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镇地图
三都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本概况
三都镇所辖面积83.2平方公里,共有125个自然村,总人口24386人,非农业人口795人,占本镇人口的3.3%。全镇现有耕地面积27530亩。特色旅游
三都镇正在建设以柳邕路322国道沿边为中心的万亩花草苗木基地。如今国道两旁的花草苗木种植规模已达到4000多亩,三都镇的自然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到处绿树成荫,花香四溢,鸟语可闻。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利用外资加快以白见村板朝屯为中心的农家生态旅游区的建设,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娱乐、住行购物为一体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很受游客的欢迎,每年都有一大批游客到三都游览观光,享受农家生活,体味农村气息。三都镇境内群峰林立,形态各异,有的挺拔秀丽,有的气势磅礴,大鹤山酷似一把长剑直插长空,都鲁山宛如美女翘脚,盾牌山形象古代武士使用的盾牌护卫……山上或草木郁葱,苍翠欲滴,令人观之神清气爽;或古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引发游人幽古之情;或点缀堆堆天然石头,玲珑别致,活泼生趣。距镇政府所在地以北约2.5公里的工农水库,自然条件优越,库区水面晴日碧波粼粼,雨天烟波浩渺,水下鱼儿游弋,岸边依山草木繁荫,野趣横生,库区内有牛鼻瀵、北龙庙等景点,是旅游观光的又一好去处。镇内三都村边山屯现存一座始建于公元1851年的庄园,整座庄园布局整齐美观、井井有条,有生活区、粮仓区、杂物区、牲畜饲养区等74间房屋。庄园两侧有炮楼,园内房屋之间排列对称、间距讲究,各栋都有客厅、卧室、厢房,有天井,有走廊相通,屋顶有压墙,墙上画有各种鸟兽图案,勾沿斗壁,雕梁画栋,门窗均雕刻得精美雅致,古色古香,历经沧桑仍保有完好。经济发展状况
(1)2007年全镇工业总产值11398万元,农业总产值4570万元,第三产业总产值4035万元。(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744公顷,粮食总产量为10871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763元。粮食生产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其中:水稻栽插面积为755公顷,总产量为7491吨;玉米播种面积240公顷,总产量为1425吨;油菜播种面积70公顷,总产量为100吨。(3)2007年全年财政收入瓿?3.5525万元,占预算121%,占县分配任务的130.14%,比上年增长36.1%。其中:国税收入完成41.0198万元,占县分配任务的157.76%,地税收入完成33.5840万元,占县分配任务的95.95%,财政部门收入完成8.9487万元,占预算的596.58%,占县分配任务的279.65%。(4)全镇有中学1所,初中在校生1307人,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8%;小学7所,在校生244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全镇有中心卫生院一所,设有20床位,医务人员有13名,村级卫生室7个,达到了村村有卫生室,90%以上的村民享受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所辖村屯
镇区辖8个行政村,125个村民组,2007年底总户数4840户,总人口21746人。民族有汉、布依、苗族等,少数民族占45%。其中农业人口20816人,占人口总数的96.17%。1、三都村:是镇政府驻地,全村辖25个村民小组,1008户,4226人,全村耕地面积为1594.43亩,省道“101”贯穿境内,全村共产党员85名,男党员76人,女党员9人。
2、百鸟河村:位于三都镇西部,距镇政府驻地1公里,辖15个村民小组,712户,3429人,耕地面积为1949.401亩,全村共有党员73名,近年来,该村不断加大对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力度,杂交水稻的用种率达90%以上,玉米定向植播也推广种植,水稻宽窄行栽插等增产技术基本上得到普及,种植业方面,秋季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玉米,经济作物种植主要以生姜为主,夏季作物有小麦和油菜。该村境内百鸟河景区在2000年被国家授予“中华绿色版图示范基地“称号,发展旅游产业的前景非常优势。
3、栗木村:位于三都镇北部,距镇政府驻地约3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373户,1788人,耕地面积为1243.95亩,全村共有党员24名,在养殖方面,以养猪养牛为主,种植业以种植小稻、玉米、商品蔬菜、西红柿、辣椒、茄子、瓜豆等。
4、平地村:位于三都镇西南部,距镇政府驻地约2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409户,1891人,耕地面积为872.4亩,全村共有党员52名,近年来,该村不断加大对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力度,玉米的营养块袋移栽有一定规模,杂交水稻种植率达90%以上,水稻宽窄行栽插等良种良法,增收增产的技术基本得到普及推广,农作物的科技含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种植业上,秋季作物主要是以水稻和玉米种植,经济作物是白菜、辣椒、西红柿、瓜豆等。
5、上衙村:位于三都镇西南部,距镇政府驻地约1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254户,1288人,耕地面积为517.345亩,全村共有党员29名,近年来,该村不断加大对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力度,玉米的营养块袋移栽有一定规模,杂交水稻种植率达90%以上,水稻宽窄行栽插等良种良法,增收增产的技术基本得到普及推广,农作物的科技含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种植业上,秋季作物主要是以水稻和玉米种植,经济作物是白菜和辣椒。
6、九门村:位于三都镇北部,距镇政府驻地约3公里,辖16个村民小组,706户,3252人,耕地面积为1882.21亩,全村共有党员40名,近年来,该村不断加大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力度,大力推广一年多熟的种植模式,水稻宽窄行栽插技术基本得到普及,在产业结构中,全村秋季作物主要是水稻、玉米,经济作物有毛豆、棒豆等,在养殖业方面,以养猪为主,养鸡为辅,商品率较高。
7、金田村:位于三都镇北部,距镇政府驻地约2公里,辖21个村民小组,718户,1891人,耕地面积为2242.09亩,全村共有党员58名,近年来,该村不断加大对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力度,惠水县穗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蔬菜育种、保鲜及蘑菇栽培收购深加工基地已在该村落户。杂交水稻种植率达90%以上,水稻宽窄行栽插等良种良法,增收增产的技术基本得到普及推广,农作物的科技含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种植业上,秋季作物主要是以水稻和玉米种植,经济作物是瓜豆和辣椒;夏季作物主要是常规性的油菜和小麦种植。
8、小龙村:位于三都镇东南部,距镇政府驻地约3公里,辖19个村民小组,707户,3252人,耕地面积为1681.62亩,全村共有党员48名,近年来,该村不断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培训和指导力度,杂交水稻种植率达90%以上,水稻宽窄行栽插等良种良法,增收增产的技术基本得到普及推广,农作物的科技含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种植业上,秋季作物主要是以水稻和玉米种植,经济作物是早毛豆、早玉米;夏季作物主要是常规性的油菜和小麦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