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笠乡地图
若笠乡相关地区地图:
社会事业
若笠乡现有学校35所,其中小学31所,独立初中2所,戴帽初中2所,有教师220人,学生3730人(小学2438人,中学1039人,学前班253人)。有中心卫生院住院部1栋264平方米,卫生院门诊1栋312平方米,医护人员9人,病床10张。乡上设机构有:党政综合办公室、武装部、司法所、民政所,土管所、财政所、计生办、合管办、劳务办、工会、妇联、团委、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计生服务中心、有干部职工62人。若笠乡累计输转富余劳动力1.7万人(次),户均1.5人,创劳务收入近4000万元,劳务收入占总收入的85%,占农民年均纯收入的70%以上,不仅确保了大灾之年群众生活的稳定,而且使农民家庭收入有了较大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有赖于若笠乡在劳务输出中形成的“培训—输出—维权”的工作模式,在此模式下,实现了若笠乡富余劳动力有组织、有目标、有措施、有保障地转移。水利建设
若笠乡位于靖远县城西南部,年平均降雨量240毫米,年均蒸发量1600毫米,风多雨少,十年九旱,自然灾害频发,长期以来干旱、水土流失以及落后的耕作方式,使农业收入低而不稳。曹若人饮供水工程是在靖远县旱山区群众连续多年人畜饮水发生困难、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紧急启动的特殊应急工程,是在中央、省、市领导深切关怀下建设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也是当地群众的生命工程、贴心工程。工程以黄河水为水源,通过泵站提水,经净化、消毒处理后,逐级加压供水到用户。工程设计提水流量65立方米/小时,日供水量1050立方米,年均供水量23.64万立方米,总扬程1050米,净扬程837米。工程设计新建取水泵站、净水厂、澄清池、综合净水构筑物各1座,清水池2座,加压泵站8座,高位调解蓄水池11座,集中供水房89座,各类供水管道总长213.2公里。于2007年5月11日竣工通水。曹若人饮供水工程是甘肃省委、省政府为集中解决靖远县、环县、会宁县33个乡镇21万人的饮水困难而投资1.2亿元兴建的集中供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省上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经过9个月的奋战,通过千米高的扬程,终于将黄河水送上了这一片黄土源,不仅彻底解决了若笠塬上1.6万多人的饮水难题,还附带解决了若笠塬下乌兰镇营防村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靖远县政府已决定在若笠塬建设滴灌地膜农作物等示范点,引导农民发展旱作农业和节水农业。特色项目
若笠乡党委、乡政府按照靖远县上的整体要求,在保证人畜饮水的同时,确定了在水务、农牧、林业、扶贫、蔬菜、农办等部门的支持下,利用工程的富裕水量,在供水工程主管道沿线重点实施“四千双百工程”建设,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新思路,进一步拓宽可持续发展路子,加快干旱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玉米节水试验种植项目:建设供水管道,配套滴灌设施,使1000亩旱地玉米得到适时浇灌。预测亩产玉米1200斤,亩收入900元,保证靠天吃饭的农民在枯水年稳定解决人的口粮和牲畜饲草问题。
籽瓜节水试验种植项目:在曹岘村和牛庄村实施,每亩地膜籽瓜产黑瓜籽200公斤,第一年每亩地膜籽瓜纯收入在900元左右,第二年达到1400元,使广种薄收的旱地成为丰产高产田,结束曹若不能种植瓜菜的历史,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经济林节水试验种植项目:在若笠乡政府后山实施,首选耐旱树种文冠果,三年显效。第三年收入达到2500元,第四年收入过2900元。通过项目实施,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走节水、生态、发展的路子。
药材节水试验种植项目:在若笠村实施,通过1000亩名贵药材红花的种植示范,实现创收80万元,开辟增收新途径。
食用菌双孢菇大棚:100座食用菌双孢菇大棚和100座日光温室蔬菜大棚设施农业种植示范,分别在曹岘村山湾社和牛庄村田嘴社规划实施。每座菇棚栽培面积200平方米,年产双孢菇1600公斤,每座菇棚年产值6400元,第一年收入2400元,第二年收入达到5600元。100座日光温室蔬菜大棚,每棚产值1万元,扣除各种费用,每棚净收入2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