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达州市地图 > 渠县地图 >
龙潭乡地图
龙潭乡相关地区地图:

14、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龙潭乡

龙潭乡位于普洱市北部,墨江县西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00公里,地处东经101°28′-101°45’,北纬22°56′-23°01′之间;东泗南江接壤;西部与宁洱县普义乡沿接壤把边江;北部与鱼塘乡、雅邑乡相连;南与文武乡接壤,全乡辖8个村民委员会,99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总人口11341人,其中农业人口2210户10804人,占总人口的94.3%;境内居住着汉、哈尼、彝、拉祜等9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75.3%。有国土面积22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2%。属热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1600—1800毫米,最高海拔2106.6米,最低海拔567米。境内是橡胶、咖啡、茶叶、紫胶、蘑菇等多种生物资源的主产地;也是全县乃至全市发展大牲畜养殖潜力较大的山区乡之一;主要草场类型有山地草丛类草场、灌木林草丛类草场、疏林草丛类草场、林间草丛类草场和其它草丛类草场五种类型。

3、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

基本概况:龙潭乡位于广元市利州区南部,大南山南麓。北靠东坝办事处和南河办事处,东、西、南与大石镇、元坝区的元坝镇、梅树乡、紫云乡、射箭乡和利州区的盘龙镇相连。面积138.9平方公里。截止2007年,辖区17个村,113个组,4437户,17007人。除回族102户,410人外,其余均为汉族。2008年8月25日,广元市利州区同意龙潭乡在龙潭场和紧挨的驿地河新场共同组建成驿地河居委会,乡驻地龙潭场,距广元市区19公里,以场东跳蹬河与驿地河水所冲之深潭,传为有龙得名。明清时曾设置驿站,亦称龙潭驿。乡以驻地取名。截止2008年龙潭乡下辖18个村(社区),分别是;驿地河社区,金鼓村,青龙村,复兴村,界牌村,春风村,庙坪村,柏佛村,红岩村,官山村,桃园村,曙光村,元山村,建设村,和平村,林场村,回民村(回族)和胜利村龙潭乡在清代属柏龙里辖柏龙堡。民国初属金帽乡、第十四(王家)团区。1935年设龙潭联保处。1950年在境内建龙潭、柏佛两乡,属新场区(现元坝区新场乡)。1951年建大坝区划属大坝区(现元坝区元坝镇大坝村)。1953年撤销柏佛乡,分别并入龙潭、梅树乡。1955年撤销大坝区后,划属河西区;撤销界牌桠乡并入。同年撤销河西区,为广元县直属乡。1957年恢复河西区,又划属河西区。同年分出原界牌垭乡境另置界牌垭乡。1958年将界牌垭乡并入。同年撤销万缘乡将新农6村并入。1961年又分出原界牌垭乡境建立界牌垭乡。1989年划属东坝街道办事处。1992年将界牌垭乡并入。
龙潭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7510男9019女8491家庭户户数4338家庭户总人口(总)16752家庭户男8530家庭户女82220-14岁(总)41240-14岁男20980-14岁女202615-64岁(总)1244915-64岁男647315-64岁女597665岁及以上(总)93765岁及以上男44865岁及以上女48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7239
自然气候:乡境属中区山,地势东高西低,最高点境东鹰王岩海拔1108.9米,最低点境西黑水塘海拔490.4米,乡驻地海拔528.5米。境内主要有石板河等大小溪沟三十余条,总流长约58公里,其中龙爪沟较长,支沟较多,长达6.5。耕地多分布于沟槽地带,多系梯田坡地。年均气温15.2℃,降水量972毫米,以夏秋两季偏多,地霜期240—280天。全乡耕地面积14243亩,其中田9888亩,地4355亩,人均占有耕地0.84亩。粮食作物主产水稻、小麦和玉米。现有山坪塘1216口,河堰70条,总蓄水量260万立方米,有效灌面10538亩。200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万吨,人均产粮588公斤。油料产量3万公斤。造林累计保存面积38767亩(其中飞播林11400亩),森林植被覆盖率达64%。年林产品收入达62万元,主产核桃、棕片、板栗。
经济发展:龙潭乡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五大产业。先后栽种梨树、冬枣、桃树等果树29万株,年产果品3000吨,龙潭水果以其绿色无公害和味甘、汁多深受城区消费者的喜爱;全乡常年种植蔬菜6000余亩,产各类反季节蔬菜1.7万吨,已成广元城区重要的二线商品蔬菜生产基地之一;龙潭年出栏生猪3.8万头,出栏仔猪20万头,龙潭仔猪远销内蒙、河南、陕西、南部、巴中等省市,是远近闻名的“仔猪之乡”;劳务输出是龙潭的又一大产业,全乡每年有近6000余人常年在省内外务工,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每年要带回2000多万元的资金支援家乡的建设;随着南河湿地公园的开发,农家乐、农业观光游等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飞速发展。如今,水果、蔬菜、仔猪、劳务和乡村旅游已成为全乡人民致富小康路上的五朵亮丽“金花”。200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4265万元,人均纯收入1975元。龙潭乡现有1所初级中学,1所民族小学,1所中心小学,村小5所,在校学生189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乡有卫生院,17个村有医疗站。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乡建有标准化有线电视网络,五个村开通了村村通工程,乡境内有四座无线通讯发射塔,无线通讯覆盖全90%的地区,2005年又开通了有线电话,全乡有60%的农户都用上了电话。乡建有中心文化站一个,五个村建起了村文化室,10个村建有图书室。境内有广元至元坝区白果乡的县级公路,由北至南横穿境内,长22公里。公路通村、通组率达100%,入户率达95%。为加快和谐龙潭构建步伐,龙潭乡根据全乡实际制定了“农业立乡、交通活乡、特色兴乡、生态富乡”发展思路,并围绕思路制定了“抓重点、抓特色、抓示范、抓亮点”工作方法,组建了三个重点工作组,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分类指导,狠抓落实,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

5、四川省墨江县龙潭乡

龙潭乡位于县境西南部,地处东经101°28'-101°40'、北纬22°56'-23°01',海拔在684~2149米之间,面积228平方千米。清代属他郎善政里,民国21年(1932)属墨江县第五区,民国28年(1939)称龙潭乡。1949年改称龙潭区,1958年称龙潭公社,1966年划出鱼塘、文武两公社,1984年称龙潭区,1988年改为龙潭乡,系哈尼族、汉族、彝族等杂居。龙潭乡是墨江紫胶主产区之一。乡人民政府驻地龙潭街,自民国以来一直是区(乡)公所及公社、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25千米。2009年6月6日,墨江县龙潭乡团委积极组织全乡党政机关、各站(所)、院校的140余名团员青年,利用周末闲暇时间积极参与由乡党委、政府组织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此次活动以“绿化家园、美化环境”为主题。在龙潭、文武岔路口到乡街道两旁的公路上种植灯台叶树、樱桃树等优质树种,并对已种植的小树苗进行除草培土,让已成活的小树苗茁壮成长。据统计,此次活动共种植小树苗200余株,维护已种植树苗160余株。

8、云南省漾濞县龙潭乡

龙潭乡位于大理州漾濞彝族自治县县城南部山区,东抵瓦厂乡,南至鸡街乡,西连永平龙街乡,北靠顺濞、太平二乡。辖国土面积146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龙潭村,乡因得名,距县城85公里(公路)。龙潭乡地望在白竹村之西北麓,顺濞河以南,白竹山最高海拔2610米,为县境南部最高山,属清水朗山余脉,吐路河自西入境流经西北部地区,下流经瓦厂汇入漾江下游;中部有富厂河,阿己路河南流至胡家村北合流而为鸡街河,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境海拔在1620—2610米之间,1450至2150米海拔的高低山地均有居民点和耕地分布。各山植被多乔木,林虽多而不密,因长期过度开采,木材资源一般,宜于牲畜放牧,土壤类型多属酸性紫色土,粮林牧均宜。辖国土面积146平方公里。下设7个村民委员会,51个村民小组,有120个自然村,总人口6210人,全乡境内分散居住着汉、彝、白、苗、傈僳、回、傣、普米8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75.6%。总耕地面积9917亩,其中水田1137亩,旱地8780亩,人均占有耕地60亩,2006年粮食总产量295.1万公斤,人均占有粮490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768万元,人均纯收入1555元。

7、辽宁省北票市龙潭乡

龙潭乡位于朝阳市北票市西北部,处于北票、朝阳、内蒙古两省三县交界处。乡政府驻东四家子,人口1.73万人,面积206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榆树底下、董家湾、西马架、东四家子、三家梁、赵胡子沟、龙潭、正北沟、沟门子、万杖子、前井子、大杖子、三井子。全乡耕地面积39000亩。二十年来在全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桃来线、北金线、华西线三条公路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桃来线21.5公里全线铺油,北金线铺设油路5公里,现正在进行末端路基改造,2006年将全线铺油。2004年末全乡实现55%的村通油路。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二层以上楼房面积达到了17000平方米,新建三层1700平方米的政府办公楼和1340平方米的中心小学办公楼。并完成了绿化工程,路灯安装、排水工程。达到了美化、亮化和净化,形成了集政治、经济、商贸、教育、卫生、通信、金融为一体的,功能健全,兴旺发达的小城镇。水利建设取得长足发展,2004年水浇地面积达到了9000亩,是建市前的4倍。龙潭变电所于2001年正式运营,保证了全乡的工农业用电。全乡十一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电话,8个村通有线电视,全乡共有医院1座、卫生所27个,初中1个,小学9个,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和上学。工农业生产健康稳步发展。境内黄金、铁矿厂、石灰石、大理石等矿产资源丰富,现有铁矿8个,金矿4个,企业总数达到了15个,工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70%。畜牧、林果、粉丝、保护地四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到2004年末,畜禽总量达到了82万只,有林面积达78828亩,退耕还林4000亩,果树面积4200亩,干鲜果产量达到了70吨。龙潭粉丝总厂健康运转,纯绿豆粉丝产量连年翻番,新开发的绿豆酒、绿豆挂面、蛋糕等系列产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龙潭乡种植的精品杂粮有10个品种得到了有机认证。保护地食用菌生产面积达到了2万平方米,以朝阳荣德公司为依托,形成了公司+农户的农业化模式。到2004年末,全乡人均收入达到了2215元,财政收入达到了620万元,分别是1985年的4.5倍、70倍。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3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了5650万元,分别是建市前的27倍、5.3倍。全乡4个农贸市场贸易繁荣,个体工商户达到了760户,运输业、建筑业等发展生机勃勃。全乡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社会治安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6、安徽省潜山县龙潭乡

龙潭乡位于安庆市潜山县中部,全国4A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后山,皖水的上游。面积93平方公里,山场68平方公里,耕地6180亩。辖9个行政村,228个村民组,5292户,20610人。现有党支部17个,党员483名(其中女党员79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龙潭乡处于潜山县中心地带,皖河两岸分布,距县城仅22公里,距安庆机场和长江港口45公里。县城至天柱山的柏油路从中穿过,合安、沪蓉高速、合九铁路以及正在修建的东香高速等交通干线依旁而过。全乡村村通油路(公路),95%的村民组通公路。气候宜人,风景秀丽,龙潭乡属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雨水充沛,日光充足,四季分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4℃,7月份平均气温27℃,年平均日照1937.7小时,无霜期215天,年平均降雨量1370.1mm,年平均降水137天,地表、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无染污,矿物质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森林覆盖率71%,居全县第一。境内有天柱山后山的自然风光。万亩竹海,千年古树,龙潭飞瀑,奇松异石,风景秀丽。尤其是修复后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汤家祠堂,及寺、庙、庵、亭、寨等人文景观,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汇一起,相得益彰。天然景点有:蜓蚰石、千丈崖、天柱山东关、关门井、猫头石、双河口、七里碉、仙女晒鞋、蛤蟆石、对牛石、锣鼓石、百崖寨、锣鼓冲(该处的千人洞江氏宗谱已有记载)、仙人桥等,美不胜收,每一个景点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雷公井电站的建成,使深山出平湖。境内的皖河,“九曲十八弯,弯弯有险滩,滩滩有美景,景景都迷人”。龙潭的自然风光、环境、景观都是游人度假、休闲的理想之所。是投资旅游开发之宝地。资源丰富,特产富饶,龙潭乡拥有丰富的木竹资源。木材蓄积量达35万立方米,毛竹达600万根,是全省的“毛竹之乡”。药材、野茶、桑、石榴、油茶等有一定的规模。境内的茶叶雾罩时间长,品质好,曾出产朱岭贡茶。板栗近万亩,有“板栗之乡”美誉。龙潭乡的矿产资源丰富。花岗岩、白瓷土、黄砂、鹅卵石等蕴藏量大。尤其是花岗岩、白瓷土品种多,品位高,开发前景看好,受到多家外地客商青睐。现已落户的有香港佳廉石矿有限公司,南京迈四通建材有限公司等。龙潭乡的水力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小河流近50条,皖河从中穿过。现已建成大小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达5成千瓦,其中最大电站装机2万千瓦,水力发电梯级开发前景看好。公用设施齐全,境内有3条10万伏高压输变电线路,华东电网全面覆盖,电力供应充足。乡内建有供水能力达1000吨/日的供水设施,农户95%以上用上自来水。全乡全面实现电话系统程控化,传输数字化,信息业务宽带网,建有移动基站3座,联通基站2座,移动电话网络全面覆盖。建有卫星电视终端设施7座。拥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10所,卫生院2所,设施齐全,诊疗服务水平居全县同类先进位次。

4、湖南省株洲县龙潭乡

位于株洲县东南端,距县城渌口46公里,属典型的山区乡,2007年,龙潭乡辖11个行政村,115个村民小组,共2190户,8623人。土地面积73.5平方公里。全乡设15个党支部,115个党小组,有中共党员365人。龙谭乡东邻攸县,西接黄龙镇、龙风乡,南界衡东县,北连砖桥乡,总面积78.6平方公里,有水田7269亩,耕地9690亩。据传,离毛家坪3千米溪水曲处有一潭,有龙于潭内戏水,故名龙潭。乡由此得名。原属湘潭县,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1961年属龙潭乡公社,1965年划归株洲县,1967年为上游公社,1972年为龙潭公社,1984年改乡。全乡有健在的90岁以上老人26人,102岁老人一名,80岁及以上的281名,寿星中男女比例相等,乡境内山峦连绵起伏,有山地87765亩,高山有蓬源山(646米)、凤凰山(599.5米)、龙形山(558米),老虎壁(548.7米)等,均为县内高峰。境内山高谷狭,溪水长流,怪石嶙峋,曲径通幽,林木苍翠,风景优美。山林中栖息着30多种野兽,40多种飞禽。山地土层深厚,宜竹木生产,经多年人工造林,林地面积达65820亩,为县内杉木林基地之一。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有黄金、石灰石等。龙谭水库水域面积达13630多亩,周边绿树成荫,风景如画,是旅游、休闲、垂钓、娱乐的理想之地,2007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突破9746万元,年递增15%,财政总收入达到475万,较上年增长15%,乡村可用财力增长11%,人均可支配收入4700元,全年完成招商引资320万元。新修的网朱路全线贯通,从京珠高速公路朱亭出口,十五分钟即可达乡政府,全乡10个村先后建成了水泥路,共计40公里。其中,新田、太平两个村组组通上了水泥路。全年乡、村投资42万元,恢复重点水毁工程250处,水圳硬化40公里,疏通了水圳水系。全面完成了乡卫生院综合楼的改扩建工程,卫生院的住院条件得以改善。全年共组织资金2万余元,慰问了五保户、特困户130户,救济特困学生14名,慰问贫困党员4名,灾后重建户2户。重点解决了部分特困人员的低保问题和养老保险问题,使民心得到安抚。大病医疗救助、安居工程等工作有续进行,全乡人民做到了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