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镇地图
沙湾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状况
该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0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89.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28.8亿元,财政收入1.36亿元,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幅,税收4.02亿元。沙湾镇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得益于对外招商引资和民营、私营队伍的壮大,有私营企业440家,外资、合资企业137家。投资金额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美国亨氏美味源食品有限公司、佳口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广州港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沙湾珠宝产业园等大型企业,是沙湾的重要经济支柱。农业生产、水利建设,为沙湾奠定了经济基础,大力推进农业“四、五、六”工程,积极发展水产、蔬菜、畜牧、花卉、园林绿化等项目,形成了“三高”农业生产的格局。2006年,蔬菜总产量24860吨,水产品总产量9620吨,生猪年上市量0.43万头,三鸟上市量220万只,其中肉鸡年上市量161万只,奶水牛年产水牛奶888吨。农业总产值达6.38亿元(农办统计数)。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占4.04亿元,畜牧业占0.38亿元,水产养殖业占1.96亿元。全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0805元。本地主要商品(或行业)
煤炭、烤烟、辣椒、洋荷、大蒜、牲畜、杨梅、板栗、方竹笋、天麻、杜仲、板蓝根。历史文化
沙湾镇是一个具有800年历史的文明古镇,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璀璨的文化。沙湾自古以来文风鼎盛,名家辈出,文化积淀丰厚。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了广东音乐的代表人物“何氏三杰”,诞生了《赛龙夺锦》、《雨打芭蕉》等传世名曲;沙湾留耕堂、宝墨园、三善古庙群堪称岭南建筑艺术的杰作;沙湾飘色不愧为名闻遐迩的民间艺术瑰宝;还有醇香诱人的传统小吃——姜埋奶……。沙湾因此面享有“文化之乡”的美誉。1998年以来,沙湾镇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音乐之乡、广东醒狮之乡、广东飘色之乡、广东省体育先进镇、广州市高标准文明示范镇、广东省文明示范镇和2000年广东农村综合实力“经济强镇”。2005年9月16日,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目前来说,沙湾镇是广州唯一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广东最早通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评审的两个镇之一(另一个是吴川市吴阳镇),沙湾镇,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文化、历史优势,合理的城镇布局,快捷的交通网络,优越的投资环境,精心打造着一个适宜人们居住和创业发展的环境。沙湾镇委、镇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主线的同时,狠抓文明城镇创建工作,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促进镇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01年10月,沙湾镇被中央宣传部等5个单位联合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称号。区位概况
该镇古称南陵镇,是沙湾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乐山城西南37公里,东经103°33'40″北纬29°25'12″。东临大渡河,西枕二峨山,南接轸溪乡,北与嘉农镇交界。境内有郭沫若旧居、美女峰石林,素有“沫水钟灵,绥山毓秀”之称誉。截止2005年底,该镇幅员面积87.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072米,最低海拔404米,分高山、中山、城区三个部分,现有耕地面积3780亩,退耕还林面积12000亩,荒山荒坡造林面积4.5万亩。该镇有10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80个村民组,62个居民小组,总人口53120人,耕地面积3780亩,其中:农业人口11896人,共有23个党支部1332名党员,其中:农村党支部10个,党员329名,社区党支部10个,党员925名。文化教育
沙湾镇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取得了“广东省教育强镇”的殊荣。该镇各级对教育投入达3亿多元,上省一级学校(园)三间,上广州市一级学校(园)二间,全镇16所小学教育质量达全优档次的占87.5%。基础设施
“康庄工程”建设:该镇是景宁县开展康庄工程项目最多、投入资金最大、累计路程最长的镇。在建设过程中,一是注重抓工程进度,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到目前已开工19个行政村的康庄工程项目,开工里程达92公里,总投资2160余万元。2006年底将力争完成叶根、沙张康庄工程的路面建设工程,启动交旺康庄工程的路面建设,完成小赤严的路基工程,届时将有24个行政村实现通准四级公路、19个村硬化路面进村的目标,直接受益人数达10358人。二是注重抓重点康庄工程政策处理和资金筹措。确保把政策处理工作做到位,减少农民之间、集体之间的矛盾纠纷;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及时到位和加大群众自筹力度解决部分村资金缺口问题。集镇建设: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严格审批,严谨管理,加快推进建设规模化、设施配套化、环境园林化的新型集镇建设步伐,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建成沙湾集镇防洪一期工程和垃圾焚烧炉的基础上,争取早日动工建设沙湾集镇防洪二期工程,提高防洪抗灾能力,按集镇规划优化村镇布局,完善七里新村建设,建好沙湾客运站,加强建设集镇道路与街道修复,改进集镇供排水工程,做好“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进一步完善各种配套设施,促进功能整合和城乡一体,充分发挥沙湾集镇经济、政治、文化的区位优势,增强吸纳、辐射功能。
“小康村、整治村”建设:结合镇情完成了镇村布局和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以景庆龙公路两侧的仙菇、沙湾、七里、道化及莲川五个沿线村庄为重点,明确各村主要区域功能。努力改善镇容村貌,打造优良的人居环境,全力构建和谐沙湾。重点突出县道公路两侧村庄,以“改路、改水、改厕”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2005年,该镇率先新建的总投资12余万元,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为2.5吨的垃圾焚烧炉和52只垃圾筒投入使用。到目前为止,全镇累计创建小康村24个。
“万里清水河工程”:完成项目投资160余万的沙湾村防洪堤建设,恢复受台风袭击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千万农民饮水工程”建设力度,完成对张庄等9个村的自来水修建工程。认真实施“万里清水河工程”是推进生态沙湾建设,建立沙湾镇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生态景观四大体系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