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惠州市地图 > 惠城区地图 >
芦洲镇地图
芦洲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芦洲镇是惠阳市五个山区镇之一,属惠城区管辖,是发展“三高”农业的理想宝地,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主义新农会,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宋朝杨家将杨文广曾率军驻足于青塘村园墩山顶;解放前,该镇又是东江游击队养精蓄锐之地,东江纵队王石浓等在富星村开展革命活动,因奸细告密,被敌人包围,由于敌众我寡,王石浓等5人壮烈牺牲,当地群众于1979年在富星村的东南面山坡上,建造了纪念碑,以纪念五位革命烈士。

领导机构

2009年芦洲镇三套班子成员分工,方小龙(书记、人大主席),主持镇党委、人大全面工作。马福安(镇长),主持镇政府全面工作。林文杰(副镇长、党委委员),分管财贸外经、招商引资工作。包括财经、计划、物业、工商、信用、供销、粮食、财政、税收、物价、食品、劳动、企业、公司、自来水。张炜云(副镇长),分管农林水、城建、旅游、国土、交通、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包括农办、农技站、林业站、经管、堤围、水库、水管所、畜牧、水产。闻日明(副镇长),分管民政、卫生、农村合作医疗、环保、供电、电信、邮政工作。包括侨统、移民、残联、老龄、敬老院。邱建友(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负责纪委、监察、科教、科普工作。包括纪委、中学、小学。钟汉强(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负责人大、信访、工会、统战、宗教、关工委工作。曾振辉(党委委员、武装部长),负责武装、政法、安全生产工作。包括综治、司法、派出所。许燕香(党委委员、妇联主席),负责妇联工作。林德荣(党委委员),负责人事、组织、青年工作。林瑞雄(党委委员),负责宣传、信息、统计工作,包括文化、广播电视。分管党政办、体育工作。刘运清(党委委员),负责计生、圩镇、环卫工作。

资源状况

芦洲镇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土质多为沙质土,共有23万亩山地、1万亩耕地租用、1万亩河滩草地、1个中型水库、300亩新规划工业园区;规划兴办浴场、观光、度假村、游艇、现代酒店、高尔夫球场、购物城等开发项目;同时推出水产品养殖业、果品种植业、现代化工业开发项目。水资源丰富,水质达标。芦洲地处东江东岸,三面环东江。背靠山脉,集雨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建有三座连环水库(大洞、伯公坳、七坑水库),库容量为1800万立方米,最低容量(冬季)可保持800万立方米以上,因而水资源丰富,同时水质良好。经广东省食品卫生防疫检验为达标水质。圩镇及部分村已装上自来水管供应工业生活用水。水资源仍大有开发利用价值,能确保芦洲的发展用水。土地资源丰富。全镇土地总面积54.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5万亩。耕地1.5万亩,河滩草1万亩,果林1万亩。耕地土质肥沃,泥河比例适中,非常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开发农庄。劳力资源丰富。全镇劳力6000余人,其中剩余劳力近3000人,待业青年较多,比较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且劳动素质好,群众思想觉悟高,道德品质好,易于接受新生事物,支持集体、公益事业及外商办厂。

基础设施

电力充足。芦洲是电力较为充足的一个镇,有大电网供电,又有自身水力发电。大电网供电:芦洲用电是全省并网的高压电,有11万伏变电站供电,电力充足,且电价合理。电价为:生活用电0.65元/度,工业用电0.62元。水力发电:该镇于20世纪70年代在伯公坳建有中型水库一座,发电装机容量为320千瓦,平均电价0.4元/度,电力可供未来新上项目使用。

社会环境

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已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芦洲是社会治安较稳定的一个镇,镇有派出所,各村有治安联防队伍,各级重视治安工作,全镇多年来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

交通通讯

芦洲交通便利,水陆两通。1986年兴建了芦洲——惠州公路,陆路直通惠州、广州、深圳、河源等地。镇内各村已修通交通路道,南有市道惠州市、惠东县;西南轮渡东江接惠河高速公路。芦州距惠州33公里,京九泰美火车站8公里,广汕高速公路29公里、惠河高速6公里;水路上达河源,下通惠州、入广州、出珠江口。通讯方便。芦洲通讯设施完善,1992年开通程控电话,纤维线路,建有移动电话基站。全镇各村电话程控化,装机可容1万门以上,电话直接拨通国内外,移动电话覆盖全镇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