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甸镇地图
米甸镇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气候
米甸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最高点为五顶山,海拔3241米,最低点为插朗哨村,海拔1520米,相对高差1721米,东西最大横距29.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6.4公里,立体气候明显,属亚热带高原季风型气候,冬干夏湿,寒暑差距小,四季差别不明显,年平均气温15.2℃,最高温度31.7℃,最低温度4℃,无霜期234天,年降雨量822.5毫米。主导风向为西南风,蒸发力强,海拔变化导致产生高山寒,半山凉,坝区暖,河谷热和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局部小区气候特征。
文化教育
米甸镇现有1所初级中学、1所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0所村文化技术学校、10所村级小学、1所寄宿制小学、29个教学点。全镇共有幼儿园(学前班)12所19个班,在园学生64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生入学率100%,文化技术学校开办面达100%。中小学专任教师合格率达100%。1996年,全镇顺利实现“普六”和1999年实现“两基”、“普实”目标。中学配置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仪器各1套;各所小学均配置了1套自然实验仪器,共有图书17201册,生均6.9册;各校设有德育室、实验室、图书室、少队室等学习活动室。2004年,国家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全镇建立了教学光盘播放点44个,卫星教学收视点12个,米甸中学开通了远程教育网,电子计算机61台,建成多媒体教室1间,计算机教室1间,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城乡教育差距逐步小
行政区划
全镇辖三家、米甸、克昌、岔沟、大松坪、自羌朗、香么所、黄草哨、楚场、插朗哨10个村委会,72个村民小组,92个自然村。
人口民族
2006年,总户数7086户,其中农业户6749户,占95%,非农户337户,占5%;总人口27581人,其中农业人口26911人,占98%;非农业人口670人,占2%;男14022人,占50.8%;女13599人,占有49.2%;有汉、彝、白、苗、傈僳等11个民族,汉族16723人,占60.6%;少数民族10858人,占39.4%,其中彝族7912人,占28.8%,白族1846人,占6.8%,苗族399人,占1.6%,傈僳族213人,占0.1%,其他少数民族13人,占0.05%,人口密度67人/km2。
资源环境
米甸镇内有清涧美中型水库一座,小水库8座,小坝塘上百座,克米河、大松坪河、香么所河。米甸山场资源丰富,植物资源主要有:云南松、华山松、核桃、竹类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首乌、刺黄莲、防风、重楼等;野生动物主要有:雉鸡、穿山甲、锦鸡等;境内还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林下野生菌,松茸、木耳、香菇等。可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还有许多含丰富矿物质的山泉可待开发。米甸镇从90年代起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利民工程,全镇完成退耕还林面积5639亩,森林覆盖率73.7%,对农业种植,经济果木栽培,野生菌加工,核桃粗、精加工等给予优惠扶持,对造成严重污染的小煤窑进行了关闭整顿,米甸的生活、生产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基础建设
米甸镇的水利建设起步早,抓得实,发展快,其规模和质量都好于往年,为全镇夯实农业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打下坚实的基础。2006年全镇共完成水利建设项目23件,累计投入劳动力19.6万个,完成基建投资419.78万元(其中:上级补助414.41万元,自筹4.87万元),累计完成工程量15.09万立方米。全年共建成22立方米罐式水窖60个,100立方米水池12个(投资12.24万元);建成人畜饮水工程2件,解决了609人,270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通过项目的事实,改善灌溉面积1200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00亩,改造中低产田8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70亩,建成三面光水沟3条,长1210米。截至2006年底,全镇有小(二)型水库12件,塘坝90件,总库容量311.99万立方米,有抽水站22台(固定站),机电提灌面积4884亩,有效灌溉面积13324亩,按实际耕地面积计算,有效灌溉率为69%,旱涝保收面积3618亩,旱涝保收面积达18.77%,水利化工程为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