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槽镇地图
石槽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石槽镇土地肥沃,灌溉条件好,盛产小麦、棉花、玉米、大豆。自1998年作物布局调整以来,种植业初步形成了高产高效的发展格局,开始向现代高新农业迈进。种植模式由单一种植向多种套种和高效园区发展,品种结构正在向高产优质型转变。作物布局调整形成石槽特色:礼品西瓜日本黄福、樱桃番茄、反季节“三膜”西瓜、美国西芹、秋延迟辣椒、无菱山药、章丘大葱等一些经济作物。带动了全镇经济迅速发展。2000年被授予“河南省奔小康科普示范乡”、“河南省科技示范乡”。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红旗渠精神杯”先进乡镇。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逐步形成“造纸、印刷、面粉加工、调味品加工、食品加工、养殖”六大支柱,年产值达1.7亿元,连续三年被县列为乡镇企业发展明星乡镇和企业重点乡镇。
文教卫生
成果辉煌。全镇中学4所,中心幼儿院一所,小学25所。其中两所中学、6所小学达到省窗口式学校,建筑标准先后3次代表全县迎接省达标考察组验收。全镇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普及率基本达到100%,连续5年荣获全县综合教育评估先进乡镇。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素质不断提高。以镇文化为中心,每年举办2次大型经贸会,定期举办戏曲、歌舞等文艺节目。近期又大力开展了“道德规范进万家”活动,以大幅漫画、标语及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对全镇广大干群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并开展“百名孝顺儿子”、“百名孝顺儿媳”及“行业标兵”的评选活动,起到了树立一个典型,带动一方文明的以点带面的效果。99年被原地委行署命名为“地级文明单位”、2000年获得省“百强文化站”,并实现撤乡设镇,开辟了石槽历史新纪元。
历史沿革
过去石槽属老子故里鹿邑县,抗日时期,国民鹿邑县政府曾迁至石槽办公。直到1951年5月,析鹿邑(大部乡镇)、淮阳、沈丘3县部分区、在鹿邑郸城集设立河南省郸城办事处(县级)。1952年8月,政务院正式批准置郸城县,石槽划属郸城县。1958年建上游公社,1965年更名石槽公社,1983年改乡。1997年,面积74.2平方千米,人口6万,辖石槽、余庄、单楼、孟庄、红旗、周庄、宋狄楼、杏店、大于庄、良庄、位庄、大高庄、马庄、刘庄、罗庄、张善庄、谢楼、小信庄、陈桥、翁小庄、张寨、小槽楼、翟庄、夏庄、大曹楼25个行政村。1987年年撤乡设镇。
荣誉
农村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综合治理网络齐全,村民自治工作扎实有序,信访工作畅通。认真进行了“三五”、“四五”普法教育,积极开展了“治安模范工程”,连续3年没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和刑事案件。先后三次代表郸城县迎接了中央、省、市三级检查和二次全市“创安”工作现场会。连续三年被评为高级“综合治理先进乡”、“信访三无乡镇”、“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2001年被市委命为“依法行政先进乡镇”。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加强。全镇共有党支部35个,其中农村支部25个,机关支部10个,共有党员990人,其中农民党员768人,村组干部有90人,行政机关党员32人,事业单位党员90人。以“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为契机,按照“建一流班子,创一流乡镇,树一流形象”的标准,切实加强行政村两委班子建设,通过“三级联创”,2000年底全镇25个农村支部全部跃入一类支部。99年4月被省命为“省级先进基层党校”、2001年被命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六好乡镇党委”、同年7月被评为“建党80周年先进基层党组织”。
乡镇代码
411625108:~201石槽村~202罗庄村~203张善庄村~204小曹楼村~205余庄村~206高庄村~207刘庄村~208马庄村~209梁庄村~210位庄村~211周庄村~212翁小庄村~213陈桥村~214小信庄村~215谢楼村~216张寨村~217宋楼村~218宋狄楼村~219大于庄村~220杏店村~221单搂村~222孟庄村~223大曹楼村~224夏庄村~225翟庄村
计划生育工作
再上新台阶。围绕“单项工作创一流,整体工作上水平”的指导思想,狠抓了“三结合”、“村室工程”、“乡征县管”、“优质服务”及全市在该镇首先开展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示范活动等工作。2001年被市委、市政府命为计划生育先进乡镇。2001年政府机关被省人事厅、省计生委命为“计划生育先进集体”。2001年被国家命为“全国婚育新风活动先进乡镇”、“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