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市地图
石首市相关地区地图:
矿产资源
截止到1997年底,石首已探明储量的矿产11种,矿产地2处,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石英石、石英砂、独居石、花岗岩、钾长石、方解石、云母、铜、铅、锌、磷等,位居全省前五名的有花岗岩矿产,主要矿产探明的储量:花岗岩14亿吨,独居石1145吨,铜836吨,铅566吨,锌292吨。农业基本情况
1997年,石首市农业总产值23.31亿元,农业增加值15.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1%,农业总产值中,农业13.24亿元,林业0.21亿元,牧业7.72亿元,渔业2.14亿元。1997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02.72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50.04千公顷,经济作物44.6千公项,其他作物8.08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31.66万吨,棉花总产量1.75万吨,油料总产量3.?96万吨。全年造林面积2.21千公顷,截止到1997年底,森林蓄积量为99.95万立方米。截止到1997年底,全市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的13个,主要包括农产品转化型示范区:万亩意杨丰产基地、城郊百万肉鸡养殖基地;外向型农业示范区:5亩河蟹养殖基地;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型示范区:万亩名优果特生产基地、万亩水利123工程(1亩田,2千斤谷,3千元收入)、万亩渔鸭立体养殖基地;高科技农业示范区:1000头氨化养牛基地;万亩高产棉花示范区:千户百头亿元养殖工程、万亩亿元养猪工程、万亩棉花丰产带、万亩吨粮田;万亩优质棉花示范区;城郊型农业示范区;城郊千亩蔬菜生产基地。1997年,全市乡镇企业4067个,从业人员5.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7.6%;总产值48.9亿元,增长24.5%;利税总额3.46亿元,23.9%;出口交货额0.23亿元。09年工业总量引领荆州县域。上半年,石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6亿元,占荆州全市总量的10.6%,除荆州区外,列县市第一。其他县市区分别为:监利9.9亿元,公安9.8亿元,松滋8.6亿元,沙市区7亿元,洪湖5.6亿元,江陵1.3亿元。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石首市辖2个街道、11个镇、1个乡。共有29个居委会、274个村委会。绣林街道办事处驻绣林,人口70587人,面积35.9平方千米。辖6个居委会、4个村委会:桥南、解放路、槐树堤、太平坊、南岳山、车落岗、粟田湖、玉皇岗、金锣垱、路家铺。笔架山街道人口70068人,面积56平方千米辖7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建设路、朝天口、北门口、徐家铺、丢家垸、孙家拐、新洲、张城垸、沙银、国强、松水桥、断岗口、南港子、郭家铺、周家剅、易家铺、梅家嘴。新厂镇人口43314人,面积94.6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民建、新厂、张家台、杨家潭、高家槽、三元沟、茅林口、北垸、杨家台、万家剅、陀阳树、银海、赵家湾、王家垱、六腰垱、蛟子、上闸、葵花、泥北、卫国。横沟市镇人口38521人,面积82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8个村委会:百花台、沙包洲、马家棚、挖口子、南洲子、秦家洲、重阳岗、羊子庙、熊家台、木剅口、拦河坝、罗家台、汪家山、炮船口、江家岔、泥港子、新沙、朱家渡、溜口子。小河口镇人口38401人,面积226.5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永安、小河口、中洲、永和闸、新河、黑瓦屋、毕家铺、河沟子、合兴、南河口、新江、南河洲、杨波坦、天心洲、神皇洲、郑家台、季家嘴、半头岭、黄沙坦、杨苗洲、老洲岭、三户街、小河口。桃花山镇人口21979人,面积99.8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桃源、九佛岗、石华堰、王李场、小石桥、马鞍山、子童阁、古井口、梁老山、吴家当、漆家铺、李花山、鹿角头、青竹沟、望夫山、长江、五码口、白洋林。调关镇人口45189人,面积107.9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金台、琴台、石戈垸、高家岭、伯牙口、斑竹岭、革家铺、指路碑、桂家铺、连新垸、黄陵山、金台、披甲湖、敕王庙、沙湾、观音庵、火炬、沙咀、新河洲、南湖、槎港、北湖、章华港。东升镇人口62620人,面积173.1平方千米辖3个居委会、33个村委会:滑家垱、焦山河、平安、东升、屯子山、童子岗、凤山、土城垸、三家垸、庄家铺、陈家铺、长堤寺、毕家塘、梓南堤、新堤口、王海、花鱼湖、两湖、黄家潭、鸭子湖、南河头、月亮湖、马船、显忠庙、大杨树、走马岭、关路圻、歇马庙、八角岭、蒋家冲、董家剅、杨林、三合垸、余家棚、新港、鸭堰桥。高基庙镇人口45562人,面积76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向阳、柑梓树、津南、长岭岗、荷伍当、马家垸、王家咀、保贞堂、谢家铺、沙河、肖家岭、百子庵、邓家岭、喻家碑、桥堰堤、刘家场、打鼓台、俞家铺、显济坛、长河、高桥、广腾街。南口镇人口30388人,面积97.4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永新、南尖上、官剅口、上官洲、古夹垸、新垸子、白沙洲、雷家沟、街河子、柳湖坝、官家铺、二郎庙、大剅口、老山咀、石平、陈币桥、朝门台、永福。高陵镇人口35036人,面积82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4个村委会:公主桥、高陵岗、月堤拐、官山垱、枯林桥、周家湖、三兴公、石安、徐家岗、多子桥、长港、杨同嘴、固城湖、王家岗、晏家港、栗林嘴、谭家洲、瞿家湖、茅草街、牛车墩、流合垸、三字岗、黄陵公、谭家园艺场、何家园艺场。团山寺镇口31329人,面积67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8个村委会:连心桥、官山当、白果庙、过脉岭、白家荡、木榨湖、黄古山、鹤湾、北河口、小新口、长山、长林嘴、风波岭、牛头山、六波庵、虎山头、王家场、新码头、曹家场。大垸镇人口52788人,面积146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5个村委会:箢子口街道、箢子口、黄金湾、新桥、和丰、三叉港、普圣寺、杨柳沟、保南湖、合民、焦家铺、东河头、北碾、中岭子、古长堤、五大桥、岳家、四岭子、大堤口、大公湖、合光、鱼尾洲、天星堡、谭子拐、泥南、新堤、黄金剅,大湾。久合垸乡人口25312人,面积54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江波渡、更名垸、油榨嘴、打井窖、横风岭、潭子口、獾皮湖、殷家洲、下堰口、西江波渡、毕家荡、保合垸、焦市、袁家垱、宜兴场、窑拐、新字岗、虾市。天鹅洲人口12076人,面积77.5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沙滩子、柴码头、三户街、河口、天鹅、沙口、千字头。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少数民族分布。工业基本情况
工业是石首经济的主导产业。截止2003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利税和工业增加信同比分别增长22.4%、41%、38.9%,完成技改投入3.1亿元,比上年增长2.7%,主要经济指标综合排名居荆州各县市区之首。石首已连续13年被评为湖北省工业经济效益先进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以上,工商税收年均增长15%。现已形成有特色、有效益、有后劲的精细化工、木业森工、汽车配件、纺织电子等支柱产业,涌现出了湖北楚源、湖北吉象、湖北万向、湖北致源等一批出口创汇企业和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精细化工产品出口生产基地、汽车零部件和人造石英晶体频率片生产基地。楚源集团是一家集染料、医药、肥料、生物化工于一体的现代化工企业,其产品H酸和J酸产量全球第一,染料中间体生产规模全国第一,2006年被评为"中国名牌"。截止2005年底,全市累计完成全口径工业总产值76.1亿元,同比增长13.4%。园区内共有楚源、吉象、万向、致远、宏达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余家,2005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5.31亿元,增长20.2%,工业销售产值33.55亿元,增长17.5%,出口交货值完成54836万元,增长51.6%,产销率为95%。其中林业第一产业产值7740万元,略增;第二产业产值59880万元,增加12920万元;第三产业产值28200万元,增加17012万元。石首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和速生丰产林基地及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基地。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科技含量、综合效益显著提高,以意杨、果蔬、水产、畜禽为主的特色农业发展较快。珍珠、河蟹、长吻鮠等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达15万亩;湖北吉象、五湖集团、金利米业等企业已跻身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吉象公司是该市与英国国际人造林制品集团公司合资创办的全省最大现代化森工企业,主要产品为中密度纤维板、直接印刷板、单板、刨切单板等,其中中密度纤维板年生产量已达23万立方米。石首市的工业主要包括机械、汽配、纺织、建材、冶金、化工、轻工、电子、食品等行业,其中冶金、机械、电子行业是该市工业的支柱产业,主要产品有钢材、汽车配件、水泵、机械工具、扎钢、光纤光缆、频率片、人造水晶、精细化工、农用化工、磷肥、棉纺、麻袋、地毯、童装、彩印、曲酒、水泥、防水材料、人造地板。该市的中型企业有水泵厂、钢厂、汽配二厂、磷肥厂、金属支柱厂、制动阀厂、汽车车身厂、地毯厂、无线电器材厂、石英地板厂。河流水文
河流:长江石首段:自唐剅子入境,径直南流14—21公里至送江码头、至五虎朝阳折转东流到调关,由此折向北流,经五马口出境,流入监利,全长89公里,江面平均宽1—1.5公里,枯水期最狭处800米,汛期最宽2.5公里,河床底高按吴淞口零点标准计,为22米至负22米,水深5—20米,以调弦口鹅公凸为最深,新厂为最浅,最大流量为546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3680立方米/秒。调弦河:据考,西晋太康元年(279),杜预定江南,为漕运开此河,因进口处是调弦,故名调弦河。此河流经焦山河至蒋家冲,出市境,到湖南省华容县城,分成南北两支,然后注入洞庭湖,全长75公里,石首为13公里,河宽105—176米,河深10—15米,历为鄂南湘北航运河道。1958年,由湖南省华容县在调弦口堵坝建闸,成为既可排灌又能航运的综合性内河。调弦河是荆江南岸四大分流口之一。藕池河:清咸丰壬子年(1852),长江连年大水,藕池月堤马林工被冲开,形成河流,因进口处是藕池口,故名藕池河。此河今由新开铺进口,经南口至倪家塔,右分安乡河,经管家铺、老山咀,右分团山河,经江波渡、殷家洲,左分鲇鱼须河,经湖南省华容县注滋口,与湘资沅澧汇合,入洞庭湖。全长91公里,石首为39公里,河道最宽处372米,最深处15.3米。历有客货轮航行(由藕池河—南县)。藕池河是荆江南岸四大分流口之一。湖泊:石首原有大小湖泊101个,总面积178.76平方公里,分为四大湖群:市东湖群:绕山自西向东延伸,有湘尤湖、孟尝湖、中湖、宋湖、三菱湖、杨叶湖等10多个湖泊,面积8万多亩,成串珠形,水出调弦河流入长江。腹地湖群:即调弦河以西、藕池河以东的地区,有上津湖、车落湖、白莲湖、黄莲湖、官田湖、东双湖、显杨湖、鸭子湖等20多个湖泊,面积10万多亩,水出调弦河入长江。西南湖群:主要有小字湖、秦克湖、韩高湖、围桥湖、东都湖、赤雁湖等10多个湖泊,面积4万多亩,水出藕池河、团山河、安乡河。江北湖群:主要有朱阳湖、沙湖、菜兰湖等,面积3万多亩,水入长江。
故道:长江河床历经变迁,在石首境内造就了总面积达46万亩的故道区。故道区水中有洲,洲中有水,河汊密布,资源丰富,是长江中下游最后一块尚未开发的亚热带湿地资源。1949年长江荷芜浃自然裁弯,形成北碾子湾故道区;1967年中洲子河湾实施人工裁直,形成黑瓦屋故道区;1972年六合垸自然裁弯,形成沙滩子故道区。经过三十多年的河道演变,新老河道交替已基本完成,故道口淤积抬高并形成外洲滩,一般洪水年份不过流,已基本无分流作用,故道区河段河势基本稳定,实施人工封口开发的时机已经成熟。
历史沿革
石首,以有石孤立于石首山而得名。公元284年,西晋太康五年,石首置县,历史上首次出现石首二字(取名于江边孤石)。1949年属沔阳专区,1951年属荆州专区。1955年析县境西北部分地另置荆江县。1970年属荆州地区。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首县,设立石首市(县级)。石首,有着悠久的古代文化史。公元前448年,楚人范蠡(越国上大夫,曾助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卒于古华容(今石首桃花山鹿角山)。公元209年,孙刘政治联姻,刘备迎娶孙权的妹妹,完婚于绣林,也就是现今的石首,而石首也因此被称为刘郎浦。据考证,在焦山河乡走马岭村,有座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属于屈家岭文化晚期的古城址;在调关镇,有俞伯牙鼓琴巧遇钟子期的调弦亭;在桃花山镇的鹿角头,有越国上大夫的范蠡墓,范蠡庙和其隐居饲马的饮马池;在城北,有刘备和孙夫人新婚燕尔由吴返荆而留下的绣林亭,锦帻亭,望夫台,照影桥,刘郎浦;在南岳山麓,有为纪念晋代药物学家葛洪在此开田种玉而修建的玉田寺;在高基庙镇,有杨幺率起义军一夜间挖开黄土岗,使两湖贯通,出奇制胜的断岗口;在高陵岗,有后梁孝宣三王墓,孝宣公主墓,明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杨溥墓;在团山粟林岗,有明太子太傅、刑部尚书王之诰之墓;在白莲湖西湾画儿山,有明末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袁宗皋墓;在城中笔架山北麓,有明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张璧墓。我国历史名人大禹、孔子、岳飞等都在石首留下过许多美好的传说,大诗人元稹、杜甫、陆游、黄庭坚等也在石首留下许多留芳百世的诗文,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名人故事世代相传。石首,被列为我国长江文化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楚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特产
笔架鱼肚:全国唯独在九曲回肠的长江石首江段盛产一种名贵淡水鱼---长吻鮠。其腹中的鳔,个大质厚,纯白鲜嫩,内显山影,型似笔架,故称“笔架鱼肚”。其内含丰富的蛋白质,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早在明洪武丁卯年间(1387年)就被列为朝中贡品。建国后作为珍品宴请国宾。1985年“绣林笔架”牌鱼肚及其加工产品,在亚太地区博览会上获银奖;2000年在湖北省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2001年,在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中国名牌产品”。笔架鱼肚,是石首驰名中外的特产之一,为水产稀有珍品。早在宋代以前,笔架鱼肚便名闻遐迩,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传旨地方官员精选上等鱼肚送应天府(今南京),供皇室享用。桃花山鸡蛋:产于石首东南边沿的桃花山区。四十五里桃花山,峰峰相连,处处成荫。竹园里,山冲中,泉水淙淙,虫鸣唧唧,地势旷野,为天然养鸡场。鸡在丛林里,躲荫避寒,追虫捕食,饮泉啄石,长得壮,产蛋多,个大体园,八、九个一斤,蛋壳厚,呈粉红色,蛋白清亮,蛋黄金橙,质嫩味美,比一般鸡蛋的蛋白质含量高20%,并能在摄氏36℃-38℃的高温下保存。此蛋畅销国内外,深受客商的欢迎。
七姊妹朝天椒:石首所产尖椒常为6—7个呈簇拥状朝天生长,故称七姊妹朝天椒。植株杆短叶密,抗逆性强,病虫害少,结果率高。单果有大、中、小三类,以中果为主要品种。果形有圆锥形和长条形两种,单果鲜重2—3.5克,干重0.4-0.8克,晒干率255%。果中辣味素、维生素、纤维素含量丰富。据专家测定,每100克干椒含辣味素高达219.5毫克,比湖南省著名尖椒产区攸县、醴陵所产尖椒高出2.5倍。果色鲜红油润、辣味纯浓、回味无穷,被冠以“中国石首尖椒”的美誉,畅销东南亚及欧美许多国家。石首调味品厂以七姊妹尖椒为原材料,生产的“南岳尖椒油”香辣可口,营养丰富,具有增强食欲,帮助消化,健脾开胃等功能,曾荣获湖北省政府颁发的全省优质产品证书,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海外。