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省电子地图 > 衡阳市地图 > 耒阳市地图 >
三都镇地图
三都镇相关地区地图:

交通通讯

三都有着非常便捷的交通,到九江、南昌、上海、广东等大中城市的车辆日夜往返不息,为三都与外地的联系和交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近几年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日益完备。教育、文化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了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村村通,调频广播组组通,并开通了移动电话网络,使三都人能与外面的世界随时沟通,紧密连在一起。

乡镇概况

三都镇位于耒阳市东部,东界永兴县,距市区37公里。元朝年间,桂阳郡邑治耒阳时,欲备几处要地建都,该地依次列数第三,故称"三都"。1958年,建立三都人民公社。1984年,建立三都乡。1993年11月,撤乡建镇。1995年6月撤区并乡,原石准乡并入三都镇。总面积73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3个居民委员会、23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56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24人。

所辖村屯

镇区辖8个行政村,125个村民组,2007年底总户数4840户,总人口21746人。民族有汉、布依、苗族等,少数民族占45%。其中农业人口20816人,占人口总数的96.17%。
1、三都村:是镇政府驻地,全村辖25个村民小组,1008户,4226人,全村耕地面积为1594.43亩,省道“101”贯穿境内,全村共产党员85名,男党员76人,女党员9人。
2、百鸟河村:位于三都镇西部,距镇政府驻地1公里,辖15个村民小组,712户,3429人,耕地面积为1949.401亩,全村共有党员73名,近年来,该村不断加大对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力度,杂交水稻的用种率达90%以上,玉米定向植播也推广种植,水稻宽窄行栽插等增产技术基本上得到普及,种植业方面,秋季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玉米,经济作物种植主要以生姜为主,夏季作物有小麦和油菜。该村境内百鸟河景区在2000年被国家授予“中华绿色版图示范基地“称号,发展旅游产业的前景非常优势。
3、栗木村:位于三都镇北部,距镇政府驻地约3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373户,1788人,耕地面积为1243.95亩,全村共有党员24名,在养殖方面,以养猪养牛为主,种植业以种植小稻、玉米、商品蔬菜、西红柿、辣椒、茄子、瓜豆等。
4、平地村:位于三都镇西南部,距镇政府驻地约2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409户,1891人,耕地面积为872.4亩,全村共有党员52名,近年来,该村不断加大对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力度,玉米的营养块袋移栽有一定规模,杂交水稻种植率达90%以上,水稻宽窄行栽插等良种良法,增收增产的技术基本得到普及推广,农作物的科技含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种植业上,秋季作物主要是以水稻和玉米种植,经济作物是白菜、辣椒、西红柿、瓜豆等。
5、上衙村:位于三都镇西南部,距镇政府驻地约1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254户,1288人,耕地面积为517.345亩,全村共有党员29名,近年来,该村不断加大对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力度,玉米的营养块袋移栽有一定规模,杂交水稻种植率达90%以上,水稻宽窄行栽插等良种良法,增收增产的技术基本得到普及推广,农作物的科技含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种植业上,秋季作物主要是以水稻和玉米种植,经济作物是白菜和辣椒。
6、九门村:位于三都镇北部,距镇政府驻地约3公里,辖16个村民小组,706户,3252人,耕地面积为1882.21亩,全村共有党员40名,近年来,该村不断加大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力度,大力推广一年多熟的种植模式,水稻宽窄行栽插技术基本得到普及,在产业结构中,全村秋季作物主要是水稻、玉米,经济作物有毛豆、棒豆等,在养殖业方面,以养猪为主,养鸡为辅,商品率较高。
7、金田村:位于三都镇北部,距镇政府驻地约2公里,辖21个村民小组,718户,1891人,耕地面积为2242.09亩,全村共有党员58名,近年来,该村不断加大对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力度,惠水县穗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蔬菜育种、保鲜及蘑菇栽培收购深加工基地已在该村落户。杂交水稻种植率达90%以上,水稻宽窄行栽插等良种良法,增收增产的技术基本得到普及推广,农作物的科技含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种植业上,秋季作物主要是以水稻和玉米种植,经济作物是瓜豆和辣椒;夏季作物主要是常规性的油菜和小麦种植。
8、小龙村:位于三都镇东南部,距镇政府驻地约3公里,辖19个村民小组,707户,3252人,耕地面积为1681.62亩,全村共有党员48名,近年来,该村不断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培训和指导力度,杂交水稻种植率达90%以上,水稻宽窄行栽插等良种良法,增收增产的技术基本得到普及推广,农作物的科技含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种植业上,秋季作物主要是以水稻和玉米种植,经济作物是早毛豆、早玉米;夏季作物主要是常规性的油菜和小麦种植。

行政区划

三都镇位于资兴市北部,毗邻香花、蓼江、七里、碑记、团结等5个镇镇。全镇国土面积27平方公里,省属煤炭大企业??资兴矿业集团公司坐落境内,属典型的城镇结合部和工矿贸易区。全镇辖蔬菜、辰南、中田、张家湾、鹿东、上洞、三都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个社区管理服务中心,10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9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30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外来移民组4个,移民人口625人。现有耕地8155亩,林地1.2亩,煤炭地质储量23022.8万吨,素有“湘南煤都”之称。该镇山水秀丽,人杰地灵、交通便利、经济活跃,省道S312线、许三铁路穿镜而过,镇政府所在地坐落在辰南书院山脚、宝源河畔,1968年撤镇建镇。

农业生产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面向市场,提出发展"高效农业、园艺农业、生态农业"工作思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整体经济效益。全镇形成了生姜、无公害蔬菜、花草苗木三大农业生产基地。三都的子姜皮白色鲜、肉嫩体肥、丝少清脆、香而不辣倍受市场青睐;三都的无公害蔬菜安全性高、品质好,主要供应柳州市及河池、来宾、宜山等地的市场;三都的花草苗木品种丰富,直销区内各地市,远销湘、黔、川、粤等省,市场十分广阔。农产品的远近畅销,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品牌农业得到确立和发展。三都镇以三大品牌农业为龙头,以市场运作农业、以科技推动农业,促进农业规模化、商品化、市场化生产,实现了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三都镇农业近年来以发展蔬菜产业为主,生姜生产成为三都镇的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一个支柱产业。另外,绿化树草种植和干米粉加工也是三都镇的特色产业,现在干米粉加工已具有相当规模,年生产干米粉能力达500万公斤。

自然资源

三都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拥有林地28万亩,森林蓄积量180万立方米,毛竹立积量260万根,山多林茂是三都的特色,境内山势陡峭,溪涧纵横,水能资源极为充足,可开发利用价值极高,三都还蕴藏着丰富的高岭土资源,据江西省地矿局探明,储量达700万吨,且纯度高,AI2O3高达36%,达到制造高度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