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梅州市地图 > 梅江区地图 >
三角镇地图
三角镇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资源

镇内有池塘塘水库可供水产养殖的水面二千亩,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物产有稻谷、小麦、花生、黄豆、黄麻、甘薯、蔬菜、杨桃、龙眼、荔枝、塘鱼、生猪、家禽,以及林产松、竹、杂木等,农副产品专一化、村庄化,镇内有“滑哥村“、杨桃村”、“养鸡村”、“豆腐村”、“莲藕村”等专业村和小庄园。

乡镇历史

清末,三角地以老茶亭为中心,一条街至墓背,石路通寮背岭,一条路到培兰书(地名),形成三角壮,故名。当时称水南堡和白土堡,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为水南乡、白土乡。1950年属城南区,1953年从城南区分出,成立水白乡。1958年改制属卫星人民公社(后改为梅城人民公社),1961年从梅城人民公社分出建立梅江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梅江区公社,1987年设梅江镇人民政府。1988年组建梅州市下辖七县一区时归属梅江区而改称三角镇。

特色产业

三角镇三面环水,土壤肥沃,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强镇,农业基础好,农民善于精耕细作,在新技术浪潮的推动下,我们在全镇大力推动下,我们也在全镇大力推广农村实用新技术,建立了五个农业生产基地:1、沙栏鸡养殖基地;2、青皮冬瓜套种粉葛种植基地;3、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4、水稻示范基地;5、水产养殖基地;其中沙栏鸡、青皮瓜、绿色甲鱼是远近闻名的优质农副产品品牌。三角镇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对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也是不遗余力,规划出相应的农田保证区,使我镇既有工业蓬勃发展所带来的繁荣,同时又保留了我镇固有的田园风貌特色,确保广大投资创业者有一个优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经济发展

三角镇是中山工业发展的后起之秀,近年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强镇、科教兴镇、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形成了以汽配、纺织、电子、服装、五金、电器、化工等行业为主的产业群,推动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推动了“从农业化向工业化过渡、从农村化向城市化过渡”进程。工业概况:设置高平工业区和金鲤工业区,全镇现有企业338家,其中:港资企业58家,澳(门)资企业2家,台资企业33家,日资企业2家,其他为内资企业。2004年工业总产值72.8亿元,工业增加值为18.31亿元,正回忆向工业强镇迈进。农业概况:实施农业进园入区,建成水产健康养殖、表皮冬瓜套种粉葛、优质稻高产栽培、沙栏鸡提纯复壮等四个农业基地,2004年农业产值4.3亿元。大力抢先绿色生产,中华憋荣获国家绿色食品证书,三角米、青皮冬荣获无公害农产品证书。第三产业概况:拥有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2家,二星级酒店1家,大型集贸市场5个,大型商场(超市)5家,各种服务业蓬勃发展。在建的重要项目有中山飞行基地、东润华庭、现代车站等,正规划建设的项目有五星级酒店、海关验货场、物流中心等。

机构设置

镇党委:党委书记:卢忠南,党委副书记:熊伟昌,党委委员:梁增捷、黄勇平、李卫玲、俞育奎、刘爱龙、,廖秀玲、朱维文、蔡影秋、杨艳红
镇人大:镇人大主席:镇人大副主席:俞育奎
镇政府:政府负责人:熊伟昌,副镇长:黄勇平、罗国强、黄欢(挂职)
镇纪委:镇纪委书记:李卫玲,镇纪委副书记:陈喜优
部门概览:三角镇党委:党政办、组织、宣传、纪检、武装部,三角镇政府:党政办、民政办、计育办、综治办、招商办、文广站,农村合作医疗办、司法所、国土所、农业站、林业站、,水利所、财政所、经管站、社保所、安监办、畜牧兽医站

行政区划

三角镇下辖13个村民委员会和2个居民委员会。三角村:地处镇中心,距梅城5公里,是三角镇人民政府和圩镇集市贸易所在地。因圩镇内有三条主要街道呈“Y”三角形,故名。银行、邮电、医院以及梅县民航机场、中共梅州市委党校、市农科所等都设于此地;梅汕公路、环市公路都贯通境内。大坜村:地处镇东北部。古时因洪漶致河道改迁,在四溪角有条大坜,故名。距梅城只有一箭之遥。含上祠、下祠、水汶等居民点。该村是梅州市经济开发区,嘉应学院分校区、市商校、曾宪梓中学、微生物研究生等设于此境内。梅汕、梅埔公路经此。坜明村:地处镇的东部,距梅城4.8公里。含坜林坪、明山等居民点,彬芳大道、环市公路贯通境内。国民党爱过将领赵一肩纪念亭建于此地,解放战争时期为游击活动区,是三角镇四个老苏区之一。新塘村:地处镇中部,距城区5公里。含凹上、新塘尾等居民点,环市公路经此,剑英公园等设在此境内。东升村:地处镇正东,距城区6公里,含马鞍山、荷树岗、圣人寨等居民点,旧名马荷圣。境内有跃进水库以及正在兴建中的梅州市重点工程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广梅汕铁路、梅埔公路经此,铁路货运站也建于此境。解放战争时期为游击活动区,是三角镇四个老苏区之一。泮坑村:地处镇东部,距城区6公里,分内村、外村。因有村尾半山腰瀑布倾泻成庄壮观的“泮坑飞瀑”和“泮坑公王”古庙,故名。此地是梅州市开辟的旅游区之一“泮坑旅游度假村”,泮坑水库、邓军凯纪念亭、著名民居“镇东楼”(又称六杠楼)建于此村,广梅汕铁路贯通其境、铁路客运站设于境内。解放战争时期为游击活动区,是三角镇四个老苏区之一。龙上村:在镇东南部1.5公里。含龙子、长坪、善坑等居民点,著名的龙子村义孚堂坐落于此,现正作为一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外开放。广梅汕铁路经其境。解放战争时期为游击活动区,是三角镇四个老苏区之一。上坪村:在镇东南1公里处,与长沙镇接邻,含约亭、步岗岌、照壁、赤泥坪、杨屋坳、黄泥塘等居民点。村内建有和尚塘水库,小密水库的主渠道横贯村中,水白中学新校检在约亭岗原仰贤学校旧址。梅汕公路、广梅汕铁路经过此村。湾下村:在镇南1.2公里处。含湾下、爪园坳、黄园等居民点,是一个著名的“滑哥村”(因养滑哥而著称),仙鹤山庄建于其境内,梅汕公路、广梅汕铁路沿境经过。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的老家,这个在他的,半自传体的电影《童年往事》有清楚说明。三龙村:在镇西南3公里处,地处梅江沿岸。含三楼、跨龙、沙塘坝等居民点。横跨梅江到大沙河唇的宪梓大桥建于此。梅塘村:在镇西2公里处,沿梅江金岸。因中部有明代建造的梅塘塔(已拆毁),故名。梅塘杨、梅菜干远近闻名,是镇“三高”农业发展基地。宫前村:在镇西1.2公里处,沿梅江金岸。以盛产豆腐而闻名镇内,梅州大桥连接环市公路贯通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