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兴乡地图
农兴乡相关地区地图:
农兴乡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2724男6683女6041家庭户户数3434家庭户总人口(总)11966家庭户男6233家庭户女57330-14岁(总)39460-14岁男21790-14岁女176715-64岁(总)772715-64岁男399915-64岁女372865岁及以上(总)105165岁及以上男50565岁及以上女54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2197强化“三农”意识
2006年半年来,加强了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党的惠民政策,一是支持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增收。二是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三是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四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把农民增收作为衡量工作成绩的一个重要标准。为此,乡党委政府年初就提出了用创新的思维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同时,认真按照县委、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精心组织,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突出抓好食用菌、黄姜、青花椒的发展,为农兴乡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力发展养殖业:2006年,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统筹协调发展,做到以点带面,狠抓重点和大户的发展,一是抓生猪发展,鼓励和引进大户发展,为养猪大户提供土地使用、林木采伐、协调货物等方面的具体办法。二是群众饲养家禽、家畜的热情不断高涨,全乡目前饲养肉牛5头以上的农户达19户,全年新增养猪育肥大户41户,年实现出肥生猪2.5万头,小家禽出栏4.82万只。三是养蚕业进一步发展,多数群众认识到勤喂猪,懒喂蚕的深刻道理,形成了只有养蚕投资小、风险小、见效快的共识,全乡共发种达1309张,产鲜茧49370万公斤,实现养蚕收入92.3万元。四是水面养殖初具规模,2006年比2005年新增水面养殖面积34亩,同时养殖品种也不断更新,实现了无污染、优质、高效,可望在养殖业方面人均增收100元。五是加强在外人士沟通,建立劳务输出信息平台,有序推进劳务输工作,认真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农兴乡实际,认真开展了农民工培训和扶贫培训工作,参训人数达1186人次,印发各种培训资料2800余份,全乡劳务输出人数达4716人,实现劳务收入人均增加47元;
认真开展“双深入”:2006年以“文、察、访、听”的形式,全面了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情况,全面做好战高温、抗伏旱、防火灾等方面的工作,努力抓好抗灾自救,全乡为民减蘑菇菌种款2.6万元,为严重受灾群众269户发放慰问金12450元,慰问品米、面、糖、肉98件、380公斤,无偿下发秋洋芋种7吨,秋菜种1200包,石膏粉5吨,石灰7吨,化肥4吨,义乌维修村级公路2.1公里,打浸水坑389个,掏洗旧水井18口,整治山坪塘5口,种植晚秋8100亩,排除小学D级危房485平方米,新建网通手机机站一处,场镇扩展1286平方米,基础设施建设空前发展;
坚持安全责任::按照各级抓安工作的机制要求,乡与14个村91个村民小组3760户,车船业主19户,砖瓦厂1个,个体企业,打米、磨面加工厂20户,小型水库2座,地质灾害危点5处,乡属部门8个分别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了安全责任。并且坚持每月一次检查,发现隐患立即落实专人限期整改。对农兴乡两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别落实了监测人员,并与涉及农户签定了责任书,分别发放了防灾避险明白卡和森林防火责任书,同时还加强对食品、药品、卫生、饮水、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工作。通过检查、监测、防患,半年来全乡无一件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民主法制建设: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注重加强政治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深入实施“体制创新,行政提速,诚信农兴,优质服务”四大环境创新工程,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努力打造阳光政务,注重民主监督,扩大群众监督,重视舆论监督,认真落实项目工作的领导联系制、部门责任制,坚持实行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推动农村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一是在全民中开展民主法制教育和“五五”普法工作,全面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完善了村民自治,狠抓了平安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了群防群治,扫黄、打非和防邪、禁毒工作。二是扩大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强化了政务村务公开。按照县委县府的要求,设立了固定的、美观大方的、便于群众观看的政务公开栏,并组织学习、宣传、贯彻执行了《政务公开条例》,定时向群众实事求是地公布有关工作事项及惠民政策。三是全面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加强了对土地的动态巡察工作,严格用地审批,依法管理和保护耕地,杜绝了滥用土地行为。全乡实现了无违法批地、无违法用地、无违法占地现象。认真执行《森林法》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开展了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作,确保了森林资源。四是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强化第一责任意识,树立主动维稳观念,狠抓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工作,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积极回应群众诉求,有效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如街村周家和修圈舍,影响饮水问题;太平村公路建设中的矛盾问题以及个别村干部内耗问题。党委、政府一班人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干部调处,及时化解纠纷,缓解矛盾,减少冲突,实现了人们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党风廉政建设::为了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素质和党性修养,以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鼓舞斗志,坚定信心,知难而进,营造解放思想,观念更新,作风转变,求真务实的干部队伍,坚持抓好党委中心学习不放松,保证学习时间,坚持“四为主”,坚持学习与开展民主生活有机结合,坚持学习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坚持以学习促进思想进步、工作发展相结合。从而克服了人浮于事,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目前全乡上下干部作风正派,纪律严密;
扎实推进党建:按照“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要求,以“保先教育”、“党员先锋”工程、“双深入”工作为重要载体,认真开展“示范基层党组织”建设、继续深化“三级联创”、大力实施“四向培养”、“示范活动”、“党内帮扶”、和农村党员信息培训,推动了农兴乡党建工作健康发展;在班子建设上,按照“学习创新、民主团结、勤政为民、清正廉洁、坚强有力”的总体要求,认真加强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班子建设,在乡领导班子建设中,全面按照“四好”的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在增强执行力上狠下功夫,班子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既能做到分工明确,更能做到精诚合作,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既能开展直面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又能通过相互的交心谈心形成共识,达到统一,在领导干部中大兴调查研究风,争做爱民、知民、为民、富民、安民的模范,每位成员都能按照党委的决定独立地、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农兴乡取得的工作实绩,是每位成员辛勤工作的必然;党委在抓队伍建设上,以“政治合格、本领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密、能经受各种风险和考验”为标准,通过实施“先锋工程”提高了乡、村干部队伍的思想素质,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服务意识,强化了干部队伍的纪律意识,干部队伍爱岗敬业、亲民爱民、乐于奉献的精神已蔚然成风。紧紧围绕“党员先锋工程”的实施,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狠抓了党员“四向培养”,致富能手不断涌现,半年来全乡培养建党积极分子16名,发展新党员8名,为党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党员队伍不断壮大;
部门通力合作:一年来,一是认真贯彻执行了《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深入开展“五清理五落实”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了计生工作,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二是切实做好了优抚工作和重点优抚对象解三难工作,为争创“双拥模范乡”工作打牢了基础,并全面落实了五保供养工作,对弱势群体实施了医疗救助311户,实施参合扶助680人。做好了五保户、特、贫困户、空巢儿童、未成年人的关心照顾工作,为五保户排除危房3户6间,建安身房3处,救助失学儿童4人,落实接对帮扶留守儿童56人,帮教未成年人13人。三是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做好优抚扶贫五保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同时民兵、武装、文化、卫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邪工作持续长久发展;
农业生产建设:抓好当前小春生产、蘑菇田间管理、大春备耕等农业生产工作。在油菜和小麦生产上,理沟排湿、增施硼肥、提苗扶壮,加强对菌核病、霜霉病以及条锈病的普查和防治。同时,狠抓蘑菇田间管理,注意通风换气和菇床干湿情况。在大春备耕上,该乡做好两杂种子准备、备足农用化肥、土地的准备,搞好翻炕和锄草、搞好旱育秧苗床的培肥。由于措施得力,目前,该乡农业生产有序进行,小春作物丰收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