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文镇地图
沙文镇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观光
沙文镇利用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按照“用足生态牌,打响休闲游,推出黄金点”的思路,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大众参与”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将旅游业的发展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统筹运作,在农业产业调整已初具规模的基础上,促进乡村休闲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大力促进旅游开发,在提高沙文知名度上做文章。一是在苏庄、干田一线利用良好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布依农家乐”为主的休闲旅游饮食文化;二是以5000亩大仙桃结合沙田水库开发、宝峰寺的重建,及金山寺庙会文化,发展宗教文化及生态休闲观光游,该项目已于2006年启动;三是引进企业在新寨天生桥猴子洞发展乡村休闲游,并带动周边村“农家乐”的发展,现该项目已立项,2007年内将启动;四是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班竹、对门山村共同发展十里长冲自然风光游,王家院基本农田保护区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游。
历史文化
沙文镇的历史文化丰富,有红军二过沙文并战斗的遗址,红二、六军团过沙文的故事,也有700多年历史的宝峰寺遗址;有100多年历史的吊堡(高寨)白杨凹花灯戏和花夹龙灯;有百余年历史的金山寺香火正旺,每年三次的观音庙会热闹非凡……,少数民族文化丰富,苏庄布依族“三月桃花歌会”,已举办多届,在省内有一定的影响;金甲村苗族民间文化活动活跃,苗族文化传统得以发扬,金甲村苗族刺绣及苗族山歌、舞蹈在区内有一定知名度。
农业发展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沙文镇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制定出台有关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产、供、加、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以扁山村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为依托,建设贵遵路、210国道线的蔬菜产业带,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扩大晚番茄、香葱等种植规模,晚番茄种植3000亩,香葱种植1000亩。充分发挥基地市场的作用,引导对门山、范家院、蒙台、新寨等村逐步向蔬菜专业村发展,为发展乡村观光农业休闲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区位优势
沙文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沙子哨距区行政中心仅7公里,距市级行政中心11公里,贵阳市中心21公里,贵阳市1997年未带县以前,素有林城北大门、旱码头的美誉;东邻牛场布依族乡和都拉布依族乡,西接麦架镇、沙子哨农场、南连艳山红镇、贵州铝厂,北抵修文县扎佐镇、龙场镇。贵遵高等级公路、210国道由南向北贯穿全镇,贵阳东北绕城高速路及正在建设中的沪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交汇于境内,设有进出口--沙文站,呈东接上海,南下广东、广西,西联云南,北上四川、重庆的交通格局;同时镇内县乡公路、乡村公路交织成网,路网纵横,四通八达,并建有白云区第一个乡级客车站--沙文客车站;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优势,正催生着沙文成为白云、贵阳乃至全省的物流中心、物资集散地。
自然资源
沙文镇地貌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1350米,相对高差约400米;气候属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性兼有湿润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年平均气温13.9℃,极端最高气温39℃,最低-5℃,年平均日照时数约1144小时,无霜期约265天,年降雨量1191.5毫米以上,相对湿度77%左右。矿产资源丰富;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铝、煤、铁、石灰石等,储量大、品质优、易开采。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沙田水库、罗格当水库相邻的猴子洞、天生桥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全镇森林面积达42086亩,森林覆盖率达36.9%。
基础建设
沙文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镇内基础设施较完善:一是白云区10万吨水厂引入沿途各村、驻镇企业,且正常供水,为生产生活用水提供有力保障;二是电力设施:有500KV超高压变电站一座,110KV变电站一座,35KV变电站一座,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用电支持;三是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交通十分便利,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便利的交通基础;四是2006年实现了网络宽带接入集镇,为经济社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条件。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006年合作医疗参保率为96.53%;大力实施计划生育“三大工程”,人口自然增长率在6.29‰以内;全镇共有中、小学校共12所;沙文小学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获市级“五好学校”称号;社会稳定、治安状况良好。近年来,沙文村获“全省交通安全文明村寨”,凉水村获全国精神文明委授予的“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先进工作单位”及全省“文明村镇”、该村党支部书记许修云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镇政府获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授予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乡镇”等近60个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