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场镇地图
牛场镇相关地区地图:
城镇形象
在小城镇建设中,牛场镇把加强创建工作作为丰富城镇内涵,提升城镇形象的关键来抓。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派专人主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督促检查,落实管理措施,健全网络。近年来,牛场镇结合小城镇建设先后投入资金3800万元,开展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在省有关单位评审验收中,被评为省级“卫生乡镇”;创建“学习型政府”、“五个好村党支部”、“六个好乡(镇)党委”工作深入开展;2004年创建文明窗口又在全镇范围内展开,牛场法庭、牛场工商所、财政所、地税分局等辖区部门被评为市文明窗口。通过一系列的创建活动,在丰富城镇内涵,提升城镇形象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使全镇的各项软硬件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提高了城镇文明程度和知名度,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农民向城镇聚居和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推进了全镇经济社会进步。近年来,牛场镇小城镇建设直接拉动了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安置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先后投入了3800万元用于各项城镇建设事业,间接带动了社会资金13000万元,使资金从社会各个角落汇集到小城镇建设上来,促进城镇建设资本增值,搞活了一方经济。尤为突出的是街道整洁了,人居环境优美了,群众收入比以前增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得到了提高,全镇各项指标较以前大幅度上升。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8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1.2亿元,财政收入893万元。在镇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富余劳动力达1500人,在乡镇企业中获收入200万元,为群众人均增收105元。下步牛场镇还将立足自身优势,用好用足国家对小城镇建设的有利政策,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切实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多形式多渠道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更好地构筑经济发展平台,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以商业贸易、交通运输、工农业等为主导产业,辐射推动福泉北部区域经济的更快发展。
自然资源
牛场镇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矿产资源、人力资源和农产品资源。全镇现有耕地面积37636亩,林地108165.2亩,有经济林果地4446.7亩,适宜种植板栗、李子,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穿境而过的大水沟水库主流河流量大,落差大,是开发水电产业、旅游产业的理想地方。人力资源开发是近年来全镇工作重点之一,通过“政府搭桥,能人带动”战略的实施,全镇2006年共输出5725人(次),年务工收入突破846.9万元。境内文物古迹及山水景观众多,文物古迹有烈士纪念碑、大屯古战场遗址、宣慰洞遗址、牛昌古桥等,其中最著名的大屯古战场遗址为清代丁宝桢办团练抗击起义苗民军的地方。由于牛场屯是县城的东路屏障,又是通省要道关隘,官兵与苗民义军曾在此发生多次争夺战,死伤无数。至今城墙、城门历经数百年风霜,依然屹立。山水景观较典型的有:鱼洞河库区山明水秀,风光无限;象鼻山雄奇险峻,形象逼真;灯笼山石林怪石嵯峨,天兵布阵;宫保湖碧波荡漾,山水相映。牛场镇社会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沉睡数万年的煤矿资源开发步伐正不断加快;旧镇改造、新城镇开发正纳入规划。牛场镇的社会环境正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牛场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全镇人民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步入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大步前行。牛场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资源丰富、人民勤劳,牛场的明天将更加发展,更加繁荣,牛场的历史将更加灿烂辉煌。
农业经济
稳定粮食生产,大力推进良种工程,加大农业科技投入,2002年12月投入200多万元,实施的上坝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竣工,不仅加强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更是对周边的堡子、新桥、阔龙水三个村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抓好最大的订单农业—烤烟生产,2002年完成烤烟收购50.95万公斤,烤烟特产税为46万元,今年落实烤烟种植面积4100亩,力争特产税增加到68万元。
人口卫生
全镇以汉族为主(是汉族、彝族、苗族混居地),其中:汉族35848人,彝族3512人,其他民族1773人。全镇现有农户9654户,共41133人,其中男21375人,女19758人。农业人口数为40421人,劳动力总数17607人,从事第一产业人口13482人,外出务工人数5725人。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卫生环境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农村居民也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保障,有更多的农户开始加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农村合作医疗。至2006年底全镇享受低保人数2594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户6405户,共计29803人,参合率72.45%。
城镇经济
牛场镇在小城镇建设的同时,为把良好的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出了“工业强镇、城建兴镇、环境立镇”的发展战略,坚持“放手发展、积极支持、合理引导、规范经营”的招商引资理念,努力打造诚信政府,积极开拓创新,营造“亲商”的社会环境,“便商”的服务环境,“富商”的政策环境,“安商”的治安环境,“利商”的城镇环境,让外来投资者感到有党的富民政策和一个可以信赖的政府作为发展后盾。2003年先后引进了福泉天马硅业有限责任公司、牛场洪源矿粉厂等五家私营企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08万元;2004年又引进了华美磷业公司、明成焦化厂、众诚冶炼厂等私营企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800万元,同比增长251%。目前境内非公有制企业有38家,其中产值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2家,个体工商户发展到968户,繁荣了农村集贸市场,实现了非公有制经济由单一的磷化工业发展为集磷矿加工、乙炔碳黑、炼焦、酿造、饮食、服务、汽配、商贸等为一体的财源体系,非公有制经济年提供财政收入达70%以上,形成了非公有制经济、小城镇建设、财源建设三者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城镇建设
根据城镇发展的需要,牛场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改造力度,使城镇功能得到有效提升。为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牛场镇力求做到“两个”创新,一是体制创新。主要是改变以往由政府单一投入的模式,通过引导社会资本和招商引资,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企业化经营,开放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构筑多元化小城镇建设投入体制。二是政策创新。对新批土地实行统征,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然后竞价出售;对旧城改造,采取土地资本置换和拍卖,盘活存量资本;另外,放宽了户籍管理政策,鼓励农民进城修建房屋和经商,对个体工商户实行减免税费政策,引导本地民营经济和外来资金投入小城镇建设;积极推行按揭贷款和房屋抵押贷款,激活城镇房地产市场。98年以来,共投入1710万元用于市场、环卫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小城镇建设。2000年以来,相继荣获“州级卫生城镇”、州“文明乡镇”、省建设厅“村镇建设先进镇”、全省“双百”建设小城镇示范镇、全省“文明单位”、全省“小康镇”等荣誉称号。2002年通过招商引资、土地资本置换等形式共投资1790万元,完成了“西北商住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新幼儿园的建设,并立项福泉市汽车北站,辐射和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多人转移到集镇内经商务工,在镇区内安家落户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民有1500人,每人每年纯收入3000元。同时抓好工业区建设,将工业发展的重点厂址放在人力、水力等资源丰富的西北街、朵朗坪、营盘坡、沙土村,促进私营企业由分散、小型、无序向集中、规模、有序过渡,刺激“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私营企业向工业规划区集中、农田向种田能手集中”,1993年至今,牛场镇通过体制创新和政策创新,采取政府投入,民间集资,招商引资,银行贷款,土地资本置换等多渠道投融资方式,累计投入城镇建设资金380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曾家湾至街心花园1.25公里住宅区道路硬化,建成牛场新区1.3公里四车道的磷康大道,改造环城路2.5公里;建成一个有棚集贸市场,一个农贸市场和一个便民市场,共计9500平方米1410个摊位,实现赶场天商品贸易规行划市,方便了客商,繁荣了市场;建成小山边石板街和西门石板街共530米以及756平方米的街心花园;同时对街道进行了相应的绿化,建成公共绿地9800平方米,镇绿化率25.2%;安装路灯169盏,礼花灯6盏,亮灯率98%;建成自来水厂两座,日供水1800吨,用水普及率达100%;安装程控电话2500门,通讯网络基本覆盖全镇;建成加密电视接收站一个,可收视20多个电视节目,吸纳了农村及外来人口4600人,使城镇规模得到扩大。2001年,引进贵州省黔南州国土开发中心投资510万元,实施牛场西北商住小区开发建设,建成道路硬化1.2公里,安装路灯60盏,完成排污管道及供水、供电等设施建设,目前已修建了牛场汽车站,牛场计生综合服务楼,吸引了25户农民入驻。2002年,牛场镇采用资本置换方式,引进福泉华意房开公司投资450万元,对原电影院片区5000平方米旧城进行改造,修建牛场商贸城,建成商业门面65间,住房100套,同时利用土地置换资金修建了法庭办公大楼,吸引了外地人口及本地农户100户入住,提升了城镇品位。在城镇建设中,该镇充分认识到,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如果不借助外力和其它形式筹措资金,只依靠自然积累、自然发展,是不能赶上发达地区的。为此,镇党委、政府加大跑上跑外力度,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近年来,牛场镇向贵州省建设厅争取到了城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2万元,实施并完成了城镇道路和城镇排污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争取到了市三医医技大楼改造项目和四中综合楼扩建项目以及镇区南面双龙工业规划区、镇区北面的养殖园区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将对扩大牛场的城镇规模,增强城镇的功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城镇规模得到扩大的同时,文化、教育、卫生、消防及配套服务设施也同步发展。镇区现有幼儿园6所,小学16所,中学2所,在校生达7990人。有中心医院1所,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床位124个,设备齐全,能满足当地群众就医需要,使城镇功能更完备。
招商引资
牛场镇招商引资政策:1、凡有意投资参与牛场镇建设或从事经营活动的有识之士,凭居民身份证即可办理相关手续;2、经营者除法律法规明令禁止或有关部门规定不准经营的项目外,其所经营的项目由经营者自主选择,不受限制。3、对经营者所需的土地、能源、经营规模、雇工发展比例只要不违反国家相关政策,一律不予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