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镇地图
南溪镇相关地区地图:
资源环境
镇域面积258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8%。南溪镇属亚热带雨林气候,最高海拔1200米,最低海拔105米,立体气候显著,最高气温42℃,最低气温4.2℃,年平均气温22.6℃,日照数年均170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2200毫米,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四季无霜。境内资源十分丰富,铅、锌、铁等储量十分丰富。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有著名的国家级花鱼洞瀑布森林公园和龙戈洞、白沙河溶洞、天生桥等著名景观。耕地面积8848.19,其中田:1562.45亩,地7285.74亩人均耕地2.25亩。主要种植香蕉、菠萝、肉桂、橡胶等农作物,拥有林地14321亩,经济林果9722亩人均经济林果2.46亩。
基本概况
南溪镇成立于1988年8月,是河口最年青的乡镇,位于河口县东北部,西北部与老范寨乡接壤,北面与马关县接壤,东南面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毗邻,边境线长60公里,距县城18公里,镇域面积258平方公里,滇越铁路、昆河公路穿集镇而过,是河口县窗口门户和交通枢纽。南溪镇辖国营蚂蝗堡农场、南溪农场等30多个省、州、县属单位,辖区内居住着苗、瑶、布依、汉等15种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乡镇。
人口卫生
2007年底,全镇总户数1600户,总人口5312人,有暂住人口384人,流动人口约5000人。镇下辖南溪、龙堡、安家河、大南溪4个村民委员会,有39个村民小组,共1018户农户4066人。辖区内居住着苗、瑶、布依、汉等15种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乡镇,千人以上的世居民族有苗族、瑶族。全镇4个村委会都设有村卫生室,有乡医7人。2007年全镇共出生50人,出生率10‰,计划生育率达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6‰,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一是强化镇卫生院的建设与管理,使医务人员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医德医风得到明显转变;二是加强乡村卫生建设,积极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解决了我镇农民看病就医难的问题,保障了农民基本医疗,减轻了农民负担;三是围绕创建文明乡镇、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同时,做好“禽流感”预防工作,为南溪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打下牢固基础;四是在巩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继续开展集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使集镇环境卫生面貌得到较大改观。
乡镇简介
该镇毗邻洪阳镇、广太镇,与揭阳市梅云镇接壤。距普宁市区约25公里,距揭阳市榕城区15公里。面积52平方公里,人口约11万,辖区内有41个村、1个居委会(钟堂)。南溪地势低洼,河汊交错,西南是狭长丘陵地带,耕地和山地各占一半。南溪的传统农业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是“普宁蕉柑”的主产区,是普宁市的农业大镇,近年来受周边地区影响,花卉种植业发展迅猛。改革开放以来,南溪镇工业稳健,主要有服装、抽纱、珠绣、家具、五金等。南溪有小学14所,中学4所,其中洪冶中学的教学成绩多年来在普宁市各初级中学名列前茅。南溪镇历史悠久,人文鼎盛。大革命时期的著名烈士杨石魂就是钟堂人。南溪镇西南处南庵山上的南岩古寺,是”普宁古八景“之一。近年南岩古寺重新改建,已经成为南溪最为著名的佛教胜地、风景旅游区,吸引了中国嵩山少林寺主持方丈释永信等佛教界人士及周边汕头、潮州等地的市民前来观光、礼佛,南岩古寺已经成为普宁一日游的热门景点。南溪镇的镇政府驻地是南溪村,立村于明洪武年间,因为村南河(溪),故名南溪,镇以村名,故取名南溪镇。历史上的南溪镇,以水路为主,陆路多是乡村小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北面已经建成15公里长,6米宽的榕江堤路,原来在洪阳河的土堤基础上,建成了水泥道路,近年南侧广太镇也建成了连接南溪和国道的镇际水泥道路,使南溪镇的交通状况得到大大的改善,运输的颈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南溪迎来发展的新时期。
基础设施
南溪镇有着便利快捷的交通,道路通畅,设施齐全完善,是一个重要的商贸交易城镇。截至2007年,投资17.5万元建了沼气119套,投资0.8万元新建3个卫星地面接收器。全镇行政村已实现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视、通电话五通,自然村也基本实现五通。2007年新建水池17个,据调查结果南溪镇共有水源118条,可用于人畜饮用、农田灌溉水源112条;农田灌溉水沟(三面光)建设完成8条,工程总投入120多万元,直接受益村民小组6个,有效灌溉面积450亩,保证灌溉面积430亩;实时修复水毁渠道120多处,共4500多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60余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4000余亩;河道坝堤治理共350米。通过积极协调,完成了18个村民小组的农网改造;投资260万元,完成了两条村级公路建设。小集镇建设成果显著,通过招商引资镇村基础设施得到了大的改善,新集贸市场占地16000平方米,繁荣了我镇的市场,南环路、新大街、商贸步行街、停车场等都投入使用,镇区主干道均已硬化,硬化率达100%。
行政辖村
扬美村、下尾王村、下尾张村、典郭村、典詹村、沂湖村、玉虼逦、东洋村、潮尾村、金虼逦、登峰村、老斗村、新斗村、新兴村、林尚书村、玉竹港村、平定桥村、三福村、玉山头村、平薛村、平苏村、钟堂村、茶园村、南溪村、宝鸭村、新方村、老方村、新溪村、大陇村、仕林村、加兴村、篮兜村、东一村、东二村、前寨村、后寨村、市上村、陈畔村、郭畔村、北溪村、新桥村。
文化教育
积极组织镇机关及各村委会参加县属有关部门举办的文艺体育活动。2007年成功举办了文山县马关镇与我镇老年人“九.九重阳节”文艺晚会,为该镇老年人提供了交流的舞台。已连续举办了十一届“振南杯”篮球比赛及众多全民健康活动,增强了人民体质,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截至2007年,辖区内有初级中学2所,中心小学校1所,中心校下设1所完小、4个教学点。初中在校生611人,小学在校生721人,入学率均达99%;全镇农业人口3944人,剩余文盲1人,非文盲率99.99%。基础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办学实力得到加强。镇政府在抓好巩固“普六”的同时,对“两基”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两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在校小学生巩固率达100%,小学完学率达100%,初中生入学率达99.7%。2007年5月份,该镇的“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州县工作组的检查验收,所取得的成效受到了检查组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