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镇地图
沙龙镇相关地区地图:
气候
气候属温带,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春暖秋凉。1月均温8.1℃,7月均温19.7℃,年最高气温31.9℃,年最低气温-6.5℃,常年平均气温14.7℃,活动积温4250℃——5300℃,年平均降雨量798.9毫米,蒸发量2396.4毫米,年平均风速3.9米/秒,多年最大风速15.6米/秒,年日照时数达2163.6小时,日照率为59%,年平均相对湿度66%,无霜期234天,霜期从11月开始至次年4月,年平均霜期为131天,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历史沿革
沙龙镇以驻地沙龙街而得名。因街北有条沟,形如蛟龙,故名沙龙。清属七百庄里,中华民国初期属第二区,1947年设青海、华凤两乡,1950年设分区,属祥城区青海分区,1951年改属祥云县第一区,1958年分设青海,八一两个小公社,属八一人民公社,年底改建八一公社,1963年改称祥城区,1968年又设八一公社,1984年改为沙龙区;1988年改为沙龙乡。2001年辖13个村委会、50个自然村、103个村民小组,2001年12月13日撤乡设镇,2002年7月31日禾大、马军、七合、七百、下村、芮家营等六个村委会划归祥城镇,现辖七个村委会、24个自然村、57个村民小组。
人口卫生
2006年末,全镇人口总数32822人,其中男16695人,占51%;女性16127人,占49%,民族以汉族为主,其中少数民族165人,占总人口的0.5%;人口密度479人/平方公里;出生407人,出生率12‰,死亡率6‰,自然增加207人,自然增长率6‰。现有镇卫生院1所,病床20张,医务人员18人,年接诊病人16703人,业务收入48万元;计划生育服务所1所,医务人员3人;村卫生室7所,乡村医生20人;传染病发病率0.038‰;年内农业人口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76户,完成了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7所,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全镇6863户农户,26813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5.38%。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村委会2个,农户34户,五保户人数111人,享受低保人数1143人。
文化教育
2006年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生1052人,教师77人,其中公办75人,临代2人;小学7所,教学点6个,在校生2945人,教师141人,其中公办122人,临代19人,小学校舍面积14213平方米;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99.1%,辍学控制率1.89%,升学率45.4%;有幼儿园7所,占地面积6480平方米,校舍面积3368平方米,幼儿教师46人,在园幼儿1005人,幼儿入园率65.1%。有镇文化站1个,藏书1200册,设有图书室,其中沙龙村文化室由老年协会参与管理,开展各类活动,拥有藏书3000册。有村级党员活动室7个。全镇7个村均有业余文艺演出队,演员以中老年人为主,有的村民小组也有演出队,其中以青海营村的耍龙、沙龙村的舞狮最为出名。
基础设施
(1)水利:全镇已建成水窖872口,其中板桥862口,谢官村10口,拥有小水库9座,小海塘153个,整修小海塘6座,建成烟水塘(池)41个,支砌三面光沟25条,15千米,新建机耕路4.5千米,桥涵44座(个),闸126道,改善灌溉面积1500多亩,拥有机电井4眼。镇内主要生产用水库塘为青海湖、白鹤海水库、浑水海及其它小库塘,主要输水渠道为东干渠、中河及2003年修建的南水北调干渠(调白鹤海水往沙龙、花园)。(2)五通情况:全镇七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57个村民小组,全部通电,、通公路、通电话和通电视,覆盖率100%,有6个行政村、20个村民小组架通了自来水,有闭路电视用户5753户,占总户数的65%,程控电话用户3511户,占总户数的39.7%。(3)能源建设:全镇建成沼气池289口,分布在11个自然村,完成“一池三改”211户农户,安装太阳能480户。(4)集贸市场:沙龙镇主要集市为沙龙街和青海营街,另外有石壁村早市、板桥村早市、谢官营村早市。沙龙街:1992年由沙龙村公所投资14.313万元,建商铺29间,671.44平方米;投资5.296万元,完成街面下水道修筑。1994年成立沙龙村农工商公司,1997年投资75万元,铺筑街道水泥路面500米,宽12米。青海营街:1978年至1980年修建,1995年建盖新大街农贸市场临街铺面14间。2004年由青海营村委会投资16.8万元购买原供销社房屋新建集贸市场(粮食市场)1个,建盖铺面22间。石壁村早市:2002年由石壁村委会投资5.4万元建设,占地600平方米,集市有长期摊位28个,其中案板摊位3个,蔬菜摊位25个;有店铺22间,其中经营烟、酒、糖、茶等的19间,猪、鸡饲料店3个。板桥村早市:1993年得到迅速发展,1998年由板桥村公所投资1万元,铺筑了水泥地板、案桌。谢官营村早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自然形成,主要以蔬菜交易为主。(5)镇区街道情况:集镇区主干道为黄板路沙龙街段,1992年由沙龙村公所投资完成下水道修筑,1997年铺筑水泥路面500米,宽12米。街道段安装了路灯,街道树栽植配套。
农村经济
沙龙镇经济以农业、畜牧业和劳务经济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蚕豆;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蚕桑、油料。有耕地19032亩,其中田12354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602亩;农村经济总收入173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39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593亩,总产量1126.75万千克,农民人均有粮356千克;油料播种面积2740亩,总产量47.9万千克;蔬菜954亩,总产量122.97千克。烤烟指导性种植面积3000亩,指令性收购40.8万千克,售烟收入444.85万元;桑园面积2113.96亩,鲜茧产量66.15吨,农民售茧收入182.66万元;水产养殖面积1672亩,捕捞量553吨;大牲畜存栏2143头,出栏1510头;生猪存栏16682头,肥猪出栏22110头;鸡存栏119780只,年产蛋量913.6吨,畜牧业总产值294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