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枣庄市地图 > 滕州市地图 >
木石镇地图
木石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建国初期:木石农业发展较为缓慢。1950年进行了土地改革,随后又进行了农业生产互助合作,成立了初级社到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生产生活集体化。1962年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分配单位。1978年后,在农村逐步推行了各种形式的家庭联产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全镇农村各业得到持续发展。全镇大搞农业结构调整,以东台村油桃为主,建起了鲁南地区最大的、占地3000多亩的名优果品生产基地。同时,开发围山转经济林8000亩。以后安养殖园区为龙头,发展猪、鸡、鸭、牛、羊、兔等养殖小区8个,各类畜禽存栏量达90万头(只),年产值实现1500万元。全镇冬暖蔬菜大棚发展到1000个,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5万亩,粮经比例达到6:4。并注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13万元完成了岩马灌区四分干渠和卓庄支渠维修护砌工程;投资90万元,打井配套17眼,完成了杨套等村的节水灌溉工程,新增灌溉面积2500亩,改善灌溉面积27000亩,综合治理小流域1.6平方公里,投资210万元,完成了29个村的农网改造任务。2003年,有耕地面积1918公顷,农作物面积3832公顷,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643公顷,经济作物2189公顷。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88829万元,农业总产值10561万元,种植业产值实现3832万元,畜牧业产值实现5266万元,林果业产值实现1397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初期:仅有少数手工作坊。1958年开挖木石露天煤矿,张庄小煤窑建成投产。后陆续兴办陶瓷厂、联运站、焦化厂、运输队等企业单位。到1982年主要镇办有小煤井、焦厂、农机修造、造纸厂、运输队、建筑队等13家单位,年产值630万元。1999年后,工业生产效益同步增长,立足搞活搞好现有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先后投入8051万元,对镇办15个企业进行改制。2001年,全镇工企业发展到煤炭开采、机械铸造、化学工业、建筑建材、塑料编织、建筑安装、旅游观光、商饮服务等10大门类,产品发展到120多个品种,工企业总产值完成11亿元,利税实现1.06亿元,一批骨干企业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第三产业建国前:有集市的村庄大都有中药铺、旅店、百货店、饭店等,均无字号。建国初,群众入股办供销合作社,集体商业日益壮大,多数纳入合作化。1978年后,个体私营商业、饮食服务业日趋繁荣。镇党委、政府出台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先后投资312万元扩建了1.56万平方米的综合批发市场;投资30.6万元新建了占地2万平方米的卓庄农贸批发市场,2001年全镇市场交易额达到1.1亿元。

基层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以“三级联创”活动为契机,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增强农村基层组织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完善培训工作分级负责制,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学习培训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加大工作力度,建立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健全村务公开制度、规范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强化村务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力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层组织保障。

特色产业

木石镇按照“两线两域两基地”的规划,坚定不移地搞好林果开发。积极引进优质果树品种,努力扩大栽植面积,全镇新栽植各类苗木35万棵,林果总面积发展到2万亩。重点扶持肉鸡、肉牛、肉猪等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畜牧业已成为我镇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肉鸡、肉牛、肉猪等产业格局已基本形成,建设10个养殖大棚的基地一处,扩大养殖规模和养殖总量,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加强特色基地建设,精细化工、精密铸造、板材加工等特色企业得以提升和规范,民营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有了新突破,投资1.2亿元,建起了占地500亩的多功能民营经济园区,入园企业已达58家,全镇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35个,合同利用外资3.9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25亿万元。园区建设速度与规模得到枣庄市委书记张传林和滕州市领导的充分肯定。2003年,全镇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5.05亿元,增长114%;实现利税5397万元,增长49%。新增民营企业53家,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80户。2002年度,被枣庄市委、市政府评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先进乡镇、“财政收入”先进镇、“畜牧产业化发展”先进镇。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增势强劲,成绩显著。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龙头和中心,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实行目标责任制,把任务分解到人、到企业、到部门,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奖罚办法。镇财政拿出50万元,作为招商分局和专业招商队的专项经费,积极参加各种招商活动,组织招商小分队先后数次到上海、江苏、浙江、陕西、安徽等地,认真抓好招商项目的推介、恳谈签约、跟踪落实,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新突破。全镇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35个,合同利用外资3.98亿元,增长83%,实际利用外资2.25亿万元,增长95%。其中投资2亿元的温州拓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奥喜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保康化工有限公司、荣昌化工有限公司、蓝天气体有限公司、山东工程有限公司、鲁化电仪制造有限公司、大地洗煤公司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户木石,为全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状况

木石镇党委、政府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强镇富民为目的,依托兖矿鲁南化肥厂、联工发化工有限公司等大企业优势,以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全面推进了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2003年,全镇GDP完成6.5亿元,同比增长20%;财政总收入实现1555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90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7亿元,同比增长81%;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916元,同比增长10%。全镇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35个,合同利用外资39851万元,增长83%,实际利用外资22533万元,增长95%,新注册民营企业41家。全镇规模以上工企业发展到11家;工业增加值完成1.4亿元,增长44%;实现利税4528万元,增长45%。

工业发展

木石镇境内有兖矿鲁南化肥厂、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和滕州凤凰化肥有限公司三大企业集团,被当地政府称为“三棵大树”。兖矿鲁南化肥厂是集化工生产、科研开发于一体的大型企业,有尿素、甲醇、碳酸钾等四套生产系统。兖矿国泰化工公司和滕州凤凰化肥公司,也都是大型高科技煤化工企业。三棵大树集聚了资源、人力、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木石镇背靠三棵大树,在打造产业集群上取得了良好效果。支柱企业的产业优势吸引了众多下游企业,逐渐形成了原煤——精煤——甲醇——甲醛;甲醛——乌洛托品;甲醛——多聚甲醛;甲醛——脲醛胶;甲醛——氨基模塑料;精煤——尿素——氰脲酸;甲醇——醋酸——醋酸乙酯等十几个产业链条。在拓博昊源化工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甲醛、4万吨乌洛托品生产车间,兖矿鲁南化肥厂生产的甲醇由运输管道流进这里,并反应生成甲醛,继而生成乌洛托品。在拓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通过管道从化肥厂输送过来的甲醛,和尿素、乌洛托品、优质木浆一起被投入长达100多米的反应器中,生成了氨基模塑料。亿源石化有限公司采取技术入股方式,引进了利用甲醇生产甲醇柴油的国家专利技术,延伸出清洁能源产业链。在天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粉煤灰、炉渣废弃物,通过30多米长的蒸压釜,反应后被切割成各种形状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砖,还冒着热气就被装车运走……,在一级接一级的化学合成中,不出木石镇,精煤变成了尿素、甲醇、醋酸等基本化工原料,接着又变成了甲醛、乌洛托品、氨基模塑料、氯化胆碱、氰尿酸、甲醇柴油等下游产品,炉渣、粉煤灰等废弃物生成了蒸压加气混凝土建材。于是,煤炭在木石镇被“吃干榨尽”。从市场价格900余元一吨的精煤,到6000余元一吨的氨基模塑料,6400多元一吨的新型能源,煤炭的价值提升了数十倍。在产业链不断拉长的过程中,木石镇还兴建了一大批经济效益良好的配套服务型民营企业。天地物流有限公司是该镇组建的第一家专为化工企业提供气体供应及加工运输的配套服务型企业。由于瞄准了市场空当,这家企业于2004年6月开始运营,当年就为木石镇提供了150万元的税收,2007年的税收已突破300万元。四年来,木石镇引进或新上的配套服务型民营企业超过60家,其中投资过千万元的龙头企业达28家。这些企业既为产业链上的大企业解决了生产所需,又增加了自身效益和地方财税收入。目前,这些企业已成为木石镇纳税生力军。2007年,全镇工业年产值66亿元,利税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532万元,同比增长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