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镇地图
周家镇相关地区地图:
九、招商引资
投资2.2亿元的节能建材项目、投资1.5亿元的生物肥项目、投资8000万元的航空零部件加工项目、投资6000万元的广旺机电二期项目,今年周家镇已有4个大项目被列入哈市“强县百个大项目”建设规划。周家镇党委书记李广贤说,作为哈南工业新城重点项目工业园区,周家镇谋篇布局大项目加速发展,在三五年内使周家镇工业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水平及城市建设规模实现快速发展,建成哈南新城工业强镇。周家镇位于哈市两区两市交汇地,与哈市工业区平房区相邻。2005年,周家镇党委、政府提出“融入哈尔滨、建设新周家”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加速工业强镇步伐。他们抓住平房区工业企业要出城进郊、哈市郊区土地有限的机遇,在周家镇辟建工业园,主动成为哈市工业企业“退二进三”的协作区。几年来,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的周家工业园,已接纳哈市“下乡”企业近20家,大多数都是为哈飞、东安、三大动力等飞机、汽车、电力配套的机械加工企业,其中的模具制造、铝合金铸造等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机械加工企业扎堆儿发展,带动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去年,工业园年产值超过14亿元,税收收入达到千万元,吸纳当地3000多劳动力,使近千户农民迁入城镇居住。市委提出“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并规划了哈南工业新城,周家镇被列为重点项目的承接地。如何在哈南新城中找准定位,成为周家镇党委、政府的新课题。李广贤说,根据哈南新城规划和周家镇实际情况,周家镇将重点推进园区工业化、城镇城市化和农产品品牌化。扩大园区规模。在平房区周边建立环哈经济廊带,在哈吉铁路以东地区,今年将新辟建0.5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引进工业加工项目10个,固定资产投资达8亿元以上,目前已有7个项目进入园区。加速城市建设。按照“聚人、拓城”的要求,今年周家镇将改造棚户区4万平方米,相当于全部棚改面积的1/5,新开发商品房20万平方米,城建基础设施投入4000万元,进一步完善小城市服务功能,增加稳定就业人数2000人。周家镇要从小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跨过“城镇阶段”,直接打造哈市近郊宜居小城市。加速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工业进周家,农业出周家。李广贤说,城市化进程必然使土地减少,但作为传统农业大镇,周家镇必须走农产品品牌化之路,农产品不再以数量论英雄,而是以优质品牌定胜负。周家镇将充分面对当地、双城和哈市三个市场的需要,打造周家镇专有品牌“农娃”系列农产品,今年将开发出10余个品种,进入哈市大型超市实行专卖
发展情况
镇内有学校12所,其中中心完小3所,村小9所。在校中小学生1600余人;有闭路电视站12个,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站11个,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集镇现有面积30公顷,水泥街道1500米,集镇水、电,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齐备,县道兴底公路贯穿全镇,镇村公路80余公里。已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近1000门;2001年新增住房面积1500平方米,商贸市场已具雏形。周家镇经济发展较快,以农业为基础,乡镇企业为突破口和增长点,林业和旅游业为后劲。农业主产玉米、水稻、红苕、小麦、土豆、花生、烤烟等,境内煤炭、硫铁矿贮藏量丰富,拥有以兴意公司为龙头的企业20个。旅游资源极具开发潜力,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大小溶洞50多个,其中神龙洞面积达40万平方米。200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538万元,企业总产值18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00元,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行。廉洁、勤政、团结、务实的镇领导班子在抓好煤、硫化工系列产品一条龙生产的同时,围绕“追赶型、跨越式”的发展思路,走“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山外找市场,科技创高效,致富奔小康”的发展路子,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种养殖业,2001年新增蚕桑面积2000亩,苦丁茶330亩。同时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引资开发旅游业,为周家未来的发展开创了一条持续发展之路。
境内资源:
辖区内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磷、铅、铁、石灰石、天然气、石膏等。其中优质煤储量1.2亿吨,现有年产量6万吨以上规模煤矿2个(大竹县芋子沟煤矿和大竹县牛朗沟煤矿)。已开发建成三个天然气采输站,国家西气东输工程之屏渠线越境而过。
林业
1988年开始层层签定绿化护林合同,1990年,实现农田林网一体化,补植、新植林网72个,植树8万余株,绿化河沟15公里,道路25公里,林网面积从1988年的9000亩增加到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3.5%。1997年,全镇新植林木10万株,其中农田林网植树7.5万株,面积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6.5%。2002年,发展速生林2360亩,新植林带4条,补植8条,栽植各类观赏树种1.2万株,森林覆盖率达20%。果树种类有苹果、桃、凯特杏、葡萄、长把梨、冬枣等。2002年,全镇实有果树面积11500亩。
畜牧业
主要饲养种类有牛、羊、猪、鸡等。1988年,全镇牛存栏量1200头,生猪3200头,羊3000只,家禽20万只,产值414万元。1990年,部分村引进养殖新品种,景楼和周家村奶牛养殖、麻家村小尾寒羊养殖,孔家村鹿养殖、绍南村的美蛙养殖等。鸡、猪养殖由分散型农家小规模散养,发展为规模集约形。孔家、绍北等村养猪场存栏量分别在1000头以上,李王、景楼村养鸡场存栏量分别在5000只以上。2002年,全镇牛存栏量1680头。生猪存栏量4500头、羊5000只、鸡25万只,分别比1988年增长40%、40.6%、66.7%和25%,产值达500万元。
五、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周家镇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风多、少雨干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早霜;冬季严寒少雪。年平均降水量为500—600毫米,无霜期132—144天/年,多年平均气温为4.1oC,年平均日照时数2558.4小时。2、地质、地貌条件:周家镇全境为冲击平原和阶地。是双城市马鞍状地势的脊梁,全境海拔高度在200左右。周家镇成土母质为第四纪沉积物,土壤大多为典型中层黑土,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适于多种作物的生长。3、水资源:周家镇北部有运粮河(俗称金兀术运粮河)穿过,境内有兴隆水库,基本用于农田灌溉,全镇饮用水均为地下水。4、土地资源:周家镇面积101.74平方公里,基本为平原地貌类型,其中耕地面积为7638公顷,草原12612.6亩。
六、社会经济发展
截止到2005年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78元;财政收入526万元;生产性固定资产投入6500万;粮豆薯总产量达5.4万吨;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4.3%。“轻纺之都”———双城市周家大市场,琳琅满目的针织品除了内销外,还有30%多份额外销到俄罗斯。据粗略统计,2009年,周家镇轻工纺织品大市场对俄出口的针织品和纺织品贸易突破3亿元。周家镇农业基础稳固,盛产玉米、大豆、高粱、水稻、南瓜等农产品,奶牛养殖、蔬菜种植、农副产品加工发展较好,目前正在进行绿色食品和特色农产品开发,农业正在向工业化、系列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商业经济发达,大市场日销售额300多万元,年销售额10亿多元,对俄贸易额2亿多元,同时带动市场加工业的兴起,全镇和个体加工业户1000多家,前店后厂的格局已经形成;工业经济正在掘起。目前,通过招商引资引进11家投资超千万元的企业,并在哈五路西侧规划一处工业开发区,目前企业全部落户开发区。旅游资源丰富,以兴隆水库及周边村屯为主的生态游,以大市场为主的购物游,以侵华日军遗址为主的“红色旅游”正在开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