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电子地图 > 淮安市地图 > 洪泽县地图 >
仁和镇地图
仁和镇相关地区地图:

乡镇简介

仁和镇位于永胜县城东南部,距县城58公里,镇域面积455.3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680人。2003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424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49元,财政收入100.36万元,人均有粮276公斤。

乡镇概况

仁和镇位于马关县南部,距县城19公里。东接马白镇沙尾冲、文华、雨波、花枝格村委会和夹寒箐镇布都老寨、新堡寨村委会,南邻小坝子镇半坡村委会和河口县桥头乡,西与木厂镇博车、水尾、底麻、堡堡寨村委会相连,北靠大栗树乡倮洒村委会。全镇辖13个村民委员会,184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彝、回、瑶、傣、白、布依、蒙古、仡佬11个民族,2005年年末共8036户,33260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6.2%,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5.6%。国土面积191.54平方千米,有耕地45544亩,人均占有耕地1.45亩。仁和镇交通便利,马客路(马关至客田)穿境而过,是通往红河州河口县的主要通道;全镇以农业为主,粮食主产稻谷、玉米、小麦。经济作物有烤烟、甘蔗、茶叶、蔬菜等,其中烤烟是全镇的重要支柱产业;全镇林业用地共计6068.2公顷,有林地面积3560.5公顷,未成林地188.6公顷,宜林荒山地218.3公顷,森林覆盖率22.4%。为进一步发展仁和经济,镇党委、政府确定的镇域经济发展思路为:以粮、路、水为基础,烟、畜为支柱,三七、经济林果为补充,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劳务输出步伐,推进农村脱贫致富进程。

资源环境

该镇属典型的丘区农业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200元,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50元,比2005年人均增加收入270元,实现快速增长。

基础设施

仁和镇党委、政府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机遇,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四年共投入扶贫资金578.2万元,新修农田水利沟渠5条,全长10.5公里,维修沟渠87条,全长121公里。建小水窖1201口,实施管引工程78件,解决了13个村委会45个村民小组,1200户4930人,2100头(匹)大牲畜的饮水问题。新修乡村公路68条,全长179公里,维修公路114条,全长334公里;建成花果山至大嘎吉弹石路,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施“两改一同价”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用电条件,实现了99.99%的通电率,建沼气池1781口,为实现农村电气化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狠抓脱贫奔小康示范村建设,共投资385.1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20万元,州县配套资金83.76万元,群众集资143万元,投工投劳折资38.39万元),建成了阿峨新寨、白果、三村等8个脱贫奔小康示范村。受益群众557户2158人,进一步加大了对周边村寨的辐射带动作用,建成“马关古月宏”养牛场,2006年计划存栏牛80头,建成双龙潭、坪子上等养猪专业村6个。

所获荣誉

改革开放以来,该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先后被信阳市委、市政府授予“红旗乡镇”、“综合实力三十强乡镇”、“发展企业明星乡镇”和“治安模范镇”,镇党委先后被省、市、县委授予“先进党组织”,被确定为市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镇。

辖村情况

【仁和】Rénhé,1917年建有四条街道叫天地仁和,以街道命名。村委会驻仁和圩,辖仁和、唐下洞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45.2公顷,432户,1597人。【牛尾塘】niúwěitáng,村后山形似牛尾,村前有塘得名。村委会驻牛尾塘,辖牛尾塘、新小水、东垒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33.9公顷,237户,848人。【岩口洞】Yánkǒudòng,因村后有一岩,村前是洞口而得名。辖岩口洞、冷水坝、胡家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35.6公顷,183户,681人。【黄家洞】Huángjiādòng,祖宗曾租种黄姓一洞田得名。村委会驻黄家洞,辖16个村民组。总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46.5公顷,300户,1172人。【社福山】Shèfúshān,因村周围山清水秀、地形平坦而得名。村委会驻社福山,辖8个村民组。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38.9公顷,236户,868人。【华石盘】Huáshípán,村后水塘内有块石板似盘龙形而得名。辖华石盘、下井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47.2公顷,251户,925人。【周王家】Zhōuwángjiā,村民以周姓、王姓居多而命名。辖周家、王家、马安岭、半边铺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31.3公顷,204户,704人。【陈普全】Chéngpǔquán,以陈姓定居得名。村委会驻陈普全,辖6个村民组。总面积0.9平方公里,耕地24.1公顷,160户,568人。【伞里洞】Sǎnlǐdòng,村后有山似伞而得名。辖伞里洞、破塘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1.3平方公里,耕地18.4公顷,89户,291人。【谷木洞】Gǔmùdòng,村后古木树多,取名古木洞,后改为谷木洞。辖4个村民组。总面积6.6平方公里,耕地13.7公顷,156户,573人。【陈家】Chénjiā,以陈姓定居得名。辖陈家、晓水、樟木树脚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1平方公里,耕地30.9公顷,229户,878人。【刘安仲】Liúānzhòng,以祖先姓名得村名。村委会驻刘安仲,辖10个村民组。总面积3.4平方公里,耕地43.1公顷,329户,1159人。【孙家铺】Sūnjiāpù,孙姓祖先在此居住,以姓得名。辖孙家铺、千家坪等5个村民组。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33.6公顷,190户,693人。【尹家洞】Yǐnjiādòng,曾有尹姓定居得名。辖文家、尹家洞、砠尾、柿花园、曾家塘等12个村民组。总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46.4公顷,321户,1117人。【陈安】Chénān,以祖先姓名而得名。辖陈安、梁木湾、雷家等13个村民组。总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78.3公顷,407户,1500人。【鹅婆井】épójǐng,村前有口井,有个石头似鹅形,另有小石似鹅蛋,以井得名。村委会驻鹅婆井,辖蔡家、鹅婆井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26.4公顷,163户,560人。【草子塘】Cǎozǐtáng,村前有口塘,内长有青草而得名。辖草子塘、落日洞、胡家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38.5公顷,202户,793人。【铜岗脚】Tónggāngjiǎo,村位于铜岗岭脚下而得名。村委会驻铜岗脚,辖4个村民组。总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15.1公顷,128户,414人。【上徐家】Shàngxújiā,徐姓定居得名。辖上徐家、中徐家、蔡家、王家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1.3平方公里,耕地40.9公顷,273户,974人。【下徐家】Xiàxújiā,徐姓定居得名。辖下徐家、上陈家、下陈家、桐木岗、唐仁初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0.6平方公里,耕地25.2公顷,160户,560人。【鲤鱼塘】Lǐyútáng,村前有口塘似鲤鱼形状,以塘得名。村委会驻鲤鱼塘,辖鲤鱼塘、老管家、墨斗坝、雷家、杨家山等12个村民组。总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54公顷,356户,1268人。【唐家】Tángjiā,唐姓定居得名。辖唐家、迁莲塘、雷家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0.9平方公里,耕地33.6公顷,203户,760人。【李家铺】Lǐjiāpù,李则星在此开铺立村得名。辖李家铺、小元湖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25.9公顷,237户,846人。【十甲】Shíjiǎ,原名白凉塘,后发展成十字形而得名。村委会驻十甲,辖6个村民组。总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31.7公顷,239户,844人。【大元湖】Dàyuánhú,村前一片田灌满水时好似湖泊得名。村委会驻大元湖,辖2个村民组。总面积0.7平方公里,耕地8.8公顷,66户,249人。【古坪】Gǔpíng,此村是古户,相传一宰相的儿子黄知茂从江西鹅井塘到此避难定居,地形平坦,故称古坪。村委会驻古坪,辖5个村民组。总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36.7公顷,213户,715人。【堂皇】Tánghuáng,过去官方每隔15里远处设烽火堂,作通迅报警之用,村房立塘边而得名。辖5个村民组。总面积0.5平方公里,耕地15.2公顷,118户,417人。【白马】Báimǎ,村侧一岭似一匹白马得名。村委会驻白马,辖白马、白马凉亭、玉禾冲、天反背、桎木砠等16个村民组。总面积5.9平方公里,耕地39公顷,375户,1328人。【社旺】Shèwàng,李姓从菜园迁居原叫社湾,后改为社旺。村委会驻社旺,辖社旺、唐家、范家、黄家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28.3公顷,215户,717人。【枫木铺】Fēngmùpù,在枫树脚立铺定居得名。辖枫木铺、蒋家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0.7平方公里,耕地11.8公顷,74户,274人。【冯石】Féngshí,元末冯氏定居,将其亲妹许配给黄氏为亲,并将田土赐黄氏故名冯氏,又名冯锡,锡是赐的意思,因村周多为石山,雅化为冯石。村委会驻冯石,辖9个村民组。总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50.5公顷,389户,1450人。【大石洞】Dàshídòng,清道光二十二年宁远城北李姓迁来,村立大石洞上得名。村委会驻大石洞,辖9个村民组。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44公顷,285户,1015人。【神背山】Shénbèishān,村立庙背山后得名神背山。村委会驻神背山,辖神背山、棉花落地、月亮山、五家井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34.7公顷,184户,639人。【高家】Gāojiā,高姓定居得名。村委会驻高家,辖高家、大坪伏、周家、叶子山、卜家、茄子凼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32.1公顷,191户,688人。【环仪堂】Huányítáng,刘启公组织了四户人家立此堂故得名。村委会驻环仪堂,辖环仪堂、白竹园、东瓜木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31.9公顷,221户766人。【冯谷均】Fénggǔjūn,有冯姓在此定居,因每年稻谷收成很好,得名冯谷均。村委会驻冯谷均,辖8个村民组。总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28.5公顷,247户,836人。【大塘边】Dàtángbiān,村的东侧有一大塘得名。村委会驻大塘边,辖大塘边,小岭岩、木粟塘、大塘尾等5个村民组。总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30.4公顷,179户,58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