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电子地图 > 南宁市地图 > 隆安县地图 >
那桐镇地图
那桐镇相关地区地图:

民间传说

胎教生贤子:陆禹贡,隆安县慕恭村人,清代举人。文名传播隆安县全境,远近皆闻。传说他的成名,是由于其母的胎教所至。陆母原是书香家之女,知书达礼,教子有方,她认为教子不仅在后天进行,如能在胎儿时即开始,可以事半功倍。据说有一天,贡母正在地里锄地,附近的人们听到有孩童念书的声音从贡母锄地的畲地里传出来,抬眼望去,只见贡母一个人在独自锄地,并无孩童在旁,怪而就近视之,依然不见有孩童的形影。问其所由,贡母笑而不言,只说实在没有孩童在此。人们离去不久,又复闻读书声。后来生下禹贡,聪明伶俐异常,未入学即见字能读,入学后,塾师未教到的功课,他已先知,并且读得很熟。长大后来考取功名,每试必中,年纪很轻就考中了举人。人家问贡母,贡母日:当其怀孕禹贡时,即常以诗书默教其胎儿,故有今日之成就。
西秀山与九嶷山:在隆安县城之西有座高大而秀丽的西秀山,山旁有一座小山。你若有缘登上西秀山,便可以看见平果境内的与它遥遥相望的九嶷山。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西秀山因有功,皇帝委它统管附近的山峰,并在它头上加了冠。九嶷山高大而峻峭,看到西秀山受封后,很嫉妒很不服气,与西秀山发生了争执,九嶷山却又蛮不讲理,令自己的“兵马”朝着西秀山放箭,其中有两支箭射中了西秀山附近的一座山,这座山中箭倒下了,成了一座有两个大山洞的卧山;一支箭把西秀山之冠射下,现今西秀山旁那座小山丘,原来就是皇上封给它的冠。西秀山忍无可忍,一气之下也给九嶷山一拳,把它砸成九块,变成了九座相连接的山峰,即现今的九嶷山。皇帝为平息两座山的争斗,就在两座山之间打了一棒,变成了滔滔不绝的美丽的右江,把两座山分开。
三宝岩洞:隆安县志记载,三宝岩洞在宋朝时代已立有神位,直到民国十六年神象菩萨才被摧毁。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风水先生到三宝岩看风水时说:“三宝岩是龙穴,如果在岩内葬墓,后代子孙必出皇帝。”此言一出,四方传闻。当时邻近有两户人家。听到这消息后,即择日带领全家子孙到岩内动土兴工,准备移葬先人。那天,两家为了使自己的后代子孙能当上皇帝,都争着把岩内的龙穴占为己有,由于互不相让,结果双方大打出手,伤了人。周围赶来观看的群众,见他们打得难分难解,都不敢上前劝解。其时有位绅士,见双方已伤了人,再这样下去,必发生人命案,于是他扯开嗓门大喊一声:“你们别打了,听鄙人进一言!”雷鸣般的喊声,使在场的人无不骇然,打斗的双方也都乖乖地停了手。绅士见自己的喊声发生了威力,便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你们都上了风水先生的当了,在这里埋葬先人尸骨,岂怎能保佑后代子孙必当皇帝呢?我认为皇帝是不容易当的。常言道:‘水能载船亦能覆舟’。熟知水性,善于驾舟的人,方能乘风破浪到达彼岸,否则,将被狂风巨浪所吞噬。同样道理,为国之君,若能善为百姓做好事,百姓就拥护他,称他万岁,如果他施行暴政,虐待人民,人民一定起来造反,推翻他的皇位,最后,不仅自己身受屠杀,还要连累子孙,牵连九族。孙子曾言:‘富贵如浮云,何贵之有?,你们两家苦苦相争这龙穴地:现在皇帝的影还未见,先自打得头破血流,我看这块地不会有什么好兆头的。”两家人听了绅士一番话,都觉得言之在理,然而,千百年来“好风水能使穷变富,好地穴能使蛇变龙”的传统思想,始终使他们念念不忘眼前的地穴,因而双方手中的武器虽然暂放下,但贪馋的目光还是紧紧地盯住龙穴和对方。绅士看到这番情景,知道双方还舍不得这个龙穴,于是又说:“话再重复,这个岩洞并不是什么龙穴。据古人传说,自从盘古开辟天地之后,这里邻近乡村已有人家居住,有人居住就必有神仙前来视察管理,当年,玉皇大帝就是派三宝佛到这里来视察民间善恶的。他们往来于天地有些麻烦,因此就在这里挖好了这个洞作为憩息之地。岩洞落成后,他们还立有禁令说:此洞只容神仙停留休息,凡夫俗子若占居此洞,全家必遭横祸。你们再看看,岩洞顶上凿得平整如镜,中央还绘有几个花纹图案,洞内宽阔明亮,凉风拂面,三伏天可纳凉避暑,腊月天可御寒保暖,再说洞外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若不是神仙妙术,凡夫俗子能造出这样的洞府吗?”,两家人听了这翻话,再看看洞内景物,无不哑言失色。绅士接着说:“三宝佛为了视察民间善恶,才启建这个洞府的,可你们竟胆大包天,违抗仙家禁令,强占神仙洞府,这不是灯蛾扑火自找死路吗?你们现在头破血流,我看就是最好的报应。”,两家人听说自己违犯了神仙禁令,并予先得到了报应,都各自不寒而栗,连忙跪下磕头说:先生之言使我们如梦初醒,我们得罪了神仙,实是罪连九族,我们愿归还洞府,并为三宝佛修金身,供香火,让他们保护我们桑梓风调雨顺。从此以后,“三宝寺”立了三宝佛的金身,逢年过节,邻近群众都擎着祭品到岩洞烧香拜佛。

商贸旅游

闻名区内外的“四月八”是那桐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四月八”吸引周边县乡十多万商家和群众参加,商品交易额达500多万元。

行政区划

城厢镇辖城东、城南、城西、城北4个居委会;四兴、那可、宝塔、西宁、震东、小林、大林、旺中、东安9个村委会。南圩镇辖南圩社区居委会;光明、三宝、大同、望朝、南兴、多林、四联、邦宁、古信、灵利、连安11个村委会。雁江镇辖雁江社区居委会;红良、福颜、和济、联龙、龙庄、那朗、东义、东礼、渌龙9个村委会。那桐镇辖那桐社区居委会;方村、浪湾、那元、镇流、龙江、大滕、定江、那重、那门、下邓、上邓11个村委会。乔建镇辖乔建、太阳升、培正、龙扶、龙弟、龙念、路兹、务工、儒浩、新都、博浪、廷罗、罗村、新光、龙尧15个村委会。丁当镇辖丁当社区居委会;俭安、英敏、定坤、华岳、乔联、红阳、保湾、白马、联合、森岭10个村委会。敏阳乡辖兴阳社区居委会;东信、良兴、良一、良二、良安5个村委会。古潭乡辖古潭社区居委会;马村、中真、定军、育英、振义、九甲6个村委会。杨湾乡辖百朝社区居委会;万朗、联造、那湾、西安、爱华、銮正、联伍7个村委会。都结乡辖都结社区居委会;三乐、天隆、吉隆、林利、陆连、荣朋、平荣、平养、达利、念潭、欧里、龙选、更明、龙民、龙割、同乐、红光、普权、新风19个村委会。布泉乡辖布泉社区居委会;兴隆、岑山、高峰、新盏、欧亚、龙会、巴香、龙礼8个村委会。屏山乡辖屏山社区居委会;下力、上猛、万岭、上琴、群力、刘家、团结、文化、布也9个村委会。

气候概况

隆安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温和,旅游资源丰富,动植物资源也极为丰富,溶岩地貌,溶岩地貌分布广泛,形成奇峰异洞、青山秀水、绚丽多姿的亚热带景观。全县人口37万,分布壮、汉、瑶等14个民族,其中,壮族占全县人口96.74%左右。旅游资源: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在屏山乡一带:有著名的省级风景区__龙虎山风景区、仙痕洞自然风景区、渌水江漂流、刘家水溶洞、千年苦丁茶、都雅间接泉等。其次还有敏阳乡的峨山自然生态旅游区、文山宝塔、千年古枧树、大龙滩、更望湖等旅游景点。龙虎山自然保护区是广西自治区区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综合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7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7.86%,主要保护对象为岩溶地区的珍贵药用植物、自然景观和3000多只猕猴。

基础设施

那桐镇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南宁市最具发展潜力的农工商贸结合的新型卫星城镇之一。南昆铁路、南百(色)二级公路、那桐至大新县、天等县二级公路、隆安县至武鸣县公路及右江河穿境而过,是隆安东南部的经济中心。那桐镇各种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水电资源丰富,通讯网络遍布全镇各村屯。金融、教育、卫生等机构健全。境内共有3所中学、14所中心小学。

历史沿革

隆安置县,始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隆安县名,由皇帝定赐。隆安之称,据传是当时广西境内少数民族起义频繁,当局惊呼“盗贼日起”,添设流官县治,可“镇据要害”而“保安民”。因县治设在旧思龙县,龙与隆同音,便赐名为“隆安”,希望置县之后皇业隆盛,社稷安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置隆安县。1958年12月,隆安县与武鸣县合并称武隆县。1959年5月10日,恢复隆安县建制至今。1958年11月至2002年12月属南宁地区,2003年7月正式划入南宁市管辖。

地理环境

隆安县位于广西的西南部,东北面为武鸣县,东南面与南宁市相连,南濒扶绥县及崇左市,西南面与大新县接壤,西北面与平果县相连。地处东经107º40′~108º11′,北纬22º18′~23º14′之间,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炎热多雨,冬短夏长。年平均降雨量1301mm,年内降雨量分配很不均匀,季节性较强,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多年平均气温21.8℃,多年平均最高月气温28.4℃,最低月平均气温13.2℃。隆安县地处桂西南岩溶山地,两面高山环绕中部沿右江河谷较低,呈北西至南东方向弧峰残丘带状平原,西南面的都结、布泉、屏山一带为峰丛洼地、峰丛谷地,整个地势略向东南方向倾斜,东北面由碎峭岩组成的中低山和低山丘陵,中部为谷地和峰残丘平原,右江从西北向东南方向流经县城斜贯中部。按地形地貌划分,丘陵地占有48.29%,喀斯特占31.5%,平原台阶占12.44%,中低山占1.6%,水域占6.11%,属典型的山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