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坪乡地图
跑马坪乡相关地区地图:
资源环境
跑马坪全乡林业用地274301亩,分布有云南松、华山,松、黄背栎、山茶、野八角、杜鹃、冷杉、旱冬瓜、虫蝼、天南星、灯盏细辛、半夏、续断等多种野生植物和药用植物。跑马坪乡天然草场有3万多亩,从199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人工种植牧草,至2005年全乡人工多年生牧草累计种植6000多亩。主要草种有黑麦草、扬麦草、三叶草等,适宜发展畜牧业。经勘探,在跑马坪乡的羊场村委会和沙力坪村委会都分布有煤矿资源。文化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跑马坪乡建有乡级中学一所,拥有专职教师24人,教师文凭达标率100%。全校在校学生人数为330人。小学教育方面,我乡建有完小6所,村小12所,分校2所,拥有教职工68人,在校学生为数为1562人。跑马坪乡的教育事业在各级政府的关注下稳步发展,完成了“两基”工作,并通过验收。我乡在教育上严格实行“一费制”,多渠道、多途径积极争取救助贫困生项目,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中小学的硬件建设。基层组织
跑马坪乡辖4个村委会59个自然村。全乡共设有8个党支部,63个党小组,345名党员。乡政府党支部设有3个党小组19名党员,机关党支部设有2个党小组11名党员,小学党支部设有6个党小组23名党员,中学党支部设有1个党小组6名党员,跑马坪村委会党支部设有17个党小组117名党员,沙力坪村委会党支部设有12个党小组64名党员,二村村委会党支部设有13个党小组55名党员,羊场村委会党支部设有9个党小组50名党员人文地理
跑马坪乡位于小凉山彝区的腹心地带,建国前,彝民常在此举行隆重集,会和骞马活动而因此得名。建国后,1950年属凉山彝务办事处。1955年凉山彝务办事处迁驻于此。1956年设跑马坪区,1958年成立跑马坪公社,1962年改称跑马坪区,1987年改为跑马平乡至今。跑马坪乡以彝族为主要民族。彝族最早源于氐羌部落。据汉文文献,秦汉时期,包括青衣羌、牦牛羌在内的笮人在今川滇交界一带活动,唐宋以后,彝族在这里的活动更加频繁,并逐渐定居下来。彝族的主要节日有火把节(每年的农历6月24日)、过年节(每年的农历11月16日-18日)、二月八节和三月三节等。社会保障
跑马坪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兼顾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重视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加大救助、救济力度,加强农村、城镇低保工作,实行“应保尽保”。关心和支持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做好档案、救灾救济、防震减灾工作。截止2009年,全乡有2093人享受农村低保,五保户有188人,城镇低保有212户360人。特色产业
跑马坪乡的特色产业主要有三个方面:马铃薯:马铃薯是跑马坪乡的主要作物之一,每年的种植面积均在万亩以上。从2000年开始在跑马坪村委会菜子沟一自然村、下跑马坪自然村建脱毒马铃薯制种基地,2005年全乡脱毒马铃薯基地达400多亩,供应全乡并向外推广脱毒种薯,到目前,全乡共有脱毒马铃薯繁种基地1500亩,推广种植面积达6000亩左右。
白芸豆:白芸豆是跑马坪乡传统的经济作物,历年来种植面积在3000亩左右。去年以来,白芸豆价格上扬,今年的种植面积扩大到8000亩左右,预计总产可以达到800吨左右。
畜牧业:1991年在跑马坪建绵羊综示区养殖场引进优良种羊60只,2004年引进优良种猪89头。经过多年发展,优良品种率达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