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宁德市地图 > 蕉城区地图 >
洋中镇地图
洋中镇相关地区地图:

洋中镇历史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始建尤溪县,因境内有尤溪而得名。宋朝,尤溪分为四乡八里,洋中隶属兴文乡,其中洋中大部分为长安里,后楼附近村落属安福里。明洪武年间,全县划分为50个都,洋中为15都部分,16都,17都。50都制一直沿用至民国。民国23年,全县划分为六个区,洋中隶属第三区西洋区。民国25年,全县改为四个区,洋中隶属第二区西洋区,含洋中,桂峰,官洋,后楼四个乡。民国29年,全县合并为25个乡镇,洋中为雍后乡部分,桂洋乡,香湖乡部分。民国32年,撤区,乡镇数目缩减至19个,洋中为雍后乡部分,桂洋乡,香湖乡部分。民国34年,全县又改为13个乡镇,洋中隶属西溪镇,公所驻地西洋村。1949年7月5日尤溪县和平解放。1953年,全县先后设立11个区、125个乡。洋中为第十区,公所驻地洋中村,第十区含:洋中、康林、后楼、官洋、本洋、际口、桂峰、龙洋、官圳、白漈等11乡。1955年,第十区并入第三区,洋中隶属第三区西洋区。1958年初,撤区并乡(镇),全县划分为11个片、65个乡(镇),洋中隶属洋中片区,含洋中、后楼、桂峰、官洋四乡。1958年9月起,撤片、乡(镇),设立人民公社,洋中隶属上游人民公社,公社驻地洋中村。1959年6月,各人民公社改以驻地名称命名。洋中为洋中人民公社,下含:洋中、后楼、桂峰、官洋、官圳、康林、康甲、坎兜、龙洋、际口、丹坑、落洋、刘溪、洋边、贵同、际头、深度、仙岭、洋头19个生产大队。1959年12月,撤消洋中人民公社,并入西洋人民公社。1961年10月,全县改划为32个人民公社,有洋中,后楼,桂峰三个人民公社。1962年底,三个人民公社又合并为洋中人民公社,公社驻地洋中村。而后基本没有变化。1986年,公社改乡,名为洋中乡,乡政府驻地洋中村。1994年,撤乡建镇,名为洋中镇,镇政府驻地洋中村。

基础设施

洋中镇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集镇所在地相继建成农贸市场、街心公园、“崛起”雕塑园、洋中卫生院新门诊综合楼、洋中中学科技楼、洋中中心小学、洋中中心幼儿园、自来水厂和变电站。水电开发装机容量达2.3万千瓦。全镇各村均实现“三通”(路、电、电话),镇容镇貌焕然一新。京福高速公路贯穿洋中境内9个村32千米,在集镇所在地建立互通口,在官洋村、龙洋村分别设立服务区、维修区。全镇各种产业协调发展,企业生产初具规模,竹木制品、纺织品、建材、各类农副产品的生产体系日趋完善,同时建立烟叶、食用菌、特种养殖等具有相当规模的八大种养基地,为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夯实了基础。

基础数据

1986年,洋中乡人民政府设在洋中村湖头,下辖17个村委会。总户数为5105户,其中农业户5000户,总人口为24585人。其中:男13214人,女11371人。非农业人口504人。全乡农业总产值2270.71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047.72万元,林业产值640.77万元,牧业产值502.50万元,副业产值64.24万元,渔业产值15.48万元。全乡工企业总产值589.42万元。乡办工企业主要有:电力总站、农机修配厂、木制厂、林果场、家具厂、车队等,其中小水电装机容量2300千瓦;村办工企业有水电站、造纸厂及粮食饲料加工厂等。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洋中镇

地理:洋中镇位于宁德市蕉城区西部,省道宁古公路贯穿境内,土地面积153.3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7974户,33107人。镇所在地海拔34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清水秀,是蕉城区西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的中心,素有“蕉城好西乡”的美称。
位置:洋中镇位于东经119°14′53″~119°26′54″,北纬26°37′25″~26°46′41″之间,居市境西部,距市区公路里程25公里。1949年底,为县下设5个区的第四区。1955年10月,改称为洋中区。1958年8月,改设洋中人民公社。1961年8月复立洋中区。1966年7月,改称洋中人民公社。1984年10月,撤销洋中人民公社建制,成立洋中乡。1988年10月,改为镇建制。下辖31个行政村,247个自然村。总面积153平方公里。1992年,总人口31287人。镇人民政府驻洋中村。
资源:洋中有显著的区位优势。离闽东中心城市蕉城区仅28公里,离漳湾集装箱码头仅40公里,随着宁古线新线金涵至石后隧道的建设,将极大缩短至蕉城的距离。洋中镇富有多种资源,高岭土品位高、储量大,全镇茶园面积8000多亩,是荣获国优产品“天山绿茶”主产地;全镇拥有草场近3万亩,是建设畜牧业基地的优良场所,气候资源是洋中的“拳头”优势,全镇有10多个村座落在海拔700米的区域,是发展反季节食用菌、蔬菜的理想场所,天湖村就因全省最早发展反季节蔬菜而声名远播。洋中还是一个文化古镇,是丞相周导、国师周斌的故里,人才辈出,被誉为“文献之里”。
辖区:洋中村辖自然村洋中、陈家衕、溪旁、通仙桥、中和坪、半山楼。东山村辖自然村东山、厐树坪、山后洋。陈洋村辖自然村陈洋、井坪、后兰、瞭山楼、佰坪、马山下。林坪村辖自然村林坂、溪尾、后岙、小坪、炉头、野马坑、马坪、水倒下、溪仔里、下山、溪头智。上坎村辖自然村上坎、彭洋。莲下村辖自然村莲下、莲下里、指甲山、成元楼、上乾头、长冈、漈坪、胡宫、大湾。钟洋村辖自然村钟洋、上村、后路、桥头。梧洋村辖自然村梧洋、虎洋、梧楼、宋厝里、上虎洋、下虎洋、石虎尾。方家山村辖自然村方家山、大坪、安坪、占南山楼、畚斗湾、知府坪、湾下、竹兰头。嵋屿村辖自然村嵋屿、垒丫、漈头。利洋村辖自然村利洋、院坪、洋尾楼、浿下、虎溪、黄厝里、尾峰、展旗下。九道村辖自然村上九道、下九道、将军帽、李厝、石竹河、坪冈、溪坪、郑家洋、前洋楼、坪里、通坑、炭窑坪、里楼、冈头楼。凤田村辖自然村凤翅洋、湖坪、半岭、园顶瞭。青潭村辖自然村青潭、坂头、棋盘、棋冈楼、马厝、流水坑。南坪村辖自然村南坪、宫岭。前路村辖自然村前路、南山里、鸡角岭、富代都、后门楼、溪尾楼、小洋、前瞭楼、岭兜、莲花墩。莒溪村辖自然村莒溪、下洋、陈园、火卷濑、田头壑、长潭、梯冈、京堂、上坪、盆面、牛溷头、半岭楼。保岩村辖自然村保岩、坑里。田地村辖自然村田地、土竹根、湖坪楼。山阜村辖自然村山阜、楮坪、堂前、康里、胡里门、阮厝、山园、前坪、长浿前、鸡洋、企山头、九曲岭。天湖村辖自然村天湖、横坑、赤溪、上湖、茶坑、经竹坪、小竹湖、曾厝头、南头洋、山命、漈下。邑保村辖自然村邑堡、大林、山都里、长湾、门口。芹屿村辖自然村芹屿、土地炉、半山、里湖、四保楼、牛溷坪、大坪墩、田坪、里四斗、省溪、九斗丘、楼丘坪、松树冈、三甲、岭头坪、岭边、三斗垄、牛能湾、圣人头、下碓、湾垄、前湖、仓后角、上门楼。章后村辖自然村章后、铁坪坑、看下楼、朱后、外天山、坪塔、大丘坪、陈门里、上十八丈、虎头冈、葛藤山、龙潭头。留田村辖自然村留田、周洋、天坪、四斗、葛藤坪、坑门头、大锅、大洋。坎下村辖自然村坎下、十二锭、乌石。北洋村辖自然村下北洋、上北洋、新厝、三溪、新路、方田、乌岩、坑瞭、梨树湾、亭冈、马鞍楼、小长潭、牛楼、狮公坪、雷光坑、洋头丘、曹洋坪、腹后、北洋。藤村村辖自然村藤村、后溪、土垄头、溪墘头、弥陀楼、横浿上、浿下。溪富村辖自然村溪富、马鞍楼、过楼、下洋坑、桥头。溪源村辖自然村溪源、南山、溪里、溪源半岭、坑洞坪、南冈、祠堂。漈头洋村辖自然村漈头洋、大漈头、梨坪、后山、里天山、后垄头、后垄仔、岭口、洋尾、罗丘下、罗丘头、省溪头、七坂、上楼林、下横林。

交通发达

洋中镇的公路交通主要路线有8条:洋中经龙洋、华兰、草洋峡到县城,全程45千米;洋中经龙洋至拥口村,全程20千米;洋中经后楼至西洋20千米;洋中经天堂、官洋、王宅至闽清金沙乡全程40千米;洋中经水圳至香湖20千米;洋中经漈口至南平市樟湖坂20千米;官洋经南平高州村至古田县弯口村20千米;桂峰至樟湖坂15千米。,1994年,洋中撤乡建镇,至2000年,全镇人口数达27606人,7197户,220个村民小组。全镇社会总产值39374万元;其中工农业总产值30494万元(工业总产值16951万元,农业总产值13543万元);企业总产值25831万元;商业总产值2403万元;建筑业总产值382万元;运输业总产值4489万元;饮服业及其它各业1606万元。全镇粮食总产量25564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490元,财政收入143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