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镇地图
妈妈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介绍
全镇辖8个行政村,68个村民小组,1个街道社区居委会,3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7122人,4613户,幅员面积31.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011亩,其中田11357亩,土5654亩,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438元。全镇属农业大镇,农村经济特色有:一是蚕桑特色。全镇现有桑树面积3560亩,养蚕3000余张,收入160万元,其中梅岩村、石垭村、北斗村、棋林村为蚕桑专业村;二是畜禽特色。现有养殖大户115户,年均出栏生猪2万余头,家禽40余万只,其中妈妈村为禽业养殖基地,永丰村为生猪养殖基地;三是劳务特色。全镇共有劳动力7120人,年均外输劳务4000余人,收入2000余万元。2007年拟将镇打造成蚕桑大镇、畜禽大镇、劳务大镇,年内新发展蚕桑1000亩,增养蚕1000张,每村新发展养殖大户3-5户,达到户平增养1头猪,人平增养5只禽,新增劳务外输400人,实现人均纯收入增长200元,力争230元目标。
印象
妈妈镇:古老的小镇街道布局为“人”字形,左一撇外面是一条“妈妈大河”,此河流经重庆,最终至长江!据90岁以上的老人讲,妈妈镇的来源比较奇特!至少我都没听到过比较真的传说,也许这就是妈妈镇的另一层“蒙娜丽莎”了。2000年前,妈妈镇还称为妈妈乡,据百姓讲。是国家改革“扩村建镇”工程到妈妈场了,由妈妈镇政府的文化干部简隆奎撰写材料,上报省政府,于2002年后改为镇称号。早在乡政府称呼之前,妈妈镇称为妈妈公社,因为文化大革命期间,地方权力机关统称为公社,百姓共劳共吃社会主义大锅饭而来。最高的建筑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建造的玻璃厂、烟囱。厂已没了,但烟囱还在,高高地与山坡上的镇政府办公楼相呼应!上中学时,就看到学校的大会堂形式古庙!不过现存的很少很少了!老人们讲,妈妈镇场道里共有7座古庙,历史相当悠久,至今保存不当,未能保存下来,此是妈妈镇最大的遗憾。其它乡村里的古庙并未有人统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