“十佳商品基地”,产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标志,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截止2002年底,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500万元,财政收入150万元,人均收入1932元,面对新世纪,新一届党委、政府将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努力建成高山明珠乡镇。一、选支柱产业,启动脱贫。龙坪镇是一个典型的高寒乡镇,全镇自然条件恶劣,全年无霜期仅180天,平均气温只有8.5℃,90年代初,80%以上的农户吃饭靠供应,穿衣靠救剂。当他们从报纸上看到长阳火烧坪发展反季蔬菜致富的报道,就带领干部群众三上火烧坪考察学习,认为两地气候条件非常相似,可以把反季蔬菜作为脱贫致富的项目来发展。于是就动员党员干部和部分思想开明的农户带头试种,1995年试种500亩,亩平收入1120元,是种粮食收入的3.2倍,从此之后,他们坚持发展反季节蔬菜不动摇,2002年全镇种反季菜已达2.8万亩,远销20个省近100个城市,成为闻名全国的蔬菜大镇。60%的农户已进入小康行列。二、壮支柱产业,促进脱贫。他们选准了这个脱贫致富项目后,就是如何壮大它,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在脱贫致富中起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实施中,始终通过抓"三带"工程,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是党员带头。十字冲、大阳坡两个村近三年蔬菜收入均过百万元,人平达到3000元以上,主要是党员干部带头。这两个村的党员干部家庭人均种菜2亩以上,人均种菜收入达2500元,村支书、主任每人种菜均在10亩以上;二是干部带领。支柱产业要成为真正的骨干项目,必须要有规模作保证,而规模的扩大必须依靠千家万户共同发展。因此,只有干部发挥好领导作用,才能引导本村和身边的贫困户告别贫困。大阳坡村五组原任村干部陈江亭,带领他所住屋场的两年弟兄和两个儿子,5户共种菜600亩,收入70多万元,户平3万元。三是大户带动。专业大户是先行者,也是能人,他们在实际生产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金,无论是生产在发展环节还是销售产品环节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他们能带动一方,影响一片,成为远近闻名的种菜状元。三、扶支柱产业,推动脱贫。脱贫要快,支柱要强;支柱要强,环境要扶。几年来,该镇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完成10多项重点工程建设。1、科教事业发展快。新建校舍10栋,改造危房100余间,既解决了学生上学难、教学环境差的状况,又为支柱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2、公路建设网络化,为支柱产业疏通命脉。按照"基地建到哪里,公路修到哪里"的要求。两年来,全镇农民没向国家要1分钱,自发新修公路56公里,汽车直达农户和菜园,便利的交通为产品流通创造了有利条件。3、程控电话进农户,为支柱产业插上翅膀。先后投资近100万元,开通了程控电话,目前45%的农户安了电话,上了因特网,为促进农产品与大市场相对接打下了良好基础。4、改水工程快启动,为支柱产业输送血液。全镇改水40余处,既解决了3000余人、2000余头(只)牲畜饮水困难,又方便了3200亩反季菜苗期灌溉。5、集镇建设上档次,为支柱产业塑形象。为了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把集镇建设上档次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抓好,达到了硬化、绿化、亮化,1997年获得市村镇建设三等奖,并年年获全县塑形象先进单位称号。农贸市场新增摊位21个,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活跃,吸引了大批客户到该镇购销,成为闻名省内外的山上大市场。四、调支柱产业,加速脱贫。该镇通过几年大调结构,大种蔬菜,支柱产业不断稳固壮大。但他们不安于现状,紧盯市场,在"调"字上下功夫,在"优"字上做文章,在"深"字上动脑筋。即调大"块头",区域规划,规模发展,海拔1200米以上的大水管理重点发展青苞菜,兼顾发展耐寒蔬菜,海拔800-1200米之间的龙坪管理区重点发展萝卜、白菜,兼顾发展青苞菜;海拔800米以下的朱砂管理区重点发展青椒、西红柿,兼顾发展萝卜、白菜等大路菜,在全镇范围规模发展间作套种土豆,调优"结构",针对市场,确立了以发展青苞菜为核心,配套发展青椒、西红柿、萝卜、白菜、西瓜等紧俏精细菜20多个品种,丰富了品种花色,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变化;开展深加工,先后投资120万元,兴建了年生产规模1000吨的腌泡菜厂,生产的榨菜、胡椒、萝卜梗、麻黄豆等20余个"酸嫂"牌系列品种,在99中国北京世界农博会上赢得中外专家好评,被评为湖北名优产品,改变了湖北无蔬菜名优品牌历史。2000年加工销售600吨,总收入400万元,加工增值纯收入115万元,实现利税65万元,拉长了产业链条,推动了蔬菜产业纵深发展。

经济资源

主产辣椒、烟叶、水稻、油菜、茶叶等经济作物。为农贸集市。有钢铁冶炼、水泥、砖瓦、粮油加工等乡镇企业。

气候环境

龙坪镇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最高温度38℃。冬季最低温度-3℃,年平均气温18.4℃,冬天可见霜雪,但时间较短,一般5-8天。年平均降雨量1700mm,雨期多在夏季。全镇地域广阔,既有典型的山区,又有半山区、丘陵地带,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独特的气候资源,昼夜温差大,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

发展前景

近年来,龙坪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把握珠江三角洲产业逐步向山区转移的有利机遇,通过“积极走出去,主动请进来”的工作方法,把外地的资金优势和本镇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外引内联,大力实行“农业稳镇、工业立镇、旅游旺镇、科技兴镇、依法治镇”的方略,有效地推动了全镇各项事业走上了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